100篇經(jīng)(jīng)典寓言故事
求一篇中國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人們:殺牛和殺羊都是屠殺生命。對牛的憐憫與對羊的殘忍在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齊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過是騙人的把戲,可見他的虛偽。 涸轍之魚 莊子家已經(jīng)貧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了,無奈之下,只好硬著頭皮到監(jiān)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糧。 監(jiān)河侯見莊子登門求助,爽快地答應(yīng)借糧。他說...
哪篇寓言故事可以表達(dá)想要的從不會輕易得到?
秋風(fēng)蕭瑟,一只烏鴉拖著一雙疲憊的翅膀棲息在一棵老樹上,唉,奔波了一天,肚皮還沒填飽。它正想閉上雙眼休息片刻,只聽一聲招呼:“烏鴉大哥,你好。”???烏鴉睜眼細(xì)瞧,噢,原來是只鸚鵡。烏鴉看看其貌不揚(yáng)的鸚鵡正神采飛揚(yáng)的立在鳥架上,不由得悲從中來,于是長長的嘆了一聲:“唉,苦啊……...
桐便13214978445咨詢: 求一寓言故事, -
定日縣反力回復(fù):
______ 1.被同伴驅(qū)逐的蝙蝠 很久以前,鳥類和走獸,因?yàn)榘l(fā)生一點(diǎn)爭執(zhí),就爆發(fā)了戰(zhàn)爭.并且,雙方僵持,各不相讓. 有一次,雙方交戰(zhàn),鳥類戰(zhàn)勝了.蝙蝠突然出現(xiàn)在鳥類的堡壘.“各位,恭禧啊!能將那些粗暴的走獸打敗,真是英雄啊!我有翅...
桐便13214978445咨詢: 語文 寓言故事 -
定日縣反力回復(fù):
______ 守株待兔 ( shǒu zhū dài tù ) 解釋比喻死守狹隘經(jīng)驗(yàn),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掩耳盜鈴 ( yǎn ěr dào líng ) 解釋掩:遮蓋;盜:偷.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鈴鐺.比喻自己欺騙...
桐便13214978445咨詢: 關(guān)于龍的寓言故事,必須是古文和翻譯 -
定日縣反力回復(fù):
______ 葉公好龍 子張見魯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禮.托仆夫而去,說:“臣聞君好士,故不遠(yuǎn)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
桐便13214978445咨詢: 寫一篇關(guān)于是非不分的寓言故事 -
定日縣反力回復(fù):
______ 掩耳盜鈴 春秋時(shí)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jī)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diǎn)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鐘又大又重,怎么也...
桐便13214978445咨詢: 《道德經(jīng)》有哪些寓言故事? -
定日縣反力回復(fù):
______ 好像沒有,不過好像第五章中出現(xiàn)了“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第八章也出現(xiàn)了“水”,《道德經(jīng)》辯證法用的多.《莊子》用的比喻很多,非常浪漫.不過佛學(xué)的《百喻經(jīng)》(全稱《百句譬喻經(jīng)》)有98個寓言故事,再加上一頭一尾,正好100篇,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三重樓寓”,“猴投水月”,故事家喻戶曉.魯迅曾說:佛藏中經(jīng),以譬喻為名者,亦可五六種,為《百喻經(jīng)》最有條貫.胡適也曾說:《百喻經(jīng)》是詞句優(yōu)美的散文.臺灣作家林清玄說:如果要選出一部佛經(jīng),讓6歲到106歲的人都可以讀,都能有感受,應(yīng)該就是《百喻經(jīng)》了.
桐便13214978445咨詢: 十個寓言故事的成語,并解釋其意. -
定日縣反力回復(fù):
______ 驚弓之鳥 釋義: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jīng)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diǎn)動靜就非常害怕.出處:《戰(zhàn)國策.楚策四》
桐便13214978445咨詢: 井底之蛙和精衛(wèi)填海哪個是寓言故事
定日縣反力回復(fù):
______ 1、井底之蛙是寓言故事. 2、精衛(wèi)填海是神話故事. 注:井底之蛙 【拼音】: jǐng dǐ zhī wā 【解釋】: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桐便13214978445咨詢: 入木三分寓言 -
定日縣反力回復(fù):
______ 入木三分 王羲之對書法勤學(xué)苦練,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還揣摩著名家書法的架勢,手指也不停地劃著字形,時(shí)間一久,連自己的衣襟都被劃破了.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還用手臨空劃字,竟劃到他的妻子身上.他妻子說:“你怎么老在人...
桐便13214978445咨詢: 要中國古代寓言,三則,要原文和譯文 -
定日縣反力回復(fù):
______ 濫竽充數(shù)① 齊宣王②使③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④請⑤為王吹竽,宣王說⑥之,廩食⑦以⑧數(shù)百人.宣王死,湣(mǐn)王⑨立,好⑩一一聽之,處士逃. ————選自《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七術(shù)》 譯文 齊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