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原文朗讀
怎樣下載粵劇
譚蘭卿 12;16.mp3 粵劇琵琶抱月明...葉幼琪~王戈丹 13;10.mp3 粵劇-七夕離魂 陳笑風 12;10.mp3 粵劇-七月落薇花(梁玉嶸粵曲) 14;14.mp3 粵劇前情如夢-小明星 11;36.mp3 粵劇-秦香蓮之琵琶詞】鄭培英 09;05.mp3 粵劇-琴挑》梁玉嶸 08;37.mp3 粵劇-清宮怨之灜臺淚---陳笑風 12;18.mp3 粵劇...
賁轟17162073355咨詢: 屠洪綱《孔雀東南飛》歌詞
張店區(qū)厚回復:
______ 孔雀東南飛 飛到天涯去不回 千般戀愛萬種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時候 秋聲格外讓人悲 天若不盡人意 我愿生死相隨 大江上下殘照斜陽萬物低垂 情深的時候 哪種離別不傷悲 這次癡心赴水何時何地相會 我愿有情人共飲一江水 紅塵外柔情內有沒有斷腸的淚 但求真心以對今生何懼何悔 孔雀東南飛
賁轟17162073355咨詢: 什么是“孔雀東南飛”? -
張店區(qū)厚回復:
______ 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與《木蘭詩》并稱樂府雙璧.取材于東漢獻帝年間發(fā)生在廬江郡(今屬安徽省)的一樁婚姻悲劇.原為民間歌曲,可能經(jīng)過后代文人的加工潤色.孔雀東南飛最早見于《玉臺新詠》...
賁轟17162073355咨詢: 《孔雀東南飛》選自哪? -
張店區(qū)厚回復:
______ 《孔雀東南飛》選自《樂府詩集·雜曲歌辭》,最早見于南朝(陳代 507~583)徐陵所編《玉臺新詠》卷一,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并序》.希望采納
賁轟17162073355咨詢: 孔雀東南飛是什么意思?是誰的詩 -
張店區(qū)厚回復:
______ 意思:孔雀朝著東南方向飛去《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詩發(fā)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取材于東漢獻帝年間發(fā)生在廬江郡(今安徽懷寧、潛山一帶)的一樁婚姻悲劇.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因詩的首句為“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詩350余句,1700余字.主要講述了焦仲卿、劉蘭芝夫婦被迫分離并雙雙自殺的故事,控訴了封建禮教的殘酷無情,歌頌了焦劉夫婦的真摯感情和反抗精神.
賁轟17162073355咨詢: 孔雀東南飛的內容是什么 -
張店區(qū)厚回復:
______[答案] 《孔雀東南飛》故事梗概: 東漢建安年間,才貌雙全的劉蘭芝和廬江小吏焦仲卿真誠相愛.可婆婆焦母因種種原因對劉蘭芝百般刁難,蘭芝毅然請歸,仲卿向母求情無效,夫妻只得話別,雙雙“誓天不相負”. 蘭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來...
賁轟17162073355咨詢: 《孔雀東南飛》里的名句
張店區(qū)厚回復:
______ 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君當做磐石,妾當做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賁轟17162073355咨詢: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出自() -
張店區(qū)厚回復:
______ 孔雀東南飛 出自南朝文學家徐陵編的《玉臺新詠》.
賁轟17162073355咨詢: 精妙世無雙 前一句 -
張店區(qū)厚回復:
______ 纖纖作細步 精妙世無雙 選自《孔雀東南飛》 全文為 孔雀東南飛 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 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 十六誦詩書 十七為君婦 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
賁轟17162073355咨詢: 詩經(jīng)《孔雀東南飛》孔雀為什么要想東南飛?
張店區(qū)厚回復:
______ 先糾正一點 不是詩經(jīng) 是樂府 孔雀帶著徘徊、顧戀的心情盤旋的時候,為什么只向東南飛,而不向其他地方飛?據(jù)考證,焦、劉的婚姻悲劇發(fā)生在今安微懷寧縣小吏港.小吏港一名小市港,“因漢廬江小吏焦仲卿得名”,位于懷寧縣城北二十公里處,與潛山縣接壤.焦家位于小市港河對岸的焦家坂(今屬潛山縣),劉家則在小市港東半里處,從地理位置看,劉家正好位于焦家的東南方向. 悲劇的結局是,劉蘭芝在小市港投水而死,焦仲卿最后也“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焦仲卿懸樹自縊而殉情,偏偏又是“自掛東南枝”,正好與開篇的興句首尾呼應.因為劉蘭芝的故鄉(xiāng)在東南方向,而且劉的尸魂也在東南方的小市港河邊,所以焦促卿才面向東南而死. 孔雀才東南飛
賁轟17162073355咨詢: 孔雀東南飛的作者?
張店區(qū)厚回復:
______ 如果你說的是“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那首敘事詩,那么作者不詳……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漢樂府民歌中最長的 一首敘事詩,最早見于南朝徐陵的《玉臺新 詠》,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宋代郭 茂倩《樂府詩集》將它收入《雜曲歌辭》, 題為《焦仲卿妻》.《孔雀東南飛》的創(chuàng)作 時間大致是東漢獻帝建安年間,作者不詳, 全詩340多句,1700多字,主要寫劉蘭芝嫁到 焦家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 .新婚之夜,蘭芝投水自盡.從漢末到南朝 ,此詩在民間廣為流傳并不斷被加工,終成 為漢代樂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長篇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