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唐杜甫
《春望》原文及翻譯
《春望》原文及翻譯如下:原文:春望 杜甫 〔唐代〕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翻譯:國都遭侵但山河依舊,長安城里的雜草和樹木茂盛地瘋長。感傷國事,看到花開不禁潸然淚下,內(nèi)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竟覺得那叫聲也很揪心。
請背出唐代杜甫的《春望》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譯文 [編輯本段]【參考譯文1】國家已經(jīng)破碎不堪,只有山河還在。長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經(jīng)過叛軍的燒殺搶掠,早已滿目荒涼,到處長著又深又密的草木。雖然春花盛開,但看了...
春望(唐杜甫)
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zhàn)火已經(jīng)延續(xù)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
杜甫《春望》作品鑒賞
”詩篇一開頭描寫了春望所見:山河依舊,可是國都已經(jīng)淪陷,城池也在戰(zhàn)火中殘破不堪了,亂草叢生,林木荒蕪。詩人記憶中昔日長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華,鳥語花香,飛絮彌漫,煙柳明媚,游人迤邐,可是那種景象今日已經(jīng)蕩然無存了。一個(gè)“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gè)“深”字又令人滿目凄然。詩人寫今日景物...
《春望》 杜甫
春望 本詩選自《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版)這是杜甫“安史之亂”期間在長安所作的。“安”,指安祿山;“史”指史思明。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從鄜州(現(xiàn)在陜西富縣)前往靈武(現(xiàn)在屬寧夏)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后困居長安。該詩作于次年三月。全篇憂國,傷時(shí),念家,悲己,顯示了詩人一貫心系天下...
《春望》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春望 杜甫〔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此詩前四句寫春日長安凄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后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充溢著凄苦哀思。全詩格律嚴(yán)整,頷聯(lián)分別以“感時(shí)花濺淚“應(yīng)首聯(lián)國破之嘆,以“...
《春望》的全詩及賞析
《春望》[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注釋】①國破句:國破,指安史之亂起,長安淪陷。山河在:山河依舊。②草木深:人煙稀少,一到春天,更是雜草叢生。③感時(shí)二句:交義互見,指由于感時(shí)恨別,而對花濺...
杜甫《春望》文學(xué)賞析
春望 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文學(xué)賞析:一首名作能傳誦千古,必定是因?yàn)樗芨叨雀爬〞r(shí)人和后人在同類境遇中 共同的感受和體會。《春望》就是如此。國破是一朝一代的悲哀,而山河是永恒的存在;破城遇到春天...
春望主旨 杜甫春望的主旨
《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賞析 詩的首聯(lián)便寫了春望所見,表面上是在寫今日之物,實(shí)為抒發(fā)人去物非的歷史感,將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為全詩創(chuàng)造了一片荒涼凄慘的氣氛。頷聯(lián)通過景物描寫,...
春望 唐 杜甫原文和翻譯
春望 唐 杜甫原文和翻譯如下: 《春望》【朝代】唐【作者】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zhàn)火已經(jīng)...
豐促17316232355咨詢: 杜甫的古詩《春望》的詩意 -
郫縣珩磨內(nèi)回復(fù):
______ 國家已經(jīng)破碎不堪,只有山河還在.長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經(jīng)過叛軍的燒殺搶掠,早已滿目荒涼,到處長著又深又密的草木.雖然春花盛開,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讓人流淚,覺得花好像也在流淚;雖然到處是春鳥和鳴,但心里由于和家人離別而憂傷,聽了鳥鳴,不僅不高興,還讓人驚心.戰(zhàn)亂持續(xù)了很長時(shí)間了,家里已久無音訊,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萬兩黃金那么寶貴.由于憂傷煩惱,頭上的白發(fā)越來越稀少,簡直連簪子也別不住了.
豐促17316232355咨詢: 春望選自哪? -
郫縣珩磨內(nèi)回復(fù):
______ 《春望》選自《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版).唐肅宗至徳元年(756年)八月,杜甫從鄜州前往靈武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后困居長安.這首詩作于次年三月. 作者杜甫,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后人稱他杜少陵,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詩風(fēng)沉郁頓挫.他的大量詩篇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shí)歷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關(guān)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愛國思想的不朽篇章,達(dá)到了現(xiàn)實(shí)主義的高峰.他的詩因此被后人稱為“詩史”,他本人也被尊為“詩圣”. 望采納~~多謝O(∩_∩)O~
豐促17316232355咨詢: 描寫美景而且比較長的詩 -
郫縣珩磨內(nèi)回復(fù):
______ 杜甫春望草書帖標(biāo)題:《春望》 作者:杜甫 年代:唐 體裁:近體詩 題材:詠懷詩 愛國詩 格律:五言律詩出自:唐詩三百首,全唐詩:卷224_63 選自《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版). 《春望》詩意圖,今人陳惠冠繪.春望 [唐] ...
豐促17316232355咨詢: 《春望》的意思
郫縣珩磨內(nèi)回復(fù):
______ 春望 [唐]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zān). 譯文: 故國淪亡,唯有山河依舊.春光寂寞,荒城草木叢生. 感傷時(shí)局,見花難禁涕淚.悵恨別離,鳥鳴每每驚心. 愁看烽火,早有陽春三月.一信萬金,家中音訊難得. 愁緒纏繞,白發(fā)愈搔愈短.頭發(fā)稀少,幾乎不能插簪. 五顆星采納 謝謝
豐促17316232355咨詢: 《春望》繁體字 -
郫縣珩磨內(nèi)回復(fù):
______ 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豐促17316232355咨詢: 《春望》的全詩 -
郫縣珩磨內(nèi)回復(fù):
______ 春 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shí)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
豐促17316232355咨詢: 《春望》的全詩 -
郫縣珩磨內(nèi)回復(fù):
______ 春 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shí)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七月,杜甫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頓在鄜...
豐促17316232355咨詢: 求古詩《春望》
郫縣珩磨內(nèi)回復(fù):
______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①國破山河在:言山河依舊,而人事已非,國家殘破.春到京城,而宮苑和民宅卻荒蕪不堪,雜草叢生.國:國都...
豐促17316232355咨詢: 杜甫的詩春望 -
郫縣珩磨內(nèi)回復(fù):
______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詩是寫杜甫在“安史之亂”時(shí),逃出叛軍掌握后在長安所見. 雖然這時(shí)候已經(jīng)是春天.但是長安依然是雜草叢生.沒有一絲春天的氣息. 表現(xiàn)杜甫的憂國,傷時(shí),思家. 【自己理解.可以無視、、、】
豐促17316232355咨詢: 杜甫《春望》古詩內(nèi)容是什么???
郫縣珩磨內(nèi)回復(fù):
______ 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shí)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