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衣》詩經(jīng)(jīng)
庾唯14767199097咨詢: 詩經(jīng) 唐風 無衣 有什么典故嗎? -
集寧區(qū)全監(jiān)控回復:
______ 毛詩序》云:“《無衣》,美晉武公也.武公始并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詩也.”朱熹《詩集傳》云:“曲沃桓叔之孫武公伐晉,滅之,盡以其寶器賂周厘王.王以武公為晉君,列于諸侯.此詩蓋述其請命之意”,“厘王果貪其寶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廢,是以誅討不加,而爵命行焉.” 這一說法今人多表示懷疑,如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就認為“恐皆附會”. 從詩意來看,此篇似為覽衣感舊或傷逝之作.詩人可能是一個民間歌手,他本來有一位心靈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滿溫馨.不幸妻子早亡,一日他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從中來.
庾唯14767199097咨詢: 詩經(jīng) 無衣表現(xiàn)了什么情感 -
集寧區(qū)全監(jiān)控回復:
______ 《無衣》表現(xiàn)了奴隸社會時期人民保家衛(wèi)國、團結對敵、英勇獻身的思想感情,真實感人,慷慨雄壯,確是一首充滿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藝術魅烽的古代軍歌. 這首詩是軍中的歌謠,反映了秦國兵士團結友愛、共御強敵的精神.
庾唯14767199097咨詢: 詩經(jīng)友情詩 -
集寧區(qū)全監(jiān)控回復:
______ 《詩經(jīng)》中關于友情的篇目:《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拓展:《秦風·無衣》:出...
庾唯14767199097咨詢: 詩經(jīng)小雅中的詩
集寧區(qū)全監(jiān)控回復:
______ 《無衣》出自《詩經(jīng)·國風·秦風》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庾唯14767199097咨詢: 《無衣》《氓》《靜女》都出自《詩經(jīng)》中的?
集寧區(qū)全監(jiān)控回復:
______ 《衛(wèi)風·氓》《秦風·無衣》《邶風·靜女》)
庾唯14767199097咨詢: 詩經(jīng)三首“氓 無衣 靜女”的原文! -
集寧區(qū)全監(jiān)控回復:
______ 《衛(wèi)風·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
庾唯14767199097咨詢: 詩經(jīng)唐風無衣與雖有嘉肴的第一句比較 -
集寧區(qū)全監(jiān)控回復:
______ 《唐風無衣》第一句: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白話翻譯:難道說我沒衣服穿?我的衣服有七件.但都不如你親手做的,既舒適又美觀. 《雖有嘉肴》第一句: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白話翻譯:即使有美味的菜,不...
庾唯14767199097咨詢: 請問詩經(jīng)中《秦風.無衣》 無衣的原因是什么呢 -
集寧區(qū)全監(jiān)控回復:
______ “無衣”,這是實寫.也可以理解為夸張的寫法,為國征戰(zhàn),不計衣物不全的困難,“與子同袍”,與戰(zhàn)友共用一件戰(zhàn)袍.“王于興師”,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為什么大家能夠克服困難、團結備戰(zhàn)呢?“與子同仇!”大家認識到,仇敵是共同的,必須一起抗擊共同的敵人.
庾唯14767199097咨詢: 豈日無衣,與子同袍 是什么意思 -
集寧區(qū)全監(jiān)控回復:
______ 共同的意識,就是同穿一件衣服 出自 詩經(jīng)·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詩經(jīng)·秦風·無衣》 [譯文] 誰說你沒有軍裝?我與你同穿一件長袍.國王發(fā)兵要打仗,修整好我們的戈與矛,與你敵對同一目標. 誰說你沒有軍裝?我與你同穿那件襯衫.國王發(fā)兵要打仗,修理好矛和戟,與你同把敵人殲滅. 誰說你沒有軍裝?我與你同穿那套罩衣.國王發(fā)兵要打仗,修理好鎧甲與兵器,與你一道去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