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全文和翻譯
關(guān)于易經(jīng)的資料
有人認(rèn)為《易經(jīng)》流行於周朝故稱《周易》,亦有人依據(jù)《史記》的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認(rèn)同《易經(jīng)》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幾種較早期的文獻(xiàn),例如《論語》、《莊子》、《左傳》卻只稱《易經(jīng)》為《易》,「周易」之名最早見於《周禮》;然而《周禮》的年代,學(xué)者還有爭議。所以,就文獻(xiàn)而言,「周」應(yīng)該是後來加上...
在富13559653118咨詢: 莊子 古文翻譯、快、
潞城市分尺回復(fù):
______ 列子生活貧困,面容常有饑色.有人對鄭國的上卿子陽說起這件事:“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國家卻是如此貧困,你恐怕不喜歡賢達(dá)的士人吧?”子陽立即派官吏送給列子米粟.列子見到派來的官吏,再三辭謝不接受子陽的...
在富13559653118咨詢: 《莊子》惠子相梁、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的譯文最好帶注音, -
潞城市分尺回復(fù):
______[答案] 惠子相梁 惠子在魏國當(dāng)宰相,莊子前往拜見他.有人告訴惠子說:“莊子到大梁來,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恐慌,在國都搜捕幾天幾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嗎?鹓鶵從南海起飛,飛...
在富13559653118咨詢: 莊子《庖丁解牛》的翻譯 -
潞城市分尺回復(fù):
______[答案] 有一個姓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所靠著的地方,腳所踩著的地方,膝所頂著 的地方,都發(fā)出皮骨相離聲,進(jìn)刀時發(fā)出(讀'huo')地響聲,這些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樂的節(jié)拍,又合乎(堯時)《經(jīng)首》樂...
在富13559653118咨詢: 九下語文書第20課《莊子》故事兩則的翻譯 -
潞城市分尺回復(fù):
______[答案] 1.惠子在梁國當(dāng)宰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子說:“莊子到梁國來,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擔(dān)心,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鹓雛(yuān chú),你知道它嗎?...
在富13559653118咨詢: 翻譯古文,《莊子》選段 -
潞城市分尺回復(fù):
______ 譯文 源自《莊子·齊物論》:莊子去送葬,途中經(jīng)過惠子的墳?zāi)?回頭對跟隨他的人說:“有個楚國郢都人搗白土?xí)r把一滴泥土濺到了鼻尖上,像蒼蠅翅膀一樣薄,就去請姓石的工匠替他削掉.姓石的工匠揮動一把大板斧呼呼作響,若無其事地隨手一斧劈了下去,把那一滴泥點完全削去但鼻子卻沒有絲毫損傷,郢都人站著神色不變.宋元君聽說了這個事,就把姓石的工匠找來說:'試著給我這樣來一下.'姓石的工匠說:'我以前是能這樣削的,雖然如此,但是能讓我用斧子劈去鼻尖泥點的人已經(jīng)死了.自從惠子先生去世,我就沒有對手了,我沒有可以與之作推心置腹談?wù)摰膶ο罅?'”
在富13559653118咨詢: 幫我翻譯下《莊子 - 山木》 -
潞城市分尺回復(fù):
______[答案] 莊子行走于山中,看見一棵大樹枝葉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樹旁卻不去動手砍伐.問他們是什么原因,說:“沒有什么用處.”莊子說:“這棵樹就是因為不成材而能夠終享天年啊!”莊子走出山來,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興,叫童仆殺鵝款待他....
在富13559653118咨詢: 莊子 秋水 譯文 -
潞城市分尺回復(fù):
______[答案] 秋天里山洪按照時令洶涌而至,眾多大川的水流匯入黃河,河面寬闊波濤洶涌,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認(rèn)為天下一切美好的東西全都聚集在自己這里.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不見...
在富13559653118咨詢: 莊子這篇文章怎么翻譯啊 -
潞城市分尺回復(fù):
______ 莊子在濮河釣魚,楚國國王派兩位大夫前去請他(做官),(他們對莊子)說:“想將國內(nèi)的事務(wù)勞累您啊!”莊子拿著魚竿沒有回頭看(他們),說:“我聽說楚國有(一只)神龜,死了已有三千年了...
在富13559653118咨詢: 《莊子》:北冥有魚 -
潞城市分尺回復(fù):
______ 北冥有魚出自莊子的《逍遙游》 “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yōu)游自得的樣子;“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無名”,是本篇的主體,從對比許多不能“逍遙”的例子說明,...
在富13559653118咨詢: 《莊子.漁父》翻譯 -
潞城市分尺回復(fù):
______ 《莊子·漁 父》翻譯 【題解】 “漁父”為一捕魚的老人,這里用作篇名.篇文通過“漁父”對孔子的批評,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闡述了“持守其真”、還歸自然的主張. 全文寫了孔子見到漁父以及和漁父對話的全過程.首先是漁父跟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