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全詩(shī)
哈香15366433170咨詢: 關于廬山的詩句 -
敘永縣滑塊機回復:
______ 蘇軾的《題西林壁》. 全詩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首詩主要講了詩人在廬山游玩時,看到的廬山千姿百態(tài)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想. 詩文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意思是: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為自己在廬山之中.這句詩讓我想到了“盲人摸象”的故事.因為看不見,面對的事物又太大,他們不能摸到大象的全身,只能摸到一部分,就把大象說成了繩子、柱子、墻、扇子……后來還爭執(zhí)不讓,多么可笑啊!可是,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呀!這首詩讓我明白了:只看到事物一部分,就自以為是,那是錯誤的.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它常提醒人們明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哈香15366433170咨詢: 題西林壁作者簡介,詩句與題目翻譯,后兩句詩翻譯作者蘇軾簡介,全部詩句解釋,后兩句蘊含什么道理 -
敘永縣滑塊機回復:
______[答案] 1題西林壁作者簡介:【作者】蘇軾 這首詩,是蘇軾在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與友人參寥同游廬山的西林寺時的作品.其實,十幾天前他剛?cè)霃]山的時候,曾寫過一首五言小詩:“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風趣地...
哈香15366433170咨詢: <<題西林壁>>的全詩是啥? -
敘永縣滑塊機回復:
______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對后世影響很深.他的詩...
哈香15366433170咨詢: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出自哪一首詩?全詩是什么? -
敘永縣滑塊機回復:
______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出自《題西林壁》 全詩: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釋義: 從正面、側(cè)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 我...
哈香15366433170咨詢: 題西林壁的詩意
敘永縣滑塊機回復:
______ 《題西林壁》作者是宋代文學家蘇軾.其全詩如下: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正面看廬山、從側(cè)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原文網(wǎng)址:http://www.slkj.org/b/476.html
哈香15366433170咨詢: 題西林壁中題是什么意思西林指什么壁是什么意思 -
敘永縣滑塊機回復:
______ 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山西麓. 題:書寫,題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壁:墻壁. 全詩如下: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看山總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哈香15366433170咨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的詩名
敘永縣滑塊機回復:
______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出自宋朝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全詩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
哈香15366433170咨詢: 題西林壁詩句:“側(cè)成峰”的意思 -
敘永縣滑塊機回復:
______ “側(cè)成峰”的意思是從側(cè)面看山峰聳立. 原詩句是"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是來自蘇軾的《題西林壁》. 全詩: 《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
哈香15366433170咨詢: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游山西村題西林壁 -
敘永縣滑塊機回復:
______ 題西林壁 [北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 [南宋] 陸游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希望能幫到你.
哈香15366433170咨詢: “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全詩是什么啊? -
敘永縣滑塊機回復:
______ 1、“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全詩: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2、題目為《題西林壁》,作者:蘇軾3、[注釋] (1) 西林:西林寺,在現(xiàn)在江西省的廬山上.這首詩是題在寺里墻壁上的. (2)緣:因為. (3) 此山:指的是廬山3、直譯 從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側(cè)面看廬山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面貌.人不清楚廬山本來的面目,只因為自己在廬山中看不到全貌.這首詩說明了一個道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