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緘其口學(xué)金人典故
宇文誕17248955369咨詢: 請問什么成語? -
玉山縣成進給回復:
______ 三緘其口
宇文誕17248955369咨詢: 釋詞:三緘其口:豁然開朗:不屑一顧: -
玉山縣成進給回復:
______[答案] 成語:三緘其口:sān jiān qí kǒu ------------------------------------------------------------------------------- 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xiàn)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出處】: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于太廟,右階之前,有金...
宇文誕17248955369咨詢: 緘口其三打一成語 -
玉山縣成進給回復:
______ 三緘其口 讀音(發(fā)音): sān jiān qí kǒu 詳細解釋(意思):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xiàn)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出處(典故): 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于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 示例: 危行言遜,禍免生肘;金人示誡,~.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十三回
宇文誕17248955369咨詢: 瘋狂猜成語一個口字里面有三個紅色的封字是什么成語 -
玉山縣成進給回復:
______ 三緘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釋義] 嘴上貼了三次封條.形容言語非常謹慎;或不開口.緘:封;閉.[語出] 《太公金匱》:“武王問:'五帝之戒;可得聞乎?'太公曰:'黃帝云:予在民上;搖搖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緘其口;慎言語也.'” [正音] 緘;不能讀作“xián”.[辨形] 緘;不能寫作“鉗”.[近義] 守口如瓶 默不作聲 [反義] 口若懸河 夸夸其談 [用法] 多用于對事情保密的程度.一般作謂語、賓語.[結構] 動賓式.
宇文誕17248955369咨詢: 形容顧慮害怕的成語有哪些? -
玉山縣成進給回復:
______ 1、金人三緘 拼音:jīn rén sān jiān 解釋: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出處:《孔子家語·觀周》:“孔子觀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廟.廟堂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2、敬而遠之 拼音:jìng ér yuǎn ...
宇文誕17248955369咨詢: 三減其口什么意思 -
玉山縣成進給回復:
______ 三緘其口 【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 【釋義】: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xiàn)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出處】: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于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 【例句】:危行言遜,禍免生肘;金人示誡,~.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十三回 希望幫到你 望采納 謝謝 加油
宇文誕17248955369咨詢: 一個人說了三個不說,猜一成語 -
玉山縣成進給回復:
______ 三緘其口 (sān jiān qí kǒu) 解釋: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xiàn)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出處: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于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 典故
宇文誕17248955369咨詢: 玉人 金人 -
玉山縣成進給回復:
______ 第二幅畫是一個綠衣人,胸前寫有“玉人”二字,“玉人”原為周朝太廟階下的雕像,表情溫和,好象在控制著內(nèi)心的欲念.其意在教人節(jié)物制欲,修身養(yǎng)性,端正操守,守身如玉.第三幅畫是一個人用布巾勒住嘴巴,胸前寫有“金人”二字,意為做人應該少說多做,惜言如金.這里用的是“金人緘口”的典故,說的是孔子曾在周朝太廟階下,看見一個金人(銅人)的嘴上被布纏繞三周,既“三緘其口”,其被后有銘文: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第四幅畫是一個人兩手張開,侃侃而談,胸前寫有“石人”二字,意在教人要敢于仗義執(zhí)言.“石人”原也是周朝太廟階下的雕像,與右階“金人”的位置相對,胸前也有銘文:無少言,無少事.
宇文誕17248955369咨詢: 三緘其口 -
玉山縣成進給回復:
______[答案] 三緘其口 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釋義: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xiàn)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出處: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于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
宇文誕17248955369咨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典故是什么??? -
玉山縣成進給回復:
______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解釋〗表面意義是冰凍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達到的效果.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出處〗高陽《胭脂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壞到如此,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