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為啥把杭州改為臨安
尉遲韋15597849612咨詢: 杭州在南宋是的名稱是什么?該城市有何特點 -
呼蘭區(qū)刀面回復:
______ 杭州在南宋是的名稱是臨安.宋室南遷,于公元1138年定都杭州,改稱臨安.臨安原為地方政權(quán)吳越國(907~978年)的都城,由于其經(jīng)濟基礎好,被選定為南宋都城,此后便擴建原有吳越宮殿,增建禮制壇廟,疏浚河湖,增辟道路,改善交通,發(fā)展商業(yè)、手工業(yè),使之成為全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直至公元1276年南宋滅亡,前后共計一百三十八年.
尉遲韋15597849612咨詢: 材料一中杭州在南宋時的名稱是什么 -
呼蘭區(qū)刀面回復:
______ 當時名為臨安,因為宋高宗南逃到至此,想臨時安頓一下的意思,哪知道,他來了后就不思收復中原了.
尉遲韋15597849612咨詢: 南宋為什么定都杭州而不是南京 -
呼蘭區(qū)刀面回復:
______ 南宋定都臨安,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兩個:一方面,金兵處處主動進擊,宋軍時時被動防守,這是當時戰(zhàn)局的長期態(tài)勢.而建康靠近前線,不如杭州地處后方,比較安全.浙西一帶水網(wǎng)交錯,對騎兵活動不利.杭州有這一道天然屏障,給統(tǒng)治者增加了安全感.另一方面,唐宋以來,杭州迅速崛起,一躍而為萬物富庶的“東南第一州”.這種相當規(guī)模的城市體制和比較雄厚的物質(zhì)基礎,恰恰是作為國都所必需的.
尉遲韋15597849612咨詢: 南宋皇帝為什么要把都城建立在杭州? -
呼蘭區(qū)刀面回復:
______ 首先離金國較遠,金兵不容一下子打到,為宋帝從容逃跑提供了必要的時間;其次宋帝多了一條逃跑的路線,可以出海避難,金兵不擅水戰(zhàn),只要宋帝一逃向大海,金兵就奈何不了他了;再次,為宋帝提供了享樂的條件,當時的臨安即今杭州風景美麗,盛產(chǎn)美人,經(jīng)濟也頗為發(fā)達,是享樂尋歡之圣地;還有就是便于朝廷招收江南士人為宋朝效忠
尉遲韋15597849612咨詢: “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杭州”就是今天的杭州,在南宋時叫做“臨安”;那么為什么詩人不叫它臨安而叫杭州呢?莫非詩人林升不是南宋時期的人? -
呼蘭區(qū)刀面回復:
______[答案] 這個是 南宋詩人林升《題臨安邸》中的詩詞 他的題目就是臨安,本來一個地方就很經(jīng)常有多種叫法,在這里用杭州很有可能也是為了押韻
尉遲韋15597849612咨詢: 臨安是哪個朝代的都城 -
呼蘭區(qū)刀面回復:
______ 宋建炎三年(1129)升杭州為“臨安府”,級別為“行在”(只是陪都而不是首都,南宋法定的首都與北宋一樣都是汴梁,但是當時已經(jīng)在敵占區(qū)).臨安縣為其屬縣,“杭州”時稱“臨安”有三說:一是南宋偏安江南,有“臨時安置”之意;二是南宋朝廷感念吳越國王錢鏐對杭州的歷史功績,以其故里“臨安”為府名;三是寓有“君臨即安”之意.臨安市(縣)名從西晉太康元年一直沿用. 臨安市系原臨安、於潛、昌化三縣合并.
尉遲韋15597849612咨詢: 以前杭州叫臨安,為什么有個人的詩里又說“直把杭州做汴州” -
呼蘭區(qū)刀面回復:
______ 先回顧一下歷史 杭州在隋開皇9年(589年)設州,其后的6百多年里雖然名稱有很少的更替,但大部分時間都是以杭州作為官方的正式名稱,直到南宋建炎3年(1129年)才因高宗避禍江南升格為臨安府.因此要搞清楚,對林升來說,臨安是當...
尉遲韋15597849612咨詢: 有誰知道杭州的由來? -
呼蘭區(qū)刀面回復:
______ 杭州古稱錢塘.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塘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xiàn).五代時的吳越國(公元907年-978年)在杭州建都.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
尉遲韋15597849612咨詢: 杭州名字怎么得來的
呼蘭區(qū)刀面回復:
______ 隋王朝建立后,于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xiàn).下轄錢唐、余杭、富陽、鹽官、于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余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業(yè)三...
尉遲韋15597849612咨詢: 杭州為什么叫杭州 -
呼蘭區(qū)刀面回復:
______ 杭州曾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兩代建都地,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古稱錢唐.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xiàn).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歷時140余年.民國元年(1912年)以原錢塘、仁和縣地并置杭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縣城區(qū)設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從此揭開了杭州發(fā)展新的歷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