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小松杜荀鶴
彌彪13074927053咨詢: 杜荀鶴的《小松》是什么詩? -
阜陽市性機構(gòu)回復(fù):
______ 杜荀鶴的《小松》是一首七言絕句.【原文】 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鶴《小松》【釋義】 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沒看不出來,到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比那些野草高出了許多.那些人當時不識得可以高聳入云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云,人們才說它高.
彌彪13074927053咨詢: 古詩句賞析要求2 - 4句不要家喻戶曉的寫出句子大意,詞語分析抓住單?
阜陽市性機構(gòu)回復(fù):
______ 《小松》唐·杜荀鶴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解析:1.刺頭:指長滿松針的小松苗.蓬蒿:蓬草,蒿草. 泛指雜草.2.漸:逐漸,一點一點地3.凌:超出,高于4.凌云木:指長高大了的松樹.5.待:等到.6.始:才,開始7. 道:說,稱高大凌云的松樹,在其幼小時,長在茂密的草叢里,跟小草荊棘差不多,所以不為人所認識,所看重.真到它們長成參天大樹,人們才看得見,才說其高.詩人借此說明:卓有才干的人,當其才能還未顯露出來時,往往不會為人所賞識;待到取得成功,一鳴驚人,人們才刮目相看,稱賞不己. 這從側(cè)面批評了對待人才問題上的世俗眼光.
彌彪13074927053咨詢: 小松杜荀鶴是什么詩 -
阜陽市性機構(gòu)回復(fù):
______ 《小松》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一首七言絕句. 原文: 小松 唐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彌彪13074927053咨詢: 小松唐杜荀鶴前兩句描寫了小松的特點 -
阜陽市性機構(gòu)回復(fù):
______ 自小刺頭深草里, 而今漸覺出蓬蒿. 小松剛出土,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沒在深深的草堆里. 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xiàn)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 頭一二句,極其生動地刻畫出了松樹小時的特性、以及它在不被關(guān)注的環(huán)境中漸漸成長的過程.它剛剛出土?xí)r,被周邊的雜草深深地掩蓋著,盡管不被人識,它依然表現(xiàn)出了特異的品格,長著一個“刺頭”.一個“刺”字,就把它的不同凡俗的特質(zhì)鮮活地表現(xiàn)了出來:周邊柔弱的雜草們怎么能和它相比呢?它的自強不息、不畏困苦、奮發(fā)向上的品質(zhì)也是它們根本無法企及的.經(jīng)過它自己不懈的努力、頑強的拼搏,“而今漸覺出蓬蒿”,是說慢慢地慢慢地它已經(jīng)嶄露頭角,比那些不能成大器的“蓬蒿”要高出了一籌.
彌彪13074927053咨詢: 古詩《小松》 -
阜陽市性機構(gòu)回復(fù):
______ 這首詩借松寫人,托物諷喻,寓意深長.小松雖小,即已顯露出必將“凌云”的苗頭.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于“帝里無相識”,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埋沒深草里的“小松”,也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答案補充 這首詩借松寫人,托物諷喻,寓意深長.小松雖小,即已顯露出必將“凌云”的苗頭.那些弱不禁風(fēng)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敵的.“刺頭”的“刺”,一字千鈞,不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zhàn)斗的精神,活脫脫地勾畫出來了.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于“帝里無相識”,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埋沒深草里的“小松”,也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彌彪13074927053咨詢: 寫松樹的詩歌 -
阜陽市性機構(gòu)回復(fù):
______[答案] 松樹 白居易 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風(fēng)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庭松 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當我階. ...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將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掛數(shù)枝云. 小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
彌彪13074927053咨詢: 分析古詩“小松"這一形象的寓意 -
阜陽市性機構(gòu)回復(fù):
______[答案] 曠達瀟灑、豪放不羈、傲岸不屈、追求自由、積極昂揚、豪氣干云、獨立不屈、樂觀自信、才華橫溢…… 一般就是這些寓意了 小松·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問題設(shè)計】試分析詩中小松形象. ...
彌彪13074927053咨詢: 小松杜荀鶴全詩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揭露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
阜陽市性機構(gòu)回復(fù):
______ 小松杜荀鶴全詩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揭露了社會對小人物的成長缺乏關(guān)注與培養(yǎng)的社會現(xiàn)實.
彌彪13074927053咨詢: 小松 唐 杜荀鶴 自小刺頭百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阜陽市性機構(gòu)回復(fù):
______ 出,擬人化,使小松富有生命力,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小松蓬勃生長的盼望之情.
彌彪13074927053咨詢: 杜荀鶴的《小松》中“刺頭”寫出了小松的什么精神 -
阜陽市性機構(gòu)回復(fù):
______ “刺頭”的挺拔,與草的匍匐對比,寫出了小松拼搏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