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成語(yǔ)故事
描寫戰(zhàn)爭的成語
描寫戰(zhàn)爭的成語 :四面楚歌、圍魏救趙、破釜沉舟、草木皆兵、揭竿而起。一、四面楚歌 【解釋】: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jì)》:“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dāng)?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
古代四字成語出處
【成語】: 三顧茅廬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解釋】:顧:拜訪;茅廬:草屋。 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廬里。 謀士徐庶向劉備推薦說:諸葛亮是個奇才。 劉備為了請諸亮幫助自己打天下,就同關(guān)羽、張飛一起去請他出山。可是諸...
形容戰(zhàn)爭場面的成語
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 楚漢交戰(zhàn)時,項羽的軍隊駐扎在垓下,兵少糧盡,被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層層包圍起來,夜間聽到漢軍四面都唱楚歌,項羽吃驚地說:“漢軍把楚地都占領(lǐng)了嗎?為什么楚人這么多呢?”(見于《史記·項羽本紀(jì)》)比喻四面受敵,處于孤立危急的困境。805275圍魏救趙[wéi wèi jiù zhào] 戰(zhàn)國時魏國圍攻...
與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成語
2、馬革裹尸: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尸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zhàn)場。3、刀槍入庫:沒有戰(zhàn)爭,不用武備;和平麻痹,解除武裝,不作戒備。4、兵荒馬亂: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zhàn)爭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5、載戢干戈:載戢:裝運收藏;干戈:古代的兩種武器,引申為戰(zhàn)爭。將武器收藏起來。指...
四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漢語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那么四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1、四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四海為家、四面八方、四面楚歌、四平八穩(wěn)、四腳朝天、四大皆空、四通八達(dá)、四面受敵、四海之內(nèi)皆...
形容什么人的成語是什么成語故事
【故事】很久以前,森林里有只老虎看到一只狐貍就想吃掉它,狐貍大叫:“我是玉帝派來的百獸之王,你如同一起走一走,看看森林里的動物是不是很害怕我。”老虎想也沒想就隨同前往,果然小動物見了就跑 『貳』 形容故事 人的成語故事 不寒而栗 西漢時期,有一個名叫義縱的人。由于他的姐姐醫(yī)治好了漢內(nèi)武帝的母親王...
四字成語及由來
二、來源于歷史故事 我國古代有許多著名的歷史故事和歷史事件,后人把它們凝縮成四個字的成語。例如: 臥薪嘗膽 負(fù)荊請罪 四面楚歌 草木皆兵 破釜沉舟 完璧歸趙 望梅止渴 三顧茅廬 三、來源于古書成句 這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從古書中直接摘引原句;一種是經(jīng)過加工的,或緊縮、或減字、或增字、或換字。例如: ①...
和重耳有關(guān)的四字成語
他們以及夷吾的兒子子圉yǔ即后來的晉懷公都分別先后到秦國住過,也都娶了秦國宗室之女。以后,盡管有時免不了打仗,可仍是不斷地通婚。 2.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四字成語故事 春秋時候,晉獻(xiàn)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忘十幾年.經(jīng)過千幸萬苦,...
事組成什么成語是什么成語是什么意思?
2. 無濟(jì)于事的寫個四字成語意思是什么 無關(guān)緊要的意思,跟自己沒有很大的關(guān)系 3. 四面楚歌這一段故事包含了一個什么成語,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什么 四面楚歌,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到達(dá)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后來劉邦...
一心一意二話不說三心二意四面八方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二話不說,三拳兩腳,三心二意,四面楚歌,四平八穩(wěn),五谷豐登,五光十色,六六大順,六神無主,七上八下,八仙過海,九九歸一,十全十美。成語(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漢語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于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孟福18050757033咨詢: 四面楚歌的成語出處是哪里?
萊西市隅角回復(fù):
______ 原指四面都是楚人的歌聲,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jì)》:“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dāng)?shù)重. 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孟福18050757033咨詢: 四面楚歌,腹背受敵,草木皆兵,風(fēng)聲鶴唳的成語故事 -
萊西市隅角回復(fù):
______ 四面楚歌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jì)》 腹背受敵 出處: 《魏書·崔浩傳》 草木皆兵 出處 風(fēng)聲鶴唳 出處《晉書·謝玄傳》
孟福18050757033咨詢: 成語四面楚歌的相關(guān)地點是哪?
萊西市隅角回復(fù):
______ 此戰(zhàn)乃垓下之戰(zhàn),四面楚歌,霸王別姬,最后自刎烏江.
孟福18050757033咨詢: 四面楚歌腹背受敵簡單故事 -
萊西市隅角回復(fù):
______ 四面楚歌 故事內(nèi)容:楚漢相爭之時,劉邦和項羽相互爭奪土地.最后項羽節(jié)節(jié)敗退,被困在了垓(gāi)下,四面八方全都是劉邦的士兵,他們已經(jīng)被包圍,沒有退路了.最終西楚霸王自刎于烏江,這場戰(zhàn)爭就此落幕. 【成語含義】四面楚歌,比喻四面都受到敵人的包圍,孤立無援,沒有退路. 這是四面楚歌的視頻,幫助你的理解. http://www.4399er.com/gushi/cygs/20120721-67625.html
孟福18050757033咨詢: 被人圍住的成語 -
萊西市隅角回復(fù):
______ 四面楚歌 發(fā)音 sì miàn chǔ gē 釋義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jì)》:“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dāng)?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四面楚歌的故事 示例 在這四面楚歌里,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只得服從了.(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近義詞 腹背受敵 山窮水盡 反義詞 安然無恙 旗開得勝
孟福18050757033咨詢: 四面楚歌.望梅止渴.鑿壁借光分別出自什么典故 -
萊西市隅角回復(fù):
______[答案] 四面楚歌,我國古代成語,出自《史記·項羽本紀(jì)》,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到達(dá)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xiàn),用空想安慰自己.典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曹操...
孟福18050757033咨詢: 四面楚歌【成語故事】講述了什么道理 -
萊西市隅角回復(fù):
______ 朋友,四面楚歌【成語故事】講述的道理是: 這個故事里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jié),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huán)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jīng)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chǎn),游手好閑,但后來卻破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于別人時,別人也因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一個人不學(xué)無術(shù)(成語,意即沒有學(xué)問)、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弄得別人群起而攻之,這人便完全處于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 贊同
孟福18050757033咨詢: 形容人四面楚歌的成語 -
萊西市隅角回復(fù):
______ 四面楚歌 【讀音】:sì miàn chǔ gē 【解釋】: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jì)》:“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dāng)?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孟福18050757033咨詢: 寫出與下面成語故事有關(guān)的主角 四面楚歌( ),初出茅廬( )煮豆燃萁( ) 圍魏救趙( )臥薪嘗膽( )四面楚歌( ),初出茅廬( )煮豆燃萁( ) 圍魏... -
萊西市隅角回復(fù):
______[答案] 四面楚歌(項羽) 初出茅廬(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曹丕) 圍魏救趙(孫臏) 臥薪嘗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入木三分(王羲之) 背水一戰(zhàn)(韓信)
孟福18050757033咨詢: 四面楚歌這個成語典故發(fā)生在哪個朝代?A七國爭雄 B楚漢相爭 C三國鼎立 -
萊西市隅角回復(fù):
______[答案] B楚漢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