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100課原文
并嫻15933786568咨詢: 小古文,菊的譯文250 - 300字,麻煩了 -
萬盛區(qū)封帶回復:
______ 1. 《菊》的原文:菊花盛開,清香四溢.其瓣如絲 如瓜.其色或黃 或白 或赭 或紅,種類繁多.性耐寒,嚴霜即降,百花零落,惟菊獨盛. 2. 菊花盛開的時候,香氣四處飄溢.它的花瓣呈絲狀或是瓜狀.它的顏色有黃 白 赭 紅等,種類很多.它天生不怕寒冷,嚴霜來臨的時候,其他的花都凋零了,只有菊花開的最為茂盛.
并嫻15933786568咨詢: 飛禽走獸,饑知食,渴能飲,又能營巢穴為休息之所.其異者,能為人言.?則與禽獸何異.到底是什么? -
萬盛區(qū)封帶回復:
______ 小古文100課第14課14、讀書飛禽走獸, 饑知食,渴能飲,又能營巢穴為休息之所.其異者,能為人言.惟不知讀書,故終不如人.人不讀書 ,則于禽獸何異?譯文:飛禽走獸, 餓也知道吃,渴了會喝水,又能建造巢穴做休息的地方.其中有些奇異的,甚至能學人說話.只是不知讀書,所以終究不如人.人不讀書 ,那與禽獸有什么不同呢? ...
并嫻15933786568咨詢: 小學生小古文100課第54課譯文 -
萬盛區(qū)封帶回復:
______ 第54課 牛郎織女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紉.天帝怒,責令歸河東,許一年一度相會.涉秋七日,鵲首無故皆髡(kun),相傳是日河鼓輿織女會于漢東,役烏...
并嫻15933786568咨詢: 小古文100篇上冊之人類的朋友 -
萬盛區(qū)封帶回復:
______ 言物篇 第1篇 放風箏 青草地,放風箏.汝前行,我后行. 第2篇 蘆 花 水濱多蘆荻.秋日開花,一片白色,西風吹來,花飛如雪. 第3篇 鄉(xiāng) 村 鄉(xiāng)間農(nóng)家,竹籬茅屋,臨水成村.水邊楊柳數(shù)株,中夾桃李,飛燕一雙,忽高忽低,來去甚捷. 第4篇...
并嫻15933786568咨詢: 小學生小古文100課上冊第15.16篇,要原文不要譯文,越快越好,急! -
萬盛區(qū)封帶回復:
______ 15、讀書有三到 讀書須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有不到者乎? 16、讀書需有疑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有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并嫻15933786568咨詢: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精編 第一編/新編課外文言文100篇【原文】 2.高帽一百俗①以喜人面諛者曰:“喜戴高帽”.有京朝官②出仕于外者,往別其師,師曰:... -
萬盛區(qū)封帶回復:
______[答案] 好難哇,偶試試.1、其 人 曰/ 某 備 有 高 帽 一 百/ 適 人 輒 送 其 一/ 當 不 至 有 所 齟 齬 也2、(1)在…面前 (2)拜別,告別 (3)對待 (4)道理,見地3、C4、、(1)老師生氣地說:“我們這一輩用忠直厚道對待...
并嫻15933786568咨詢: 小學生小古文100課上冊25課翻譯 -
萬盛區(qū)封帶回復:
______ 是《南轅北轍》. 譯文: 今天,臣我看見有人在一條大路也說解釋為太行山上,朝著北面駕車前行,對我說,想到楚國去.我說:“你要到楚國去,為什么卻將要向北面駕車?楚國在南面.”車的主人說,我的馬很好,跑得快.我說:“馬雖然好,但這條路不是去楚國的路.”他說:“我的財物多,也有錢”.我說:“財物多,但是這條路不是去楚國的路”.他說:“我的車夫好.回答者不是車夫,是坐在車里的人”.像這樣的東西良馬、財物、車夫越好越多,離楚國就越遠了.
并嫻15933786568咨詢: 小古文雨翻譯? -
萬盛區(qū)封帶回復:
______ 今日天陰,曉霧漸濃, 細雨如絲. 天晚雨止, 風吹云散, 明月初出. 譯文:今天的天氣陰了下來,大霧漸漸地變濃了,雨如絲線般細.晚上,雨不下了,風兒吹走了烏云,月亮又綻放了光芒.
并嫻15933786568咨詢: 小學文言文大全(有題目,譯文,簡短)最佳答案 -
萬盛區(qū)封帶回復:
______ 《楊氏之子》 選自人教版語文書五年級下冊10課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
并嫻15933786568咨詢: 虎求百獸而食之文言文翻譯
萬盛區(qū)封帶回復:
______ 虎求百獸而食之文言文翻譯:老虎尋找各種野獸吃掉他們,抓到(一只)狐貍.狐貍... 老虎不知道野獸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認為(它們)是害怕狐貍.原文如下:虎求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