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全解及注釋
福閔13398292685咨詢: 刺勒歌古詩的 茫茫是什么意思 -
金山屯區(qū)損回復:
______ 1、《敕勒歌》[chì lè gē] ,是一首北朝民歌 ,全詩譯文如下: 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無邊無際籠罩四野, 就像牧民們的天然帳篷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xiàn). 2、《敕勒歌》原文: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3、字詞解釋:(1)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內(nèi)蒙古中部土默特右旗)一帶.(2)陰山: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北部.(3)穹廬: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4)川:平闊的原野(5)蒼蒼:青色.(6)見讀xiàn,同“現(xiàn)”.(7)野:古詞典里讀yǎ,現(xiàn)代人一般讀yě .
福閔13398292685咨詢: 敕勒歌古詩低怎么讀 -
金山屯區(qū)損回復:
______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陰山③下.天似穹廬④,籠蓋四野⑤.天蒼蒼⑥,野茫茫⑦,風吹草低見牛羊⑧.[2] [1] 注釋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
福閔13398292685咨詢: 古詩:欶勒歌(北朝名歌) -
金山屯區(qū)損回復:
______[答案] 《敕勒歌》是我國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鮮卑族間流傳的一首民歌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注釋】 ①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
福閔13398292685咨詢: 敕勒歌中的修辭手法是什么把什么比作什么比喻句 -
金山屯區(qū)損回復:
______ 比喻,把天空比作帳篷. 原句為: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整句意思是:天空像個巨大的帳篷,籠蓋著整個原野. 出自南北朝《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全詩為: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
福閔13398292685咨詢: 敕勒歌中遼闊,深遠是哪句詩 -
金山屯區(qū)損回復:
______ 《敕勒歌》中遼闊、深遠的詩句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原文: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譯文:遼闊的敕勒川在陰山腳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帳篷,籠蓋了整個原野....
福閔13398292685咨詢: 北朝民歌 敕勒歌 怎么寫的啊 -
金山屯區(qū)損回復:
______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福閔13398292685咨詢: 敕勒歌的意思是什么 -
金山屯區(qū)損回復:
______ 【注釋】 ①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內(nèi)蒙古土默特旗一帶. ②陰山――即陰山山脈,今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中部,東西走向. ③穹(qióng)廬――游牧人住的圓頂氈帳,即蒙古包. ④野――應讀為yě,也可讀作ya(第三聲). ⑤見――同“現(xiàn)”,應讀 xiàn,呈現(xiàn). 【譯文】 陰山腳下啊,有個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 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翻滾著綠色的波瀾, 那風吹草低處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xiàn).
福閔13398292685咨詢: 敕勒歌解釋 -
金山屯區(qū)損回復:
______ 敕勒歌 北朝樂府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注釋]1.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2.陰山: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北部.3.穹廬: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4.蒼蒼:...
福閔13398292685咨詢: 北朝樂府的敕勒歌是怎樣的? -
金山屯區(qū)損回復:
______ 敕勒歌 北朝樂府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注釋]1.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2.陰山: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北部.3.穹廬: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4.蒼蒼:...
福閔13398292685咨詢: 我推薦敕勒歌這首詩的理由是… -
金山屯區(qū)損回復:
______ 推薦理由:《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它歌詠了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抒寫敕勒人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豪情.開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