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一詞多義是為什么
人家說:高枕無憂。我問一下這高枕到底指多高?
失眠是現(xiàn)代文明病之一,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操心勞神恐怕是難以入睡的主要原因,怎樣才能高枕無憂?只要把枕頭墊得高高的就能無憂無慮了嗎? 人們很早就知道墊著頭部能幫助睡眠,《論語述而》即有「曲肱而枕之」的記載,直到漢代,枕頭已成為一種竹木製成的普遍寢具,《說文解字》:「枕者,臥所以薦...
韶膚13665616954咨詢: 如何知道一篇文言文中有沒有詞有一詞多義? -
千山區(qū)心滾子回復(fù):
______ 我來說說我自己的理解咯. 所謂一詞多義呢,就是一個詞在文言文中可以有不同的意思.我們舉個例哈,因為在文言文中一個字也可以被稱為一個詞,所以我們舉“以”.童趣里不是有句;“徐噴以煙”.這個“以”是“用”的意思,還有一...
韶膚13665616954咨詢: 文言文中一詞多義或詞性 -
千山區(qū)心滾子回復(fù):
______ “之”的用法和解釋: (1)用作代詞,又分為幾種情況: 1〉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做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2〉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fù)指性定語. 3〉...
韶膚13665616954咨詢: 文言文中''間''的一詞多義 -
千山區(qū)心滾子回復(fù):
______[答案] 間: 1、夾雜(中間如拉崩倒之聲) 2、一會兒(立有間) 3、 參與(又何間焉) 4、中間(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5、期間(奉命于危難之間) 6、量詞(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7、間隔,隔開(遂與外人間隔) 8、暗暗地(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
韶膚13665616954咨詢: 文言文一詞多義 -
千山區(qū)心滾子回復(fù):
______ “乃 ”在中學(xué)課文中的意義及例句: ⑴于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蘆置于地.②乃入見.③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④曰:“諸將吏敢復(fù)有言當(dāng)迎操者,與此案同!”乃罷會.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懷王乃悉發(fā)國中兵. ⑵才,這才.例:①...
韶膚13665616954咨詢: 古文一詞多義 -
千山區(qū)心滾子回復(fù):
______ 一.將:1.出郭相扶將:扶,持. 2.將子無怒:帶兵. 3.君將若之何:副詞,將要. 4.將半載,婦家悼無偶:副詞,且,又.二.且:1.洵美且異:連詞,而且,并且. 2.年且九十:副詞,將要,快要. 3.臣死且不避:連詞,尚且,還. 4.且以為樂:副詞,暫且,姑且.三.乘:1.乘犢車,從士卒:駕車,驅(qū)馬拉車.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著,憑借. 3.自京師乘風(fēng)雪:趁著. 4.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量詞,古時一車四馬叫“乘”. 5.以乘韋先,牛二十鎬師:春秋時晉國史書叫“乘”
韶膚13665616954咨詢: 文言文一詞多義1、此誠不可與爭鋒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誠”2、能謗譏于市朝 百里奚舉于市 “市”3、聞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聞水聲 “聞” -
千山區(qū)心滾子回復(fù):
______[答案] 1、此誠不可與爭鋒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誠”,都是副詞,的確,確實】 2、能謗譏于市朝 【“市朝”是一個詞,是“眾人合集的場所;公共場合”】 百里奚舉于市 “市”【集市】 3、聞寡人之耳者【使動用法,使……聽到】 隔篁竹,聞水聲 ...
韶膚13665616954咨詢: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文言文一詞多義 -
千山區(qū)心滾子回復(fù):
______ 一詞多義一詞多義1 觀: ①昂首觀之〔看〕 ②作青云白鶴觀〔...的景象〕2 察: ①明察秋毫〔看〕 ②必細(xì)察其紋理〔觀察〕3 時: ①余憶童稚時〔時候〕 ②故時有物外之趣〔時常〕4 以: ①徐噴以煙〔用〕 ②以叢草為林〔把〕5 為: ①項為之...
韶膚13665616954咨詢: 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很多文言文詞語是一詞多義的.解釋下例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百:一百許里 猿則百叫無絕言:閑靜少言 黔婁之妻有言食:食不飽 一食... -
千山區(qū)心滾子回復(fù):
______[答案] 百:一百許里(數(shù)詞,十個十) 猿則百叫無絕(喻很多) 言:閑靜少言(動詞,說話) 黔婁之妻有言(名詞,說過的話) 食:食不飽(吃)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 食(飼養(yǎng))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養(yǎng)) 策:執(zhí)策而...
韶膚13665616954咨詢: 文言詞語一詞多義、 -
千山區(qū)心滾子回復(fù):
______ 1.愛:吝嗇者.“百姓皆以王為愛也”《孟子.梁惠王上》 敬重,愛護.“吳廣素愛人,士卒皆為用者”《史記.陳涉世家》 喜歡,喜好“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愛惜,珍重“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六國論》 吝嗇,舍不得“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