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柴裴迪拼音版
乜旺17186612898咨詢: 緣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什么意思? -
衛(wèi)濱區(qū)面機構回復:
______ 沿著溪邊小路轉向草木深處,幽雅的興味什么時候才停止?唐.裴迪《輞川集二十首·木蘭柴》:蒼蒼落日時,鳥聲亂溪水.緣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
乜旺17186612898咨詢: 唐詩 - 山水田園詩10首(含作者姓名,年代) -
衛(wèi)濱區(qū)面機構回復:
______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夏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歸嵩山作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漢江臨眺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乜旺17186612898咨詢: 木蘭柴這首詩怎么寫. -
衛(wèi)濱區(qū)面機構回復:
______ 原詩編輯 木蘭①柴 [唐] 王維 秋山斂余照②,飛鳥逐前侶.彩翠③時分明,夕嵐④無處所⑤.注釋:①木蘭:落葉喬木,葉互生,倒卵形或卵形,開內(nèi)白外紫大花.②斂余照:收斂了落日的余暉.③彩翠:鮮艷翠綠的山色.④夕嵐:傍晚山林的霧氣.⑤無處所:飄忽不定.譯文編輯 秋日的山頂銜著半輪殘陽,很快只留下一抹余輝,晚霞把金光涂抹在每一片樹葉上,閃爍鮮亮,展露著秋天山林中斑斕的艷麗.在夕照中,倦飛的鳥兒鼓動著翠羽,鳴叫著互相追逐遁入山林,沒入薄薄的山嵐之中.
乜旺17186612898咨詢: 王維的詩有哪些 -
衛(wèi)濱區(qū)面機構回復:
______ 雜詩 少年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紅豆 送別 歸嵩山作 鹿柴 送元二使安西 使至塞上 竹里館 山居秋暝 送別 出塞作 鳥鳴澗 觀獵 過香積寺 積雨輞川莊作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xiāng) 桃源行 漢江臨眺 長生草 山...
乜旺17186612898咨詢: 王維《輞川集》的注解
衛(wèi)濱區(qū)面機構回復:
______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480505&PostID=8487483 去這個網(wǎng)址看看吧,希望是你想要的答案!
乜旺17186612898咨詢: 少年包青天3之天芒傳奇 所有兇手 -
衛(wèi)濱區(qū)面機構回復:
______ 馬回峰(木蘭),無止、少將軍,劉義和劉夫人,金匱,若水,皇上和柴郡主(小蠻)
乜旺17186612898咨詢: 何為壩上?什么算是壩上呢?何為壩上?常聽說壩上草原,什么算是壩上
衛(wèi)濱區(qū)面機構回復:
______ “壩上”是一個地理名詞.指的是冀北山地與內(nèi)蒙古高原相連接的過渡地帶的高原一側. 我們知道,北京的北部的燕山山脈是一片連綿起伏的山地,它的北緣與內(nèi)蒙古高原...
乜旺17186612898咨詢: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描繪怎樣的景物特征? -
衛(wèi)濱區(qū)面機構回復:
______ 完整版: “景氣和暢 , 故山殊可過” , 歲末寒冬的山間景致在王維眼中也是很優(yōu)美動人的 . 故山景氣如何和暢 , 他略而不述 , 專講了飯后歸來時所見到的一片晚景:灞水深沉、月照城郭;輞川在月光中漣漪起伏;山上燈火 , 透過樹林明滅...
乜旺17186612898咨詢: 與山水有關的詩句(完整) -
衛(wèi)濱區(qū)面機構回復:
______ 王維在隱居輞川時,曾創(chuàng)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詩.他自編為《輞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絕句各二十首,內(nèi)容主要是描寫輞川別業(yè)附近的風景,抒發(fā)隱居生活的情趣.先看其中的《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
乜旺17186612898咨詢: 裴迪南門秋夜對月描繪了怎樣一副圖?裴迪南門秋夜對月描繪了怎樣一副
衛(wèi)濱區(qū)面機構回復:
______ 顯然,這是一首寫景抒懷之作.“寒生”、“葉散”,深秋的夜晚,詩人乘著酒興,登上了“謝公樓”.可登高所望,影閉重門,寒生松樹,鵲驚葉散,螢飛煙流.面對清冷月光籠罩下的清秋景色,詩人思緒萬千,追憶古今,感慨不已:今夕月光下有多少生命輾轉遷徙,有多少墨客哀傷沉吟,又有多少才子抑郁落魄.“今夕遙天末,清光幾處愁.”“今夕”對著“夜來”,“清光”對著“月滿”,尾聯(lián)呼應著首聯(lián),中間兩聯(lián)以對仗的方式,勾勒出清冷的景色.再加上新奇的語言,婉轉的韻律,使得全詩不僅摹物工細,寫景逼真,而且清冷的景色與悲愁的情懷相融合,構造出清冷悲涼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