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具足的人的特點
什么是自性?
自性的樣子就是慧能大師見性后的報告,何其自性,本自清凈,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萬物,精神現(xiàn)象,物質(zhì)現(xiàn)象都是從自性生出來的,萬物的本體就是自性。自性是法爾如是,再不能說是由其它東西而來。萬物自身沒有自性,都是依它而起(依它起性),例如人身不能分出人出來,把...
有人說,人身上有靈魂、自性、還有三魂七魄,到底這些是如何分別的,
自性指"清靜自性",本自具足,只因顛倒夢想被覆蓋,不得見其真面目。靈魂是西方的說法,佛教不承認有個靈魂。倒是為了方便說法,就把阿賴耶識說成是靈魂,其實二者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三魂七魄,佛教三藏十二部沒有這個說法,這個應該是道家的說法。要說關系,道家的三魂七魄和靈魂相近,但都不被佛教...
現(xiàn)前這念心,本來清凈,本自具足
自后歷代祖師,一脈相承,皆認定「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橫說豎說,或棒或喝,都是斷除學者的妄想分別,要他直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假一點方便葛藤說修說證,佛祖的意旨,我們也就皎然明白了。你我現(xiàn)前這一念心,本來清凈,本自具足,周徧圓滿,妙用恒沙,...
你覺得自信心源自什么?
相信力,相信自己本自具足,相信“相信”的力量!健康 的身體,成功的實際或心理積淀,善良的本心,積極向上的信仰,認為未來會更好的美好愿望。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每個人對自信的認知不一樣,有的人以為是自尊,有的認為是自律,有的人認為腹有詩書氣自華,來源知識。我們不能說他們是錯的,各有各的...
所有眾生各有一個自性還是共有一個自性?
在禪家語錄里,或曰本來面目、或曰本性、或曰佛性、或曰自性等。“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樣看來每個人的自性是相同的,但不能說是共有。有部的自性,是指因緣聚合的有為現(xiàn)象中,具有自生、自成、永恒存在的自體...
本自具足,心外無他人
現(xiàn)在醒來有了目標和方向,去YY群聽早課。聽完早課,整理房間,梳洗自己,焚香彈琴,雖然早晨也總是倉促地,但是好滿足,室內(nèi)總是溫暖如春,內(nèi)心似乎也充盈起來。? ?? ? 你的信念如何?看一看自己的生活就知道了。相信自己本自具足。找到自己的神性、佛性。我們的價值感是不...
2018,人生本自具足
2018,人生本自具足 我來答 1個回答 #熱議# 作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時刻嗎?愛創(chuàng)文化 2022-07-26 · TA獲得超過153個贊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9 采納率:50% 幫助的人:71.2萬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人頁 關注 展開全部 2018年最后這幾天,氣溫越來越低,有漫天雪花飛舞的天空,...
六祖悟道時的五句話道盡了一切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首偈語的意思是說:眾生的本性原來是清凈的,是不生不滅的;人生本來就沒有來去,沒有生死;眾生本具佛性,不假外求;每個人本自具足的本性沒有動搖;本性就是本體,能生一切萬法,世間一切森羅萬象都是從這個本體涌現(xiàn)出來的。要能自主,要能安心,一切都...
人的本性
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所以,從這里可以看出;人的本性,本自清凈,本自具足,本無動搖...
人生感悟1
(6)當今,知“道”的人多,行“道”的人少;說“理”的人多,悟“理”的人少。 (7)做人,為什么可以不辛苦?因為做任何事都可以以心役物,而不要以物役心。 (8)學佛可以帶來人生最高的精神享受,因為佛學是世界上最高的心理哲學。 (9)開悟:何其自性,本自清凈;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
宣廢19148983384咨詢: 證悟空性后有哪些能力 -
涇川縣向齒廓回復:
______ 悟后三德:解脫德、般若德、法身德.都是智慧上的能力,并不能上天入地憑空變出頭等獎神馬的.
宣廢19148983384咨詢: 有求皆苦 -
涇川縣向齒廓回復:
______ 《中庸》:正己而不求與人,則無怨.意思是人要端正自己,不要苛求別人,就沒有煩惱.龍場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斷事情對錯是非,標準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 ...
宣廢19148983384咨詢: 為什么說菩提心是成佛之本 -
涇川縣向齒廓回復:
______ 法師開示:《菩提心論》:“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這一句是真的,菩提心不是物質(zhì)現(xiàn)象,我們五根緣不到.五根是眼耳鼻舌身,緣不到.這是物質(zhì),物質(zhì)只能夠緣色相,能夠緣色聲香味觸,這能緣.法里面有一分物質(zhì),有一分非物質(zhì),像佛法、菩提心法,這個非物質(zhì),但是這就是講的自性.自性不是物質(zhì),這里面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惠能大師告訴我們,他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具足一切諸佛功德法,具足一切諸佛功德智慧.功德法里頭包含智能、德能、相好,沒有一樣不包括在其中,所以真正發(fā)菩提心就是萬法具足.因此說菩提心是成佛之本.
宣廢19148983384咨詢: 介紹一下馬祖道一?
涇川縣向齒廓回復:
______ 馬祖道一(709-788)是中國佛教史中的重要人物,馬祖禪法繼承和發(fā)展了慧能南宗的禪法精神,開啟了后來的臨濟宗等禪宗重要流派,他是禪宗史上承前啟后的人物. 馬...
宣廢19148983384咨詢: 略明自性是什么意思? -
涇川縣向齒廓回復:
______ 自性即人們心中本來就有、本自具足的光明性智,是人的精神本體(法身).佛教里的毗盧遮那佛就是法身佛,它所代表的就是自性中的光明智慧,所以又稱為大日如來佛.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尊大日如來佛,都有光明的法身,有一個心中...
宣廢19148983384咨詢: 菩提心為什么是成佛的正因呢? -
涇川縣向齒廓回復:
______ “發(fā)菩提心”為何那么重要? 是的.發(fā)菩提心就是發(fā)成佛之心.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菩提心(梵語bodhi-citta)是覺悟之心,佛弟子若欲成佛,必須發(fā)過菩提心,不發(fā)菩提心,欲得成佛,終無是處. 伏見經(jīng)云:“發(fā)菩提心者,即是佛心,其余...
宣廢19148983384咨詢: 介紹一下佛學,即佛對人生的理解 -
涇川縣向齒廓回復:
______ 佛法甚深極甚深,很難一下子講得清楚. 佛法中的世界觀,總的來說是異常宏大的.我們生活的地球,只是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組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大千世界',...
宣廢19148983384咨詢: 真的有神通嗎 -
涇川縣向齒廓回復:
______ 五類神通:報通、修通、鬼通、妖通、依通. 羅漢六通:天眼、天耳、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 神通:報通、修通、鬼通、妖通、依通. 宇宙間有許多不可知的事,世界上追求先知的方法也很多.人類智慧的本能,確實能知道過去...
宣廢19148983384咨詢: 詢出處及解釋意義何期自性本自清靜,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
涇川縣向齒廓回復:
______ 出自《菩提本無樹》 何期自性本自清凈——從來都無所住的自心如來本來就是那么的清凈無染.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從來都無所住的自心如來本來就存在著,從來都沒...
宣廢19148983384咨詢: 佛教中的自心和自性分別指什么?是一樣的嗎? -
涇川縣向齒廓回復:
______ 這個問題很好,是個很值得探討的佛學話題.末學認為,不同的宗派在對待這些名相方面,有著較大的差異,這里主要舉法相唯識宗和禪宗來做比較.這兩宗代表了印度嚴謹?shù)姆饘W系統(tǒng),和傳入中國后經(jīng)本地化為玄學色彩的佛學.首先,在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