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潔其身而亂大倫翻譯賞析是什么
李成13819863336咨詢: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中的詞類活用
新城區(qū)輪廓度回復(fù):
______ 1、欲(動詞):表示欲望、希望,表示主體的意愿或動作.2、潔(形容詞):形容詞化的使用,表示清潔、純凈的狀態(tài)或品質(zhì).3、其(代詞):指示代詞,在句中代指前面提到的事物或人.4、身(名詞):指人的身體,表示個體的實體或身份.5、而(連詞):連詞化的使用,表示并列關(guān)系或轉(zhuǎn)折.6、亂(動詞):動詞化的使用,表示混亂、不安定的狀態(tài)或動作.7、大(形容詞):形容詞化的使用,表示規(guī)模龐大、重要的概念.8、倫(名詞):指道德準則、倫理原則,表示社會道德秩序或人際關(guān)系.
李成13819863336咨詢: 《論語十則》古詩原文及翻譯 -
新城區(qū)輪廓度回復(fù):
______ 孔子
李成13819863336咨詢: 子路從而后遇丈人荷葆子路問曰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仗而蕓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 -
新城區(qū)輪廓度回復(fù):
______[答案] 【原文】 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譯文】 子路跟隨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上一個...
李成13819863336咨詢: ...長幼之節(jié),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論語?微子》)”翻譯下面... -
新城區(qū)輪廓度回復(fù):
______[答案] 1、(1)子路跟隨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挑著農(nóng)具(2)君子出來做官,只是履行人臣的職責(zé),至于我們的主張行不通,早就知道了2、因為“欲潔其身”的人消極避世,缺乏對國家社會的責(zé)任心.所...
李成13819863336咨詢: 胡說八道又厚又響
新城區(qū)輪廓度回復(fù):
______ 1、“欲潔其身,而亂大倫.2、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3、道 之不行,已知之矣.4、”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解釋:一個人想潔身自好卻搞亂了最重要的倫 常關(guān)系,君子做官,是為了推行道義.5、至于理想的主張難以實孔 那是我們早已知道的了.6、子路所說的話當然是孔子的思想.7、歸結(jié)起來有如下凡個要點: 官還是應(yīng)該做的.8、不能因為自己要潔身自好便破壞君臣 之間的倫常關(guān)系.9、君子做官不外乎是“行義以達其道”,努力 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罷了.10、四.11、至于政治理想很難實現(xiàn),這是我 們早就知道的了,也算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吧.
李成13819863336咨詢: 四體不勤的下一句.視而不見的下一句. -
新城區(qū)輪廓度回復(fù):
______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李成13819863336咨詢: 翻譯這個句子~不仕無義,長幼之節(jié)......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新城區(qū)輪廓度回復(fù):
______ 語出<子路從而后>.不做官是不合道義的.長幼之間的禮節(jié)尚且不能廢除(指前面讓他的兩個兒子拜見他),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又怎么能廢除呢?想使自己清...
李成13819863336咨詢: “綠母”是什么? -
新城區(qū)輪廓度回復(fù):
______ 綠母是一種想象的代入感,將媽媽想象自己的情人,讓兒子發(fā)現(xiàn)媽媽出軌產(chǎn)生一種對于背叛的快感.屬于思維亂倫. 建議還是不要學(xué)習(xí)或者想象,可以進行正常的生理需求,過分尋求刺激是毫無意義的. 基本解釋:在關(guān)系相近的個體之間發(fā)生...
李成13819863336咨詢: 四體欠勤的下一句是 -
新城區(qū)輪廓度回復(fù):
______ 四體不勤下一句是:五谷不分 是一成語典故. 出 自 《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谷.形容脫離生產(chǎn)勞動,缺乏生...
李成13819863336咨詢: 閱讀《論語》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4分)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問曰:“子見夫子 -
新城區(qū)輪廓度回復(fù):
______ 23表現(xiàn)出他對長幼之節(jié)的重視,也展示了他隱居生活的逍遙自在.24認同孔子或陶淵明均可.認同孔子,主要從積極入世承擔責(zé)任,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生態(tài)度方面作答;認同陶淵明,主要從潔身自好,堅守人格方面作答.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