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鳳凰臺運(yùn)用典故
鄭桑15774732605咨詢: 運斤成風的斤是什么 -
南崗區(qū)擦力回復:
______ 成語: 運斤成風 (拼音:yùn jīn chéng fēng) 出處: 《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 意思: 運:揮動;斤:斧頭.揮動斧頭,風聲呼呼.比喻手法純熟,技術高超.
鄭桑15774732605咨詢: 四年級上冊練習四成語有哪些 -
南崗區(qū)擦力回復:
______ 運斤成風:yùn jīn chéng fēng 【成語解釋】揮動斧頭,風聲呼呼.比喻手法熟練,技藝高超,又說技巧熟練,大膽、快捷而有力.有時也用于形容自信.【字詞解釋】運,揮動;斤,橫刃的斧頭(可以簡單理解為像鋤頭的銳器).【成語出處】《莊子·徐無鬼》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例句】鋼琴大師把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演奏得運斤成風.
鄭桑15774732605咨詢: 成語運籌帷幄讀后感 -
南崗區(qū)擦力回復:
______ 西漢初年,天下已定,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舉行盛大的宴會,喝了幾輪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個問題:“我為什么會取得勝利?項羽為什么會失敗?” 高起、王陵認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與戰(zhàn)略要地,給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
鄭桑15774732605咨詢: 運斤成風的近義詞 -
南崗區(qū)擦力回復:
______ 運斤成風的近義詞 :運用自如、 運斤如風、 游刃有余 運斤成風是一個成語,典故名,讀音為yùn jīn chéng fēng,用來比喻技術極為熟練高超.一般作定語.
鄭桑15774732605咨詢: "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不畏有什么典故? -
南崗區(qū)擦力回復:
______ 我覺得可能是借用了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中的最后兩句“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而且是反其道而用之.李白的鳳凰臺作于唐玄宗天寶年間,他因政敵排擠而離開了長安,四處游歷.來到金陵登上鳳凰臺時,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詩,詩中透出了一種郁郁不得志的傷感.而王安石的這首《登飛來峰》作于宋皇佑年間,此時的王安石三十出頭,初入宦海,正是躊躇滿志準備大展宏圖的時候,所以整首詩洋溢著一種自信豪邁的情緒,和李白的鳳凰臺正好是鮮明的對比.附上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全詩: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鄭桑15774732605咨詢: 成語運斤成風講了什么 -
南崗區(qū)擦力回復:
______ 運斤成風 [yùn jīn chéng fēng] 基本釋義 運:揮動;斤:斧頭.揮動斧頭,風聲呼呼.比喻手法純熟,技術高超. 褒義 出 處 《莊子·徐無鬼》:“郢人堊(è)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zhuó)之.匠石運斤成風;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
鄭桑15774732605咨詢: 登金陵鳳凰臺拼音版 -
南崗區(qū)擦力回復:
______ 登金陵鳳凰臺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鳳凰臺上鳳凰游,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dēng jīn líng fèng huáng tái 【zuò zhě 】lǐ bái 【ch...
鄭桑15774732605咨詢: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最后一聯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其中“總為浮云能蔽日”含有什么意思? -
南崗區(qū)擦力回復:
______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兩句詩寄寓著深意.長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陸賈《新語·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這兩句詩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鄭桑15774732605咨詢: 誰知道有關唐玄宗與楊貴妃的詩詞?越多越好!
南崗區(qū)擦力回復:
______ 白居易的《長恨歌》 長恨歌——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
鄭桑15774732605咨詢: 借助書中的插圖,想象《觀書有感》所描繪的景象,把《觀書有感》改編成一篇抒情小短文. -
南崗區(qū)擦力回復:
______[答案] 1、夜讀《西游記》,非常羨慕孫悟空擁有一雙能識別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因為生活在一個世風日下、道德淪喪的時代,善... (見〈登金陵鳳凰臺〉)意思說自己離開長安是由于皇帝聽信了小人的讒言.王安石把這個典故反過來用,他說:我不怕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