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zhēng)鳴墨家思想主張
佴獄17870552514咨詢: 請文學高人用簡潔,明了話概括一下百家爭鳴時期:道家 儒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農家以及東漢時期的佛家等學派的思想! -
房縣隙回復:
______ ——儒家 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魯國人.他的理論的核心是“仁”,而體現仁的制度或行為的準則是“禮”. 儒家學派在孔子以后發(fā)生分裂,至戰(zhàn)國中期孟子成為代表人物.孟子名軻字子輿,是孔子的嫡孫子思...
佴獄17870552514咨詢: 列舉百家爭鳴的表格“ 學派、代表的思想家、所處的時代、主張或觀點 、影響 -
房縣隙回復:
______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仁,是孔夫子思想體系的核心,他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孔子維護周朝的“禮”主張貴賤有序,這是他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刑殺,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它以“有教無類”的思...
佴獄17870552514咨詢: 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的主要派別及其主要觀點? -
房縣隙回復:
______ 百家 觀點 儒家: 仁義 墨家: 兼愛,非攻 道家: 無為,師法自然 法家: 法,術,勢 陰陽家: 陰陽消息,五行轉移 名家: 合同異和離堅白——都是些亂七八糟的詭辯 縱橫家: 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 雜家: 以博采各家之說見長,以“兼儒墨,合名法”為特點,“于百家之道無不貫通” 兵家: 《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 小說家: 記錄野史和傳聞謠言的人 農家: 是先秦在經濟生活中注重農業(yè)生產的學派
佴獄17870552514咨詢: 列舉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 百家爭鳴的主要史實 別復制要歷史書上的 -
房縣隙回復:
______ 孔子1.仁禮 2為政以德 3.鬼神觀,近鬼神而遠之 4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老子1.樸素的辯證觀 2道是世界的本源 3無為而治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zhàn)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
佴獄17870552514咨詢: 百家爭鳴都是些什么家?
房縣隙回復:
______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zhàn)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漢書●藝文志》將戰(zhàn)國主要思想學派分為十家——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農、小說.西漢人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將小說家去掉,稱為“九流”.俗稱“十家九流”就是從這里來的.“百家爭鳴”反映了當時社會激烈和復雜的政治斗爭,主要是新興地主階級和沒落奴隸主之間的階級斗爭.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
佴獄17870552514咨詢: 百家爭鳴指什么? -
房縣隙回復:
______ 解 釋 百家:原指先秦時代各種思想流派,后指各種政治、學術派別;鳴:發(fā)表見解.指各種學術流派的自由爭論互相批評. 出 處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凡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聯合諸侯. 用 ...
佴獄17870552514咨詢: “百家爭鳴”指哪百家? -
房縣隙回復:
______ 其實所謂的百家爭鳴并非真的有百家. 1.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魯國人.儒家的代表人物還有荀子.荀子名況,時人尊他為荀卿.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作品:《道德經》、《莊子》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4.法家,代表人物:韓非、李斯.作品:《韓非子》 5.名家,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慎到和桓團.作品:《公孫龍子》 6.陰陽家,代表人物:鄒衍 7.縱橫家,代表人物:蘇秦、張儀.主要言論傳于《戰(zhàn)國策》 8.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9.農家, 農家代表:許行 10.小說家.
佴獄17870552514咨詢: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此言論屬于 A.儒家實 -
房縣隙回復:
______ D 本題考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解題關鍵是注意材料中的幾個“不”字,原文的大體意思是“不追求賢能,民便不爭;不買貴重的貨物,民便不因為錢而偷盜;使民沒有欲望,民便自安”,這與道家的無為而治相吻合;與儒家、墨家、法家觀點不符合.
佴獄17870552514咨詢: 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 -
房縣隙回復:
______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 (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 戰(zhàn)國 (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 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所謂“諸子百家”,其實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