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詞二首其一唐劉禹錫
褒奇18575051954咨詢: 秋詞 劉禹錫山明水凈夜來霜 -
圖們市部半徑回復(fù):
______ 秋詞二首 (唐)劉禹錫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其二】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譯文:秋天了,山明水凈,夜晚已經(jīng)有霜,樹葉由綠轉(zhuǎn)為淺黃色,其中卻有幾棵樹葉成紅色,在淺黃色中格外顯眼.)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褒奇18575051954咨詢: 秋詞二首用了什么寫法 -
圖們市部半徑回復(fù):
______[答案] 《秋詞二首》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詩作.此詩以最大的熱情謳歌了秋天的美好.詩人把悲涼的秋天看得比春天還美,另辟蹊徑,一反常調(diào),詩的立意不僅新穎,而且深刻,表現(xiàn)了詩人獨有的精神和獨到的見地.
褒奇18575051954咨詢: 秋詞 唐·劉禹錫 -
圖們市部半徑回復(fù):
______ 前兩句表露了詩人積極豪邁的心境.詩歌將自古以來的文人悲嘆蕭瑟凄涼的秋天和自己贊頌美麗的秋色作對比.寫一只白鶴排云而上,抒發(fā)了詩人毫不氣餒,昂揚進取的精神.
褒奇18575051954咨詢: 秋詞名句賞析 -
圖們市部半徑回復(fù):
______ 有以下關(guān)于劉禹錫的《秋詞》中的兩個名句的賞析: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1、出自:《秋詞二首》其一,唐代詩人劉禹錫2、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3、原文釋義:自古以...
褒奇18575051954咨詢: 便引詩情到碧霄的上一句是什么? -
圖們市部半徑回復(fù):
______ 便引詩情到碧霄的上一句是:晴空一鶴排云上.這是劉禹錫的《秋詞》中的詩句.原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褒奇18575051954咨詢: 幫我翻譯劉禹錫的《秋詞》兩首,謝謝啦!
圖們市部半徑回復(fù):
______ 1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 我卻認(rèn)為秋天要勝過春天. 萬里晴空,一只鶴凌云而飛起, 就引發(fā)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2. 山水明朗清凈,早晨隨處可見前夜的薄霜,一些樹木的深紅呈、葉面上已經(jīng)露出了片片的淺黃. 偶而登上高樓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不象那繁華濃艷的春色,教人輕躁若狂.
褒奇18575051954咨詢: 《秋詞》這首詩怎樣寫 -
圖們市部半徑回復(fù):
______ 《秋詞》二首是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的作品,這兩首詩的可貴,在于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tǒng),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 劉禹錫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唐代中晚...
褒奇18575051954咨詢: 《秋詞》出處及內(nèi)容 -
圖們市部半徑回復(fù):
______ 秋詞二首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凈夜來霜, 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 豈如春色嗾(sǒu)人狂. 比柳宗元大一歲的劉禹錫,雖然因為參加政治革新活動同樣遭受打擊...
褒奇18575051954咨詢: 劉禹錫描寫秋天的詩句是 -
圖們市部半徑回復(fù):
______ 1、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 劉禹錫《望洞庭》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秋詞》 3、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 劉禹錫《秋詞二首》 4、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5、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 —— 劉禹錫《始聞秋風(fēng)》
褒奇18575051954咨詢: 秋詩(劉禹錫)的最后兩句詩中的排和引各有什么好處? -
圖們市部半徑回復(fù):
______ 秋詞二首 其一(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排”和“引”都是動詞,在詩句中承上啟下.這兩個字都是詩人反復(fù)推敲的煉字.煉字用得好、用得巧,便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得詩句更加生動傳神. “排”字作動詞,有“沖擊”的意思.比如“排空”,是凌空、聳向高空的意思. 詩句中的“排”字更加有力地表現(xiàn)出一鶴凌空的意境,令人仿佛能感覺到仙鶴翅膀之下飄浮的白云. “引”字用得更妙.“詩情”本是無生命的事物,如何便被引到碧空之上了?或許詩人早已化作了一飛沖天的白鶴,方能引得詩情畫意充滿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