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太宗十思疏原文朗讀
裔彪15641193168咨詢: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進諫成功原因 -
海口市景森回復:
______ 《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貞觀十一年(637)寫給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勸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成就的開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統(tǒng)治時期,出現(xiàn)了安定富強的政治局面,史稱"貞觀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內容,即十條值得深思的情況."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議事進言的一種文體,屬于議論文.
裔彪15641193168咨詢: 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的意思是?諫太宗十思疏的句子 -
海口市景森回復:
______[答案] 《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寫于貞觀十一年 勸諫唐太宗的上疏 是一篇優(yōu)秀的議論文 其中德不處其厚 情不勝其欲的意思是: 道德不能保持敦厚 性情不能克服欲望
裔彪15641193168咨詢: 《諫太宗十思疏》中富有哲理的句子 -
海口市景森回復:
______[答案] 第一段 以"固本思源"為喻,說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重要性.開篇并沒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內容,而是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打開話題."臣聞"的口氣不卑不亢,令人警醒.先從正面說,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
裔彪15641193168咨詢: 《諫太宗十思疏》一文中的“十思”是哪十思? 《諫太宗十思疏》一文中的“十思”是哪十思? -
海口市景森回復:
______[答案] ”十思“是本文內容,也是十條值得深思的情況,即十條建議,如下: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 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裔彪15641193168咨詢: 諫唐太宗十思疏有哪些內容?
海口市景森回復:
______ 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裔彪15641193168咨詢: 古代典籍中描寫為君之道的一段話 -
海口市景森回復:
______ 諫太宗十思疏(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裔彪15641193168咨詢: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是什么意思? -
海口市景森回復:
______ 這句話,出自唐朝著名的諫臣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原句是:“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這句話是魏征規(guī)勸唐代宗李世民,意思是:若想國家安定,統(tǒng)治穩(wěn)定,老百姓安居樂業(yè),就必須積聚道德和仁義,正確處置統(tǒng)治者與百姓間的關系. 這里的“安”字,是指國家的安定,也就是李唐王朝的江山安穩(wěn)的意思.
裔彪15641193168咨詢: 結合《諫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論點,說明國家安定、積聚德義、獲取人心?
海口市景森回復:
______ 《諫太宗十思疏》中心論點之我見 關于《諫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論點,許多教參都以為是:為人君者,要想長治久安,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可細細咀嚼全文,覺...
裔彪15641193168咨詢: 高一蘇教版語文必修三文言文?高一蘇教版語文必修三文言文是1.(◎ 因聲求氣燭之武退秦師/《左傳》諫太宗十思疏/魏徵◎ 仔細理會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 -
海口市景森回復:
______[答案] 1.(◎ 因聲求氣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諫太宗十思疏/魏徵 ◎ 仔細理會 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 鴻門宴/司馬遷 ◎ 融會貫通 秋水(節(jié)選)/莊子 非攻(節(jié)選)/墨子
裔彪15641193168咨詢: 宏茲九德下一句是什么
海口市景森回復:
______ 這句話出自《諫太宗十思疏》原文如下: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