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賦怎么寫
藺郭13334531568咨詢: 詩歌的資料 -
延安市斜井回復:
______ 詩歌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象、富有節(jié)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fā)思想情感.詩歌是有節(jié)奏、有韻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
藺郭13334531568咨詢: 詩歌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方法 -
延安市斜井回復:
______ 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其間有一個絕句叫...
藺郭13334531568咨詢: 豐年〔周頌〕的解釋 -
延安市斜井回復:
______ 你好像打錯了一個字啊!呵呵呵詩經(jīng)·頌·周頌·臣工之什·豐年 題解: 周王于秋收后祭祀祖先用的樂歌. 原文: 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 為酒為醴,烝畀祖妣. 以洽百禮,降福孔皆. fēnɡniánduōshǔduōtú,yìyǒuɡāolǐn,wànyìjízǐ....
藺郭13334531568咨詢: 詩歌可以怎樣分類 -
延安市斜井回復:
______ 按國別可分為本國詩歌和外國詩歌. 中國詩歌按創(chuàng)作的時代和詩歌所反映的時代內(nèi)容,可分為現(xiàn)代詩歌和古代詩歌(古典詩歌).1919年,"五四"新文學運動開始并發(fā)展起來的新詩以及反映現(xiàn)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某些舊體詩,是現(xiàn)代詩歌;...
藺郭13334531568咨詢: 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中聯(lián)想農(nóng)村豐收情景的句子是? -
延安市斜井回復:
______[答案] 稻花香里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稻花香里,一片蛙聲,好像是在訴說好年成.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作者緊... 他靈光獨運,把不知人情卻識時節(jié)的蛙聲,賦以人的思想感情,說它們也在為豐收而歌唱.蛙猶如此,人樂更甚!作者通過擬...
藺郭13334531568咨詢: 運用引用、比喻和擬人寫一句話 -
延安市斜井回復:
______ 引用:薄粥稀稀碗底沉,鼻風吹動浪千層,有時一粒浮湯面,野渡無人舟自橫. ( 沈石田《薄粥詩》) (「野渡無人舟自橫」引自 韋應物 《滁州西澗 》) 比喻的形式 比喻按三個部分的異同和隱現(xiàn)來看,其基本類型有三種: 明喻、隱喻(暗喻) 、借喻 除此三種基本類型之外,根據(jù)比喻的三個部分的結合情況,其變化形式有: 博喻、倒喻、反喻、縮喻、擴喻、較喻、回喻、互喻、曲喻 明喻 本體、喻詞和喻體同時出現(xiàn).常用的喻詞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例子: 他(本體)動也不動,彷如(喻詞)石像(喻體). 葉子(本體)出水很高,像(喻詞)亭亭的舞女的裙(喻體).(朱自清《荷塘月色》) 擬人:饑渴的土壤在雨中暢飲.
藺郭13334531568咨詢: 高考詩歌鑒賞中涉及表現(xiàn)手法的問題如何回答? -
延安市斜井回復:
______ 表現(xiàn)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xiàn)方式.注:又因為現(xiàn)代的語文已不太注重表現(xiàn)手法與表達技巧地區(qū)分,可認為二者是同意的....
藺郭13334531568咨詢: 本文馬詩,石灰吟,竹石三首詩的寫作手法有什么共同之處? -
延安市斜井回復:
______ 《石灰吟》《竹石》《馬詩》都是托物言志. 《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竹石》是清代畫家鄭燮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詩,托巖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錚錚的骨氣. 寫出了竹子頑強總體描寫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風亮節(jié). 《馬詩》是中唐詩人李賀所作的一組五言絕句,共二十三首.詩歌通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xiàn)志士的奇才異質(zhì)、遠大抱負以及不遇于時的感慨與憤懣,屬于詠物詩,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藺郭13334531568咨詢: 新晴野望 閱讀答案1、這首詩的語言與陶淵明《歸園田居》的語言都有什么特色? -
延安市斜井回復:
______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外狹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賞析一: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一共有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三首.從表面上看,這首詩寫的是田園勞作之樂,表現(xiàn)的是歸隱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