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拈花一笑
拈花一笑的由來和典故是什么?
在《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中記載,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此時,眾人都默然不語,只有迦葉尊者露出一絲微笑。世尊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段文字描繪了佛教禪宗以心傳心的神圣場景。另一記載出自明通容《祖庭鉗錘錄...
佛祖拈花一笑出自何處?
佛祖拈花一笑的故事出自佛教經典《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在這部經典中,描述了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對著百萬大眾,默然不說一句話,只自輕輕地拈起一枝花,向大眾環(huán)示一轉,但大家都不明白其中的奧妙,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祖看到了迦葉尊者的微笑,便開口說了一句話:“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拈花一笑”的典故是什么?
“拈花一笑”這一典故源自佛教禪宗,最初記載于《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中。記載說,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當時,與會者皆默然,唯有摩訶迦葉尊者破顏微笑。釋迦牟尼佛隨即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一事件被...
拈花一笑出自哪里?
《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拈花一笑”是禪宗的一個故事。說是有一天,教主釋迦牟尼上大課,眾多弟子眼巴巴地望著他,他卻一句話也不說。伸手從講臺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轉來轉去,好像在暗示著什么。弟子們誰也不...
“拈花一笑出自什么典故?
“拈花一笑”源于佛教典故。相傳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手持一花向大眾示現,眾人皆默然不語,唯有摩訶迦葉尊者露出微笑。釋迦牟尼佛說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后世將此故事作為禪宗心心相印、會心的象征。禪宗認為,真正的佛法不在于...
佛祖拈花一笑是什么典故,有什么禪機
1. 佛祖拈花一笑的故事源自佛教經典,特別是在《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一書中有所記載。在靈山大會上,佛祖釋迦牟尼拿起一朵花向眾人展示,當時在座的人都默不作聲,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2. 佛祖見狀便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
什么佛拈花一笑
釋迦牟尼佛拈花一笑,這是禪宗的一個經典故事。據說,在一次大課上,釋迦牟尼佛從講臺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默默轉來轉去,似乎在向弟子們傳達某種信息。然而,眾多弟子卻未能理解佛祖的意圖。這個故事源自宋朝釋普濟的《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
捻花一笑是什么意思
拈花一笑,原為佛教語,出自《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可指對禪理有了透徹的理解,也可指彼此默契、心神領會、心意想通、心心相印。原文:“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譯文:有一次大梵天王在靈鷲山上請佛祖釋迦牟尼說法。大梵天王率眾人把一朵金婆羅...
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
超脫輪回,但難以用言語表達。5. 他決定將這奧妙心法傳給摩訶迦葉,并不立文字,以心傳心,傳授給迦葉。6. 佛祖將他的金縷袈裟和缽盂授予迦葉,這成為了禪宗“拈花一笑”和“衣缽真?zhèn)鳌钡牡涔省?. 相關資料表明,這一典故來源于《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和《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
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
“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源自佛教經典,講述的是一次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上的說法。大梵天王率眾人將一朵金色的波羅花獻給了佛陀,以表達誠意的敬意。佛陀并沒有直接用言語講解佛法,而是拈起一朵花,向眾人展示,保持沉默。在場的大部分人都不能理解佛陀的意思,只有摩訶迦葉尊者微微一笑,明白了佛陀的意思。...
閩享18813536579咨詢: 拈花一笑的含義 -
海興縣向推力回復:
______[答案] 拈花一笑,佛教語,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對禪理有了透徹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領會、心意想通、心心相印. 【漢語文字】拈花一笑 【漢語拼音】niān huā yī xiào 【另外寫法】拈花微笑 編輯本段成語出處...
閩享18813536579咨詢: 成語玩命猜一個佛右手拿了一枝花的答案 -
海興縣向推力回復:
______[答案] 成語玩命猜一個佛右手拿了一枝花的答案——拈花一笑. 拈花一笑niān huā yī xiào【解釋】比喻心心相印、會心.【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
閩享18813536579咨詢: 誰知道佛教中釋迦穆尼“捻花一笑”的故事是怎么一回事? -
海興縣向推力回復:
______ 出處一:《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 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出處二:明通容《祖庭...
閩享18813536579咨詢: 拈花一笑的經典出處是哪里? -
海興縣向推力回復:
______ 【拈花一笑】 《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 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明通容《祖庭鉗錘錄》附《宗門雜錄》:“王荊公語佛慧泉禪師云:'余頃在翰苑偶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三卷,謂梵王至靈山以金色波羅夷花獻佛,舍身為床座,請佛說法.世尊登座拈花示眾,人天百萬悉皆罔措.獨有金色頭陀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分付摩訶迦葉.'”此為佛教禪宗以心傳心的第一公案.后以喻心心相印,會心.
閩享18813536579咨詢: 拈花一笑的典故 -
海興縣向推力回復:
______ 解 釋 比喻心心相印、會心. 出 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拈花一笑”是禪宗的一個故事.說是有一天,教主釋迦牟尼上大課,眾多弟子眼巴巴地...
閩享18813536579咨詢: 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是什么? -
海興縣向推力回復:
______ 白話:釋伽牟尼登壇那一天,靈鷲山上眾神畢集,仙樂齊鳴.釋伽牟尼在弟子們的簇擁下走上法壇坐定.此時,梵天恭敬地走到佛的面前說:“愿世尊開壇講法,讓普天的眾生都得到利益吧!”說著,還呈上一枝貴重的金色波羅花.釋伽牟尼接...
閩享18813536579咨詢: 拈花一笑的典故 -
海興縣向推力回復:
______ 解 釋 比喻心心相印、會心. 出 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拈花一笑”是禪宗的一個故事.說是有一天,教主釋迦牟尼上大課,眾多弟子眼巴巴地...
閩享18813536579咨詢: 一個觀音手拿一支花猜一成語 -
海興縣向推力回復:
______[答案] 一個觀音手拿一支花猜一成語——拈花一笑. 拈花一笑 niān huā yī xiào 【解釋】比喻心心相印、會心.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結構】偏正式 【...
閩享18813536579咨詢: 拈花一笑的故事講的是什么 -
海興縣向推力回復:
______ 佛祖拈花 迦葉微笑 一天,在靈山會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蘿花獻佛,并請佛說法.可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祖一言不發(fā),只是用拈菠蘿花遍示大眾,從容不迫,意態(tài)安詳.當時,會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領會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
閩享18813536579咨詢: 佛祖捻花一笑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只有枷葉尊者“得道”了? -
海興縣向推力回復:
______ 佛祖拈花 迦葉微笑 一天,在靈山會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蘿花獻佛,并請佛說法.可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祖一言不發(fā),只是用拈菠蘿花遍示大眾,從容不迫,意態(tài)安詳.當時,會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領會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