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就在汝心頭完整版
軍茅17287339510咨詢: 關(guān)于佛教盛行的詩,除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青羊區(qū)柱蝸桿回復(fù):
______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冷風(fēng)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見...
軍茅17287339510咨詢: 妙善是那年出生的 -
青羊區(qū)柱蝸桿回復(fù):
______ 又名三公主,原名妙善,用自己的手、眼為父親醫(yī)病,其圓寂后化身為千手千眼觀世音. 傳說版本眾多: 一個版本是生于商代蒲姑國(今山東省淄博市) 一個版本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今河南平頂山) 一個版本是生于漢代西峪國(今甘肅西和縣.) 一個版本是生于南北朝北周時期興林國(今河北南和縣). 中文名 妙善 其他名稱 三公主,三公主,千手觀音 神話體系 中國道教神話 所 屬 道教諸神 居 所 版本眾多,各地不一 父 母 妙莊王,寶德 兄弟姐妹 妙音,妙緣 出生地 西峪國(今甘肅隴南西和縣)
軍茅17287339510咨詢: 西游記中的經(jīng)典語句 -
青羊區(qū)柱蝸桿回復(fù):
______ 孫悟空的名言:(原著里的) 1.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求. 2.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 3.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4.菩薩、妖精,總是一念.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5.第七十回,唐僧受困獅駝城.悟空往靈山找如來,當(dāng)佛祖說起“那妖精我認得他”時,行者猛然提起:“如來!我聽見人講說,那妖精與你有親哩!”當(dāng)如來說明妖精的來歷后,行者又馬上接口:“如來,若這般比論,你還是妖精的外甥哩!” 九十三回寫豬八戒狼吞虎咽,沙僧告誡他要斯文時,八戒叫起來:“斯文、斯文!肚里空空!”沙僧笑道:“天下多少斯文,若論起肚子里來,正替你我一般哩.”
軍茅17287339510咨詢: 回首處即是什么意思 -
青羊區(qū)柱蝸桿回復(fù):
______ 《西游記》中“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 悟空多次在路上說起“若師傅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只要誠心向佛,心中有佛,便處處是佛.靈山是當(dāng)年佛祖釋迦牟尼修行的住所,佛教稱為精舍,就是這因為有了佛,這座山在中國就成了億萬佛教徒們夢寐以求的向往之地,所以說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軍茅17287339510咨詢: 在寺廟抽過一簽,求高人解簽 -
青羊區(qū)柱蝸桿回復(fù):
______ 前一簽:誠心為上,并且應(yīng)該自己拷問一下自己的心靈,你是在認真做事的么?你是真正按照佛的真意在感應(yīng)世事人情嗎?估計是對求簽的目的提出質(zhì)疑,有所勸告.. 后一簽:說明凡事都是日積月累善惡業(yè)障所生成,好的福分和職位(官位)是前生修善的結(jié)果,善的緣故,財源廣,后代興旺,萬事通達..
軍茅17287339510咨詢: 修禪與修道.如何解釋啊
青羊區(qū)柱蝸桿回復(fù):
______ 釋尊說:佛在心里 耶蘇說:上帝在我們的內(nèi)邊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靈山塔下好修行” 《楞嚴(yán)經(jīng)》第5,6,卷,有觀音菩薩的修行方法,爭取做個未來觀音吧! 在父母膝下,在朋友中間,在工作中,在生活里--...
軍茅17287339510咨詢: 李連杰在魯豫有約里說的那首詩是什么
青羊區(qū)柱蝸桿回復(fù):
______ 這是布袋和尚的一首偈子,一首禪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據(jù)說,這首《插秧詩》是南北朝時代的布袋和尚在游化民間的時候,曾經(jīng)和一些插秧的農(nóng)人在一起,為了度化他們而作.提起布...
軍茅17287339510咨詢: 求一些蘊涵佛理禪趣的名句 -
青羊區(qū)柱蝸桿回復(fù):
______ 身似菩提樹,心若明鏡臺,時時須拂拭,莫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fēng)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軍茅17287339510咨詢: 哪座山的佛最靈驗?
青羊區(qū)柱蝸桿回復(fù):
______ 哈哈,最靈的當(dāng)然是靈鷲山.
軍茅17287339510咨詢: 求一些蘊涵佛理禪趣的名句
青羊區(qū)柱蝸桿回復(fù):
______ 無常偈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七佛通戒偈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三諦偈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布施偈 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無所得.我今安住最勝心,供養(yǎ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