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圖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這句話出自《詩經(jīng)·小雅· 車舝》,是說一個人的品德如高山一般讓人景仰,如大道一般讓世人遵循,讓人不禁將他的舉止作為行為,雖然不能到達和那人一樣的品行和才學,但也會心之向往,時刻規(guī)范著自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極端的話語,卻是部分唯利是圖人群的真實寫照。而在這...
走廊盡頭玄關畫掛什么圖最好
走廊盡頭畫什么最吉祥?不同的掛畫可以發(fā)揮不同的風水作用,下面小編推薦幾幅適合走廊盡頭掛的畫,一起來欣賞吧!走廊盡頭玄關畫掛什么圖最好?1、《高山流水》國畫山水《高山流水》,靈動揮灑,墨色潤麗,繪重山疊嶂,高山仰止,霧靄彌漫,飛瀑流泉,草木華滋,扁舟輕輕劃過水面,有人影隱現(xiàn),點睛之筆,...
《詩經(jīng)》--句句含情,字字有意(附原創(chuàng)《詩經(jīng)》簡介思維導圖)_百度知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jīng)·小雅·車轄》12 鶴鳴于九皋,而聲聞于野。——《詩經(jīng)·小雅·鶴鳴》13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詩經(jīng)·鄭風·風雨》14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jīng)·周南·關雎·序》15 君子作歌,唯以告哀。——《詩經(jīng)·小雅·四月》16 如月之恒...
杜甫《蜀相》賞析
【賞析】詩句用典故的時候,重在簡約,不能長篇大論地說歷史,而要點到為止、一筆帶過。這里杜甫用了兩個量詞來概括諸葛亮的功績:“三顧”、“兩朝”,同樣的說法還 有“七擒孟獲”、“三打白骨精”等等,用一個量詞將這個人的主要功績都說盡了,不僅全面,還 有體現(xiàn)了作者提煉語言的能力。我們...
中國書院對聯(lián)賞析 (三) \/ 查查362
“高山仰止”,語出《詩經(jīng)小雅車轄》,形容品德崇高,令人景仰。“闕里”,春秋時孔子的住地。“津”,渡口。“津聲”,指孔子使子路問路之事。“洙源”,洙水之源。洙水、泗水之間,是孔子聚徒講學之處。聯(lián)語將書院和孔子之行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稱“津聲宛在”、“圣跡巍然”,而當?shù)卮_有“孔子山”、“問津河”...
明文伯仁萬壑松風圖的作品賞析
構(gòu)圖沒有采用其他山水畫家常用的“三遠法”,而是采用了“滿式構(gòu)圖法” 。畫面上,山石嶙峋,最上端的立石突兀森嚴、造型古樸,給人一種高山仰止的視覺效果。在部分山石的突兀處加以留白,以少許苔點破之。畫中除了下半部用花青點染幾棵蒼松外,其余山石均以大面積的赭石、土黃和墨筆來皴擦、點寫、...
詩經(jīng)中的絕美句子勵志
迷茫之際,不妨問問自己的內(nèi)心。想想一直以來自己堅持的方向與原則,懂得持續(xù)保持清醒。哪怕周圍人都是盲目吶喊的從眾者,也應守護心底的一方清明,不在人云亦云,帶上獨屬于自己的藏寶圖,堅定不移、心無旁騖地冒險。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一些人的品德,堪比日月,使人敬仰。
帶圖的四字成語大全
高山仰止、形影不離、小心翼翼、返璞歸真、見賢思齊、按圖索驥、槍林彈雨、桀驁不馴、遇人不淑、道貌岸然、名揚四海、虛與委蛇、門可羅雀、水落石出、不卑不亢、無法無天、拔苗助長、大快朵頤 因地制宜、單刀直入、時來運轉(zhuǎn)、天方夜譚、一蹴而就、躊躇滿志、戰(zhàn)無不勝、插翅難飛、圖窮匕見、鬼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翻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翻譯是:崇高猶如仰視高山,景從優(yōu)美又宏偉的行動自然停止。詳細解釋如下:一、翻譯的基本含義 這句話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成語表達方式,主要用來形容對崇高事物或偉大行為的敬仰和贊嘆。其中,“高山仰止”形象地描繪了對于高山的仰望,表達出對崇高目標的向往和追求;“...
分析明代畫家沈周的山水畫《廬山高圖》,寫一篇美術評論
這張作品我不想說太多,只提出三點,你可以依據(jù)此三點來寫論文,如果你自個連寫出論文的水平都達不到的話,那也對自己太不負責任了。第一:《廬山高圖》是沈周為師傅陳寬做壽而作,意在借廬山之高表達對老師高山仰止的德行的贊頌!所以,沈周《廬山高圖》的構(gòu)圖仍使用傳統(tǒng)郭熙的三遠構(gòu)圖法,尤其...
柞寶13851686264咨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
富順縣度圓直回復:
______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意思是:品行才學像高山一樣,要人仰視,而讓人不禁按照他的舉止作為行為準則.雖然不能達到這種程度,可是心里卻一直向往著. 出自:《詩經(jīng)·小雅·車轄》 《詩經(jīng)·小雅·車轄》 作者...
柞寶13851686264咨詢: 成語"高山仰止"什么意思? -
富順縣度圓直回復:
______ 高山仰止 解釋: 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出處: 《詩經(jīng)·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示例: 夫豈不懷,~,愿言敏德,啜菽飲水.(唐·王勃《倬彼我系》) 參考資料:中國成語大詞典
柞寶13851686264咨詢: 高山上一個仰字猜成語 -
富順縣度圓直回復:
______ 高山仰止(gāo shān yǎng zhǐ) 出自《詩經(jīng)·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屬中性詞;作謂語、分句;常與“景行行止”連用. 高山:比喻高尚的道德.仰:仰望.止:句末語氣詞.意為品德崇高的人,就會有人敬仰他.后比...
柞寶13851686264咨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講的是什么 -
富順縣度圓直回復:
______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縮略為成語“高山景行” 比喻崇高的品行 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 仰止行止就是......就停止了,動詞活用
柞寶13851686264咨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哪里?
富順縣度圓直回復:
______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話常見常用,可要解釋清楚,還真得費點筆墨. 這話出自《詩經(jīng)·小雅》.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縮略為成語“高山景行”,“景仰”一詞也由此產(chǎn)生.因
柞寶13851686264咨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哪里,意思? -
富順縣度圓直回復:
______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詩經(jīng)·小雅·車轄》.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專門引以贊美孔子:“《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漢鄭玄注解說:“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鄭把...
柞寶13851686264咨詢: 高山仰止是什么意思
富順縣度圓直回復:
______ 【語出】 《詩經(jīng)·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近義】 仰之彌高 【反義】 如履平地 【用法】 中性詞;作謂語、分句;常與“景行行止”連用. 【結(jié)構(gòu)】 緊縮式. 詳細釋義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柞寶13851686264咨詢: 補全成語高山仰止 -
富順縣度圓直回復:
______ [gāo shān yǎng zhǐ] 高山仰止 成語高山仰止(gāo shān yǎng zhǐ)出自《詩經(jīng)·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屬中性詞;作謂語、分句;常與“景行行止”連用.
柞寶13851686264咨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讀音怎么讀? -
富順縣度圓直回復:
______ 都讀"行為"的xing.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詩經(jīng)·小雅·車轄》.原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專門引以贊美孔子:“《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漢鄭玄注解說:“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鄭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為,是人們行動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