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所作最后一首詩 江文倩作一詩句
如果說江淹的《恨賦》、《別賦》是千古絕唱,那么他的托夢還筆便是曠世奇謀。他深悟君王的專擅思維,寧可背上“江郎才盡”的名聲被后人譏笑,也不愿因文而引火燒身。他曾對弟子們說:“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吾功名即立,正欲歸草萊耳。”(《梁書》),這也許就是他借夢罷筆的真正原因。事實上,江郎何曾才盡?罷筆后的江淹仍然智慧聰明著呢!
齊東昏侯永元年,崔慧景因擁兵自重而造反。叛軍圍困了京城,士族官僚紛紛投身叛軍門下,只有江淹稱病不出。崔慧景失敗后,眾人對江淹的明智佩服得五體投地。后來蕭衍又率兵起事,士族們有了前車之鑒,人人安之如素,而江淹卻脫掉原來官服,投奔蕭衍去了。蕭衍獲勝稱帝,是為梁高祖武皇帝。江郎獲得梁武帝重用,官至尚書左丞,權(quán)傾朝野。就在這一靜一動之間,江郎顯現(xiàn)了過人的政治智慧和聰明才智,這顯然不是“江郎才盡”了。有意思的是,迄今為止也沒有人覺得“江郎才盡”是誤讀了歷史。
自古以來,中國文人對社會問題一般有三種心態(tài):一是無意為之而不寫;二是有意寫而不寫透;三是知道不便寫而不寫。江淹無疑也歷經(jīng)了這三種心態(tài)意境,最終為了求得生活安逸而罷筆。但,不論怎么說,這樣心態(tài)下的人格是曲扭的。可這并不是江淹們的恥辱,專制制度注定了文人本身的悲劇。當然,在這一悲劇中,往往也不乏喜劇色彩。所以,今天總有人喜歡拉出一些古人來開涮。就像“江郎才盡”這句成語,看似后人在拿江郎嘲笑開涮,殊不知,正是江郎借托夢罷筆的把戲,把拿他開涮的人涮了一千五百多年。
送別的古詩有哪些?
【簡析】:這是天寶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輪臺寫的一首送別詩.營中送別,大雪紛飛,這是一個很特異的環(huán)境.詩人以奇特的比喻,豐富的想象和對實景多層次的描繪,使人感到充滿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見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讀者心中.【作者小傳】:岑參(715-770),南陽(今屬河南)人....
“楊郎手持一匣霜”的出處是哪里
《楊伯翼贈日本刀歌》是明代王稚登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楊伯翼贈送日本刀的情景,并表達了對友誼和忠誠的贊美。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楊郎手持一匣霜,贈我拂拭生寒芒。鉛刀紛紛空滿目,君與此皆鍔魚腸。南金換卻東夷鐵,上帶倭奴髑髏血。血未曾消刃未平,皎若蓮花浸秋月。燈前細看齯鵜鋒...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推薦四首意難平古詩)
百感交集的崔郊,只能用一紙相思訴說心底柔情,一首《贈去婢》如此噴薄而出,橫空出世。在詩中崔郊用綠珠墜樓的典故,難忘戀人楚楚可人的美貌,也哀嘆同樣身不由己的悲慘命運。他曾追問姑母為何要如此,一句家貧無法度日,足以將愛情扼殺,更不用說買主還位高權(quán)重。讓崔郊痛失所愛的不只有姑母,還有因為門第懸殊而無法...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是出自哪首詩?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出自:《戲贈張先》,是北宋文學家蘇軾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原文】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譯文】新娘十八歲,新郎已經(jīng)八十歲,一頭蒼白的頭發(fā)對著新娘艷麗的紅妝。鴛鴦被里兩兩成雙,好像一樹梨花壓倒了海棠。【注釋...
南宋第一愛國詩人為考取功名,被迫拋棄一生摯愛
陸游晚年,每年清明必往沈園憑吊唐婉,也必每往或詩或詞以寄情。沈園幽徑上的踽踽獨行,不知重復了陸游多少沉重的步伐,而為唐婉所作的一首首絕句則追憶著深印在腦海中那驚鴻一瞥人生相見的最后一幕。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 陸游八十五歲那年春,由孫兒攙扶前往...
...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這首詩誰寫的?
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讓人聯(lián)想到風流倜儻的潘安。潘安,西晉時期的美男子,以其英俊瀟灑著稱,人們常用“風流倜儻勝潘安”來形容一個男子的風度和魅力。詩中的后句“老牛吃嫩草”則用來形容年齡相差較大的男女之間的戀愛關系。這種比喻...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全詩
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越女詞》、《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郎騎白馬傍垂楊,妾折青梅倚短墻,墻頭馬上遙相望,一見識君即斷腸”出自...
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中長篇敘事詩《井底引銀瓶》,全詩原文如下: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憶昔在家為女時,人言舉動有殊姿。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zhuǎn)雙蛾遠山色。笑隨戲伴后園中,此時與君未相識。妾弄青梅憑短墻,君騎...
形容對一個人徹底失望和心涼的詩句
此詞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雨霖鈴”、“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凄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 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
卓文君給司馬相如的一首詩叫什么
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則流行民間,并為后世小說、戲曲所取材。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艷,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封禪遺書傳為千古佳話。流傳于世的還有那首著名的《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nèi)隋诙疚夷c,何由交接為鴛鴦."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
相關評說:
漢臺區(qū)許用: ______[答案] 身滯江漢,心有感而作此詩.他用凝煉的筆觸,抒發(fā)了懷才見棄的不平之氣和報國思用的慷慨情懷.前兩聯(lián)寫所處之窮,后兩聯(lián)寫才猶可用.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評論這首詩說:“味之久矣,愈老而愈見其工.中四句用'云天'、'夜月'、'落...
漢臺區(qū)許用: ______ 《登高》是杜甫著名的七律.由于常年漂泊在外,飽經(jīng)憂患,重陽節(jié)登高遠眺,不禁生出重重悲愁.《登高》表達的八種悲是: 他鄉(xiāng)作客,一可悲. 經(jīng)常作客,二可悲. 萬里作客,三可悲. 在萬木蕭疏的秋天作客,四可悲. 親朋不在,獨自登...
漢臺區(qū)許用: ______ 賞析: 《漫成一首》是杜甫流寓巴蜀時期所作,詩寫夜泊之景.詩人以景抒情,全詩洋溢著詩人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對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熱愛,體現(xiàn)了詩人憂國憂民的精神. 此詩作于766年詩人漂泊巴蜀時期,描寫的是夜泊之景.詩人寫月夜,...
漢臺區(qū)許用: ______ 近體、古體 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被稱為近體詩或今體詩,古人這么叫,我們現(xiàn)... 口訣,也就是說,要檢查一首近體詩是否遵循粘對,一般看其偶數(shù)字和最后一字 即可...
漢臺區(qū)許用: ______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寄揚州韓綽判官 【內(nèi)容】: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遣懷 【內(nèi)容】: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
漢臺區(qū)許用: ______ 竹枝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絕】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竹枝詞是巴渝(今四川省東部重慶市一帶)民歌中的一種.唱時,以笛、鼓伴奏,同時起舞.聲調(diào)宛轉(zhuǎn)動人.劉禹...
漢臺區(qū)許用: ______ 竹枝詞二首(其一)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竹枝詞是巴渝(今四川省東部重慶市一帶)民歌中的一種.唱時,以笛、鼓伴奏,同時起舞.聲調(diào)宛轉(zhuǎn)動人.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依調(diào)填...
漢臺區(qū)許用: ______ 劉禹錫《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頭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漢臺區(qū)許用: ______[答案] 江城子.憶夢 清風玉柳桃花嬌,煙城繞,輕紗罩.曉夢初醒,燕鶯知多少?獨登樓臺攬輕云,波光粼,月上梢. 憑軒涕流事未了,至今朝,思緒飄.扶風若影,更傷奈何橋,莫道離人空余恨,遙相望,念歸棹. 本人原創(chuàng),希望你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