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鐵騎”——成吉思汗
草原鐵騎——成吉思汗
草原鐵騎——成吉思汗《血與火的戰(zhàn)爭:軍事天地》
成吉思汗(1162-1227),蒙古開國君主,著名軍事統(tǒng)帥。成吉思汗是他的稱號,他的真名叫鐵木真,意為“鋼鐵”,姓孛兒只斤,蒙古乞顏氏。
眾所周知,成吉思汗是一位叱咤風云、顯赫一世的蒙古族英雄,同時又是一個在國內外史學界、政治界乃至平民百姓中很有爭議的人物。七八百年以來,中外各國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名人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討這位偉大人物,留下了不計其數的名言與論著。
蒙古騎兵向來所向披靡,百戰(zhàn)百勝,攻城略地,少有敗績。13世紀,成吉思汗的子孫們征服了亞歐大陸的大部分。
一個只有100多萬人口、10多萬軍隊的民族戰(zhàn)勝了擁有幾千萬人口、數百萬大軍的金國、南宋、花剌子模和歐洲聯軍。于是,人們不禁要問,蒙古騎兵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秘密是什么?
成吉思汗為何能在短短六七十年的時間里,攻取那樣廣大的地區(qū),并且攻必取,戰(zhàn)必勝呢?西方史學家經過長期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當時蒙古軍隊的武器比別人更精良而且更適合于實戰(zhàn)使用;成吉思汗兵制比較完善,軍紀嚴明;將領多巧于計謀,擅長兵法和戰(zhàn)略。”
《大統(tǒng)帥成吉思汗兵略》,234頁,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所以,蒙古騎兵打起仗來非常勇猛,快速靈活,當然所向披靡,無可匹敵。
蒙古騎兵都是當時訓練得最好的士兵。他們從小就被送入戈壁沙漠中嚴厲的學校,進行嚴格的騎馬射箭訓練,因此,他們成為具有堅忍的耐力和毅力的老兵,具有駕馭馬匹和使用武器的驚人本領。
他們很能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肴。他們體格強壯,只要一點點或者根本不需要醫(yī)療條件,就能保持健康,適應戰(zhàn)斗的需要。
各單位的指揮官都是根據個人的才能和在戰(zhàn)場上英勇的表現選出的。他們對自己的部隊擁有絕對的權威,同時受其上級同樣嚴格的控制和監(jiān)督。
隨時服從命令是他們的天職,人人都能嚴守不怠,紀律已形成制度,這在中世紀時期的其他軍事組織是不可能有的。
在作戰(zhàn)原則和戰(zhàn)法上,成吉思汗部隊的機動性從沒有其他的地面軍隊能與之匹敵。13世紀,歐亞等國的軍隊多以步兵和重騎兵為主,而蒙古軍隊卻是清一色的輕騎兵。
輕騎兵具有突擊力強、靈活多變的特點,適合遠程奔襲。重騎兵防護性能好,機動性差,適合陣前對抗。所以,蒙古軍的輕騎兵,恰如“二戰(zhàn)”中機械化部隊,它常以絕對的軍事優(yōu)勢,迫敵解除武裝。
這就使成吉思汗時代所營造的戰(zhàn)場,完全是一種颶風式戰(zhàn)場。如果把它與“二戰(zhàn)”中德國的“閃擊戰(zhàn)”作對比,就會發(fā)現在成吉思汗指揮的戰(zhàn)爭中有與德國“閃擊戰(zhàn)”相似的內容。
當時歐洲人對成吉思汗子孫的懼怕,從某種程度上是出于一種本能的反應,因為并不清楚蒙古人為什么不可阻擋,有人甚至把蒙古軍后來因窩闊臺去世而退兵之舉,歸結于他們教皇和皇帝的英明。
后來法國的拿破侖對此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蒙古軍西征,不是亞洲的散沙在盲目地移動,而是有嚴密軍事組織和深思熟慮的指揮。由于他們比對手更快因而才能所向無敵。
此外,蒙古大汗還有一種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蒙古兵學中的大迂回戰(zhàn)略,它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們在長期的征戰(zhàn)中所形成的作戰(zhàn)韜略之一。蒙古軍的迂回戰(zhàn)略源于蒙古族的圍獵。他們把圍獵中的技藝,嫻熟地運用到戰(zhàn)爭中,許多堅固的城堡,變成了他們圍困中的野獸。
因此,蒙古軍隊大迂回戰(zhàn)略的突出特點是它不以擊潰敵人就算達到戰(zhàn)爭目的,而是用獵人那雙狡黠、深邃的目光,盯著敵人的后方,以左右包抄的方式,將敵人包圍,從不給對方留下一條逃生的出路。
即使留有一條生路,那完全是一種戰(zhàn)術運用。這種大迂回戰(zhàn)略,與古代其他軍隊的進攻方式大相徑庭,它不直接對敵列陣挑戰(zhàn),而是更講實際,手段更隱蔽。并力圖在使用力量之前,先施“計謀”將對方制服,與孫子的“詭道”思想一脈相承。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成吉思汗及其子孫,能在脫離根據地作戰(zhàn)的情況下屢建奇功,就在于他們“羊馬隨征,因糧于敵”。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但蒙古軍隊有一套獨特的、與此不同的后勤保障體系,從而保障了蒙古軍隊的遠征。游牧民族“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yè)。”(《史記`匈奴傳》)從某種意義上講,人物合一,完全是受生存條件的驅使。
蒙古人行軍打仗,一反牲畜走到哪里,人跟隨到哪里的游牧常規(guī),而是軍隊走到哪里,羊馬也驅逐到哪里,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部隊的軍需供給問題。《蒙韃備錄》記載:蒙古軍隊“食羊盡則射兔鹿野豕為食,故屯數十萬之師不舉煙火”。
這說明成吉思汗的軍隊在自帶食物耗盡時,依然有強大的野戰(zhàn)生存能力。正因為有了超常的生存潛力,與敵較量就有了超常的戰(zhàn)斗力,戰(zhàn)爭機器也有了連續(xù)運轉的動力。
關于成吉思汗的鐵騎,還有一個讓人難解的謎就是成吉思汗已攻下大半個歐亞大陸,為什么強大的蒙古騎兵未能踏入印度境內,并很快撤軍了呢?
據《元史》和《耶律楚材傳》記載,促使成吉思汗回馬班師的原因與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種叫角端的怪獸有關。當年成吉思汗的部隊攻到印度河,遙見河水蒸氣磅礴,日光迷蒙。將士們口干舌燥,紛紛下騎飲水,可是河水熱度似沸,不能入口。
這時將士上下怨聲不斷,恨不得立刻馳歸。耶律楚材正想再次進諫,忽見河濱出現一大怪獸。
成吉思汗命令將士準備彎弓射殺,忽然聽到響聲,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還”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機對成吉思汗說這種瑞獸名叫角端,是上天派來警告成吉思汗為了保全民命,盡早班師的!成吉思汗于是奉承天意,沒有行進,回馬班師。
八剌亦即日北歸。會師后,成吉思汗率軍返回蒙古。關于這段史實的記載有人認為是一個神話,但有歷史學家認為,奇形怪獸是可能的,而且印度地方有些獸類蒙古人并未見過。
至于把怪獸的叫聲說成是“汝主早還”的話,那是耶律楚材牽強附會,借怪獸的叫聲規(guī)勸成吉思汗班師的手法。關于蒙古騎兵為何唯獨不取印度的具體原因,因歷史久遠,已無法準確考證,所以只能是個不解的謎。
不管如何,成吉思汗和他的鐵騎統(tǒng)一了蒙古各部,在歷史上起了很大的進步作用。攻金滅夏,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草原鐵騎”——成吉思汗
草原鐵騎——成吉思汗 草原鐵騎——成吉思汗《血與火的戰(zhàn)爭:軍事天地》成吉思汗(1162-1227),蒙古開國君主,著名軍事統(tǒng)帥。成吉思汗是他的稱號,他的真名叫鐵木真,意為“鋼鐵”,姓孛兒只斤,蒙古乞顏氏。眾所周知,成吉思汗是一位叱咤風云、顯赫一世的蒙古族英雄,同時又是一個在國內外史學...
細數蒙古帝國的三次西征,所向披靡的草原鐵騎,是如何橫掃歐洲?
蒙古帝國在歷史上創(chuàng)造了無與倫比的輝煌,其疆域橫跨東亞與東歐,總面積高達3300萬平方公里。由鐵木真建立的大蒙古國,短短五十年間,征服了70多個國家,征服數百個民族,實力驚人。蒙古帝國的三次西征,不僅是其領土擴張的重要里程碑,也極大地影響了歐洲的歷史。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發(fā)起第一次西征,...
歷史上,“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怎樣對待敵人的呢?
成吉思汗,騰格里長生天賜予蒙古草原的世界征服者,在這個乞顏部首領之子的帶領下,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使其擁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國版圖。對待敵人,成吉思汗往往選擇毫不留情,就拿西征期間來說,如果對手選擇放棄抵抗,主動打開城門放下武器投降,蒙古人就會減少殺戮,允許這座城池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和...
成吉思汗叫什么名字
成吉思汗的名字叫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國的建立者,也被譽為蒙古族的國家象征。孛兒只斤·鐵木真這個名字,蘊含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孛兒只斤”是其部落的姓氏,代表著他的家族和血統(tǒng);“鐵木真”則是他的名字,這個名字后來成為了整個蒙古帝國的...
成吉思汗簡介和英雄事跡
成吉思汗畫像。1.童年在蒙古高原,斡難河的源頭,流傳著蒙古人祖先的傳說。神話中,蒼狼與白鹿結合生下了一個兒子,他在神靈長生天的庇佑下成長,他的后代以狩獵與游牧為生。惡劣的環(huán)境鑄就了他們粗獷的外形,他們一輩子在無邊浩瀚的草原上馳騁縱橫。但是,這里從來沒有田園牧歌般的詩意生活。出生于1162年的鐵木真,幼時...
成吉思汗重大事跡
成吉思汗,這位歷史上的偉大領袖,于公元1206年成功實現了蒙古各部的統(tǒng)一,這是他生涯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同年,他展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在野狐嶺一役中,以少勝多,擊潰了金朝的主力軍,展現了蒙古鐵騎的強大戰(zhàn)斗力。緊接著,公元1215年,成吉思汗繼續(xù)推進他的征服之路,攻取了金朝的中都,進一步...
蒙古汗國的鐵騎都去哪了?
在蒙古鐵騎強大攻勢下,花剌子模帝國的首都撒馬爾罕很快陷落了。為了追擊逃亡伊朗北部的花剌子模的殘余力量,成吉思汗派出兩位將軍哲別、速不臺,他們的鐵騎一度進攻到高加索(太和嶺,Caucase)并翻過此山,攻擊亞速海以北迦勒迦(Kalka)河流域的俄羅斯王公。1223年,在阿里吉河(烏克蘭日丹諾夫市北)戰(zhàn)役中...
元來如此(4)——成吉思汗的死亡之謎
成吉思汗統(tǒng)治下的蒙古王朝實施千戶制、怯薛制并設置斷事官,形成了基本的行政組織構架,將蒙古民戶分封給兄弟和兒子,并開始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掠奪性戰(zhàn)爭。草原鐵騎所到之處,可以說是生靈涂炭、寸草不生。1225年成吉思汗率領10萬蒙古騎兵,御駕親征西夏,然而,就在西夏乞降的當口,鐵木真卻離奇的死亡了...
成吉思汗墓在哪里?10多年前曾被美國人找到,為什么后來又放棄?_百度...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是一個有名的軍事家,他創(chuàng)建的蒙古鐵騎,曾經橫掃草原各個部落,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龐大帝國。成吉思汗去世的時候,采用了秘密下葬制度,他的墓地究竟在哪里呢?10多年前被美國人找到,為何美國人最后又放棄了呢?這件事發(fā)生于2002年,當時有一批美國的考古隊員跑到外蒙古,...
古代精銳鐵騎
1. 蒙古鐵騎: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鐵騎,以其無與倫比的機動性、射程和戰(zhàn)術靈活性著稱。他們能夠在廣闊的草原上迅速集結,發(fā)動閃電般的攻擊,然后迅速撤離。蒙古鐵騎的弓箭和騎術是他們克敵制勝的法寶,使他們能夠在多次征戰(zhàn)中取得輝煌的勝利,建立了一個橫跨亞歐大陸的龐大帝國。2. 匈奴騎兵:匈奴是古代...
相關評說:
樂業(yè)縣成對: ______ 成吉思汗,意為“世界的統(tǒng)治者”,即鐵木真,蒙古開國君主.他堅毅勇敢,驍勇善戰(zhàn),長于謀略,統(tǒng)一蒙古各部,率子孫們南征北戰(zhàn),東征西伐,征服了當時所知世界的三分之二的領土,建立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帝國.功業(yè)震古爍今,特別是三次西征,蒙古鐵騎幾乎踏遍中亞西亞和歐洲大陸
樂業(yè)縣成對: ______ 感謝悟空的邀請,就這個問題我就發(fā)表一下自己淺薄的觀點,和大家共同探討下.... 首先腦海中浮現的一般是這樣四個字“蒙古鐵騎”,是的,不管是成吉思汗時期的蒙古...
樂業(yè)縣成對: ______ 成吉思汗是惡魔,所有蒙古騎兵都是惡魔! 他們殺了當時世界上小三分之一的人...一群BT
樂業(yè)縣成對: ______ 鐵木真18歲時,昔日仇敵蔑兒乞部的脫脫部長又搶走了他的妻子.鐵木真向蔑兒乞部開戰(zhàn),打敗了蔑兒乞人.1184年前后,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可汗. 鐵木真稱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札木合的忌恨,札木合結合塔塔兒、泰赤兀等13部向鐵...
樂業(yè)縣成對: ______ 一、蒙古人建立元朝 1、關于蒙古帝國與元朝 蒙古帝國與元朝,是容易被許多中國人... 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蒙古人的力量得以壯大.1206年,蒙古各部族推舉鐵木真為大汗...
樂業(yè)縣成對: ______ 成吉思汗(1162---1227),即元太祖,名鐵木真,蒙古族的杰出首領和軍事家.12世紀末13世紀初,蒙古社會生產進一步發(fā)展,各部落間經濟聯系不斷加強,蒙古族人民傾向于統(tǒng)一,鐵木真統(tǒng)一了蒙古諸部.1206年被推為大汗,號稱成吉思汗...
樂業(yè)縣成對: ______ 統(tǒng)一蒙古各部,將蒙古鐵騎打到亞洲西端
樂業(yè)縣成對: ______ 帝國戰(zhàn)績:蒙古鐵騎橫掃歐洲聯軍 公元1227年,對于正如旭日般冉冉升起的蒙古帝國來說,是個仿佛突然回到了黑暗的年份.他們的驕傲,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帶著他一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