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事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事"還有具體的官職之意。例如“大夫東郭、西郭,事晉侯之左右。”這種用法是指該官員擔(dān)任晉侯左右的侍從,具體職責(zé)是協(xié)助晉侯處理國家事務(wù)、領(lǐng)軍打仗等事項(xiàng)。
總的來說,“事”在古文中是個比較廣泛的詞匯,它可以指代具體的事件、事實(shí),也可以表示某個官員接受的任務(wù)等。另外,它還可以表示某種行為或情況,如:“惟以德報怨,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事君以忠。”這種用法表達(dá)的是忠臣的價值觀和行為準(zhǔn)則。
故事在古文中什么意思
“故事”在古文中有著豐富的含義,包括舊事、舊業(yè),以及由此引申出的典故和節(jié)外生枝的事。首先,“故事”可以指舊事、舊業(yè)。在戰(zhàn)國時期的法家著作《商君書·墾令》中就有記載:“知農(nóng)不離其故事。”這句話的意思是,農(nóng)民不會放棄他們的本業(yè)。而在東漢班固的《漢書·劉向傳》中,也有類似的表述:...
某的文言文
8. 又如:某則以為;某不量敵;某知罪矣;我張某;某以(某矣。自稱自己的代詞,我);某家(戲曲中自稱之詞);某乙(自稱代稱);某甲(自稱之代詞) 2. 文言文中,“子”“某”分別是什么意思 【子】 ①幼小的,小的(例:子畜) ②對人的稱呼(例:士子) ③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人(例:孔...
今日之事何如的事是什么意思
今日之事何如的事是什么意思:今天的事情怎么樣。出處 此句出自西漢司馬遷《鴻門宴》,原文選段: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xiàng)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樊噲側(cè)其盾...
文言文中“上、下、左、右”都是什么意思?
2016-12-19 文言文中的或什么意思 79 2020-08-05 書法中的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是什么意思? 2015-02-02 魔方口訣中上左下左上左左下是什么意思 121 2017-12-01 文言文里的“左右“一詞是什么意思? 16 2017-03-11 為什么古文都是從右往左,從上往下的格式 2 2007-01-12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
“是”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國是”并不是一般的國事,而是治國的大政大策。“是,則也”(《爾雅·釋言》),而“則,常也”,“法也”(《爾雅·釋詁》)。君臣不合,則國是(國家正確的方針大計)無從定矣。——范曄《后漢書》(2)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國是 (3)姓 ◎ 是 shì 目前姓氏在中國人口普查中...
是在文言文釋義
(《齊桓晉文之事》) "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馬諫議書》) 3.語氣詞: 位于句尾,表疑問、感嘆、反詰,可譯為"呢"。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何辭為?"(《鴻門宴》) 4. 【者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助詞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
故事,在古文中什么意思?
5、敘事性文學(xué)作品中一系列為表現(xiàn)人物性格有因果聯(lián)系的、展示與主題相關(guān)的生活事件.《紅樓夢》第一回:“雖我未學(xué),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fù)可悅世之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6、文學(xué)體裁的一種,屬于口頭文學(xué),側(cè)重于事件過程的描述.強(qiáng)調(diào)情節(jié)的生動性和...
具告以事的以是什么意思
具告以事的“以”在文言文中相當(dāng)于連詞“而”,是一種連貫表達(dá)的方式。這句話中的“具告以事”屬于倒裝句,正確的語序應(yīng)該是“具以事告”,即詳細(xì)地把事情告訴他。這同時也是省略句,省略了主語。比如在《鴻門宴》中,項(xiàng)伯連夜趕到劉邦的軍營,秘密地見了張良,并把事情都告訴了他,這句中的主語...
文言文中“執(zhí)事”是什么官職?
執(zhí)事的意思是官員的一種 從事工作;主管其事。《周禮·天官·大宰》:“九曰閑民,無常職,轉(zhuǎn)移執(zhí)事。”鄭 玄注引鄭司農(nóng)云:“閑民,謂無事業(yè)者,轉(zhuǎn)移為人執(zhí)事,猶今傭賃也。”《史記·蒙恬列 傳》:“及武王有病甚殆,公旦自揃其爪以沉于河,曰:‘王未有識,是旦執(zhí)事。有罪 殃,旦受其...
坐事的古文是什么意思?
這個詞語源自于《孟子》:“君子擇善而固執(zhí)之,是謂坐而待事也。”這里所講的“坐”并不是指怠慢,而是指不急于做出決策和行動,而是以一種沉穩(wěn)的姿態(tài)坐觀事態(tài)的演變。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也許可以理解為“明知山有虎,偏向山中走”的謹(jǐn)慎和冷靜。“坐事”在古代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在大學(xué)中,“坐...
相關(guān)評說:
突泉縣殘余: ______ 古文中“見”的意思和讀音 jiàn ①看;看到.《齊桓晉文之事》:“~牛未~羊也.” ②遇見;碰見.《回鄉(xiāng)偶書》:“兒童相~不相識.” ③見面;會面.《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 ④拜見;謁見.《鄒忌諷齊王納諫》:“于是入朝~威王.” ⑤召...
突泉縣殘余: ______[答案] 以前的事.
突泉縣殘余: ______ 有 三國志,東周列國志可以解釋為記載、史冊、事情的意思 喟然有志焉:不禁嘆息著牽掛在心中的事. 田子方贖老馬 田子方見老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問其御曰:“此何馬也?”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羆而不為用,出而鬻之.”田于...
突泉縣殘余: ______ 若在古文中的意思:1、像.《赤壁之戰(zhàn)》:“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2、及;比得上.《鄒忌諷齊王納諫》:“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你;你們;你(們)的.《鴻門宴》:“若入前為壽.”《捕蛇者說》:“更若役,復(fù)若賦.”4、這樣的;這.《齊桓晉文之事》:“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5、至于.《齊桓晉文之事》:“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6、假如;如果.《殽之戰(zhàn)》:“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7、或;或者.《漢書食貨志》:“時有軍役若水旱,民不困乏.”8、好像;似乎.《桃花源記》:“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突泉縣殘余: ______ 出自《新唐書 元澹傳》,原文為:“行沖以系出拓拔,恨史無編年,乃撰《魏典》三十篇, 事詳文約,學(xué)者尚之.” 事詳文約:歷史事件記載得詳細(xì)完備,而文字卻很簡約.
突泉縣殘余: ______ 名詞:事;正確的;正直的. 動詞:是;認(rèn)為正確. 形容詞:正確. 代詞:代人、事、物、處所、時間、范圍. 連詞:表結(jié)果、讓步、順承、轉(zhuǎn)折. 助詞:表前置、語氣.
突泉縣殘余: ______ 曰,指事.甲骨文字形,下象口形,加上的短橫表示聲氣.本義:說,說道. 基本字義 1. 說:子~詩云. 2. 為(wéi ),是: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 3. 叫做:凡樂辭~詩,詩聲~歌. 4. 語助詞,無實(shí)義:昊天~明. 5.姓.見曰...
突泉縣殘余: ______ 常用的意思是“因此,所以” 另外還有下列意思 詳細(xì)字義 〈名〉 1. (形聲.從攴( pū),古聲.從“攴”,取役使之意.本義:緣故,原因) 2. 同本義 [cause;reason] 故,使為之也.——《說文》 又明于憂患與故.——《易·系辭傳》 則是...
突泉縣殘余: ______ “始”在古文字有如下3個意思: 1、用作動詞,意思是:開始. 出處:戰(zhàn)國·孟子《寡人之于國也》:“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釋義:老百姓養(yǎng)生送死沒有缺憾,這正是王道的開始. 2、用作副詞,意思是:當(dāng)初;起初. 出處: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