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詩詞文中,哪些動植物是表示哪些作者的情感的? 在古詩詞文中,哪些動植物是表示哪些作者的情感的
一、送別類意象(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
1. 楊柳。它源于《詩經(jīng)·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的依依之態(tài)和惜別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
2. 長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如北周文學家庾信《哀江南賦》:“十里五里,長亭短亭。謂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長亭”成為一個蘊含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別詩詞中不斷出現(xiàn)。如柳永《雨霖鈴》中“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見于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它成為送別詩詞中的常見意象與屈原 《九歌·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這一名句有很大關系。南朝文學家江淹作《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別詩中明顯多了起來;到唐宋送別詩詞中出現(xiàn)得則更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別》中的“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等。
4. 酒。元代楊載說:“凡送人多托酒以將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緒之外,還飽含著深深的祝福。將美酒和離情聯(lián)系在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如:王維的《渭城曲》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寫別離之情。
二、思鄉(xiāng)類意象(或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
1. 月亮。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特別是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良好的祝愿出發(fā),寫兄弟之情。意境豁達開朗,意味深長,用深邃無底而又美妙無空的自然境界體會人生。
2. 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元代《西廂記》結尾崔鶯鶯長亭送別時唱的“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絕唱。
3. 莼羹鱸膾。典出《晉書·張翰傳》。傳說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思家鄉(xiāng)的美味“莼羹鱸膾”,便毅然棄官歸鄉(xiāng),從此引出了“莼鱸之思”這個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成語。后來文人以“莼羹鱸膾”“莼鱸秋思”借指思鄉(xiāng)之情。如曾任國民黨中央日報社長馬星野先生的《呈南懷瑾先生謝贈鮮味》詩:“拜賜莼鱸鄉(xiāng)味長,雁山甌海土生香。眼前點點思親淚,欲試魚生未忍嘗。”使多少人灑下思鄉(xiāng)思親行行熱淚。
4. 雙鯉。鯉魚代指書信,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再有古時人們多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藏書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詩文中以鯉魚代指書信。如:宋人晏幾道《蝶戀花》詞:“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清人宋琬《喜周華岑見過》:“不見伊人久,曾貽雙鯉魚。”
此外,還有行為類意象,如“搗衣”,也表達對親人的牽掛。月下?lián)v衣,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游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xiāng)主題的傳統(tǒng)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三、愁苦類意象(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
1. 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元人徐再思《雙調(diào)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都以梧桐葉落來寫凄苦愁思。
2. 芭蕉。在詩文中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lián)系。宋詞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
3. 流水。水在我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宋代歐陽修《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4. 猿猴。古詩詞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達一種悲傷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中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趙嘏《憶山陽》:“可憐時節(jié)堪歸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5. 杜鵑鳥。古代神話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難》:“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宋代秦觀《踏莎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等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
另外,斜陽(夕陽、落日),也多傳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隱《樂游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四、抒懷類意象(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zhì),或抒發(fā)感慨)
1. 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zhì)。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潔冰清、超凡脫俗的品質(zhì)。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寫了很多詠菊詩,將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與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聯(lián)系在一起,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宋人鄭思肖《寒菊》中“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中“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zhì)。毛澤東《采桑子· 重陽》里有“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句,把菊花置于一個戰(zhàn)爭環(huán)境,“分外香”三個字凸現(xiàn)了毛澤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 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堅強、不屈不撓的品格,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zhì),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xiàn)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來寫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zhì),言淺而意深。
3. 松柏。《論語·子罕》中說:“歲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贊揚松柏的耐寒,來歌頌堅貞不屈的人格,形象鮮明,意境高遠,啟迪了后世文人無盡的詩情畫意。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zhì)。唐人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諂媚權貴,李白寫詩規(guī)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唐人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詩中的“后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也以松柏來象征孤直堅強的品格。
4.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歷四時而常茂”的品格,贏得古今詩人的喜愛和稱頌。白居易《養(yǎng)竹記》中,以竹喻人生,曉以樹德修身處世之道:“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者。竹節(jié)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jié),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為庭實焉。”張九齡的《和黃門盧侍御詠竹》詩言簡意賅地贊美道:“高節(jié)人相重,虛心世所知。”蘇軾的《於潛僧綠筠軒》有詠竹名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將竹視為名士風度的最高標識。鄭板橋一生詠竹畫竹,留下了很多詠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贊美了立于巖石之中的翠竹堅定頑強、不屈不撓的風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稟性。
5. 黍離。“黍離”常用來表示對國家今盛昔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典出《詩經(jīng)·王風·黍離》。舊說周平王東遷以后,周大夫經(jīng)過西周古都,悲嘆宮廷宗廟毀壞,長滿禾黍,就作了《黍離》這首詩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離”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國之悲。如姜夔《揚州慢》中有:“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6. 冰雪、草木。古代詩歌中,常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fā)盛衰興亡的感慨。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以“冰心在玉壺”比喻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張孝祥《念奴嬌》中的名句:“應念嶺海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表明自己的襟懷坦白和光明磊落。草木類的例子更多,如:姜夔《揚州慢》:“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春風十里,十分繁華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了。杜甫《蜀相》:“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一代賢相及其業(yè)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黃鸝白白發(fā)出這婉轉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五、愛情類意象(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
1. 紅豆。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紅豆又稱“相思子”,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如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詩人借生于南國的紅豆,抒發(fā)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
2. 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3. 連理枝、比翼鳥。連理枝,指根和枝交錯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六、戰(zhàn)爭類意象(或表達對戰(zhàn)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向往)
1. 投筆。《后漢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投筆感嘆,要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后來“投筆”就指棄文從武。如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
2. 長城。《南史·檀道濟傳》記載,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將,權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來宋文帝借機殺他時,檀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很顯然是指宋文帝殺害將領,瓦解自己的軍隊。后來就用“萬里長城”指守邊的將領。如陸游的《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3. 樓蘭。《漢書》載,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后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以后詩人就常用“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yè)。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疆域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4. 柳營。指軍營。《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記載:漢文帝時,漢軍分扎霸上、棘門、細柳以備匈奴,細柳營主將為周亞夫。周亞夫細柳軍營紀律嚴明,軍容整齊,連文帝及隨從也得經(jīng)周亞夫許可,才可入營,文帝極為贊賞周亞夫治軍有方。后代多以“柳營”稱紀律嚴明的軍營。
5. 請纓。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后以其喻殺敵報國。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6. 羌笛。唐代邊塞詩中經(jīng)常提到,如王之渙《涼州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軍置酒宴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范仲淹《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羌笛發(fā)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
七、閑適類意象(或表達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1. 五柳。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載:宅邊有五柳樹,因以號為焉。后來“五柳”就成了隱者的代稱。如王維的《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負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2. 東籬。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后來多用“東籬”表現(xiàn)辭官歸隱后的田園生活或嫻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3. 三徑。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的句子,后來“三徑”就用來指代隱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
以上介紹的只是意象的最常見寓意。其實,不少意象是有著豐富多樣的寓意。如:蟬,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征,常以蟬的高潔表現(xiàn)自己品行的高潔。如駱賓王《在獄詠蟬》的“無人信高潔”,李商隱《蟬》的“本以高難飽”“我亦舉家清”,王沂孫《齊天樂》的“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虞世南《蟬》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他們都是用蟬喻指高潔的人品。而寒蟬則是悲涼的同義詞。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還未直接描寫別離,“凄凄慘慘戚戚”之感已充塞讀者心中,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三國人曹植的 “寒蟬鳴我側”(《贈白馬王彪》)詩句也表達同樣的情思。
本文來自西部教育網(wǎng)(http://www.ww51.com) 詳細出處請參考:http://www.ww51.com/index/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36
1、樹木類
樹的曲直:事業(yè)、人生的坎坷、順利
黃葉:凋零 成熟 美人遲暮 新陳代謝
綠葉:生命力 希望 活力
松柏:堅挺 傲岸 堅強 生命力
竹:氣節(jié) 積極向上
梧桐:凄苦
柳:送別 留戀 傷感 春天的美好
2、花草類
花開:希望 青春 人生的燦爛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業(yè)的挫折 惜春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菊:隱逸 高潔 脫俗
梅:傲雪 堅強 不屈不撓 逆境
蘭:高潔
牡丹:富貴 美好
草:生命力強 生生不息 希望 荒涼 偏僻 離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昔盛今衰)
3、動物類
子規(guī):悲慘 凄惻 獼猴:哀傷 凄厲
鴻鵠:理想 追求 魚:自由 愜意
(孤)雁:孤獨 思鄉(xiāng) 思親 音信 消息
鷹:剛勁 自由 人生的搏擊 事業(yè)的成功
狗、雞:生活氣息 田園生活
(瘦)馬:奔騰 追求 漂泊
烏鴉:小人 俗客庸夫
沙鷗:飄零 傷感
茱萸表示思鄉(xiāng)及思人,在白居易《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里面,
梅花
因為王維的雜詩中寫道“寒梅著花未”
古詩詞中寫寫動植物的賞析手法
不限抒情四季食物山水天氣人物人生生活節(jié)日動物植物 分類 不限梅花梨花桃花荷花菊花柳樹葉子竹子 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 ——姜夔《淡黃柳·空城曉角》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 ——白樸《天凈沙·春》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楊萬里《夏夜追涼》更無柳絮因...
關于動物和植物的詩句大全
臨風顧影寂寞苦,波光暮色兩茫茫 (作者:powershield) 唐詩 李白:子夜四時歌:春歌 秦地羅敷女,采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饑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李白:子夜四時歌:夏歌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6.古詩中有描寫動物和植物的詩句 1、清·袁枚 ...
古詩詞中描寫動,植物的有哪些?
詠鵝(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梅花(王安石)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墨梅(王冕)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
在古詩中“丁香”這一意象有什么含義
然后語鋒一轉,“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表明高雅淡泊的志趣。下半闕則進一步闡述自己與世無爭的心態(tài):“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全詞的精彩之處全在其結尾,作者大膽懸想,丁香之所以“結愁千緒”,也許是它在思憶江南的主人吧。至此,本無情之花卉植物,便化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托,一懷...
古代詩詞中芭蕉的含義
在古代詩歌中不同景物有著不一樣的含義,那大家知道芭蕉在古詩詞中的含義是什么嗎?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古代詩詞中芭蕉的含義的有關知識,希望大家喜歡!古代詩詞中芭蕉的含義 芭蕉在古詩文中主要表達孤獨寂寞和離情別緒。比如,李煜的《長相思》就是寫夜晚思念娥皇的詞作。云一緺,玉一梭, 澹澹衫兒薄...
梧桐在古詩中有哪些意象及寓意?
,極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位亡國之君幽居在一座寂寞深院里的落魄相。4、離情別緒的意象及寓意 在唐宋詩詞中,梧桐作離情別恨的意象和寓意是最多的。如“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白居易《長恨歌》),詩人以昔日的盛況和眼前的凄涼作對比,描寫了唐明皇因安史之亂失去了楊貴妃后的凄涼境況。
關于描寫動物植物的詩句
臨風顧影寂寞苦,波光暮色兩茫茫 (作者:powershield) 唐詩 李白:子夜四時歌:春歌 秦地羅敷女,采桑綠水邊。 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 蠶饑妾欲去,五馬莫留連。 李白:子夜四時歌:夏歌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fā)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8.描寫動植物的古詩有哪些 梅花 陸游 聞道...
關于植物的詩句并賞析
——元好問《浣溪沙·日射人間五色芝》描寫動物的 描寫植物的詩詞名句主題不限抒情四季食物山水天氣人物人生生活節(jié)日動物植物分類不限梅花梨花桃花荷花菊花柳樹葉子竹子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 ——姜夔《淡黃柳·空城曉角》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 ——白樸《天凈沙·春》竹深樹密蟲鳴處,時...
關于丁香的詩和詩句
全詞的精彩之處全在其“豹尾”:作者大膽懸想,丁香之所以“結愁千緒”,也許是它在思憶江南的主人吧。讓本無情之花卉植物化為了有情意之作者心志的寄托。 全詞多處用典,內(nèi)涵深遠。2、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 宋代: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 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
描寫春天和夏天的植物或動物的詩句
1. 關于動物描寫春天夏天的詩句古詩 關于動物描寫春天夏天的詩句古詩 1.描寫“動物植物來贊美春季或夏季”的詩句有哪些 1、《游園不值》 作者:葉紹翁 (宋)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譯文: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那愛惜的青苔,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
相關評說:
綿竹市并聯(lián): ______ 松、竹、梅三種植物.因這三種植物在寒冬時節(jié)仍可保持頑強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貞的友誼.傳到日本后又加上長壽的意義.松竹梅合成的歲寒三友圖案是中國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裝飾...
綿竹市并聯(lián): ______ 落花:對生命的無奈、感傷,表達對人生無常的感嘆.松:孤直耐寒、凌霜斗雪的品格 梅:凌雪傲霜的堅強,比喻君子修養(yǎng) 竹:正直、虛心、有氣節(jié) 菊:追求隱逸,不隨波逐流,堅貞不屈 梧桐:悲涼,凄慘,哀傷 芭蕉:凄涼,惆悵,品行高潔 蓮花:表達愛情、思念;象征君子
綿竹市并聯(lián): ______ 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并論,但作為傲霜之... 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
綿竹市并聯(lián): ______ 1、菊:象征君子,耐寒,傲霜,志趣高潔 詩人喜歡菊花,看重的是“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杜甫).元稹說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后更無花.”僧齊已贊它“無艷無妖別有香”,聲明自己“栽多不為待重陽”,“卻是真心愛...
綿竹市并聯(lián): ______ 描寫春天的古詩和描寫春天的名句(一)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jīng)·小雅·出車》 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
綿竹市并聯(lián): ______[答案] 1.飛鳥集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自在(嬌)(鶯)恰恰啼.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舊時王謝堂前(燕).2.昆蟲集輕羅小扇拍流(螢)流連戲(蝶)時時舞意欲捕鳴(蟬).
綿竹市并聯(lián): ______ (1)、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nèi)產(chǎn)生的廢物.4、生物能夠?qū)ν饨绱碳ぷ鞒龇磻?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分析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綿竹市并聯(lián): ______[答案]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王維 紅豆杉結的紅豆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柳樹 還有桑樹和梓樹,桑梓是家鄉(xiāng)的代稱 動物的話不好說了 確定的是杜鵑 越鳥巢南枝,胡馬依北風 望帝春心托杜鵑 杜鵑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 ...
綿竹市并聯(lián): ______ 官倉鼠 曹鄴 官倉老鼠大如斗,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病牛 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