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修行時,坐禪時,腦子里什么都不想嗎? 坐禪修行,坐禪需注意什么
2、在大乘看,這種無想定甚至于小乘極果阿羅漢的滅盡定,又叫枯禪,死禪。禪門里又叫冷水泡石頭。婆子燒庵的公案就是講這事兒的。確實。和木頭沒區(qū)別。所以婆子說,我三年白白供養(yǎng)了一個癡漢!
3、圓覺經(jīng)上佛說,真正佛性智慧的開顯,譬如鉆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想佛的名號,樣貌,確實是一個執(zhí)念,這個執(zhí)念的目的是打掉另一個執(zhí)念。您能否用想佛的名號和樣貌來熄滅自己的一切妄念呢。如果可以。這就是圓覺。就是肉包子打狗,最后凜然一絕朗然現(xiàn)前,桶底脫落,自見本來。如果不行,那就是“包子發(fā)霉狗在吠,熱熱鬧鬧都挺累”。念佛是工具,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能用念佛熄滅掉一切來自于執(zhí)著妄想的念頭。恭喜恭喜!已經(jīng)快到家了!婆羅門女就是端坐思維過去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名號而到地獄救母的。方法沒有錯。只能說我們還沒用對,沒用好。
4、金剛經(jīng)的名號。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般若,無上智。是菩薩玩兒的東西,是佛坯子的專利。就像帝王蟹,就像天久翅。都是世間一等一的好東西。但是能不能給嬰兒吃?!顯然不能。嬰兒吃了只能瀉肚。作為沒有見性開悟的學人拿著金剛經(jīng)當鏡子照,也一樣只能把自己的福報和資糧當稀一樣拉出去。到頭來毀了自己,無有是處。天然童姥不讓梅蘭竹菊四劍去學天山派的甚深武功是有道理的,過早的接觸自己啃不動的經(jīng)典,結(jié)果就是自斷筋脈,氣血逆行……
5、想的太多了就是煩惱障,知道的太多了就是所知障,背上扛著兩座大山,驢年才能翻身做主人?!
作者:法嘉宗智
來源:知乎
佛弟子修行時,坐禪時,腦子里什么都不想的
四大皆空
放空自己
求個采納 O(∩_∩)O謝謝
坐禪,意思是閉目端坐,凝志靜修。用心看著頭腦中紛飛的念頭,念頭會慢慢地靜下來,靜下來的頭腦則會出現(xiàn)一片晴朗的天空(比喻)。就像搖動杯子里渾濁的水,不動杯子,杯子里的渾濁會沉淀到杯底,水則會清凈無暇。坐禪的功用是能讓坐禪的人,頭腦清晰、思維有序、行動專一。
【坐禪】梵語dhyana,音譯“禪那”,簡稱“禪”,意謂思維修或靜慮。坐禪,就是趺坐而修禪,是佛教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坐禪,同時也是民間愛好佛學者理療、治病、修身、養(yǎng)性、養(yǎng)生、悟道的一種修煉方式。
修禪也就是修定,修定可以發(fā)慧。《增一阿含經(jīng)》卷十二說:“坐禪思惟,莫有懈怠。”天臺宗講四種三昧(Samadhi),其中“常坐三昧”,即是坐禪。有人說坐禪的方法,自梁代菩提達摩來華之后,始盛行于中國,其實早在東漢末年即已盛行。安世高所譯經(jīng)典,大多為禪數(shù)之學,即坐禪的方法。不過菩提達摩來華以后,尤重此道。幾代相傳,形成中國佛教一個特有的宗派——禪宗。此宗信徒不立文字,自稱“教外別傳”,以坐禪為唯一的修持方法,息慮凝心,究明心性,達到了悟自心,本來清凈的境界。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說:“無漏智性,本來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在詩文中的運用,如續(xù)范亭《修養(yǎng)與學習》:“早晚兩次太極拳,卻病無妨學坐禪。”
坐禪之人,住于外行,不能得安定,應以如下之十行因緣令起安定方便,即:
(一)觀處明凈,謂修行之人,欲修禪定,先須調(diào)適飲食,不饑不飽;次須隨順時節(jié),不先不后;又當整肅威儀,無有懈怠。修此三行,用觀分明,則諸緣屏息,心常寂靜,安于禪定,是為觀處明凈。
(二)遍起觀諸根,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當周遍觀察信等五根,不令消減,與定相應,心無懈怠,即得遠離疑蓋等過,三昧現(xiàn)前,是為遍起觀諸根。
(三)曉了于相,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必當曉了意識想念之相,令其不急不寬,調(diào)適得中,則妄想不生,易入禪定,是為曉了于相。
(四)制令心調(diào),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當起精進,制伏其心,調(diào)停適中,勿使過度,增長亂意,則得定相現(xiàn)前,三昧成就,是為制令心調(diào)。
(五)折伏懈怠,謂坐禪之人,若以不得勝定,令心無味,故成懈怠,而欲睡眠,是時必當諦觀諸禪功德,策勵精進,則定相現(xiàn)前,三昧可得,是謂折伏懈怠。
(六)心無味著,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以慧根遲鈍,及少方便,不得寂靜之樂,故于勝定無所樂著。
(七)心歡喜,謂坐禪之人,于諸勝定,心若無味,當觀生老病死,及諸惡趣,令生恐怖,然后念佛法僧等諸功德,策進身心,令欣得禪定,是為心歡喜。
(八)心定成舍,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當調(diào)伏諸根,如理思惟,安住寂靜,而舍一切非正之行,是為心定成舍。
(九)近學定人,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應當遠離不修威儀及不習寂靜之人,而常親近安住寂靜、威儀整肅、心源泯凈者,依其教誡,或就正定道業(yè),是為近學定人。
(十)樂著安定,謂坐禪之人,欲修禪定,于彼得定善解緣起入寂靜處者,即當愛樂恭敬,求其開導,以起定心,是為樂著安定。
必要準備
環(huán)境
要選空氣好,相對安靜,不易被人干擾之處,該開的窗門開;電視、收音機關(guān);關(guān)好門,免得他人闖進打擾。這是自然環(huán)境。同時,心情要在比較平靜時,身體狀況要在心比較正常時,如果是心亂如麻時,或身心病痛很嚴重的,請勿禪從,這是身心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不好,易走火入魔,比如,你正全身心入靜時,誰狠狠地推你一把,你就可能出些問題。心情太亂時禪坐,也不易入靜,甚至誘發(fā)不好的心情、行為。
食
從佛教角度,稱吃飯為藥食。食物,是作為藥來用,藥用的種類不對、無益身心,藥用的量多少不對,也有害身心,因此,要注意,如準備坐禪時,不要吃刺激性強的東西,如蔥、蒜、酒等。吃飯亦不可過飽、或過饑。這些,皆不利氣血的穩(wěn)定運行、保持人的清醒,會使四大不調(diào)。
睡眠
睡眠是無明的一種,但是凡夫,身心有這規(guī)律。因此,要保證睡眠時間,但過猶不及,睡眠過多,使人昏沉,也浪費時間,少睡眠、太疲憊,也無法禪坐。曾經(jīng)阿那律“一睡一千年”,遭佛批評,被批評后,又七天七夜不睡,以致瞎了眼,猶如琴弦,太緊太松都不行。不過阿那律的行為感動了佛,雖然失去了雙眼,卻開了天眼。
身體
身體雖然是臭皮囊,但可以借假修真,由身及心。禪坐開始之前,要焚香,跪拜三次,調(diào)身心,進入角色,并注意以下事項:
A:坐墊稍厚,不要太軟,太軟無法坐穩(wěn),坐穩(wěn)很重要。
B:坐式可全結(jié)跏跌坐,右腳置于左膝上,再左腳安于右膝上,此是吉祥坐或降魔坐;可半結(jié)跏跌坐,以左腳置右腳上,令左腳指與右膝齊,右腳指與左膝齊,亦可胡坐,即盤著雙腿,兩雙腳都貼在地上。第一種,訓練有素的,年輕人可用;第二種,比較合適一般人用;第三種,胖人,年紀大的人好用。當然不全這樣,有的人年紀雖大,卻身體很軟,用第一方式亦無不可。如果以上方法,皆不合適,就象平常一樣,坐在椅子上,亦可。總之,以舒適,自己覺得合適為原則。
C:要寬解腰帶,卻除手表,眼鏡等緊扣在身上的有礙物,衣褲不可太緊身。
D:以左手掌放右掌上,或右手掌放左掌上,手掌朝天,放大腿上,大約在肚臍下兩寸的地方,手掌微彎,兩大拇指相觸。
E:手臂要放松,肩應稍下垂,雙臂不要緊貼身體,應離身體兩寸,使空氣可以流通,以使不落入睡意,不使臂與身體互相擠壓。
F:背,挺直,又放松,不可弓著。
G:眼睛:一曰微閉,以輕松為度。一曰,不可全開,不可全閉,微微的張開,使少量的光線進入即可,眼瞼不下垂,意識中看向丹田(丹田:臍下1-3寸左右)方向,或兩眉之間(高血壓者不可看兩眉之間)。依自身實踐感覺,清凈圓融、輕松放松即好。
H:顎要保持松弛,不要咬緊上下排牙,要留有微隙,雙唇輕貼,以能自由出入氣息為宜。
I:舌輕頂上顎,接通氣脈。
J:頭,微微向前,不可下垂,不可高昂。
調(diào)好這些,全身適度搖動,活動一下,然后,自我修正檢查核實自己必要的準備功夫是否到家(是否符合所列的要求),達到要求的標準后,開始靜幾分鐘,然后,放下所有的舊事,未來事。
息
佛教分呼吸有四種:
甲:風相,出入有聲。
乙:喘相,雖無聲音,但出入結(jié)滯不通。
丙:氣相,無聲亦不結(jié)滯,但出入不細,很粗浮。
丁:息相,出入無聲,不結(jié)滯,不粗浮,出入綿綿,若存若亡,形神安穩(wěn)。
風相,氣散,喘相,氣結(jié);氣相,則勞卻不科學,只有息相;才是我們要求的,息,才能定。
調(diào)心
以上準備功夫,都為了這一招,調(diào)心、定心。要調(diào)心,調(diào)伏這心猿意馬,達到定心,除為調(diào)心準備必要環(huán)境外,還要專門的訓練方法。
坐禪呼吸法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這是高境界的坐禪,初學者不易做到,暫不談。這里只談有形式的坐禪,不過,要注意的是,坐禪不等于枯坐。馬祖就說過,磨磚不何作鏡,枯坐豈可成佛。因此,坐禪講究具體的方法。法門無量、禪法萬千,這里,介紹坐禪方法之一——呼吸法。呼吸法的修持,在必要的準備功夫完成之后方可進行。
鼻吸鼻呼
把注意力放在鼻孔的前部,感受鼻吸鼻呼時,空氣進出鼻孔的韻律和感覺。
數(shù)吸
鼻吸鼻呼,一呼一吸數(shù)一,再呼再吸數(shù)二,以此類推,但不要把數(shù)數(shù)的太高,十以內(nèi)可,這數(shù)是心中在數(shù),而非口數(shù)。
腹吸
吸氣時,腹部會自然鼓起,呼氣時,腹部會伏下去,注意腹部的一起一伏,亦可結(jié)合數(shù)數(shù),方法類同上。
腹式呼吸
意肚臍本是連著母親的營養(yǎng)窗口,此時用上了。淡化了鼻口的呼吸,回到了新生兒的狀態(tài),嬰兒不用口鼻呼吸,如何生長呢?“獨異于人,貴于食母”,直接在肚臍處,丹田接受天地營養(yǎng)的滋養(yǎng),作如是觀,譬如長生不老的妙方啊。 常規(guī)是,吸氣,肺部擴張,自然腹部隨之擴張。一般解釋為,腹部吸氣,腹部鼓脹的動作,呼氣癟下去的動作,為自然腹式呼吸。
腹式逆呼吸
即腹部吸氣時,肚皮癟下去,腹部呼出時,肚皮鼓起來!這,很要些內(nèi)力,和心念的專注,才能做到。效果也最好。
關(guān)鍵的關(guān)鍵是從前面講的“風相、喘相、氣相”練至“息相”,就是高妙的坐禪呼吸法。
鼻吸口呼
鼻吸時,注意感受鼻孔吸氣時的感覺,口呼時,注意口呼時的感覺,這方法練到一定時間后,鼻吸口呼時,除了感受鼻吸口呼時鼻口的感覺外,還可注意鼻吸口呼時腹部的起伏感覺,達到一定功夫后,尚可配上數(shù)吸數(shù)呼、數(shù)起數(shù)伏、一旦能達到這三者配合默契,那么,就心不顛倒、意不散亂,進入禪境了。
以上四種,如同念佛必須要見到真實佛像才能攝心的,不失為幫助靜心的方便法子。另有兩呼吸法,少有人知道,這里一并介紹:
口呼阿彌陀佛法
鼻孔綿綿吸氣,注意鼻吸時鼻孔的感受,氣要吸得滿滿的,滿腹,然后,口呼氣,同時,口呼阿——彌——陀——佛,不以聲呼,但以氣呼,呼到佛字時,氣長出,直到氣呼完止,同時,注意腹部的自然內(nèi)收,呼出阿——彌——陀——佛氣韻時,觀想阿——彌——陀——佛之字一個個隨氣被呼出口去。
口呼六字真言法
口念“唵 嘛 呢 叭 彌 吽”法,方法類同上。
以上二法,如你感覺置身明朗祥和的環(huán)境中時,可選第(5)法,如您感覺置身陰暗怪異的環(huán)境中時,可選用第(6)法,均有鎮(zhèn)邪安心的妙用。
以上呼吸法,如運用得當,長期堅持,可使你的身體素質(zhì)精神境界得到雙提高。
坐禪方法
擴展髖關(guān)節(jié)
具體操作如下: 練習者端身正坐于墊上,兩腿相盤于身前,兩足相抵,盡量收至會陰前;然后用兩手心略微用力按壓膝關(guān)節(jié)部位,一壓一松有節(jié)奏地進行施壓,由輕到重,直到兩膝關(guān)節(jié)部位貼到墊子為好。繼而,身體前傾,用兩手握住足尖,以肘部壓膝關(guān)節(jié),同時全身向前下壓直至前額部接近足尖為好。 【引用自“得月樓”好友日志,祝福
兩步雙盤法
坐禪雙盤只有兩步。
1,左腿約135度前置,將右腳搬來架在左大腿根。
2,待右膝輕緩著地時,將左腳搬上來架在右腿上。
在做第一步的時候,可以之前做做體操的下蹲、弓步類的壓腿練習,增加肢體柔韌度。做一段時間。能很輕松地坐下,將一條腿搬起架上為止。
此時,配合吉祥手印手指功的練習,就很快,不知不覺腿的功夫,迅速到位了。感覺不到怎么疼的,因為心念在手指上。同時牽扯協(xié)調(diào)了腿上的經(jīng)絡連通全身的。
【吉祥手印手指功的練習,助減輕盤腿的經(jīng)絡痛】
即,在壓腿盤腿時,練習吉祥手印的手指功。
參見下法,
“曉小吉祥手印的手指功修煉,最佳是在壓腿【坐禪的雙盤坐或盤腿來做】的空當兒來練習!順序為:食指、無名指、小指、大拇指、中指的順序,緊握拳輪流放出單指左右手相抵按壓,(大拇指,為單手的。放開大拇指,按回緊握拳的中指和無名指第二骨節(jié)為一次按壓)輪流做81次按壓。”
第一步做到位后,常規(guī)來講,第二步的另一條腿搬上來,會很疼。
配合吉祥手印可以很輕松:
如上手指功做完后,將第二條腿搬上來,再做雙手吉祥手印合十的準備練習,然后以雙吉祥手印【緊握中指和無名指于手掌心,其余各指相抵合十】,置于后背心。腿幾乎不痛了,但后背和胳膊、手掌、指等,會牽扯到。自然挺拔。
(架好雙腿后,緊握拳,放出食指和小指,其余仍緊握。兩手相抵按壓81次。此時,能很輕松做雙吉祥手印合十。即兩手的中指、無名指緊握,其余放開的三指左右對應相抵,置于后腰處,指尖向下。可保留1-2分鐘。身體略前傾,合十內(nèi)翻轉(zhuǎn)至指尖朝上,滑至后背心。就成了。保持5-15分鐘。咀嚼、吞咽等如意禪動功輔之。)
這是曉小靈修式坐禪(曉小坐禪4)的姿勢。也是最高難的一個動作之一。
循序漸進雙盤法
【來自“青花瓷”“暗香浮動”好友,祝福!】
我從15歲開始練氣功,那時就聽說有雙盤這種姿勢。自己試了幾下,發(fā)現(xiàn)根本沒希望,再加上書上和老師都說不強求雙盤,所以也就沒當回事。隨后練氣功十幾年,都是散盤坐。
其實,當時一來是年輕,沉不住氣,沒有定力。二來,還是對雙盤的好處沒有認識。三來,缺少具體的指導如何修煉。
就書上的東西來說,各派修行都重視雙盤。氣功家認為雙盤使身體更穩(wěn)固,便于長時間靜坐;瑜伽功認為雙盤使心定,并能引導氣的上行下行;武術(shù)家認為對內(nèi)功修煉很重要。醫(yī)家認為舒展經(jīng)絡,可百病不生。而佛教密宗則認為可以使氣入中脈,迅速入定。
2008年,我37歲。夏天,一個大學一起練功的同學,對我強調(diào)了雙盤的重要性。并留下一句話“欲降服其心,必先降服其腿”,引起了我的重視。后來又咨詢了另一位已經(jīng)雙盤三年的道兄,也說自雙盤以后,心更定,身體更好。但自己仍然缺乏練成的信心。后來偶然跟一位中醫(yī)按摩大夫談起,得到了一些具體的經(jīng)驗,這才下決心練起來。
這位中醫(yī)大夫的經(jīng)驗大致如下:
1. 雙盤人人可練,即使60歲開始練起,也可在一年左右練成。如果30多歲開始練,用不了一年。
2. 雙盤練得不僅是筋骨,而是把經(jīng)絡全部打開。
3. 如果練成,并每天堅持雙盤坐20分鐘,可保70歲登山如小伙。日常基本百病不生。
4. 雙盤練成后,打坐就不會再腰疼。腎氣充足,甚至想弓著腰坐都不可能,氣足的會把脊背頂?shù)暮苤薄?br /> 5. 開始練幾天之后,就會持續(xù)的腿疼,然后會腰疼。不練的時候也一直疼。這位中醫(yī)大夫22歲開始練的雙盤,自稱腰疼達半年之久。
6. 具體的練法是每天先散盤打坐一會,然后試著雙盤,直到盤上,然后忍痛,直到時間越來越長。
7. 練雙盤,能迅速促進胃腸蠕動。即使飯后立即開練,20分鐘后胃就全部排空了。
8. 雙盤不僅打開腿部經(jīng)絡血脈,而且會打開胯關(guān)節(jié)。
9. 雙盤的姿勢其實腳踝壓住了大腿內(nèi)側(cè)的大動脈,為了打通動脈,心臟會加大力量泵血,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脈。
10.在打通腿部血脈前,由于雙腿動脈不過血,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時心臟又在加大供血力量,因此,五臟六腑會得到大量的供血,迅速改善臟腑機能,并促進大腦供血。
以上這些經(jīng)驗是非常珍貴的,其中既說明了雙盤的好處,又有一些實踐中的經(jīng)歷,很有指導意義。有了這些指導,我有了一些底,決心開始練。
我從08年9月中旬,大約是中秋節(jié)開始的。我沒有采取大夫教的辦法。大夫的方法其實是硬掰上去,然后忍著。對于我這樣根本掰不上去的人來說,很難入手。所以我用的是循序漸進法。
我的具體方法是:
第一步:
方法:先單盤,這時候上面的腿會翹的很高。然后用雙手壓這條腿的膝蓋,慢慢向下壓,直到壓到貼住下面的腿。這就是第一步要達到的標準。
對于初練的人,這已經(jīng)是個很難的過程了。基本上,需要至少一個月,才能壓平。這里有一個關(guān)鍵,就是要象揉面一樣,一下一下的壓,而不是一下壓到平。壓到平了,也不需要一直壓在那里,而是要抬起來讓它恢復,再壓下去。累了疼了,就換腿。初壓時,可以每壓一會就休息5到10分鐘,讓腿有時間恢復。
我自己的經(jīng)歷大約是,前一兩周,基本上壓不平。但是,腿上已經(jīng)開始疼了,而且疼得地方不斷變化。我記憶中最先疼的部位是足三里那里的一條筋,疼了兩天就換地方了。但這時候就明顯感覺飯量大了,可能是因為足三里是胃經(jīng)的地方,胃經(jīng)被初步的打通了。大約到一個月的時候,上面的腿基本壓平了,可以貼到下面的腳上了。但是并不是可以一直那么平,只是壓下來沒那么疼了,如果不立即抬起來還是很疼的。
第一個月是身體變化最大的時候。基本上腿上的胃經(jīng),膽經(jīng),脾經(jīng),都被拉開了。胃經(jīng)拉開的表現(xiàn)就是能吃了。脾經(jīng)疼的地方主要是小腿前面大骨頭的內(nèi)側(cè),疼完了就表示初步打通。膽經(jīng)疼得地方主要是大腿外側(cè),這部分打通以后,好處就更多了,消化功能增強,身體對營養(yǎng)的吸收更好,加上脾的功能增強,身體已經(jīng)進入了氣血上升的趨勢,開始逐漸修復體內(nèi)的各種小毛病。而且由于膽經(jīng)打通,膽經(jīng)經(jīng)過頭部,促進大腦供血,而且肝火得到舒瀉,睡眠的質(zhì)量會越來越好。身體整個就進入了上升的狀態(tài)。
這個期間還有大腿的內(nèi)側(cè)也會疼,主要是脾經(jīng)和腎經(jīng)的位置。
我的時間安排是這樣,每天晚上練習大約30分鐘,早上5分鐘。晚上是主要壓的時間,要盡量多壓,壓完睡覺,讓身體恢復,拉開的筋骨需要供血長出新的細胞。早上簡單壓一下,主要的目的不是進步,而是拉開避免肉又長死了。
我用了接近一個月壓到平,但仍然很疼,大概到第二個月滿,已經(jīng)可以在平的位置上不太疼了,但還不能保持平的姿勢超過幾分鐘。而且,每天剛開始的時候,都疼痛難忍,好像根本沒法壓下去一樣。不過,只要使勁壓下去一下,疼痛就逐漸消失了。每天都是剛開始的第一下最疼。大約到5個月的時候,才能做到一上座就壓平,而且不怎么疼。
第二步:
方法:將下面的腳向前移動,使得上面腿的膝蓋可以壓到坐墊上,并與下面腳的腳跟貼平。下面腳向前移動的不要太多,以上腿的膝蓋壓到坐墊時正好貼住下腳的腳跟為準。
這個步驟就是為把下面的腳抬上來做準備了。大約可以在第三個月就開始練習,并不需要第一步完全達到之后再開始。這個步驟會拉開膝蓋彎外側(cè)的那跟大筋。我這根筋大約是疼了三周吧。
第一步壓平不太疼了,就可以同時開始第二步的練習。但第一步是基礎(chǔ),基礎(chǔ)練好了,第二步就簡單了。
這里要補充一點,就是坐墊。練第一步的時候,可以用軟坐墊,到了第二步,就需要相對硬的坐墊才好。
第三步:
方法:用一塊瑜伽磚,或者幾本書,把下面向前移的腳墊高,高度要基本超過膝蓋的寬度。使上腿壓到坐墊的時候,下面的腳實際上比膝蓋高一點(或接近)。如果能在腳墊高的時候把上腿的膝蓋壓到坐墊上,那么把腳向內(nèi)一抬,就已經(jīng)可以雙盤盤上了。不過由于這時候盤上也堅持不了多久,所以沒必要急于盤上,仍是循序漸進為好。
以上就是我的循序漸進雙盤法,應該是適合大多數(shù)人的。總的來說,最核心的環(huán)節(jié)還是第一步。第一步的練習要貫穿始終,直到你能輕松盤上。
下面再講講我的一些理解和體會: 1. 雙盤中疼痛的地方,表面看是肌肉或筋骨疼,其實都是經(jīng)絡疼。
2. 經(jīng)絡疼過之后,相應的臟腑就開始進入良性循環(huán)。
3. 經(jīng)絡的疼痛是輪流的,而且是循環(huán)的。疼過一遍之后,以前疼完的地方又開始疼。
4. 練習過程中,輔以按摩是非常有效的,平時每天壓完疼得時候可以自己按摩幾分鐘。如果有多處經(jīng)絡同時疼,找專業(yè)中醫(yī)按摩一次,能否迅速的解決問題,而且可以加快進程。
5. 如果某天疼得厲害了,第二天應該休息一天。因為拉傷的組織需要休息來修復。
再把我的進程列表,供大家參考:
1. 第一周,軟坐墊,胃經(jīng)足三里部分疼兩天,然后大腿外側(cè)膽經(jīng)疼;膝蓋最疼。
2. 第二周,大腿內(nèi)側(cè)疼,持續(xù)超過3個月;
3. 第三周,脾經(jīng)小腿前側(cè)疼。白天放松的時候感覺腿上血脈跳動。
4. 第四周,上腿壓平,貼到下面的腳上。胃口見好,飯量增大。
5. 第六周,壓平以后,用布帶綁在下面腳上,第一天堅持一分鐘,每天加一分鐘。渾身大汗,電子血壓計顯示,綁住的時候高壓160,低壓130。松開綁后,半分鐘內(nèi)恢復到正常80/120。第五天直接加到10分鐘。明顯感到大腿內(nèi)側(cè)動脈在加力泵動。
6. 第七周,放棄綁住的方法。開始同時加練第二步。放棄綁住主要是太疼。開始用硬墊。
7. 第八周,去做按摩,大夫說,以前堵塞的脾經(jīng)已經(jīng)基本暢通了。
8. 第九周,每天坐下5分鐘后開始放屁,然后打嗝。估計是因為胃腸蠕動加快,促進了消化系統(tǒng)的順暢。我本來有胃寒的毛病。
9. 第10周左右,開始練習第三步。膝蓋基本不疼了。
10.第12周,跨部開始拉開,有時感覺尾椎骨血管跳動。
11.第14周,開始跨部疼,持續(xù)不到一周。
12.第15周,開始腰疼。表現(xiàn)很象腎虛,坐的稍久一些,起來腰就疼。至今仍疼,還沒過去。
13.第16周,試了一下雙盤,能盤上了,不過很疼,一分鐘都堅持不了。
14.第17周,感覺大腿內(nèi)側(cè)有一股熱氣向下走到腳上,共出現(xiàn)3次,可能是腎經(jīng)打通。
15.第18周,背疼,膀胱經(jīng),約從肩胛骨下方開始,到胯骨上方疼。持續(xù)約三周,每周疼個三天左右。
16.第19周(春節(jié)),把荒廢多年的氣功揀起來練,發(fā)現(xiàn)內(nèi)氣已經(jīng)比較充足,不象半年前,基本提不起內(nèi)氣。
17.第20周,胯骨拉開的比較厲害,坐下就胯骨疼。
18.第21周,飯量又開始增加。單盤已經(jīng)基本不疼,開始加大第三步的練習。
能海上師說:坐時威儀:一、金剛跏趺,如佛之威儀而坐,令兩膝與尾閭?cè)c支持全身之重量,從兩膝引一直線與兩腿構(gòu)成一正三角形,全身之重心,即在此三角形之中心。不能金剛跏趺者,半跏趺亦可,不能半跏趺者,架馬亦可,但必不可舒腳坐。然欲禪定成就,終須學習金剛跏趺,如是坐者,如大龍蟠,任坐若干時間,無踝骨酸痛之病,以肢體盤曲故,全身之氣自然聚斂,于定極為有益。二、身子不可太向前,亦不可太向后,從發(fā)際上四指頂門處,垂一直線,令此線通過喉、心、丹田,與地面成垂直線即可,脊柱不可令曲,亦不可用力,挺直坐下之時,先將腰身伸直,然后放下,使脊柱節(jié)節(jié)相拄,自然身形端正,久坐不疲。
坐禪收功 參考方法:
收功:意念之,內(nèi)外能量收歸丹田,雙手輕合掌,于腹前輕輕摩挲。
左下右上疊掌抱于臍前,圍繞肚臍順時針摩轉(zhuǎn)3圈;
再換手,右下左上疊掌逆時針摩轉(zhuǎn)3圈。
之后,雙手掌搓熱,輕摩面部后睜眼下座。
坐禪心法
大乘心法之一參考
回復: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jīng)卷六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
無數(shù)恒河沙劫,于時有佛出現(xiàn)于世,名觀世音。
“我于彼佛發(fā)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于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xiàn)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一 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佛教怎樣坐禪啊? 心里默念佛號嗎
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聞”,攝住妄念不動而入定。不然你坐在這里,嘴里念咒或佛號,腦子里面卻七想八想,那就不能入定。一定要心念耳聞,死心塌地地打坐。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在心空。修行為的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一切都要放下,才能入道。在家人比出家人多一重障礙,有家庭,煩惱多,驢事未去,馬...
道家修行里面包括冥想嗎
靜坐,沒有什么雜念,觀想某個東西。像一些宗教的修行就有冥想這一類。像佛教有禪觀之法,就是坐禪觀想,有的修行高的和尚,在圓寂后火化只有心不能燒化,其心或是觀音像,或是佛像,或是出五色光的石頭。通常冥想都有一定的姿勢,無非打坐,身體正直,手的姿勢是有很多種的。有一種姿勢是雙盤坐,...
入定是什么感覺?
入定是指在修行的過程中,身體靜止不動,并且心也不動。入定指的是完全的一種內(nèi)心專注于某種事物而不動搖的狀態(tài),清明不昏沉,平衡柔軟。入定即入于禪定。有時得道者的示寂,也稱為入定。可區(qū)分為有心定、無心定。入定又分成四個層次: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還有很深的定,叫都叫不出來。功夫...
佛教坐禪的一種狀態(tài)叫什么定
坐禪,意思是閉目端坐,凝志靜修。用心看著頭腦中紛飛的念頭,念頭會慢慢地靜下來,靜下來的頭腦則會出現(xiàn)一片晴朗的天空。就像搖動杯子里渾濁的水,不動杯子,杯子里的渾濁會沉淀到杯底,水則會清凈無暇。坐禪的功用是能讓坐禪的人,頭腦清晰、思維有序、行動專一。觀處明凈,謂修行之人,欲修禪定,...
在佛法里有讓人清除雜念的修行嗎
修行佛法清除雜念妄想常見的方法比如有坐禪、念佛號等等 坐禪簡單說就是打坐,心念只關(guān)注于自己的呼吸,腦子的妄念逐漸熄滅,最后獲得開悟。念佛簡單說是一心專注于佛號上,嘴上念著佛號,心里想著佛號,耳朵聽著佛號,這樣綿綿不斷,最終一個妄念都不起,起心動念全都是佛號,達到念佛三昧的境界。具體的...
什么叫禪定
什么是我們的定力呢? 主要是持戒,戒律嚴謹。 如果一個戒律你都做不到,包括吃飯啊、睡覺啊等等的事情,也就是財、色、名、食、睡你都克服不了,你想“我念著佛號,就可以達到修行的目的”,那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你念得再多,由于不持戒也不能成佛。所以說,必須靠戒律。 應該靠戒律來培養(yǎng)我們平時的定力,我們...
坐禪修行,坐禪需注意什么
4、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破識無邊處的有想境界及無所有處的無想境界。此時一切有無相貌都蕩然無存,心中清靜無為,達到三界定相里的最高境界。四禪八定屬于世間定,是禪定的基礎(chǔ),佛陀在成佛和涅槃時,也曾修行四禪八定功夫作為助緣,所以四禪八定重要性不可忽視。由四禪八定的內(nèi)容可以得知,每一項...
四禪八定的坐禪過程
佛弟子都不要修學這個“無想定”,因為他們都不要進入無想天,所以進入此天者都是外道。更深禪境以上四種禪定還是沒有舍離色界。如果修行者覺得有色身很麻煩,想舍棄它,那么就要修習更深的禪定,如: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1、空無邊處定一個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須把種種色...
生氣時候為什么不能打坐
在靜坐修行時,能否有效地控制思緒是至關(guān)重要的。如果心能夠穩(wěn)定,不隨雜念飄忽,那么這種坐禪就是成功的。衡量坐禪成功與否的標準,就在于心能否達到寧靜的狀態(tài)。當心完全靜下來時,便意味著修行者已經(jīng)掌握了坐禪的精髓,達到了較高的境界。然而,情緒波動,特別是生氣時,會嚴重干擾內(nèi)心的平靜。在這種情況...
我是學佛的,請大家?guī)兔ΑN业男目偸嵌ú幌聛?經(jīng)常胡思亂想!怎么辦?
坐禪 不可強行壓制 放松 慢慢輕松下來 漸漸入靜 時間沒限制的 不要讓自己有壓力 慢慢來 修行是逐漸的 前念已滅 后念未起 一念不生 回光一瞥 了了常知 當下抓住 覺性顯前 1.看大成佛經(jīng) 以盡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 首先明理 先看《楞嚴經(jīng)》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 《金剛經(jīng)》《大般涅磐經(jīng)》《...
相關(guān)評說:
衢江區(qū)面錐: ______ 這很正常,功夫依次第修證,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知道雜念來了,不要追隨這個雜念,久而久之,就專注了,這是第一步.需要自己不斷歷練求證.
衢江區(qū)面錐: ______ 如果對佛學有興趣看這個你會有大發(fā)現(xiàn),這才是佛教終極秘密! 1.釋迦摩尼佛成佛以后,首先直接的給眾生開示了“次第一心三藏”,即《華嚴經(jīng)》,準備講明“次第一心三藏”的當下開示“一心三藏”就可以圓滿.但是發(fā)現(xiàn)事與愿違,許多人...
衢江區(qū)面錐: ______ 這些對于一個學佛的人來說應該是好壞參半的事,好事是因為與佛有緣,易起感應,在佛教來說事物都是有因緣的,過去世無數(shù)世積累在阿賴耶識中種下菩提種子,之后就會慢慢的發(fā)芽成熟,所以有些人可能一學佛就很快有感應,有些人可能很難生出感應. 但是這些境界和感應也很容易引人陷入一種執(zhí)著的境界,也很容易讓人滋生出一些貢高我慢的想法,所以如果真的有心學佛,希望踏實的學,自己定好功課堅持做,對于這些神通境界,不要太過在意,順其自然就可以,有境界不會過度去追求,沒有境界也不會太強求. 祝道業(yè)精進,般若增長,一切善愿速得圓成,南無阿彌陀佛
衢江區(qū)面錐: ______ 佛在臨涅磐時解答問題其中的默摒置之,是說佛弟子只要持戒真修,護法龍?zhí)熳匀桓袘獡碜o!修行中在寺院等道場里,或遇到假修行人等來擾亂真修行人,則應不理會不采納(默摒)
衢江區(qū)面錐: ______ 佛法認為,一切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因、有緣而后有果.一切因緣成就的事物都是有生有滅,沒有永恒和注定.一切都是在聚散、離合中形成,也在聚散、離合中轉(zhuǎn)變.所謂預言或者什么天機,說的是事物發(fā)展的可能性,不是必然性.有些有特...
衢江區(qū)面錐: ______ 這句偈言是針對神秀禪師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而作.菩提本來是生長在印度的一種樹,因為本師釋迦牟尼佛再其樹下修行證道成佛,被佛弟子尊為勝樹,后引申為菩提心,意思是,能使人了悟宇宙人生的...
衢江區(qū)面錐: ______ 修行,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見性,見到不生不滅的清凈自性.禪宗里面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我們世間的孝子,首先要體會和理解父母的這顆心,才叫做孝子;學佛的佛弟子,要體會佛的心,才叫做真正的佛弟子.修行分三個角度:無念為...
衢江區(qū)面錐: ______ 反復的只念一句“掃塵除垢”,持之以恒,最終開悟了.這是真實的故事:佛陀在世時,有位弟子名叫盤特尊者,帶著他的弟弟投入佛陀座下,在僧團中修行.盤特尊者很有智慧、很聰明,但是他的弟弟周利盤特卻是反應遲鈍,總是心不在焉而...
衢江區(qū)面錐: ______ 可以采用觀心、參禪、念佛等法門.舉例-——元音老人講如何觀心(觀照 ) 達摩祖師:「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但如何觀心?本文即是元音老人對這個問題作了許多精辟的論述,尤其是下座后日常生活中的觀照,保護本心、...
衢江區(qū)面錐: ______ 這種情況很少的話 建議你買點阿膠補血顆粒或者阿膠塊拿來吃吃 應該可以改善!跟你說的 這樣經(jīng)常天旋地轉(zhuǎn)可能嚴重貧血或者懷疑是不是頸椎增生壓迫了頸動脈導致的.如果頭云的時候轉(zhuǎn)轉(zhuǎn)頭癥狀減輕了的那肯定是,我建議你做做按摩試試,肯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