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猜成語二十五個和事字相似的字,上面是個古字,打一或語
看圖猜成語二十五個和事字相似的字,上面是個古字,打一或語, 看圖猜成語好多和事字差不多,可上面是個古字
一事無成
yī shì wú chéng
[釋義] 連一樣事情都沒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無成就。
[語出] 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
[正音] 成;不能讀作“cénɡ”。
[辨形] 事;不能寫作“是”。
[近義] 一無所成 一竅不通 勞而無功
[反義] 功成名就 勞苦功高 一技之長
[用法] 用作貶義。可用于個人;也可泛指所有的人或國家、民族、團體。一般作謂語。
[結(jié)構(gòu)] 主謂式。
猜圖中有二十五個字
一五一十
五、十:計數(shù)單位。五個十個地將數(shù)目點清。比喻敘述從頭到尾,源源本本,沒有遺漏。也形容查點數(shù)目。
[拼音]
yī wǔ yī shí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五回:“這婦人聽了這話,也不回言,卻踅過來,一五一十,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
[例句]
王警官通過耐心地詢問,終于使小林一五一十地說出了事情的原委。
[近義]
原原本本 如數(shù)家珍 滴水不漏 一清二楚 ...
[反義]
一塌糊涂 有頭無尾 含糊不清 有始無終
二十五個字的古詩
杜甫《絕句》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看圖猜成語時鐘上面一古字古字上面是1000
謎底:千金一刻、一刻千金。
一刻千金
yī kè qiān jīn
【解釋】一刻時光,價值千金。形容時間非常寶貴。
【出處】宋·蘇軾《春夜》詩:“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結(jié)構(gòu)】主謂式。
【用法】用作褒義。常用于表示時間的寶貴。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一;不能讀作“yí”。
【辨形】刻;不能寫作“克”。
【近義詞】分秒必爭
【反義詞】度日如年
【例句】時間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我們必須珍惜分分秒秒;刻苦學習;努力向上。
從放開頭的成語,二十五個字
放長線釣大魚 比喻做事從長遠打算,雖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將來能得到更大的好處。
放蕩不羈 羈:約束。放縱任性,不加檢點,不受約束。
放刁撒潑 放:使用;刁:無賴,刁滑;撒潑:蠻不講理。指使用刁鉆狡猾的一套手段。形容極不講理。
放飯流歠 歠:喝,飲。大口吃飯,大口喝湯。舊指沒有禮貌。
放歌縱酒 放歌:高聲歌唱;縱酒:任意飲酒,不加節(jié)制。盡情歌唱,放量地飲酒。形容開懷暢飲盡興歡樂。
放虎歸山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放虎自衛(wèi) 放出老虎來保衛(wèi)自己。比喻利用壞人而自招災禍。
放浪形骸 放浪:放蕩;形骸:人的形體。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jié)的束縛。
放牛歸馬 把作戰(zhàn)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zhàn)爭結(jié)束,不再用兵。
放辟邪侈 放、侈:放縱;辟、邪:不正派,不正當。指肆意作惡。
放任自流 聽憑自然的發(fā)展,不加領(lǐng)導或過問。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放言遣辭 放言:敞開說;遣辭:用詞造句。指無拘無束地說話或?qū)懳恼隆?br /> 放之四海而皆準 四海:古人認為中國四境有海環(huán)繞,故稱全國為“四海”;準:準確。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
放縱馳蕩 放縱:無拘束。馳:亂跑。蕩:游蕩。沒有管束地亂跑亂逛。形容不求進步,到處游蕩。
二十五個術(shù)字間一個天字是什么成語
應該是回天乏術(shù)
發(fā)音 huí tiān fá shù
釋義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轉(zhuǎn)極難挽回的時勢;乏術(shù):缺少方法。比喻局勢或病情嚴重,已無法挽救。
出處
示例 后探得的耗,萬箭攢心,臟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術(shù)。(清·馮起鳳《昔柳摭談·秋風自悼》)
二十五個常用成語
1 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jīng)”“不知何時”。
2 不學無術(shù):指“沒有學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學”為名詞,常誤作動詞。
3 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 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5 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常誤來形容公安干警的機智。
6 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7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詞,指對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 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 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 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氣的創(chuàng)始者。常誤用為貶指。
12 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 腦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常誤用來形容“貶義詞”,貶義詞。
14 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15 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17 求全責備:指對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帶賓語,與此類似的還有“漠不關(guān)心”。
18 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20 卓爾不群:形容非常優(yōu)秀,超出常人。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超。易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易誤用為“進入”。
23 如坐春風: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與“景物”無關(guān)。
24 對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審問。易誤解為“爭論,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賓:特指夫妻相敬相愛。另有“舉案齊眉”。
26 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diào)過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diào)結(jié)果。
27 師心自用:形容固執(zhí)已見,自以為是。易誤用為“善于學習借鑒,為我所用”。
28 安土重遷:安居故土,不愿隨便遷往別處。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誅:形容罪大惡極,與“死有余辜”同義。易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30 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易誤解為“沒有成功”。
31 無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壞事)。與此相類似的還有“無所不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難或遭受挫折時能泰然處之,跟平常一樣。與此類似的還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談(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誤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兩端:形容遲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易誤解為行為前后不一致。
36 處心積慮:千方百計盤算,貶義詞。常誤解為“殫精竭慮“(用心精力,費盡心力)。
37 側(cè)目而視:形容畏懼而又憤恨,易誤解為尊敬。
38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后。易和“鞭長莫及”(指力量達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針、政策。易和“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說的是什么,指語言紊亂或空洞,它指的是說話人。易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成語知識二]:易混淆的成語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時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倫不類:在形容人時多指人的著裝不得體。
2、魚目混珠:比喻拿假的東西冒充真的東西。
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觀:形容事物繁多、豐富多彩。
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內(nèi)容豐富、連續(xù)不斷。
4、春風化雨:適宜于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滿城風雨:非指自然界的風雨,而是比喻訊息一經(jīng)傳出,到處議論紛紛。
5、蹉跎歲月:虛度光陰與歲月。
崢嶸歲月:不平凡的歲月。
6、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褒義。
振振有詞: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貶義。
7、學富五車:形容人讀書多,學問大。
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動聲色:不說話,不流露感情。形容態(tài)度鎮(zhèn)定。
無動于衷:心里一點也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
9、望其項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后,趕不上。
10、息息相關(guān):比喻關(guān)系密切。
休戚相關(guān):比喻關(guān)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揚湯止沸: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釜底抽薪: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2、一發(fā)而不可收:一旦開始便不能停止。
一發(fā)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成語知識三]:近義成語辨析
1 聳人聽聞 駭人聽聞: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實使者震驚”,后者則指“事件本身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2 如虎添翼 為虎添翼:前者指“使強的更強”,一般用于人或組織,帶褒義。后者比喻“給惡人做幫兇,助長惡人的勢力”,帶貶義。
3 養(yǎng)癰遺患 養(yǎng)虎遺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壞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還可以指人的錯誤或錯誤思想等。
4 無所不能 無所不為:前者是褒義詞,指“什么事情都會做”;后者是貶義詞,形容“什么壞事都干得出”。
5 無微不至 無所不至:前者是褒義詞,指“待人細致周到,體貼入微”;后者是貶義詞,形容“做事無法無天”。
6 迫不及待 刻不容緩:二者都形容“緊迫、不能等待”。但前者用來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則形容事情緊迫,必須立即去做。
7 因勢利導 順水推舟:二者都有“順應趨勢辦事”之意。但前者用于褒義,偏重于“加以引導,使其走上正路”;后者為中性或貶義詞,偏重于“靈活改變原來的主張”。
8 披肝瀝膽 肝膽相照:二者都有“坦誠”意。但前者用于表示個人對集體、對祖國、對黨、對人民忠誠,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間或組織之間的真心相見、坦誠相處。
9 貌合神離 同床異夢:二者都表示“表面關(guān)系不錯,實際有兩條心”之意。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時偏重于“離心離德”;后者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 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別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橫向比較,表示看待某個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縱向比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 望梅止渴 畫餅充饑: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雖有空想但無行動,后者表示雖有行動但不能解決問題。
12 色厲內(nèi)茬 外強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強大而實質(zhì)空虛”;但前者用于書面語,指精神狀態(tài)。后者常用于口語,指力量。
13 濫竽充數(shù) 魚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還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謙。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謙。
14 川流不息 絡繹不絕: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車馬、船只來往頻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15 渙然冰釋 煙消云散 化為烏有 化為泡影:四個成語都表示“消失”,但它們適用的物件不同,依次為“嫌隙或誤會”、“事情或情緒”、“具體事物或念頭”、“希望與打算以及諾言”等。
16 視而不見 熟視無睹:兩詞均指“看見就像沒有看到一樣”。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見就像沒有看見,或裝作沒看見”;后者偏重于“漫不經(jīng)心,不重視”,并有“經(jīng)常看見”之意,程度較深。
17 參差不齊 良莠不齊:二者都指“不整齊”。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壞人本質(zhì)有別。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長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壞事混在一起。
18 不脛而走 不翼而飛:二者都有可指“不經(jīng)推廣宣傳就迅速傳播”,后者還可能指東西突然無故丟失。
19 步履維艱 寸步難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難”。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還可以比喻處境困難。
20 飽經(jīng)滄桑 飽經(jīng)風霜:二者都可指閱歷深。但前者側(cè)重于“經(jīng)歷許多世事變化”,后者側(cè)重于“經(jīng)歷長期艱難困苦生活的磨煉”。
21 耳聞目睹 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聽眼看”的意思。但前者強調(diào)親自看到親自聽到,突出其真實性。后者則強調(diào)經(jīng)常看到聽到并不知不覺地受到深刻的影響。
22 背道而馳 南轅北轍: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為和目的相反。
23 不堪設想 不可思議: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但前者適用于嚴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適用于奇妙深奧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24 信口雌黃 信口開河:二者都指隨口亂說。但前者語意較重,指妄加評論、誣蔑和捏造事實;后者語意較輕,指說話不假思索或漫無邊際。
25 大海撈針 海底撈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氣。但前者比喻目的雖很難達到但仍有達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達不到,只是白費力氣。
二十五個燈籠各寫一個慶字組成一個天字打一個成語
普天同慶pǔ tiān tóng qìng
[釋義] 普:普遍;天:天下;慶:慶賀。普天下共同慶祝。
[語出] 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元帝生皇子;普賜君臣。殷洪喬謝曰:‘皇子誕育;普天同慶;臣無勛焉;百猥頒厚賚。’”
[辨形] 普;不能寫作“晉”。
[近義] 額手稱慶 拍手稱快
[反義] 哀鴻遍野 怨聲載道
[用法] 多用來形容國家令人高興的事。一般作謂語、賓語、分句。
[結(jié)構(gòu)] 主謂式。
[例句]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日子。
[英譯] universal rejoicing
看圖猜四字成語5個
1. 看圖猜四字成語,有五個字組成的重疊圖片,五個字分別是珍惜眼前人 余音繞梁 yú yīn rào liáng...出自:《孟子·告子上》。 杯水車薪的薪字,在古代是柴草的意思。 2、人才濟濟 人才濟濟的拼音為:
看圖猜成語答案及圖片 500個
一、酒囊飯袋[jiǔ náng fàn dài]1、釋義:只會吃喝,不會做事,譏諷無能的人。2、出處:《三俠五義.第六回》:這樣的酒囊飯袋的人,也敢稱個“俠”字,真真令人可笑!3、用法:聯(lián)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二、如雷貫耳[rú léi guàn ěr]1、釋義:意思是響亮得像雷聲傳進耳朵...
猜成語一張圖上全是事字中間一個人字
人浮于事rén fú yú shì [釋義] 指工作中人員過多或人多事少。[語出] 清·張春帆《宦海》:“老兄還沒有曉得這里的情形;實在人浮于事;安插不來。”[正音] 事;不能讀作“sì”。[辨形] 浮;不能寫作“俘”。[近義] 十羊九牧 投閑置散 [反義] 人盡其才 各得其所...
看四個圖猜成語答案?
四個圖片猜成語有答案 心想事成[ xīn xiǎng shì chéng ]基本釋義 [ xīn xiǎng shì chéng ]“心想事成”一詞為成語,意指“心里想到的,都能成功”。看圖猜成語答案大全四個老虎開頭 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虎不食兒 老虎兇猛殘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愛子之...
看圖猜四字成語一天
6. 看圖猜四字成語答案及圖片 1、喜上眉梢2、妖魔鬼怪3、余音繞梁4、盲人摸象5、雞飛蛋打6、心照不宣7、人走茶涼8、刀光劍影9、七嘴八舌10、悲喜交加11、雷聲震耳12、舍己救人13、眉目傳情14、豬朋狗友15、一針見血16、愁眉苦臉17、指腹為婚18、一拍即合19、花好月圓20、騎虎難下21、虎頭虎腦22...
看圖猜成語一個來一個歷
答案是“來歷不明”。解析:你看哈,圖里一個“來”字,緊接著又是一個走著的“歷”字,但它又不是真的在走路的歷史,而是像是個不明不白、悄悄溜達進來的“歷”。這不就像是我們有時候遇到的那種,突然出現(xiàn),但又不清楚它從哪里冒出來的情況嘛!所以啊,這成語就是“來歷不明”,用來形容人...
一張圖猜九個成語,第一圖是半個事字,兩個功字,應是事半功倍,想找這張...
事半功倍 粗茶淡飯 望而生畏 順手牽羊 獨具慧眼 文不加點 言外之意 暈頭轉(zhuǎn)向 見風使舵
看圖猜成語半個事字和兩個功字的組合
事倍功半 拼音]shì bèi gōng bàn [釋義]指工作費力大,收效小。[出處]《孟子·公孫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例句]錯過了學前教育這一關(guān)鍵期則往往事倍功半。
看圖猜四字成語18個圖
11. 一網(wǎng)打盡:比喻一個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徹底肅清。12. 滾瓜爛熟:形容讀書或背書流利純熟。13. 一身是膽: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14. 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過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觀察不細致,學習不深入,印象不深刻。15. 聽其自然:任憑事物按其固有的規(guī)律發(fā)展變化。16. 明火執(zhí)仗:點...
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一樣的成語_猜成語網(wǎng)
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相同的成語: 挨家挨戶——一家一戶,戶戶不漏。挨,依次,順次。 礙手礙腳——妨礙別人做事。 暗氣暗惱——受了氣悶在心里。 傲頭傲腦——形容倔強、桀驁不馴的樣子。 百發(fā)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槍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百舉百全——每次行動都能完成其事,形容...
相關(guān)評說:
孝南區(qū)現(xiàn)場: ______ 【1】 異曲同工 一五一十 口是心非 無與倫比 【2】 里應外合 多此一舉 天方夜譚 羊入虎口 【3】 白紙黑字 石破天驚 四大皆空 德高望重 【4】平四腳朝天 三言兩語 揚眉吐氣 比翼雙飛 【5】 正中下懷 大材小用 一舉兩得 東張西望 【6】 人仰馬翻 ...
孝南區(qū)現(xiàn)場: ______ 人浮于事 rén fú yú shì [釋義] 指工作中人員過多或人多事少.[語出] 清·張春帆《宦海》:“老兄還沒有曉得這里的情形;實在人浮于事;安插不來.” [正音] 事;不能讀作“sì”.[辨形] 浮;不能寫作“俘”. [近義] 十羊九牧 投閑置散 [反義] 人盡其才 各得其所 [用法] 用作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孝南區(qū)現(xiàn)場: ______ 看圖猜成語 照貓畫虎 [zhào māo huà hǔ] [釋義]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孝南區(qū)現(xiàn)場: ______ 事倍功半 拼音] shì bèi gōng bàn [釋義] 指工作費力大,收效小.[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例句] 錯過了學前教育這一關(guān)鍵期則往往事倍功半.
孝南區(qū)現(xiàn)場: ______ 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展開 一心一意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i xin yi yi,意思是只有一個心眼,沒有別的考慮.形容做事專心一意,一門心思的只做一件事.中文名 一心一意 外文名 single heart/mind 詞性 常用作形容詞 常用釋義 只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 近義詞 全心全意 解釋 只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形容做事專心一意,一門心思的只做一件事.相關(guān)信息 【近義詞】:全心全意、真心實意 【反義詞】:三心二意、心猿意馬
孝南區(qū)現(xiàn)場: ______ 【成語】:面有難色 【拼音】:miàn yǒu nán sè 【解釋】: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出處】:《官場現(xiàn)形記》第25回:“賈大少爺因為奎官之事,面有難色,尚未回答得出.” 【事例】:看到他~,我只好另想辦法.
孝南區(qū)現(xiàn)場: ______[答案] 應該是“白紙黑字”
孝南區(qū)現(xiàn)場: ______ 普天同慶^_^
孝南區(qū)現(xiàn)場: ______ 呼天搶地 【拼 音】: hū tiān qiāng dì 【解 釋】: 呼:呼叫;搶地:觸地;撞地.指向天呼號;用頭碰地.形容極端悲痛. 【出 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四十回:“肖云仙呼天搶地;盡哀盡禮;治辦喪事;十分盡心.” 【示 例】: 眼見兒子被敵人帶走;老母親~;痛不欲生.
孝南區(qū)現(xiàn)場: ______[答案] 看圖猜成語大火上坐一個鍋上有個良字——無米之炊. 無米之炊 wú mǐ zhī chuī 【解釋】炊:做飯.比喻缺少必要條件無法辦成的事. 【出處】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晏景初尚書,請僧住院,僧辭以窮陋不可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