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翻譯 文言文翻譯
要兩個人才能抱起來的樹木,(也)是由一顆小樹苗長成的
一千里長的行程(路程),也是從一步一步開始走下來(過來)的
合抱的粗木,是從細如針毫時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來的;千里的 行程,是一步又一步邁出來的。
說明萬事起于忽微,量變引起質(zhì)變!
要兩個人才能抱起來的樹木,(也)是由一顆小樹苗長成的
千里之遠的行程,(也)是從腳下開始的
荀刻1328814661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什么意思?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翻譯】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荀刻13288146616: 語文問題 (古詩 詞翻譯/解釋)51~60 -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5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合抱的粗木,是從細如針毫時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來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邁出來的. 說明萬事起于忽微,量變引...
荀刻13288146616: 急急急,古代語翻譯成現(xiàn)代語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譯: 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1、毫末:細小的萌芽. 2、累土:堆土. 從“大生于小”的觀點出發(fā),老子闡述了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說明“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里之行”的遠大事情,都是從“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為開端的,形象地證明了大的東西無不從細小的東西發(fā)展而來的.同時也告誡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yè)
荀刻1328814661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起于足下 的意思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這幾句話出自道德經(jīng),意思是說:一懷抱大的樹是由很小的幼芽生長起來的.很高的樓臺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起來的.走一千里路那么遠也是開始在第一步! 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天下難事必做于易.有一個點滴積累的過程
荀刻13288146616: 合抱之木是什么意思? -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合抱:兩臂圍攏,形容樹粗大.合抱之木,是形容高大的樹木.出處:《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刻13288146616: 幫忙翻譯成現(xiàn)代語 -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利關(guān)不破得失驚之,名關(guān)不破毀譽動之. 出自《李叔同說佛》 意思是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 我們只有先將利益看淡,不為暫時的得失而驚動,才能最終追求到我們的目標.“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jīng)歷的總結(jié),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在這里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xiàn)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用現(xiàn)代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
荀刻13288146616: 試者生存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合抱之木,生與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什么意思!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說事物之間是不斷競爭的,自然(天)在這個競爭的過程中做出選擇,只有那些適合自然規(guī)律的才能生存下來. 不過“試者生存”,挺新鮮的說法,但是很有智慧,現(xiàn)在這個時代,什么事情都有要試一試,不敢嘗試...
荀刻1328814661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那里,意思是什么?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選自《老子》 大概意思就是說兩個人才能抱起來的大樹是由小樹苗生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由泥土累積而筑起的;千里的遠行是由腳下第一步走出的.
荀刻13288146616: 合抱之木中之的意思,生于毫末,于的意思 -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要人合抱的大樹 也是從很小的樹芽長成的 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是一個意思
荀刻13288146616: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是什么意思?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意思是千里長的大堤,往往因螞蟻洞穴而崩潰.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同千里之... 出自:出處:春秋時期老子《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一千里長的行程(路程),也是從一步一步開始走下來(過來)的
合抱的粗木,是從細如針毫時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來的;千里的 行程,是一步又一步邁出來的。
說明萬事起于忽微,量變引起質(zhì)變!
要兩個人才能抱起來的樹木,(也)是由一顆小樹苗長成的
千里之遠的行程,(也)是從腳下開始的
相關(guān)評說: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翻譯】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5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合抱的粗木,是從細如針毫時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來的;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邁出來的. 說明萬事起于忽微,量變引...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譯: 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1、毫末:細小的萌芽. 2、累土:堆土. 從“大生于小”的觀點出發(fā),老子闡述了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說明“合抱之木”、“九層之臺”、“千里之行”的遠大事情,都是從“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為開端的,形象地證明了大的東西無不從細小的東西發(fā)展而來的.同時也告誡人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yè)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這幾句話出自道德經(jīng),意思是說:一懷抱大的樹是由很小的幼芽生長起來的.很高的樓臺是由一筐一筐的土堆起來的.走一千里路那么遠也是開始在第一步! 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天下難事必做于易.有一個點滴積累的過程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合抱:兩臂圍攏,形容樹粗大.合抱之木,是形容高大的樹木.出處:《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利關(guān)不破得失驚之,名關(guān)不破毀譽動之. 出自《李叔同說佛》 意思是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 我們只有先將利益看淡,不為暫時的得失而驚動,才能最終追求到我們的目標.“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出自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這既是諸葛亮一生經(jīng)歷的總結(jié),更是對他兒子的要求.在這里諸葛亮用的是“雙重否定”的句式,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現(xiàn)了他對兒子的教誨與無限的期望.用現(xiàn)代話來說:“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xiàn)遠大的目標”.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說事物之間是不斷競爭的,自然(天)在這個競爭的過程中做出選擇,只有那些適合自然規(guī)律的才能生存下來. 不過“試者生存”,挺新鮮的說法,但是很有智慧,現(xiàn)在這個時代,什么事情都有要試一試,不敢嘗試...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選自《老子》 大概意思就是說兩個人才能抱起來的大樹是由小樹苗生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由泥土累積而筑起的;千里的遠行是由腳下第一步走出的.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要人合抱的大樹 也是從很小的樹芽長成的 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是一個意思
豐鎮(zhèn)市導軌: ______ 意思是千里長的大堤,往往因螞蟻洞穴而崩潰.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同千里之... 出自:出處:春秋時期老子《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