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長恨歌》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白居易的《長恨歌》表達的思想有三種:
其一為愛情主題。是頌揚李楊的愛情詩作。并肯定他們對愛情的真摯與執(zhí)著;
其二為政治主題說。認為詩的重點在于諷喻,在于揭露“漢皇重色思傾國”必然帶來的“綿綿長恨”,譴責唐明皇荒淫導致安史之亂以垂誡后世君主;
其三為雙重主題說。認為它是揭露與歌頌統(tǒng)一,諷諭和同情交織,既灑一掬同情淚,又責失政遺恨。
擴展資料
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煉的語言,優(yōu)美的形象,敘事和抒情結(jié)合的手法,敘述了唐玄宗、楊貴妃在安史之亂中的愛情悲劇:他們的愛情被自己釀成的叛亂斷送了,正在沒完沒了地吃著這一精神的苦果。
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上的人物,詩人并不拘泥于歷史,而是借著歷史的一點影子,根據(jù)當時人們的傳說,街坊的歌唱,從中蛻化出一個回旋曲折、宛轉(zhuǎn)動人的故事,用回環(huán)往復、纏綿悱惻的藝術(shù)形式,描摹、歌詠出來。
由于詩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藝術(shù)化的,是現(xiàn)實中人的復雜真實的再現(xiàn),所以能夠在歷代讀者的心中漾起陣陣漣漪。
全篇分為三部分:開篇至“驚破霓裳羽衣曲”是第一部分,詩人用三十二句的篇幅來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生活,并講述了由此帶來的荒政亂國的情形及安史之亂的爆發(fā)。
第二部分從“九重城闕煙塵生”到“魂魄不曾來入夢”,共四十二句,寫楊貴妃在馬嵬驛兵變中被殺,以及此后唐玄宗對她的思念; “臨邛道士鴻都客”至結(jié)尾,是全詩的最后一部分,講道士幫唐玄宗到仙山尋找楊貴妃。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長恨歌
求長恨歌賞析500左右
《長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濃的敘事詩,詩人在敘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國傳統(tǒng)詩歌擅長的抒寫手法,將敘事、寫景和抒情和諧地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詩歌抒情上回環(huán)往復的特點。詩人時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來烘托人物的心境;時而抓住人物周圍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過人物對它們的感受來表現(xiàn)內(nèi)心的感...
文言文白居易字樂天
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簡介有哪些?
白居易出生于唐代靈武(今寧夏)一個官僚家庭,曾任唐朝的吏部侍郎、檢校太保等重要職務(wù)。他一生著有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小說,代表作品包括《長恨歌》、《琵琶行》、《賦得古原草送別》和《臨江仙·滕王閣序》等經(jīng)典作品。白居易的詩歌自由自在,意境深邃,表現(xiàn)了他對人性、愛情、自然和社會現(xiàn)實的思考和...
古詩詞帶來的感受
不得不說,誦詩,是傳遞詩詞情感的一種非常好的表達方式。 前段時間,在我市(新鄭)舉行的“聽見·居易故里”音樂詩會上,瞿弦和、彌亞牛、于同云、連續(xù)、張彭、毛利國等大家誦讀的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賦得古原草送別》《大林寺桃花》《錢塘湖春行》《長相思》《夜雨》《暮江吟》《望月有感》《...
《白居易傳》原文及翻譯
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與元九書的作品原文
現(xiàn)在被貶調(diào)到潯陽任職,除去起居飲食之外,沒有別的事可做,于是就瀏覽足下到通州去時留下的二十六軸新舊文章,開卷閱讀領(lǐng)會其中的含意,真好象和足下會面談心一樣。我長時蓄積于內(nèi)心的想法,便想一吐為快,恍恍惚惚感覺足下還在面前,竟忘記了足下是在遙遠的通州。從而,我的郁積不平的感情想要有所發(fā)泄,于是就回憶起從前...
唐玄宗不是很寵愛楊貴妃嗎 唐玄宗為什么兩次攆楊貴妃回娘家
還剪下了自己的一縷頭發(fā),獻給玄宗。唐玄宗一看到貴妃的青絲,派高力士將楊貴妃接回了宮。楊貴妃知道玄宗沒有她,便寢食不安,于是更為驕縱,楊家“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cè)目”。陳鴻《長恨歌傳》記載:居易歌曰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白居易的詩歌中價值最高的是什么?
這樣,詩的主題思想便由批判轉(zhuǎn)為對唐明皇與楊貴妃堅貞專一愛情的歌頌。不過,歌頌和同情中仍暗含諷意。這是一首主題思想具有雙重性的長詩,取得了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特別是后半部運用了浪漫主義的幻想手法,大大增強了該詩的表現(xiàn)力。人物形象生動,語言和聲調(diào)優(yōu)美,抒情寫景敘事水乳交融,也是《長恨歌》的...
誰知道《長恨歌》整首詩,還有它的意思?
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格律 歌的特點是不講究格律,任由詩人創(chuàng)作興致所至。抒發(fā)感情,句數(shù)多少不限,可以說是句式整齊的“自由體”詩。 [編輯本段]【詩意描繪】 ◎長恨歌 譯者:王鐵 喜歡女色的漢皇,總想找一個絕色的美女,他主宰皇天好多年,就是找不到這樣的美麗。蜀中老...
長恨歌主題
《長恨歌》中的李、楊愛情故事,由于采用了民間的私誓情節(jié),明皇、貴妃兩個形象也具有了普通男女的思想感情。人皆有情,君王也與普通人一樣有情,一樣為色所迷。所以,當《長恨歌》轉(zhuǎn)向描寫此種“色”、“情”時,便無法貫徹對唐明皇的批判,而變成對這位具有普通人性的多情男女的贊嘆。詩中,“重色...
相關(guān)評說:
閻良區(qū)墊片: ______ 《長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極濃的長篇敘事詩,是白居易對敘事詩的一大發(fā)展創(chuàng)造.(1)詩人對安史之亂、馬嵬之變、平亂回京這些歷史事件沒有具體展開描寫,只是作為抒情的橋梁,一筆帶過,而將大量筆墨集中在鋪寫玄宗對貴妃的苦苦思戀上,寫的纏綿悱惻,動人心魄.(2)人物十分單純,詩中著力塑造的是李、楊兩個人物形象,而且主要是通過心理刻畫完成的.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不僅成功的展示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而且有效地推動了悲劇故事的發(fā)展.(3)詩人把人物語言與作者語言融合在一起,運用虛構(gòu)和想象來發(fā)展情節(jié)和塑造人物,并以優(yōu)美的語言創(chuàng)造意境,成為古代長篇敘事歌行中的絕唱.
閻良區(qū)墊片: ______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用現(xiàn)實主義的筆觸,為后人展開了一卷卷凄冷的面卷,敲響了一次又一次警鐘. 他的詩歌雖然很少涉及愛情,但代表作《長恨歌》卻為世人描繪了一段如...
閻良區(qū)墊片: ______ 《長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詩作之一,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敘事長詩之一.這首詩的前半部露骨地諷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誤國,后半部用充滿同情的筆觸寫唐明皇的入骨相思.這樣,詩的主題思想便由批判轉(zhuǎn)為對唐明皇與楊貴妃堅貞專一愛情的歌頌.不過,歌頌和同情中仍暗含諷意.這是一首主題思想具有雙重性的長詩,取得了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特別是后半部運用了浪漫主義的幻想手法,大大增強了白詩的表現(xiàn)力.人物形象生動,語言和聲調(diào)優(yōu)美,抒情寫景和敘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長恨歌》的藝術(shù)特色.
閻良區(qū)墊片: ______[答案] 長恨歌賞析 【長恨歌】賞析 白居易在自評其《長恨歌》時曾說:“一篇長恨有風情.”風情,即男女私情.《長恨歌》描寫了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悲歌.“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恨在何處?一個皇帝竟無法保全心愛的女子,馬...
閻良區(qū)墊片: ______ 《長恨歌》是一篇長篇敘事詩,所詠的是歷史上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但這樣一篇大家喜讀熟誦的作品的主題思想究竟是怎樣的,卻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爭論的問題.古人的評論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一種認為這首詩的主題是諷喻,“譏...
閻良區(qū)墊片: ______ 據(jù)陳鴻《長恨傳》記載,元和元年十二月,白居易為周至縣尉時,與王質(zhì)夫、陳鴻游于仙游寺,因話及昔年玄宗與楊妃的愛情悲劇,相與感嘆,并請白居易作歌以傳其事.白居易《長恨歌》的主題思想,究竟是贊美唐玄宗與楊貴妃堅貞不二的愛...
閻良區(qū)墊片: ______ 【摘要】《長恨歌》是白居易的傳世代表作之一.人們對它主題的理解一直眾說紛紜.我們從詩歌本身出發(fā),聯(lián)系作者當時的思想狀況和時代背景,并參考了一些前人對《長恨歌》的研究,認為《長恨歌》的主題是諷喻更為合理. 【關(guān)鍵詞】白...
閻良區(qū)墊片: ______ 白居易在自評其《長恨歌》時曾說:“一篇長恨有風情.”風情,即男女私情.《長恨歌》描寫了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悲歌.“長恨”是詩歌的主題,恨在何處?一個皇帝竟無法保全心愛的女子,馬嵬兵變,生死離別,昔日共聚的時光是...
閻良區(qū)墊片: ______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當時詩人正在盩至縣(今陜西周至)任縣尉.這首詩是他和友人陳鴻、王質(zhì)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楊貴妃的故事而創(chuàng)作的.在這首長篇敘事詩里,作者以精煉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