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4首古詩(題目,作者,朝代,詩詞大意)要短的 十首古詩(題目,作者,朝代,詩詞大意)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fēng)歸去,惟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明月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現(xiàn)在是什么年代了。(傳說神仙世界里只過幾天,地下已是幾千年,故此設(shè)問。)我想乘著風(fēng)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所以說“歸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jīng)受不住寒冷(傳說月中宮殿叫廣寒宮)。在浮想聯(lián)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仿佛乘云御風(fēng),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間!
月亮轉(zhuǎn)動,照遍了華美的樓閣,夜深時,月光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門窗里,照著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圓,便不應(yīng)有恨了,但為什么常常要趁著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歡樂、有離別、也有團聚;月亮呢,也會遇到陰、睛、圓、缺;這種情況,自古以來如此,難得十全十美。只愿我們都健康和長在,雖然遠離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色。
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②,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③。
① 宋哲宗紹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貶所,甚或更早。
② 柳棉,柳絮。
③ 悄,消失。多情,指墻外行人。無情,指墻里佳人。
這是一首感嘆春光流逝、佳人難見的小詞,詞人的失意情懷和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于此亦隱隱透出。
上片寫春光將盡,傷春中隱含思鄉(xiāng)情懷。首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既點明春夏之交的時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盡、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陳代謝的規(guī)律,雖是寫景,卻仍蘊含思理。"燕子"二句,既交帶了地點,也描繪出這戶人家的所處環(huán)境,空中輕燕斜飛,舍外綠水環(huán)繞,何等幽美安詳!"人家"二字,為下片的"墻里佳人"的出現(xiàn),作了暗示和鋪墊。"枝上"二句,先抑后揚,在細膩的景色描寫中傳達出詞人深摯曠達的情懷。柳絮漫天,芳草無際,最易撩人愁思,著一"又"字,見得謫居此地已非一載矣。"天涯何處無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說天涯到處皆長滿茂盛的芳草,春色無邊,實則化用《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又何懷乎故宇"之意,謂只要隨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隨緣,四方水陸無不便"(《和蔣夔寄茶》)。在后來的貶謫海南時期,作者又高唱著"日啖荔支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鄉(xiāng)的傷感中蘊含著隨遇而安的曠達。
下片抒寫聞聲而不見佳人的懊惱和惆悵。"墻里秋千"三句,用白描手法,敘寫行人(自己)在"人家"墻外的小路上徘徊張望,只看到了露出墻頭的秋千架,墻里傳來女子蕩秋千時的陣陣笑聲。詞人至此才點出自己的身份是個"行人",固然是指當(dāng)下自己是這"綠水人家"墻外的過路人,但也有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臨江仙·送錢穆夫》)的含義在內(nèi)的。上片的"天涯"如果是隱指惠州遠在天涯海角,則此處的與佳人一墻之隔而莫通款愫,不也是咫尺天涯嗎?尾二句是對佳人離去的自我解嘲。行人自知無法看到墻內(nèi)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駐足聆聽一會兒,孰料佳人此際已蕩罷秋千離去,尚不知墻外還有一個多情的行人,這怎不令人懊惱呢!此二句極有理趣,蓋佳人之"無情",乃因不知有墻外"多情"行人之存在也,而世間帶有普遍性與必然性"人世多錯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詞人一生忠而見疑,直而見謗,此際落得個遠謫嶺南的下場,不也正是"多情卻被無情惱"嗎?作者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運,在笑一切悲劇啊!
白話譯文: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jīng)長出了青澀的果實。有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是不要擔(dān)心,)天涯到處都長滿了茂盛的芳草。(春天還是會到來的)
圍墻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秋千,發(fā)出動聽的笑聲。圍墻外的行人聽到了笑聲,(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蕩秋千的歡樂場面)。慢慢的,墻里的笑聲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
蘇軾 江城子 翻譯 賞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翻譯:十年來我們?nèi)斯硎馔荆v然不去刻意想念,亦是難以相忘。你的墳?zāi)构聠蔚亓⒃谇Ю镏猓钟姓l能同你聊起那凄涼的日子。即使我們現(xiàn)在能夠相見,你大概也認不出我了吧,我已然塵土滿面,鬢如寒霜。
昨夜清冷的夢境中我突然回到了故鄉(xiāng),而你還坐在小窗前梳妝打扮。你我(縱有千言萬語),相對時卻只是默默無言,唯有涕淚千行。想來那年年讓我肝腸寸斷的地方,也就是你那明月映照,松樹相陪的墳?zāi)顾诘男∩綅彴伞?br />
賞析:這首詞是蘇軾為懷念亡妻王弗而作,時熙寧八年(1075年)正月二十日,蘇軾剛到密州任知州。王弗,四川青神縣鄉(xiāng)貢進士王方之女,年方十六,與十九歲的蘇軾成婚。王弗聰明沉靜,知書達禮,剛嫁給蘇軾時,未曾說自己讀過書。婚后,每當(dāng)蘇軾讀書時,她便陪伴在側(cè),終日不去;蘇軾偶有遺忘,她便從旁提醒。蘇軾問她其它書,她都約略知道。王弗對蘇軾關(guān)懷備至,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蘇軾與朝中權(quán)貴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夢見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寫下這篇著名的悼亡詞。
王弗卒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四川眉山故里柳溝山,又名老翁山,距蘇洵夫婦墓西北八步。蘇軾兄弟曾在父母墓旁遍植松樹,“老翁山下玉淵回,手植青松三萬栽”。雖十年過去,他對王弗依舊一往情深,哀思深摯。詞的上片寫自己對亡妻的無限懷念和人世滄桑的悲戚。起句寫十年里,雙方生死隔絕,即使不特意思量,往昔的深情仍難以忘懷。“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對亡妻的哀思,對仕途波折的愁苦,相距千里,無處訴說,道出了內(nèi)心深處的悲愴之情。十年來,顛沛流離,歷經(jīng)憂患,自己已是“塵滿面,鬢如霜”。想象著即使相逢,妻子也認不出自己了。明明是作者對亡妻思念深切,偏偏說自己變化太大,妻子已認不出自己,把現(xiàn)實中對妻子的懷念和個人遭遇的哀傷交融,既寫出了千里孤墳的凄涼,也寫出了生者人世的辛酸。
下片以“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句過渡,寫夢境相逢的情景。作者選取妻子生前閨房生活的細節(jié)來描寫。凸現(xiàn)妻子臨窗而坐,對鏡梳妝的場境,表現(xiàn)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也反襯出如今“無處話凄涼”的悲傷。驀然相逢,“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酸甜苦辣霎時涌上心頭,相互在這默默無言中傾訴十年的痛苦。夢中醒來,作者仍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哀痛。清冷的明月,短短的山岡,幽幽的松林,相象著那里就是妻子思念自己而痛斷柔腸的地方。作者巧妙地推己及人,以想象妻子在那凄清冷落的地方想念自己,襯托出自己對亡妻永不能忘的深摯感情。
這首詞將夢境與現(xiàn)實交融而為一體,濃郁的情思與率直的筆法相互映襯,既是悼亡,也是傷時,把哀思與自嘆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絕,讀之催人淚下。
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fēng)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2 回復(fù):江城子·別徐州--蘇軾
【賞析】
此詞作于元豐二年(1079)三月蘇軾由徐調(diào)知湖州途中。詞中化用李商隱《無題》詩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句意,將積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發(fā)了作者對徐州風(fēng)物人情無限留戀之情,并在離愁別緒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別恨是全詞主旨,上片寫別時情景,下片想象別后境況。
上片以感慨起調(diào),言天涯流落,愁思茫茫,無窮無盡。“天涯流落”,深寓詞人的身世之感。蘇軾外任多年,類同飄萍,自視亦天涯流落之人。他在徐州僅兩年,又調(diào)往湖州,南北輾轉(zhuǎn),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之感。這一句同時也飽含著詞人對猝然調(diào)離徐州的感慨。“既相逢,卻匆匆”兩句,轉(zhuǎn)寫自己與徐州人士的交往,對邂逅相逢的喜悅,對驟然分別的痛惜,得而復(fù)失的哀怨,溢于言表。“攜手”兩句,寫他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最后離開此地時依依惜別的動人一幕。“攜手佳人”,借與佳人乍逢又別的感觸言離愁。“和淚折殘紅”,寫作者面對落花,睹物傷懷,情思綿綿,輾轉(zhuǎn)不忍離去,同時也是寫離徐的時間,啟過拍“為問”三句。末三句由殘紅而想到殘春,因問東風(fēng)尚余幾許,感嘆縱使春光仍在,而身離徐州,與誰同春!此三句通過寫離徐后的孤單,寫對徐州的依戀,且筆觸一波三折,婉轉(zhuǎn)抑郁。
詞的下片即景抒情,繼續(xù)抒發(fā)上片未了之情。過片“隋堤三月水溶溶”,是寫詞人離徐途中的真景,將浩蕩的悲思注入東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背歸鴻,去吳中”,亦寫途中之景,而意極沉痛。春光明媚,鴻雁北歸故居,而詞人自己卻與雁行相反,離開徐州熱土,南去吳中湖州。蘇軾顯然是把徐州當(dāng)成了他的故鄉(xiāng),而自嘆不如歸鴻。“彭城”即徐州城。“清泗與淮通”暗寓作者不忍離徐,而現(xiàn)實偏偏無情,不得不背鴻而去,故于途中頻頻回顧,直至去程已遠,回顧之中,唯見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東南,向著淮水脈脈流去。看到泗水,觸景生情,自然會想到徐州(泗水流經(jīng)徐州)。歇拍三句,即景抒情,于沉痛之中交織著悵惘的情緒。徐州既相逢難再,因而詞人欲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淚寄往徐州,怎奈楚江(指泗水)東流,相思難寄,怎不令詞人悵然若失!托淮泗以寄淚,情真意厚,且想象豐富,造語精警;而楚江東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感情沉痛、悵惘,讀之令人腸斷。
此詞寫別恨,采用了化虛為實的藝術(shù)手法。作者由分別之地彭城,想到去途中沿泗入淮,向吳中新任所的曲折水路;又由別時之“和淚”,想到別后的“寄淚”。這樣,離愁別緒更顯深沉、哀婉。結(jié)句“流不到,楚江東”,別淚千點因春水溶溶而愈見浩蕩,猶如一聲綿長的浩嘆,久遠地回響在讀者的心頭
《留別妻》
【漢】蘇武
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zhàn)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
【背景】蘇武年輕的時候是漢武帝的中郎將。天漢元年,匈奴示好,放回曾經(jīng)扣留的漢朝使節(jié),漢武帝派蘇武率使團出使匈奴,送還被漢朝扣留的匈奴使者。臨行前寫下此詩。
【大意】和你結(jié)發(fā)成為夫妻,就從沒懷疑與你恩愛到老。和你相愛纏綿陶醉在今夜幸福的時刻,多么美好的時光呀!可是明天我就要為國遠行,不得不起來看看天亮沒亮是什么時候了。天一亮就要不得不與你辭別了,因為要到戰(zhàn)場上這一走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與你團聚。與你依依不舍長時間的握著手也是幸福的,相互不由自主的流淚是因為這可能是你我今生的最后一面。我倍加珍惜現(xiàn)在幸福的每分每秒,我永遠也不會忘了和你相愛,這么幸福歡樂的時光。如果我有幸能活著,一定會回到你身邊。如果我不幸死了,也會永遠想你……
【自己的看法】蘇武在離別前仍給妻子留下這一首詩作念想,在北方苦守多年,他堅貞不移,再尋,妻子卻早已改嫁。他的堅持,為了誰,又有何意義?很喜歡這一首,尤其是最后一句“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如今,卻只留他,暗傷神……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唐】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實在找不到作者……)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暮秋獨游曲江》
【唐代】李商隱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大意】這首詩描寫的是李義山與情人別離后,獨自舊地重游的心情。
“在荷葉初生的春天,我和你偶然相遇。但春愁已經(jīng)隱隱而生。在荷葉枯黃的秋天,別離的愁思,終于來臨。深深的知道,這份情將永遠與自己同在,在悵惘中,只能獨自站立江頭,傾聽那永不休止的流水聲。”
經(jīng)過歲月的沖刷,時空的變遷,在一個暮春的時節(jié),李商隱又舊地重游了。雖然荷葉已枯,佳人已渺,但仍然擋不住他的依依眷戀,“深知身在情長在”,感嘆自己的不能自拔,只能望穿秋水,懷著無限的悵惘,獨自佇立在江頭了。
荷花,家喻戶曉,盛于夏而終于秋,高潔清雅,滌盡俗氣,獨標風(fēng)神,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如一位身著白色長裙的少女,亭亭玉立,在水一方,“有風(fēng)既做飄搖之態(tài),無風(fēng)亦呈裊娜之姿”,令人不禁心生向往之情,懷想不已。
炎炎夏日,假如能遇上一池盛開的荷花,那是你的造化與緣份。清風(fēng)徐來,清香四溢,滿眼是碧色的荷葉帶給你心頭的清涼,是素潔的荷花帶給你心房的寧靜。
長歌行》鑒賞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題解:
此詩選自漢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shè)立的朝廷音樂機構(gòu),漢武帝時得到大規(guī)模地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小說詩歌文學(xué)作品,后人通稱之為“漢樂府”。之后,樂府也便成了一種體裁,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本詩是其中一首。
注詞釋義:
長歌行:漢樂府曲調(diào)名。 晞:曬干。 陽春:生長茂盛。
布:散布,灑滿。 德澤:恩澤。 焜黃:枯黃。顏色衰老的樣子。
華:同“花”。 衰:為了押韻,這里可以按古音讀作cuī。 徒:白白地。
古詩今譯:
園中有碧綠的葵菜,晶瑩的朝露在陽光下曬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灑滿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生機。只擔(dān)心瑟瑟的秋天來到,樹葉兒枯黃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萬條大河奔騰著東流入大海,什么時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時不努力,到老來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名句賞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本詩借物言理,以園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萬物都在爭相努力地生長。因為它們都怕秋天很快地到來,深知秋風(fēng)的厲害。大自然的生命節(jié)奏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人少年時如果不趁著大好時光努力學(xué)習(xí)奮斗,讓青春白白地浪費,等到年老之時后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勵青年人要珍惜時光,努力向上,牢記“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警訓(xùn),催人奮進.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徒(xi三聲)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采薇。
譯文:
在黃昏的時候,我佇立在東皋村頭悵望,彷徨徘徊心中沒有主張。
每一棵樹都凋謝枯黃,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暉。
放牛的兒童騎著小牛回家,獵人騎著駿馬帶回獵物。
我看到這些人又并不相識,心情郁悶于是長聲歌唱《詩經(jīng)》中“采薇采薇”的詩句。
注釋:
1.東皋:山西省河津縣的東皋村,詩人隱居的地方。
2. 薄暮,日將落之時。
3. 徙倚:指徘徊、彷徨。
4. 薇,羊齒類草本植物,其嫩葉可食。
5.徙倚[音“席乙”]:徘徊彷徨。
6.落暉:落日的余光。
7.犢:小牛。采薇:《詩經(jīng).召南.草蟲》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又《詩經(jīng).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市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此處暗用二詩的句意,借以抒發(fā)自己的苦悶
作者介紹:
王績:590(一說585)- 644,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隋未舉孝悌廉潔科,授秘書省正字,出為六合丞。簡傲嗜酒,屢被勘劾。時天下已亂。遂托病還鄉(xiāng)。其后浪跡中原、吳、越間。唐初,曾待詔門下省、任大樂丞。后棄官歸田,躬耕東阜。其詩多寫田園山水,淳樸自然,無齊梁藻績雕琢之習(xí),對唐詩的健康發(fā)展有一定影響。有《王無功集》五卷。《全唐詩》存詩一卷。
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 北風(fēng)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 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 平海夕漫漫。
【譯文】
草木枯黃凋零,鴻雁南飛,北風(fēng)呼嘯,江上充滿寒意。
我家在鹿行山,茅廬就在襄水灣;遙望楚地,仿佛在茫茫云端。
客居生活讓思鄉(xiāng)的眼淚已經(jīng)流盡,孤帆遠在天邊,此情此景不忍再看。
我想找人問問迷路渡口在哪邊?暮色蒼茫只見海水漫漫。
【鑒賞】
這詩題又作《早寒江上有懷》,是作者離開長安以后,東游吳越,滯留江上,因早寒思歸而作的。首聯(lián),起調(diào)高致,意境遼闊,寫出了思歸的無限寂寞和悵惘。接著的第二聯(lián)以清新明麗的語言,深情地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懷念。“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這是何等的親切。千里迢迢,遠隔云端,可望而不可及,更增惆悵。所以第三聯(lián)用“鄉(xiāng)淚客中盡”承第二聯(lián)的思歸,而“孤帆天際看”則承首聯(lián)的江上寂寞,而又情景互對,韻致凄切。思鄉(xiāng)之淚,已在客中流盡,傷心慘惻;片影孤帆,飄泊天際,孤獨凄涼。最后兩句,因欲歸不得,悵望云天,迷津有問,世路崎嶇,“平海夕漫漫”的景色烘托出作者的迷惘茫然的心緒。"詩人用“平海夕漫”這樣的景語,表達了自己的苦悶和彷徨。蘊藉不露,悠然不盡。全詩形象結(jié)合抒情,融洽渾成,饒有韻致。這江上思歸,是和仕途失意緊密連在一起的。而思歸,就常常是抒發(fā)仕途失意的一種表現(xiàn)
崔顥《黃鶴樓》原文與譯文
原文 譯文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過去的仙人已經(jīng)駕著黃鶴飛走了,這里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云;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xiāng)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注釋:
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漢江。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位于長江、漢水夾角地帶,與武昌黃鶴樓隔江相望。鸚鵡洲:位于漢陽東南二里長江中,后漸被江水沖沒。東漢末年,黃祖殺禰衡而埋于洲上,禰衡曾作過《鸚鵡賦》,后人因稱其洲為鸚鵡洲。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譯文】
八月洞庭湖水盛漲浩渺無邊,水天含混迷迷接連太空。
云夢二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與槳,圣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
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只能白白羨慕別人得魚成功。
【解釋】
涵虛:水汽浩茫。 云夢澤:古大澤名。 濟:渡過。
岳陽城:在洞庭湖東面。 端居:閑居。 坐:因為。
徒:徒然。
【鑒賞】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次來到長安,并贈給當(dāng)時宰相張九齡一首詩。這是一首他在游歷洞庭湖時寫的。詩人借洞庭湖起興,描寫了洞庭湖壯麗的景色,進而抒發(fā)自己想得到錄用施展政治抱負,希望有人引見的心情。這首詩寫得得體,有分寸,同時也沒有失了自己的身份,不著痕跡,流露心跡。
《送友人》原文與譯文 李白
原文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譯文
青山橫對著北邊外城,水繞行到東邊的城池。此地即刻辭別之后,(您)就像孤獨的飛蓬一樣踏上了萬里征程。飄浮的云影好似您此時的意緒,落日的余緒恰如故人的留戀之情。
揮手之間就從此時此地離開了,連離別的坐騎也發(fā)出了(讓人銷魂的)嗚叫聲!
注釋: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橫:橫陳,橫對。郭:外城。白水:清凈之水,潘岳詩有“白水過庭激”句。繞:環(huán)繞。○首聯(lián)用對仗句交待送別的地點及自然環(huán)境,充滿著詩情畫意。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一:副詞,表示動作剛一發(fā)生,隨即會產(chǎn)生某種結(jié)果。為別:作別,送別。孤蓬:孤獨的蓬草,比喻孤身遠征的友人;蓬草易隨風(fēng)飛轉(zhuǎn),脫離根本,古人常以轉(zhuǎn)蓬喻飄泊流浪。萬里:極言其遠。征:遠行。呼應(yīng)題目中“送”字。依依不舍,對友人前途的孤寂困苦尤為關(guān)切、似有千言萬語。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飄浮的云朵如游子的心緒,落日的余輝似故人的戀情。○用一聯(lián)名詞語含蓄表達了此時心境,是典型的形象思維。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自:介詞,常與賓語組成介賓短語,表示與動作有關(guān)的時間、處所等的起點。茲:代詞,近指,義為“這”“此”。去:離開,離去。蕭蕭:象聲詞,馬鳴聲;《詩•小雅•車攻》有“蕭蕭馬鳴”。班馬:別馬,指友人的坐騎;《左傳•襄公十八年》“有班馬之聲。”杜預(yù)注:“夜遁馬不相見故鳴。班,別也。”○手揮目送,馬亦有情,人何以堪!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譯文
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 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
萬里晴空,一只鶴凌云而飛起, 就引發(fā)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詩句賞析
“自古逢秋悲寂寥”,
首句即明確指出自古以來,人們每逢到了秋天就感嘆秋天的寂寞蕭索。“自古”和“逢”,極言悲秋的傳統(tǒng)看法的時代久遠和思路模式的頑固。
“我言秋日勝春朝”。
“我言”,直抒胸臆,態(tài)度鮮明。“秋日勝春朝”,用對比手法,熱情贊美秋天,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更勝過一籌,這是對自古以來那種悲秋的論調(diào)的有力否定。
“晴空一鶴排云上”,
“排”,推,這里是沖的意思。這句選擇了典型事物具體生動地勾勒了一幅壯美的畫面。你看,秋高氣爽,萬里晴空碧藍藍的,一只雪白的仙鶴穿云直上,色彩多么絢麗,動作多么矯健,充滿了勃勃生機。這幅畫面是對“秋日勝春朝”的生動注腳。
“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句緊接上句直接抒寫自己的感受,看到這一壯美的情境作者心中那激蕩澎湃的詩情勃發(fā)出來,也像白鶴凌空一樣,直沖云霄了。字里行間作者那樂觀的情懷,昂揚的斗志呼之欲出。如果說,上句側(cè)重寫秋的“形美”,那么這句則突出秋的“神韻”,使“秋日勝春朝”的觀點表現(xiàn)得更鮮明,更有力度。
《魯山山行》原文與譯文 梅堯臣
原文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fù)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譯文
恰恰和我愛好山野風(fēng)光的情趣相合,山路崎嶇時高時低。
一路攀登山峰,不斷變換美好的姿態(tài),幽深的小路,令孤獨的我曾經(jīng)迷路。
傍晚,霜落下的時候,熊以爬到樹上,樹林清靜下來,鹿悠閑地在溪邊飲水。
人家都在哪里?云外傳來一聲雞叫,仿佛在回答。
注釋:
①魯山:在今河南魯山縣。 ②適:恰好。野情:喜愛山野之情。愜:心意滿足。
③隨處改:是說山峰隨觀看的角度而變化。 ④幽徑:小路。
⑤熊升樹:熊爬上樹。 ⑥何許:何處,哪里。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1。
浣溪沙 蘇軾
原文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1。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2。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3。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4!休將白發(fā)唱黃雞5。
譯文
山腳下蘭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間小路清沙凈無泥,傍晚細雨中杜鵑陣陣啼。 誰說人老不可再年少? 門前流水還能執(zhí)著奔向西!不必?zé)绹@白發(fā),多愁唱黃雞
注釋:
1.蘄水,縣名,今湖北浠水鎮(zhèn)。時與醫(yī)人龐安時(字安常)同游,見《東坡題跋》卷三《書清泉寺詞》。
2.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濱》:"沙路潤無泥"。
3.蕭蕭暮雨,白居易《寄殷協(xié)律詩》自注:"江南吳二娘曲詞云,'蕭蕭暮雨郎不歸'。"子規(guī),杜鵑鳥,相傳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稱"杜宇",鳴聲凄厲,詩詞中常借以抒寫羈旅之思。
4.此句當(dāng)為寫實。但"門前"云云,亦有出處。《舊唐書》卷一九一方伎《一行傳》,謂天臺山國濟寺有一老僧會布算,他說:"門前水當(dāng)卻西流,弟子亦至。"一行進去請業(yè),"而門前水果卻西流"。
5.白居易《醉歌》:"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wěn),鏡里朱顏看已失"。這里反用其意,謂不要自傷白發(fā),悲嘆衰老。
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陸 游
原文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戌輪臺。
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譯文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涼的鄉(xiāng)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還想著替國家守衛(wèi)邊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fēng)雨的聲音,
就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甲的戰(zhàn)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僵臥 ① 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② 。
夜闌 ③ 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 ④ 冰河入夢來。
[ 注釋 ]
① 僵(jiāng)臥:挺直躺著。 ② 戍(shù)輪臺:守衛(wèi)邊疆(jiāng)。輪臺,漢代西域地名,現(xiàn)在新疆輪臺縣。這里泛指北方的邊防據(jù)點。 ③ 夜闌(lán):夜深。 ④ 鐵馬: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
[ 賞析 ]
這是年近七旬的陸游在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寒夜,支撐著衰老的身體,躺在冰涼的被子里,寫下的一首熱血沸騰的愛國主義詩篇。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nóng)。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癡呆詞》
(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guān)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fēng)。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tài)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xiāng)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fēng)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fù)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
(明)葉颙
天地風(fēng)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tài)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五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三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fēng)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2、《舟過安仁》朝代:宋朝 作者: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fēng)。3、《清平樂·村居》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
描寫四月的優(yōu)美古詩詞(四月古詩詞12首)
麥風(fēng)低冉冉,稻水平漠漠。芳節(jié)或蹉跎,游心稍牢落。春華信為美,夏景亦未惡。飐浪嫩青荷,重欄晚紅藥。吳宮好風(fēng)月,越郡多樓閣。兩地誠可憐,其奈久離索。送陳章甫【作者】李頎 【朝代】唐四月南風(fēng)大麥黃,棗花未落桐陰長。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xiāng)。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顙。...
急求整理的古詩,要按詩題、作者、朝代和名句分類,要快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唐·杜牧《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四)、描寫冬天的古詩和描寫冬天的名句 晉·謝道蘊《詠雪聯(lián)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北風(fēng)行》燕山雪花大如...
...要完整的 (包括古詩文名字,朝代,作者姓名) 注意是古詩文,而不是古詩...
《蜀道難》[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唐]李白,《孔雀東南飛》[樂府詩],《氓》[詩經(jīng)],《蒹葭》[詩經(jīng)]
七年級語文下冊十三首古詩詞
七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1、泊秦淮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向屋檐上飛著,遠遠看去天邊的云氣好象是從窗里流出來的一樣 題解: 本篇是《山中雜詩》的三首...注:選自《劉隨州詩詞集》(《四部叢刊》本)卷一。靈澈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楊,字源澄,會稽(現(xiàn)在...
古詩詞(加上作者和朝代)
杜甫 唐 夢李白二首 一 死別已吞聲, 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 逐客無消息。故人入我夢, 明我長相憶。君今在羅網(wǎng), 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 路遠不可測。魂來楓林青, 魂返關(guān)塞黑。落月滿屋梁, 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 無使蛟龍得!二 浮云終日行, 游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 ...
小學(xué)二年級的古詩全首
四年級上冊:古詩兩首(題西林壁、游山西村) 古詩兩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 四年級下冊:古詩三首(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 古詩三首(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鄉(xiāng)村四月) 五年級上冊:古詩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 無年級下冊:古詩三首(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 . 村居) 小學(xué)必背古詩80...
有關(guān)于母愛的古詩詞,要寫題目,作者,朝代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fēng)塵。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關(guān)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關(guān)于春夏秋冬四季的古詩有哪些?
4、《青松》——【作者】陳毅 【朝代】現(xiàn)代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譯文:厚厚的一層雪壓在松枝上,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這青松又多么純潔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樹上那層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5、《贈劉景文 \/ 冬景》——【作者】蘇軾 【朝代】宋 荷盡已...
經(jīng)典兒童唐詩簡單【十首】
現(xiàn)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扎,一種坐具)。 疑:好像。 舉頭:抬頭。 4.經(jīng)典兒童唐詩簡單 逢入京使 朝代:唐朝|作者: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古詩簡介 《逢入京使》是唐代詩人岑參創(chuàng)作的...
相關(guān)評說:
阜南縣曲線: ______ 出 處: 宋·陸游《游山西村》
阜南縣曲線: ______ 比較好的有以下幾首---------------- 【題目】題西林壁(宋 蘇軾) 【詩詞原文】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們觀察事物的立足點、立場不同,就會得到不同的結(jié)論.人們只有擺脫了主客觀的...
阜南縣曲線: ______ 涼州詞》 王之渙 唐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浪淘沙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十五從軍征, 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xiāng)里人: “家中有阿誰?...
阜南縣曲線: ______ 石灰吟 [明] 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青白在... 等閑:尋常,平常. 清白:指石灰顏色純潔雪白. 古詩今譯 經(jīng)過千萬次錘打出自深...
阜南縣曲線: ______ 回鄉(xiāng)偶書 賀知章 (唐)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催.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桃花溪 張旭 (唐)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礬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唐)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唐)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烏衣巷 劉禹錫 (唐)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征人怨 柳中庸 (唐) 歲歲金河復(fù)玉關(guān),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題金陵渡 張祜 (唐)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阜南縣曲線: ______[答案]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題目為《春曉》 作者為唐朝的孟浩然 詩文為: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 花落知多少. 翻譯是: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來時只聽見窗外一片鳥鳴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過雨又刮過風(fēng), 庭院石階...
阜南縣曲線: ______[答案] 我也是六年級的,剛做完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1.(夜)郎自大 手到擒(來) (風(fēng))吹草動 暴風(fēng)驟(雨) 有(聲)有色 2.移(花)接木 名(落)孫山 (知)己知彼 (少)年老成 好事(多)磨 最后兩個它打反了 孟浩然的春曉 春曉(1) 唐·...
阜南縣曲線: ______[答案] 1.夜來風(fēng)雨聲 2.花落知多少 選自唐代 孟浩然 《春曉》 意思: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過雨又刮過風(fēng), 庭院石階上一定鋪滿繽紛的落花.
阜南縣曲線: ______[答案] 選一字為“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 花落知多少? 【注釋】 這是一首描寫美好春光的詩,畫面非常優(yōu)美. 春天夜里的睡眠格外香甜,不知不覺天已亮了. 窗外傳來四處清脆悅耳的鳥鳴.醒來朦...
阜南縣曲線: ______ 白居易的《暮江吟》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