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寫作筆錄
回憶寫作筆錄
只見金黃的雞塊和碧綠的絲瓜相映成趣,讓人食欲大增,甚至美得讓人不忍下箸。——這是我們的風華年代,每一家的媽媽們最拿手,最熟練,最普通的燒法。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回憶寫作筆錄資料,體用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回憶寫作筆錄一
前幾天,陪幾位從海上都市來的老同學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真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有人問,什么是故鄉(xiāng)?一位名人說,故鄉(xiāng)就是年輕時千方百計想要離開,而到年老時又千方百計想回去的地方。說得多好啊!每一次回故鄉(xiāng)總有許多回味和感動。我的童年,我的歡樂和悲傷……這一次讓我回味的卻是一道熟悉的土菜。
因為我們遠離故土,已經(jīng)變成了一群城里人,故鄉(xiāng)的兄弟格外的熱情,接風的飯桌上也準備的格外豐盛。其中有一道“絲瓜燒小雞"卻勾起我久違的記憶:只見金黃的雞塊和碧綠的絲瓜相映成趣,讓人食欲大增,甚至美得讓人不忍下箸。——這是我們的風華年代,每一家的媽媽們最拿手,最熟練,最普通的燒法。
記得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年春末夏初大多人家都會養(yǎng)一窩小雞,大約二三十只,為家中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生氣,更給饞嘴的我輩以希望。可是父母并舍不得動輒宰上一只。只有到節(jié)日或偶有貴親朋上門,方能得點滋味。來客人了,會令人興奮,但有的客人并不享受宰雞的待遇。我焦急的等待父母的態(tài)度,一旦接到命令后,便會奮勇上前,在家前屋后把被追得跑不動的耷拉著翅膀的小公雞一舉擒拿。我有時還親自操刀,讓小雞立馬斃命。然后就以骨碌碌的小眼睛欣賞媽媽的手藝。媽媽將雞剁成塊,和好一碗面漿,打上幾個雞蛋攪勻,然后用筷子夾起雞塊在面盆里蘸一蘸,放到澆了一點油的鍋里炕成金黃的塊塊,再用碧綠的絲瓜或橙黃的金針菜干燒上一鍋。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在我的印象中媽媽往往只是喝點湯或加一個雞頭,看到大家吃得高興,也有莫大的安慰與滿足。
今天再吃這道菜,卻吃不出當年的味道,吃到的卻是些許心酸。這種吃法,就像鹽城的肉圓都少不了糯米,它們都是飲食文化符號,是一定年代的烙印。
從我們小時候喜歡的“面和雞"到如今孫輩們喜歡的“肯德基",其中也許能讓人悟出點什么?
回憶寫作筆錄二
春姑娘極是任性。途經(jīng)可心之地時,總喜歡放慢腳步,惹得那淺紅淡粉怒放不已,彌香不散。倘若這坡山坳、那片田疇,花事匆匆,定是春姑娘離去的太過急促。輕留淺淺的一道遺憾,給前來與花兒相會的人們。
孩提時,我們的小平房在半山腰上。那一堆擠擠挨挨的房子,一幢三戶人家,家家房前屋后都種著花兒。最常見的是指甲花、地雷花、雞冠花、美人蕉等。每到紅艷艷的指甲花,綴在纖長的綠葉間,姐姐們總喜歡摘了花,加上一點點鹽,碾碎,用指甲花細長的葉子包在手指尖上,一覺醒來,便有了好看的紅指甲。我則喜歡地雷花。將花連同花萼一并采下,仔細地剝?nèi)ゾG色的花萼,露出表面橫道縱道的小“地雷”來,再小心地掰動玫紅色的小喇叭,“地雷”就松動了,只留花柱系著,輕輕地將花柱拉長,柱頭恰好卡在小喇叭的底部,把小喇叭夾在指縫間,黑色的小“地雷”就那么在指間搖著,擺著。像極電視中小姐丫環(huán)們的耳環(huán)。
母親愛侍弄花草,窗前總被大盆小盆擠的滿滿的。還給我了幾盆,比如天堂鳥、曇花。只是那些年,無心眷顧,后來統(tǒng)統(tǒng)化成了泥土。
妹妹也是愛花的。用“花點時間”,將整個春天送來。當這紅花綠朵一次次如約而至時,我被徹底地征服了!享受著每個驚艷的周六。
我也喜歡花了!只是感慨花開花謝間的落差。于是,鐘情于長年不敗的多肉了。將時間磨碎,細撒在精心挑選的多肉身上。那多肉也不肯負我,任四季更迭,總把那暖暖的春意,存留在我的臺上、窗前。
多肉種植的最佳時間是春天,時下正當季。要確保種植環(huán)境有適量的陽光,且有一定的濕度。種植分兩種。植株種植:選擇晴天的下午進行最好。準備一個大小適合的花盆,取濾網(wǎng)放于排水孔上,把透氣度高且松軟的土壤放進花盆。將植株上枯萎的葉子掰掉,多余和枯萎的根系剪掉。最后放進花盆中,再繼續(xù)填土,快填到盆邊的時停止,適量澆水后,靜待一周,以后便可正常養(yǎng)護了。種子種植:準備好干凈、透氣的土壤,放入消毒后的花盆中。撒上多肉種子,再給花盆蒙上透明的薄膜,用竹簽扎幾個洞,增強透氣性,給種子通風、濕潤的萌芽環(huán)境即可。
多肉喜陽,如果長期處于陰暗無陽光的地方,會使多肉莖桿徒長。須將多肉植物放置明亮處,接受充足陽光。只在夏季陽光過于強烈時,進行遮蔭處理,以防曬傷葉片。
多肉對于肥料的需求并不多,只須在春秋兩季適量加肥即可。選含有氮磷鉀的復合肥最佳。冬夏是多肉植物的休眠期,無需進行施肥。
涼臺上高高地掛著一個白色的吊盆。修長的水滴形綠珠,會順著紫紅的藤,一個接一個,小心翼翼地向下滑去,滑的最快的那顆,似乎感覺沒著沒落的,不安全,又想回到吊盒中,便努力地向上翅著。就這樣滿滿地掛在盆的四周,又零星地翅起幾朵黃色的小花來。這便是紫玄月吊蘭。你能想象得到嗎?它剛來的時候,還沒我手指長。
紅寶石名如其花,圓潤而飽滿,醉酒似地紅紅的,泛著光;藍鳥披著厚實的磨砂藍;晚霞重重疊疊的紫紅羅裙,褶皺著,婀娜著;筒葉花月像極了長笛,修長,翠綠。初來時也只有幾只長笛,如今已茂密似林,可堪當一個樂隊了;小桃蛋那粉粉的圓腦袋,調(diào)皮地湊在一起;白牡丹精致的葉兒,次第地疊著,一株株熱熱鬧鬧地簇擁著;子寶脹鼓鼓地,似若要把迷你服的外衣?lián)纹疲吷嫌痔匠鰩讉€調(diào)皮的小腦袋;虹之玉錦,紅潤欲滴。我總在問自己,這個可以吃嗎?瞧,這株,厚實的綠葉有序地重疊著,又在葉的邊兒勾出一道道紅線來。這么漂亮的花,怎么叫獵戶?陽光替黛比換上粉紅的衣裙,乖巧的小模樣如此美麗,你能說它不是花嗎?……呵,我這一窗的花呀!
如若再遇著尋花不見時,便可讓心緒,隨著紫玄月垂下的蔓藤,攀爬而上,且看浩瀚藍天,白云悠悠。亦可加入肉肉們的盛會。紅寶石開啟迷幻的燈盞時,筒葉花月的笛聲便會悠揚而起,晚霞倏地提起大擺的裙邊,翩翩而舞……此時,凡塵種種皆與我無關!順勢舒展一下本真自我,心間,總會有一縷春意拂過。
回憶寫作筆錄三
今天是母親節(jié),思緒萬千。
離開老家從軍,已經(jīng)四十多年了。
每到這些思親節(jié)日的時候,我便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總會牽動我許多思念,許多哀愁,許多記憶。
父親走后,我曾寫過一篇紀念文章《父愛如山》,發(fā)表在《人民海軍》等報刊上,寄托自己的哀思。這些年,我一直想寫篇文章,以紀念平凡而偉大的母親。
母親,李健,原名新榮,1923年3月27日,出生在贛北、蘇軾筆下的石鐘山腳下、鄱陽湖畔的湖口縣四官橋李村。
我的母親,自幼聰慧好學。據(jù)說,外公家的條件在當時算比較優(yōu)越,我的外婆去世比較早,母親三歲時外婆就出世了,但母親的祖母和母親的外婆,視母親為掌上明珠,關懷備至,將母親撫養(yǎng)成人。
母親小時候,大部分時間在張青鄉(xiāng),她的外婆,我叫外曾祖母家長大。因此,母親對外曾祖母家的所在地,張青鄉(xiāng)吳八房村很有感情,直到晚年時,她還經(jīng)常去那里走走老親戚,也常常邀請老外婆家的老表們來縣城家里走走做客。
我外公是私塾先生,是讀書人,解放前的南昌舊制師范畢業(yè)。我雖然沒見過外公,但聽母親和老一輩親戚講,外公是一個非常好的人,特別善良,特別重視教育,一直送母親讀到師范畢業(yè)。要知道,母親是1923年出生的人,那個年代不要說女孩,就是男孩子,家里也沒幾個能送學讀書的,況且,一直讀到了師范,實屬少見。
母親在當年,屬于有文化的人,寫得一手好字。建國后,先從事過土改隊工作,后來和父親一樣,也當過老師。上世紀六十年代,經(jīng)鄉(xiāng)、區(qū)人民政府選拔推薦,參加了湖口縣首期會計培訓班學習。結(jié)業(yè)后,由縣統(tǒng)一分配到當時的流泗區(qū)聯(lián)合供銷社工作,直到退休一輩子就是默默無聞的在供銷系統(tǒng)工作。
“文革”期間,響應國家的號召,全家下放回到祖籍凰村公社(現(xiàn)凰村鎮(zhèn))的王莊村。下放后,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對母親很關照,看母親又有文化,就安排在王莊村自然村當小學老師。所謂的小學,一個村就二十幾個學生,一到三級都有,是個混合班。母親輪流給三個年級的學生上語文課、算術(shù)課。我的啟蒙老師,就是我的母親。清楚記得,我第一次提筆寫毛筆字,是母親手把手教的;我的第一次畫畫,是母親教我畫了一間房子。在母親心中,家永遠是放在第一位,教學的地點,是村里用小祠堂改做的教室。
多說一句,我的初中畢業(yè)和高中復讀班,又是父親任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此生,如果說,父母對我而言,除了有養(yǎng)育之恩,同時,還是給我傳播知識的恩師。
母親是知識女性,很能干,又有文化。據(jù)說,與她同時參加工作搞土改的女同志,后來有的都成為縣領導了。母親卻因為我們這個家庭,上要贍養(yǎng)爺爺奶奶,下要養(yǎng)育七個孩子,便放棄自己的事業(yè),一心相夫教子。
父親的《回憶實錄》有一段文字是這樣描述母親的:“平時一面工作,一面操持家務,盡力盡心,撫育兒輩,孝敬公婆,一次公公(指我的爺爺)患病,老人想吃活鮮鯽魚燉冰糖吃。她得悉后,雖然正值國家困難時期,物資供應緊張,但她還是想方設法買到冰糖和鯽魚,步行八華里,親自送到王莊老家,親手燉好端給老人吃(爺爺晚年雙目失明)。有時下班后,還深夜在油燈下給公婆倆位老人做棉鞋冬天保溫,有時下班后,深夜給孩子們縫補衣服”。
母親心靈手巧,是操持家務的能手,自幼喜愛刺繡,繡出來動物,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經(jīng)常會有親戚朋友,四鄰八方向她求手工刺繡作品,作為兒女成婚的禮物,母親都會盡量滿足親朋的要求。
母親特別愛干凈,總是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物品擺放整齊有序,母親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清潔,搞衛(wèi)生,幾十年的不變。
母親是讀書人家成長出來的女性,從小受到了良好教育。母親十歲時,離開祖母到她外婆家一所保小讀書;十五歲,聘請門館先生名下讀書;二十歲時,也就是1943年,正值抗日戰(zhàn)爭時期。江西省教育廳在都昌大港設立的湖彭聯(lián)立中學和湖口師范,招收抗日時期失學的青少年入學,母親勇敢地去報名應試,考入了當時湖彭中學這所當?shù)刈罡邔W府,后畢業(yè)于湖彭聯(lián)立中學和湖口師范。
我看過母親一張年輕時的照片,一身“列寧裝”,一頭短發(fā),個子不高,年輕時,很有氣質(zhì),很時尚,很漂亮。
我印象中的母親,對穿著比較講究,再難再苦時,也特別注意自己的衣著形象。母親卻不怎么注意飲食,吃什么不在乎,簡簡單單就能對付一頓。然而,母親能為一件衣服合不合身,衣領的大小,袖子的長短,顏色的搭配,扣子的位置等,一次又一次跑服裝店進行修改。即使到了晚年,依然特別注意打理自己,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很有福份、很有品味、很有素養(yǎng)的老人。
我小的時間,衣服不可能經(jīng)常有新的,穿哥哥穿的舊衣服那是常有的事,但母親總能把我們打理得干凈整潔。我們兄弟幾個,在這個優(yōu)點上,都繼承得蠻好。
母親特別善良,與人交往,從來不讓人吃虧。上世紀七十年代,家搬到縣城后,鄉(xiāng)下的親戚朋友經(jīng)常來往,不管是誰到家串門,做客,辦事,母親總是特別熱情,端茶倒水,以極高禮儀接待客人。來人有時會帶點農(nóng)村的土特產(chǎn),她從來不會讓人家空著手回去。有時,回的東西比收的還貴還多,她就這么個人,一輩子不愿虧欠別人。母親念叨比較多的一句話就是,農(nóng)村人不容易。話語不多,但樸實而真誠。我在家時,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母親拿著禮品,送到門口,追到門外送給來我家的客人,要拉拉扯扯好一陣子,才能把客人說服。
母親特別明事理。我在部隊服役幾十年,尤其擔任領導職務后,肩負的擔子很重,回家的次數(shù)少之又少,陪老母親過年那更是屈指可數(shù)。母親從來不拖我后腿,沒有半句怨言。為了讓我工作分心,總是對我報喜不報憂,家里有什么難事急事大事、自己有什病痛也從來不告訴我,也不讓別人告訴我,怕我擔心分神。
母親晚年得了那么重的病,身體極虛弱,也不主動告訴我,也不讓我回來,為的是讓我安心工作和生活。現(xiàn)在想想,心里依然會很痛。在母親心里,我是個孝子。可是,我總覺虧欠母親的太多太多,母親辛辛苦苦一輩子,我卻沒好好為老人家盡孝送終。自古忠孝兩難全,我只是千千萬萬軍人的一個縮影。
有一次,父母親一同上街,母親被一輛汽車撞傷,在醫(yī)院住院治療近十天,她硬是不讓父親和其他兄弟告訴我。她跟兄弟們說:“高騰在部隊很忙,事也多,就別讓他操心了”。母親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瞞著我看病、住院治療,多數(shù)是待出院或病愈后我才知道的。
母親特別珍惜工作,做事勤勤懇懇。母親一生經(jīng)歷了新舊兩個社會。解放后,早期參加過土改隊的工作,后在兩個系統(tǒng)工作過。當老師,關心愛護學生,視學生為親人;做財務,忠于職守,嚴于利己。
無論在什么工作崗位,無論家庭負擔如何重,但她總會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等我們兄弟走上工作崗位后,也一直是這么要求我們的。
母親后期在供銷社系統(tǒng)工作,長期和錢物打交道,任過出納,會計,門市部負責人,從未出過半點錯差,做事細致嚴謹。
全家下放在鳳凰村時,母親除了在村小學擔任老師的同時,還兼著村里的會計。有一次,村干部去縣辦事,回來拿出4張車票報銷,想把他家同去的親屬也要順帶報銷。錢數(shù)雖然不多,母親仍然堅持原則,不同意報銷,村干部開始很不開心,他認為他的親屬也參與辦事了。母親知道,這次上縣城辦事,就是派村干部一人去的。在母親的堅持下,村干部自知理虧,也就不再要求報銷了。我知道,母親對別人要求嚴,對自己更嚴。有一回,我母親因公去縣城買課本,為了給集體節(jié)約開支,車都舍不得坐,硬是步行三四小時往返縣城。
母親特別傳統(tǒng),喜歡人丁興旺。現(xiàn)在,我都不敢想像,母親怎么這么偉大,從上世紀四十代末到六十年代,在醫(yī)療和物質(zhì)條件都那么差的情況下,養(yǎng)育了我們七兄弟,那是何等的偉大,要何等的勇氣。母親也是上班族,自己還要工作,那時工作調(diào)動又是特別頻繁。母親先后在高橋,馬影,張青,三里,流泗,凰村等鄉(xiāng)鎮(zhèn)工作過。
今年清明回老家祭祖時,我特意抽空去“尋根”,尋找我的出生地、我母親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工作過的地方,高橋(現(xiàn)屬舜德)蘭新小學。
在朋友的陪同下,找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父母親曾經(jīng)工作的單位鄱陽湖邊的蘭新小學。學校早已遷址,原址已建了民房,現(xiàn)在到蘭新村交通便利,柏油路平整干凈,山清水秀。
陪同我去的曹局長,非常熱心,辦事仔細,之前在此地任過鄉(xiāng)黨委書記,情況很熟悉,還幫我找到了倆位已經(jīng)七、八十高齡,我父母親當年的學生。這倆位老同志,分別在鄉(xiāng)畜牲站站長和蘭新村支書退下來的, 已是高齡的學生,陪我找到了學校的原址,介紹了學校當時的情況,對母親記憶猶新,說母親人非常好。我家兄弟多,當時工作生活條件非常差,交通也不便,現(xiàn)在從縣城開車到蘭新,一小時不到。但當年完全靠走路,從學校到縣起碼要大半天時間。聽老人說,當年有個學生得急性闌尾炎,急需送縣人民醫(yī)院手術(shù)治療,母親就放下自己的小孩,召集幾位村民,用簡易擔架,和大家一起連夜步行近四小時,將學生送縣城醫(yī)院進行手術(shù)。由于組織得力,送醫(yī)及時,挽救了這位學生的生命。
我知道,父母親工作期間,多數(shù)時候不在同一地方。盡管都在同一個縣,雖說路途不算遠,可那時交通不方便,完全靠步行,生活上很難相互照應,加之我們兄弟又多,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然而父母再苦再累,省吃儉用,也要給予了我們兄弟良好的教育,要求也非常嚴格。在父母精心培養(yǎng)下,我們兄弟七人,品型端正,個個成才,分別成為黨政軍部門的領導。我們兄弟能有后來的成長進步,除了組織的培養(yǎng),領導的關心外,這與我們的父母從嚴教育息息相關。
我清楚地記得,1968年我們?nèi)蚁路牛赣H作為“臭老九”進了“五•七”農(nóng)場放牛。大哥希騰,二哥春騰,從省重點中學九江一中畢業(yè)后,直接成為下放知青。其余的五兄弟,隨母親下放到了祖籍當時的凰村公社王莊村。暑假期間,正值農(nóng)村“雙搶”,母親對幾位正在讀中學的哥哥毫不溺愛,為了鍛煉兄長們的吃苦耐勞精神,硬是要求和村民一樣,冒著酷暑,參加早稻收割和晚稻插秧勞動。大哥、二哥下放農(nóng)村,一干就是七八年。全家下放的時候,正遇湖口縣南北港圍湖和武寧縣柘林水庫大建設,母親積極鼓勵支持。三哥四哥參加大埧的挑土筑壩建設,超強的體力勞動。這些活,連干一輩子務農(nóng)活的村民,都感到吃不消。多少年后,我們兄弟回憶起這段經(jīng)歷,仍有幾分感慨。
母親在的時候,我每次回家看望她,總是精氣神倍増,高興得不行,那怕是在去世前幾年,都是快90高齡的人,我一回到老家,母親每天都拉著父親一道,趁我還沒起床,就早早的去買早點,買菜,知道我喜歡吃家鄉(xiāng)的“炒米粑”,每次必買,而且買很多,想讓吃個夠,在家?guī)滋欤偸窍胫ㄗ樱瑹覂簳r喜歡吃的菜,臨走時,總是手拉手,父母左邊一個,右邊一個送我上車,把我當剛出門的小孩一樣,千叮嚀萬囑咐,戀戀不舍,又萬般無奈,為我送行,后來,母親的越來越老了,每次分別時,我們便情不自禁要經(jīng)過長長擁抱過,再分手上車,因為,我深知,隨母親年齡的増加,每次的擁抱,也許就是母子間最后的擁抱,也許母親內(nèi)心知道,她的來日也不會太多了。
父親母親,我們每周雙休都要通個電話,母親講得最多的就是要我注意身體,別累著,別惦記著她,她和父親的身體都好,一切事,兄弟等家人都照顧的很好,就是后來病重得那么厲害,也不在我面訴說半句,訴一點病痛,提任何要求,在去世的前幾個月,在九江解放軍171醫(yī)院住院,病重得那么厲害,我去看望母親,母親也是總是很樂觀,和我微笑聊天,和我微笑合影,配合醫(yī)生治療,每每有醫(yī)護人員為她查房,為她打針,母親總是心懷感恩,謝個不停,怕給醫(yī)護人員添半點麻煩,醫(yī)護人員見我就說:“奶奶真好”。
我是1979年底入伍的。想當兵,母親開始是同意的,但當《入伍通知書》和軍裝送到家后,母親又舍不得我走,勸我別去,我知道母親是舍不得我離她那么遠。那年,我剛滿17歲,她不放心呀,我離開縣城的那天,從縣大禮堂步行到碼頭,一家老小前去送行,我看到母親是一路哭著送我上船的,那情那景,將伴隨我一輩子。
日子如流水,轉(zhuǎn)眼,母親離我而去八年了,八年來,兒子我無時無刻不想念您,無數(shù)次在夢中與您相會。
我清楚記得,您走的那天,離春節(jié)還有一周的時間。那天是周六,上午八點多,我正在去部隊機關大院,找我的上級首長孫司令員請假。我知道您身體已經(jīng)不好了,我準備請假回家陪您過個年,也算盡盡做兒子的孝心。所有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沒想到,我正走到機關辦公樓的一樓大廳時,突然接到家里的電話。噩耗傳來,母親大人,您卻與世長辭了。
要知道,我多少年沒陪過母親過年,難得這次下定了決心;要知道,頭天我還與醫(yī)生都聯(lián)系了解過,他們說,過個年應該沒問題;要知道,頭天晚上,我還與幾位兄長問過您的情況,我告訴兄長們,今年我再忙,也下決心回老家,陪母親過年。這一切隨著您的駕鶴西行,一切都化為泡影,給我留下了無法彌補的遺憾。
母親,您怎么能說走就走了,走時也不看我一眼,怎么就沒能再等幾天,讓兒子再陪陪您,讓我為您端碗飯,上杯茶,盡盡孝,說說話。
八年來,我在不斷感恩母親的養(yǎng)育同時,也常常自省自責。兒這一生,忠誠于黨,獻身國防,卻未能顧小家、盡孝道,若有來世,我再做您的兒子,彌補此生之憾。
今天是母親節(jié),就用這篇短文,紀念您,愿母親和父親在天堂一切都好!
回憶寫作筆錄四
華燈初上,小雨淅淅瀝瀝。
小周撐起雨傘,急匆匆地往外走,想就近對付口吃的。已經(jīng)八點多了,因趕寫一份書面材料,沒顧上吃飯,肚子咕咕叫。小周臨時借調(diào)在拆遷辦上班,領導交代他準備經(jīng)驗交流材料,材料比較急,今晚得熬到一二點吧!
辦公室對面就是一字成龍的大排檔,陣勢可謂壯觀,也異常火爆。有的推出招牌菜張揚,有的用喇叭吆喝,競爭激烈得很呢。這一切,小周無暇顧及,他收起雨傘,就在靠近的一家排檔入座,目的是爭取時間。
排檔并不大,里外兩間,因小雨影響,操作間也臨時擠到了里面,顯得窄僻些。落坐后,老板娘奉上一杯水,滿臉堆笑:請稍等。
小周抬眼一看,里邊一桌高朋滿座,正在推杯換盞,脖子上手腕上的珠光寶氣顯示有錢人的身份,而上著西裝下穿拖鞋的衣著似乎有點不倫不類,心想這就是土豪暴發(fā)戶做派吧,既想高貴又難脫俗,擺闊顯露一下是想滿足一下炫富的心態(tài)吧,見怪不怪,社會就是這樣多元!相形之下,自己這個公益性崗位的工作人員,月收入二千多,真有點相形見絀,寒酸啊!這時外面又擠進身著工作服的三位哥們,老板娘把這三位安排和小周同桌,并深表歉意,“對不起,委屈你了!”小周欠了欠身子表示同意!心想,桌子緊張,能理解。
這時里屋一桌酒至酣處,聲音的分貝也高了。只見脖子上掛著又大又粗金項鏈的光頭男起身敬酒,對相鄰的一位說,兄弟,干一個,房子拆遷,弄了150萬,還不滿足?你真想當皇帝啊?對方嘿嘿一笑,立刻反唇相譏:你不也是120萬嘛,但你實際賺的比我多唉,你說你那個違章建筑撈了多少?雖然戲謔取笑,但都志得意滿,原來他們都是拆遷戶,一夜暴富的主,怪不得想擺闊又難脫俗,讓人捉摸不透。今天是他們老鄰居聚餐,現(xiàn)在正吃告別宴呢!
小周草草吃了碗面,想盡快離開,不愿在這尷尬氣氛中多呆。他抽在拆遷辦幫忙時間不長,對部分拆遷戶的表現(xiàn)有所耳聞,所以對與己無關的事不愿煩神。可相繼兩撥結(jié)賬買單的一幕,讓他又好奇地停下腳步。
先說與小周同桌的三位工人師傅,總共消費105元,爭先恐后,搶著買單。其后壯碩的高個子發(fā)話,我提議我們幾位打工者經(jīng)常相遇定個規(guī)矩行不行,今天起誰掙多誰買單?結(jié)果無異議。"我知道我今天掙最多,我買單,不爭了。”隨后掏105元現(xiàn)金恭恭敬敬交給老板。老板推說,5元就不要了,收100元,大個說不行,你們掙錢也不容易,把5元放到桌上轉(zhuǎn)身就走了!三位師傅不經(jīng)意的舉動讓小周心生敬意,不沾別人便宜,尊重理解別人,既是本份,又是美德!
再說里面一桌,酒足飯飽正在閑侃聊天,買單的事似乎是鄰家的事,這時外面又進來一撥就餐的,老板面有難色,一面招呼客人說請坐請坐,一邊提高嗓門說里面客人馬上就好,顯然暗示他們行個方便。這時里桌光頭男領會了老板的意思,明顯有點不開心,隨即拉大嗓門詢問買單多少錢,“345",老板輕聲回答。于是光頭男酬款,每人30元,十人付款300元,老板說還差45元呢,光頭男獻上媚笑說,45,人均不到5元,我們AA制不到5元不便收,要不下次再補,說著揚長而去!
老板一臉無奈,嘴里念叨著,白忙了,這幫人真會算計,不想把錢還尋找借口,說得還振振有詞,智商高人一籌啊!小周也一臉驚詫,吃飯付款,天經(jīng)地義,何況有錢一族!兩桌相比,讓他大開眼界,沒錢的慷慨大方,有錢的倒吝嗇無比,簡直是排檔奇遇。
小周結(jié)完賬,匆匆忙忙往回趕,兩組買單的形象還在腦中翻騰: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掙錢不易,做人更難,損人利己似乎占了便宜,失去的卻是信任和尊重,從一點一滴做起,炫富不如積德!
天黑得厲害,小雨還在靜靜地下……
聽寫是什么意思
聽寫的解釋 [dictation] 語文教學方法 之一 ,由教師發(fā)音或朗讀,學生不參考其它資料,憑記憶筆錄,用來 訓練 學生聽和寫的 能力 英語 老師又在讓學生聽寫單詞 詳細解釋 語文教學方法之一。由教師發(fā)音或朗讀,學生筆錄,用來訓練學生聽和寫的能力。 詞語分解 聽的解釋 聽 (聽) ī 用耳朵接受聲音...
聽寫的解釋聽寫的解釋是什么
由教師發(fā)音或朗讀,學生筆錄,用來訓練學生聽和寫的能力。二、國語詞典一邊聽一邊寫。為一種語言或音樂教學的方式。以語言教學為例,方法是選擇一段文字,由教師朗讀,令學生筆錄。目的是練習學生的聽覺與書寫的能力,以測驗其了解的程度。三、網(wǎng)絡解釋聽寫聽寫,是指在學習人類語言時,進行的一種強化記憶...
派出所做筆錄要注意什么
4. 修改不準確內(nèi)容:如果記錄中的信息有誤,您應要求辦案人員進行修正,確保信息的準確性。筆錄的法律要求包括:1. 格式和紙張:筆錄應使用國家規(guī)定的格式和紙張,且必須用黑色墨水筆書寫,以保證字跡清晰可辨。2. 內(nèi)容完整性:筆錄必須完整記錄您的陳述,不得有任何遺漏、歪曲或添加。3. 時效性:筆錄...
南煙齋筆錄經(jīng)典句子
若是心中無牽無掛,那即便是再香再粉的景致,也觸不動半點人心。若時光能倒流,我必定不負你!若有來世,我必償還你一生的情債!只為博沈姑娘一笑,我便輸?shù)闷疬@份情!你出生在我未出生的時代,當我來到這個世界時,你已步入衰老。這份遺憾,或許只能讓我們成為彼此生命中的過客。我將自己的記憶,...
高中語文的附
第三課 毛澤東: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埃德加·斯諾筆錄(49)第四課 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咽喉………羅曼·羅蘭(67)第五課 達爾文:興趣與恒心是科學發(fā)展的動力……… 歐文·斯通(86)第六課 馬克思:獻身于實現(xiàn)人類理想的社會……海因里斯·格姆科夫等(105)略讀第七課 沈從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賜……….沈從文(...
初二隨筆作文
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二隨筆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如:在寫作、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運用到古詩,抒發(fā)自己的情感。 經(jīng)典就似一位朋友!這位朋友會把我們帶進世界文學的寶庫,讓我們閱覽中華民族的經(jīng)典,領略世界名篇...
我要群網(wǎng)名和給群友的群名片是連體的
群名 ╰ ☆゛朝花夕拾【憶筆錄】 群名片╰ ☆゛XX【憶筆錄】群名 ╰ ☆゛萍水相逢【紅樓】 ╰ ☆゛XX【紅樓】希望樓主喜歡。
怎么樣寫好調(diào)查筆錄
一、內(nèi)容要完整 筆錄的內(nèi)容可以分為輔助性內(nèi)容和主體性內(nèi)容兩部分。輔助性內(nèi)容涉及取證的時間、地點,證人、調(diào)查人的身份、關系以及取證背景。1. 取證時間和地點:應準確記錄時間,包括開始時刻,若中途休息則需注明。地點是取證的場所。2. 證人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注意書寫正確)、性別、年齡、文化程度、...
做筆錄時如何保護自己
拒絕簽名、捺指印的,偵查人員應當在筆錄上注明。訊問筆錄上所列項目,應當按照規(guī)定填寫齊全。偵查人員、翻譯人員應當在訊問筆錄上簽名。第二百零二條 犯罪嫌疑人請求自行書寫供述的,應當準許;必要時,偵查人員也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親筆書寫供詞。犯罪嫌疑人應當在親筆供詞上逐頁簽名、捺指印。偵查人員收到...
怎么樣寫好調(diào)查筆錄
地點就是調(diào)查取證所在的場所。2、證人的基本情況:姓名要書寫正確,要寫法定姓名,有的人簽名,因文化素質(zhì)的關系可能與其身份證上的不同,遇到這種情況就要作出說明,其余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政治派別、家庭情況、工作單位、居住地等也都應該問清楚。3、調(diào)查人包括筆錄人的身份姓名、性別、工作單位...
相關評說:
通許縣凸輪: ______ 1 春,明媚的春,溫和的春,又回來了,又來到了我的身邊.你總是溫柔地飄舞在山間,是那么親近,親切.總讓人不能忘懷那令人陶醉的夢.我,行走于林蔭樹林間,尋找那嫵媚的春景. 我涉足于深山巨谷之中.順著山勢,逆流而上.一絲絲帶著詩情...
通許縣凸輪: ______ 我忘不了那件事 在我的腦海里,有許許多多的事情值得我回憶,其中有一件事最讓我難忘. 那是一個星期五的早上,媽媽讓我去賣油條,我提著小筐來到一家飯館門前,我問賣油條的阿姨油條多少錢一斤.阿姨說:“一塊三.”我便讓阿姨給...
通許縣凸輪: ______ 我的回憶 如果時間能停留,那對我來說是多么美好、美妙;如果時間能停留,那我現(xiàn)在應該還陶醉在快樂的天空上;如果時間能停留,那我現(xiàn)在還不至于徘徊在煩惱之中. 童年,如果時間能停留在那一刻,我每天沉睡在小孩子的純潔、天真、...
通許縣凸輪: ______ 1. 童年的生活猶如一條清澈的小溪,歡快的哼著小曲向前奔騰,而童年的趣事,就像一葉葉片舟,蕩漾在歡騰著的小溪上.每當我回憶起那些童年趣事時,嘴角上就不由自主地露出一抹抹笑容. 六七歲時,在我身...
通許縣凸輪: ______ 美好的回憶 一說起回憶,腦子里想的只有童年,或許,我們這些還沒有畢業(yè)的學生,也只有童年是美好的.初一、初二、初三,我們幾乎過盡了灰色的生活,留下的回憶只有灰色,可是,灰色也是美好的,因為在其中,我們嘗盡了酸甜苦辣,這...
通許縣凸輪: ______ 回憶也是一種享受我們長大了,青春撲面而來.有喜悅、有迷惘、有歡笑、有淚水.記錄這青春的第一步,有我們自己的努力,有師長的鼓勵,有朋友的扶持,有許許多多要記住的感人情景,美麗的故事.叮鈴鈴……啊!天啊,快遲到了,我以...
通許縣凸輪: ______ 輕輕抖落記憶的塵埃,我發(fā)現(xiàn)在課堂外,我的記憶深處,有一種東西一直陪伴著,那就是愛. 孩童時,我每天叫喚著吃香蕉,然而家中父母太忙,沒時間來完成我小小的愿望.這時,奶奶出現(xiàn)了,得知我要吃香蕉,立即打電話問哪有賣,不管路...
通許縣凸輪: ______ 我們就如兩條平行線,在相交的那瞬間,給互相留下了不滅的回憶,也在分離的那一刻,給互相道了聲祝福.我引以為傲的6班,那是我值得珍藏的記憶.初三的生活忙碌而艱辛,沒有人會喜歡這種生活.在這時辛勤的勞作也就判定了未來的舒...
通許縣凸輪: ______ 留在微笑中的記憶 生活因記憶而美好. 每個人的過去不同,所經(jīng)歷的不同,所感受的不同. 當然,每個人的記憶也不同.有的孩子是留在舞蹈房里的記憶,有的孩子是留在美術(shù)班里的記憶,有的孩子是留在壓力中的記憶,還有的是在花香中...
通許縣凸輪: ______ 那一次,我真難忘 在我的生活中值得回憶和難忘的事很多,然而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我在探親路上所遇到的一件事,它至今在我的腦海里記憶猶新,往事歷歷在目. 那是十幾年前,一個國慶節(jié)的前夕.天下著蒙蒙細雨,我與另一位部隊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