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詩書閑處好”的出處是哪里
“枕上詩書閑處好”全詩
《攤破浣溪沙》
宋代 李清照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
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作者簡介(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jì)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qiáng)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翻譯及注釋
翻譯
兩鬢已經(jīng)稀疏病后又添白發(fā)了,臥在床榻上看著殘月照在窗紗上。將豆蔻煎成沸騰的湯水,不用強(qiáng)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讀書是多么閑適,門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著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注釋
①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在唐五代時即將《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個字的結(jié)句,成為“七、七、七、三”字格式,名曰《攤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又因南唐李璟詞“菡萏香銷”之下片“細(xì)雨夢回”兩句頗有名,故又有《南唐浣溪沙》之稱。雙調(diào)四十八字,平韻。
②蕭蕭:這里形容鬢發(fā)華白稀疏的樣子。
③豆蔻:藥物名,其性能行氣、化濕、溫中、和胃……豆蔻連梢:語見于張良臣《西江月》 : “蠻江豆蔻影連梢。”熟:《天籟軒詞選》、《歷代詩余》作“熱”。熟水:當(dāng)時的一種藥用飲料。陳元靚《事林廣記》別集卷七之《豆蔻熟水》 : “夏月凡造熟水,先傾百盞滾湯在瓶器內(nèi),然后將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則香倍矣……白豆蔻殼揀凈,投入沸湯瓶中,密封片時用之,極妙。每次用七個足矣。不可多用,多則香濁。”《百草正義》則說: “白豆蔻氣味皆極濃厚,咀嚼久之,又有一種清澈冷洌之氣,隱隱然沁入心脾。則先升后降,所以又能下氣。 ”
④分茶:楊萬里《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詩有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由此可見,“分茶”是一種巧妙高雅的茶戲。其方法是用茶匙取茶湯分別注入盞中飲食。
⑤書:《歷代詩余》作“篇”字。
⑥醞藉:寬和有涵容。《漢書·薛廣德傳》:“廣德為人,溫雅有醞藉。 ”
⑦木犀花:即桂花。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賞析
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詞,主要寫她病后的生活情狀,委婉動人。詞中所述多為尋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卻起扣人心弦之效。
“病起”,說明曾經(jīng)長期臥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動了。“蕭蕭”是頭發(fā)花白稀疏的樣子。詞中系相對病前而言,因為大病,頭發(fā)白了許多,而且掉了不少。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這個處理極妙,意思似乎是說,頭發(fā)已經(jīng)那樣,何必再去管它,還是料理今后罷。這不僅表現(xiàn)了作者的樂觀態(tài)度,行文也更簡潔。
下面接寫了看月與煎藥。因為還沒有全好,又夜里,作者做不了什么事,只好休息,臥著看月。“臥看”,是因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時也說明作者心情閑散,漫不經(jīng)心,兩字極為傳神。“上”字說明此乃初升之月,則此殘月當(dāng)為下弦月,此時入夜還淺。病中的人當(dāng)然不能睡得太晚,寫得極為逼真。上句寫的是衰象,此句卻是樂事,表明作者確實不太以發(fā)白為念了。“豆蔻”為植物名,種子有香氣,可入藥,性辛溫,能去寒濕。“熟水”是宋人常用飲料。分茶是宋人以沸水沖茶而飲的一種方法,頗為講究。“莫分茶”即不飲茶,茶性涼,與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以豆蔻熟水為飲,即含有以藥代茶之意。這又與首句呼應(yīng)。人兒斜臥,缺月初上,室中飄散縷縷清香,一派閑靜氣氛。
下片寫白日消閑情事。觀書、散詩、賞景,確實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時光的最好辦法。“閑處好”一是說這樣看書只能閑暇無事才能如此;一是說閑時也只能看點閑書,看時也很隨便,消遣而已。對一個成天閑散家的人說來,偶然下一次雨,那雨中的景致,卻也較平時別有一種情趣。俞平伯說這兩句“寫病后光景恰好。說月又說雨,總非一日的事情。”(《唐宋詞選釋》)所見極是。末句將木犀擬人化,結(jié)得雋永有致。“木犀”即桂花,點出時間。本來是自己終日看花,卻說花終日“向人”,把木犀寫得非常多情,同時也表達(dá)了作者對木犀的喜愛,見出她終日都把它觀賞。“醞藉”,寫桂花溫雅清淡的風(fēng)度。“醞藉”一詞,常用來形容學(xué)問淵深、胸懷寬博、待人寬厚的人中表率,如《歸唐書·權(quán)德輿傳》稱他“風(fēng)流醞藉,為縉紳羽儀”。木犀花小淡黃,芬芳徐吐,不像牡丹夭桃那樣只以濃艷媚人,用“醞藉”形容,亦極得神。“醞藉”又可指含蓄香氣而言。
此詞格調(diào)輕快,心境怡然自得,與同時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語言樸素自然,情味深長。
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攤破浣溪沙》,從“病起蕭蕭兩鬢華”可以看出創(chuàng)作時間,當(dāng)是李清照后期作品。“木犀花”點出月份當(dāng)在八月,桂花開時。當(dāng)時正值大病初愈,心情漸好遂填此詞。
此詞明確的創(chuàng)作時間無定論,但學(xué)者陳祖美給出了她自己的推斷如下:
從李清照的書序、信函和詩詞中,已知她曾患過兩次大病。一次是其《<金石錄>后序》所云:“余又大病,僅存喘息”。時間大致在宋建炎三年(1129年)的閏八月;另一次患病,比上次更危重:“近因疾病,欲至膏育,牛蟻不分,灰釘已具。”(《投內(nèi)翰纂公崇禮啟》)這場大病是她蒙受種種毀謗,甚至身系大牢……時間是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此詞是在重病初愈之時所寫,記錄了她在某一天繼續(xù)服藥治病的養(yǎng)病生活,推斷此詞約寫于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八月,地點當(dāng)在杭州西湖一帶。
枕上詩書相思篇在哪里
《枕上詩書》“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這是李清照大病初愈后寫下的詩句。那時候的她兩鬢斑白,不復(fù)青春韶華,整日藥不離身,閑暇時期只能讀書,賞景。然而卻能寫出“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閱詩詞,憶才子佳人,帝王將相,落魄書生,股肱之臣,看他們筆下的詩詞,或溫暖,或...
我喜歡李清照的詞,請問那位與我有同樣愛好者的朋友幫忙找一下吧?好像...
臥看殘月上窗紗。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武陵春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枕上詩書閑處好”下一句是什么?
攤破浣溪沙,展現(xiàn)了一種更為平靜與閑適的情懷。病后頭發(fā)稀疏,兩鬢斑白,她臥床靜養(yǎng),閑暇之余,看著殘月緩緩升起,透過窗紗灑下淡淡的光輝。她煎了一碗用豆蔻連梢熬煮的熟水,沒有泡茶,或許是為了保持這份寧靜與淡然。“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是這首詞中的名句。這兩句詩表達(dá)了她對于閑適...
形容人有書香氣息的詩句
出自:宋·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譯文: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下雨來好。 5、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 出自:宋·趙恒《勸學(xué)詩》 譯文:妻子沒有媒人不必遺憾,書中有女顏如玉。 6. 含有書香的詩句 雪繭草書香不斷,玉壺冰壑夢相隨。 ——艾性夫《酬庭翠陳善夫》屋頭荼醾定過墻,...
李清照《漱玉集》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武陵春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
《漱玉詞》李清照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清平樂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fēng)勢,故應(yīng)難看梅花。點絳唇(一題作閨思) 寂寞深閨,柔(一作愁)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欄桿,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芳樹(一作芳草,...
李清照詩詞名句
6.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 【出處】 宋·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鑒賞】 悠閑地靠在枕上,隨意地閱讀詩篇,心情是無比的舒適美好;下雨的時候,門前的風(fēng)景顯得更加優(yōu)美了。這兩句詩描寫閑居吟詩賞雨的閑情雅興,清柔細(xì)致,平淡怡情,境界高遠(yuǎn)而幽雅。 【原詩】 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
形容書香氣息的古詩句
1. 關(guān)于書香的唯美古詩句 -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2. 關(guān)于書香的古詩句 -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宋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3. 關(guān)于讀書的優(yōu)美古詩詞 -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
描寫漱玉泉的詩句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 武陵春風(fēng)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
關(guān)于書香開頭的詩句(有關(guān)書香的詩句有哪些)
出自:宋·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譯文: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下雨來好。 5、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 出自:宋·趙恒《勸學(xué)詩》 譯文:妻子沒有媒人不必遺憾,書中有女顏如玉。 2.有關(guān)“書香”的詩句有哪些 有關(guān)“書香”的詩句如下1、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
相關(guān)評說:
洛陽市非接: ______ 鄭板橋詩: 贈君謀父子 多讀古書開眼界;少管閑事養(yǎng)精神. 過眼寸陰求日益;關(guān)心萬姓祝年豐. 階下青松留玉節(jié);夜來風(fēng)雨作秋聲.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lǐng)異標(biāo)新二月花.
洛陽市非接: ______ 哎,女人從古至今不都這樣嗎?真的很讓人痛恨!! 我認(rèn)為,家是兩個人的,所以家務(wù)也應(yīng)該兩個人平均分開干,憑什么女人就應(yīng)該干所有的家務(wù)? 要按說,古代女人沒工作,要靠老公養(yǎng)著,家務(wù)自然就多些,可是,現(xiàn)在這個社會,女人跟男人同樣有工作,憑什么還要伺候他們? 男人不能慣著,跟他們說清楚,兩人分開干!
洛陽市非接: ______ “天涯何處無芳草”出自蘇東坡的《蝶戀花》,原文是: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感慨春天不能永駐,唱的是“花褪殘紅青杏小”、“枝上柳綿吹又少”.又用“天涯何處無芳草”強(qiáng)自振奮.多少年過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知道是誰在“天涯何處無芳草”的后面加了“何必單戀一枝花”,變成了“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這句話成為后來人失戀時最好的振奮口號.
洛陽市非接: 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洛陽市非接: ______ 成語望洋興嘆出自莊子的《外篇·秋水》.故事說:秋天的大水按著時令到了,無數(shù)支流的水都灌進(jìn)了黃河.河面十分寬闊,水霧蒸騰,不論是河的兩岸,還是河心的沙洲,隔岸望去,簡直分不清岸上的是牛還是馬.這時呀,河伯欣欣然自我陶...
洛陽市非接: ______ 出自杜甫的《秋興八首》的第三首的一句詩:“同學(xué)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杜甫的“五陵衣馬自輕肥”也是有出處的,出自范云的《贈張徐州謖》這首詩中的一句話“裘馬悉輕肥”,杜甫引用時也作了一點小修改,把裘改成了衣. --解釋-- 杜甫“衣馬自輕肥”,換成現(xiàn)在的語法來說,就是輕衣、肥馬,輕飄飄特瀟灑(?)的衣服,肥碩健壯的馬.指富貴之氣,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開著寶馬,挎著LV包那感覺. 因此,杜甫的“同學(xué)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當(dāng)年的同窗好友,如今大部分混的都不錯,一個個都挺像模像樣的.杜甫這么寫,反襯出自己的落魄(杜甫一直特窮).
洛陽市非接: ______ 【夢長夢短俱是夢,年來年去是何年?】出自明·湯顯祖“玉茗堂四夢”之《牡丹亭》.滿意請點下采納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