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 古詩 羅隱 古詩《峰》[唐]羅隱?
一、原文
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二、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里鮮花迎風盛開,哪里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三、作者出處
【作者】羅隱 【朝代】唐
擴展資料
前兩句寫蜜蜂的生存狀態(tài),在山花爛漫間不停穿梭、勞作,廣闊的領(lǐng)地給了它們相當大的施展本領(lǐng)的空間。“不論”“無限”,蜜蜂在辛勤勞動中“占盡風光”,簡單寫來看似平平無奇,純行直白,幾乎是欣賞、夸贊的口吻,實則是匠心獨運,先揚后抑,為下文的議論做出了鋪墊。
后兩句緊乘“蜜蜂”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勞動者”意象加以引申、擴大,發(fā)出“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一聲嘆息。同時也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已采的百花釀成蜜,辛辛苦苦的勞作終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話鋒一轉(zhuǎn),這般辛勞到底又是為了誰呢?
在當時黑暗腐朽的社會里,為的正是那些不勞而獲、占據(jù)高位、手握重權(quán)的剝削者,此中的諷意不言而明。詩人以反詰的語氣控訴了那些沉迷利祿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對廣大的勞苦人民產(chǎn)生了矜惜憐憫之情。
從另一個側(cè)面對這種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不平現(xiàn)實加以嘲諷和鞭笞,在為勞動人民鳴冤叫屈的同時也是對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難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達對唐末朋黨傾軋、宦官專權(quán)、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的社會現(xiàn)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這首詠蜂詩運用象征的手法、設(shè)問的形式反映了勞動者不能享受其勞動成果的社會現(xiàn)象,與張碧《農(nóng)夫》中的“運鋤耕劚侵星起”“到頭禾黍?qū)偎恕币约懊穲虺肌短照摺分小疤毡M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可作同一理解,都是嘆苦辛人生之歷練,社會世道之多艱,于人于己都是一番深省之言。
蜂[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釀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蜂與蝶在詩人詞客筆下,成為風韻的象征。然而小蜜蜂畢竟與花蝴蝶不同,它是為釀蜜而勞苦一生,積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詩人羅隱著眼于這一點,寫出這樣一則寄慨遙深的詩的“動物故事”。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詩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值得注意的有三點:
一、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此詩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經(jīng)營,除“辛苦”而外并無所有。然而前兩句卻用幾乎是矜夸的口吻,說無論是平原田野還是崇山峻嶺,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領(lǐng)地。這里作者運用極度的副詞、形容詞——“不論”、“無限”、“盡”等等,和無條件句式,極稱蜜蜂“占盡風光”,似與題旨矛盾。其實這只是正言欲反、欲奪故予的手法,為末二句作勢。俗話說: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對前二句反跌一筆,說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屬誰有,將“盡占”二字一掃而空,表達效果就更強。如一開始就正面落筆,必不如此有力。
二、敘述反詰,唱嘆有情。此詩采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但議論并未明確發(fā)出,而運用反詰語氣道之。前二句主敘,后二句主議。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敘,四句主議。“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于主敘主議不同,末二句有反復(fù)之意而無重復(fù)之感。本來反詰句的意思只是:為誰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卻分成兩問:“為誰辛苦”?“為誰甜”?亦反復(fù)而不重復(fù)。言下辛苦歸自己、甜蜜屬別人之意甚顯。而反復(fù)詠嘆,使人覺感慨無窮。詩人矜惜憐憫之意可掬。
三、寓意遙深,可以兩解。此詩抓住蜜蜂特點,不做作,不雕繪,不尚詞藻,雖平淡而有思致,使讀者能從這則“動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覺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說此詩實乃嘆世人之勞心于利祿者;有人則認為是借蜜蜂歌頌辛勤的勞動者,而對那些不勞而獲的剝削者以無情諷刺。兩種解會似相齟齠,其實皆允。因為“寓言”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作者為某種說教而設(shè)喻,寓意較淺顯而確定;另一種是作者懷著濃厚感情觀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訓,但“寓意”就不那么淺顯和確定。如此詩,大抵作者從蜂的“故事”看到那時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寫下來,不直接說教或具體比附,創(chuàng)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較大靈活性。而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不同意義的苦辛人生,與蜂相似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所謂“終朝聚斂苦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紅樓夢》“好了歌”);一種是“運鋤耕劚侵星起”而“到頭禾黍?qū)偎恕薄_@就使得讀者可以在兩種意義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隨著時代的前進,勞動光榮成為普遍觀念,“蜂”越來越成為一種美德的象征,人們在讀羅隱這詩的時候,自然更多地傾向于后一種解會了。可見,“寓言”的寓意并非一成不變,古老的“寓言”也會與日俱新。
蜂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釀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一、原文
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二、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里鮮花迎風盛開,哪里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三、作者出處
【作者】羅隱 【朝代】唐
峰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相關(guān)評說:
貢覺縣關(guān)節(jié): ______ 詩意: 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領(lǐng).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后,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 這首詩通過對蜜蜂形象的描寫,歌頌了不辭辛苦為他人釀造幸福生活,并諷刺了那些不勞而獲的人. 寓意: 詩人借引用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與不滿.
貢覺縣關(guān)節(jié): ______[答案] 唐朝.羅隱的《蜂》, 這首詩以洗煉的語言,通過描寫蜜蜂采花釀蜜供人享受這一自然現(xiàn)象,寄寓著作者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希望幫到你!望采納,謝謝!~
貢覺縣關(guān)節(jié): ______ 羅隱在公元900年時寫的 ,那時羅隱賞花時,見蜂辛苦勞作,便由衷感嘆.因此來諷刺那些不勞而獲的人.也是來敬佩那些辛苦勞動的人.
貢覺縣關(guān)節(jié): ______[答案] 《雪》表達了作者對貧民百姓的憐憫之情. 《蜂》表達了作者對蜂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贊美之情.
貢覺縣關(guān)節(jié): ______ 峰【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貢覺縣關(guān)節(jié): ______ an.如果是說古詩寫作用的平水韻的話,押平聲十四鹽這個韻部...
貢覺縣關(guān)節(jié): ______ <蜂》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解詞]山尖:山峰. 盡被占:全被蜜蜂占領(lǐng)了. [釋句] 不管是平地還是高山, 無限風光都被蜜蜂采花釀蜜時獨占了. 它辛辛苦苦采集百花釀成的蜂蜜, 究竟是為誰送去甘甜呢? [說明]羅隱(833—909),唐代著名詩人.一生寫了許多政治諷刺詩,揭露唐末社會的 黑暗面.這是一首詠物詩,既贊美了那些終日勤勞,不畏艱難,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的人,又諷 刺了那些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不勞而獲的人.
貢覺縣關(guān)節(jié): ______ 蜂 【唐】羅 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領(lǐng).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后,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這首詩通過對蜜蜂形象的描寫,歌頌了不辭辛苦為他人釀造幸福生活的勞動者,并且諷刺了那些不勞而獲的人.詞語解釋 山尖:山峰的頂端.盡:全部.占:占其所有.甜:醇香的蜂蜜 采:采摘.為【wèi】替.還讀wéi,如“敢作敢為”
貢覺縣關(guān)節(jié): ______ 這首詩借物喻人,表現(xiàn)了詩人對辛勤的勞動人民的贊美, 又諷刺了不勞而獲的人.
貢覺縣關(guān)節(jié): ______ 蜂[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釀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無論是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領(lǐng).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后,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 這首詩贊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這首詩有幾個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的特點: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敘述反詰,唱嘆有情;寓意遙深,可以兩解.更多http://wenwen.sogou.com/z/q656201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