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蟬的詩句大全集(小學)
關于蟬的詩句大全 1.蟬的古詩原文
1、原文 蟬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2、譯文 蟬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打滾的蟲類自然不同,因此它的聲音能夠流麗響亮。
蟬兒棲身高處,聲音自然會傳得很遠,這并不是借助秋風的飛傳。 3、注釋 垂緌:古人結(jié)在頷下的帽纓下垂部分,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形狀與其有些相似。
清露:純凈的露水。古人以為蟬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實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響:指連續(xù)不斷的蟬鳴聲。 藉:憑借。
4、作者簡介 虞世南(約558~638),唐代詩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屬浙江)人,唐初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官至秘書監(jiān),封永興縣字,故世稱“虞永興”,享年八十一歲,賜禮部尚書。
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
)。代表作有《出塞》、《結(jié)客少年場行》、《怨歌行》、《賦得臨池竹應制》、《蟬》、《奉和詠風應魏王教》等。
2.《蟬》古詩一文全部注音
chuí ruí yǐn qīng lù ,liú xiǎng chū shū tóng 。
jū gāo shēng zì yuǎn ,fēi shì jiè qiū fēng 。
原文:
唐代:虞世南《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響亮的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正是因為在高處發(fā)聲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并非是憑借秋風的力量。
《蟬》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是首托物寓意的詩。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蟬的棲高飲露、蟬聲遠傳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標逸韻;三、四句分別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滿張力,表達出對人的內(nèi)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李世民奪位李淵后,虞世南任弘文館學士,成為重臣,但從不傲慢,踏實勤奮,使得李世民對其稱贊有加,深得賞識,于是常邀他參加一些典禮活動。一天,李世民起了雅興,邀請弘文館學士們共賞海池景色,談詩論畫,李世民詢問大家是否有新的詩歌作品,虞世南便誦讀出該詩。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蟬
3.《蟬》這首詩的全部
名稱】蟬 【年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1] 注解 1、本以兩句:古人誤以為蟬是餐風飲露的。
這里是說,既欲棲高處,自難以飽腹, ??雖帶恨聲,實也徒然。 2、一樹句:意謂蟬雖哀鳴,樹卻自呈蒼潤,像是無情相待。
實是隱喻受人冷落。 3、薄宦:官卑職微。
4、梗猶泛:這里是自傷淪落意。 5、蕪已平:荒蕪到了沒脛地步。
詩文解釋 你棲息在樹的高枝上,餐風飲露,本來就難以飽腹,何必哀婉地發(fā)出恨怨之聲?這一切其實都是徒勞的。由于徹夜鳴叫,到五更時已精疲力竭,可是那碧樹依然如故,毫無表情。
我官職卑微,像桃木偶那樣四處漂泊,而故鄉(xiāng)的田園卻已荒蕪。煩請你用鳴叫之聲給我敲響警鐘,我的家境同樣貧寒而又凄清。
作品賞析 這首詩借詠蟬以喻自身的高潔。前半首聞蟬而興,重在詠蟬;它餐風飲露,居高清雅,然而聲嘶力竭地鳴叫,卻難求一飽。
后半首直抒己意,他鄉(xiāng)薄宦,梗枝漂流, 故園荒蕪,胡不歸去?因而聞蟬以自警,同病相憐。全詩層層深入闡發(fā)主題:“高難 飽”,鳴“徒勞”,聲“欲斷”,樹“無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
實屬 “詠物”佳絕。
4.虞世南的詩《蟬》的詩意是什么
詩人筆下的蟬是人格化了的蟬。
三、四句借蟬抒情:品格高潔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
全詩譯文如下: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蟬聲遠傳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
作者介紹:虞世南,字伯施,漢族,余姚(慈溪市觀海衛(wèi)鎮(zhèn)鳴鶴場)人。初唐著名書法家、文學家,政治家。
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讜,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
原有詩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
5.夏蟬的詩句
蟬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蟬 [唐初]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駱賓王 《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齊天樂·蟬 王沂孫 一襟余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乍咽涼柯,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
西窗過雨。怪瑤佩流空,玉箏調(diào)柱。
鏡暗妝殘,為誰嬌鬢尚如許? 銅仙鉛淚似洗。嘆攜盤去遠,難貯零露。
病翼驚秋,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余音更苦。
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漫想熏風,柳絲千萬縷。
齊天樂·蟬 仇遠 夕陽門巷荒城曲,清音早鳴秋樹。薄剪綃衣,涼生鬢影,獨飲天邊風露。
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
尚有殘聲,驀然飛過別枝去。 齊宮往事謾省,行人猶與說,當時齊女。
雨歇空山,月籠古柳,仿佛舊曾聽處。離情正苦。
甚懶拂冰箋,倦拈琴譜。滿地霜紅,淺莎尋蛻羽。
齊天樂·蟬 周密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聞還歇。故苑愁深,危弦調(diào)苦,前夢蛻痕枯葉。
傷情念別。是幾度斜陽,幾回殘月。
轉(zhuǎn)眼西風,一襟幽恨向誰說。 輕鬟猶記動影,翠蛾應妒我,雙鬢如雪。
枝冷頻移,葉疏猶抱,孤負好秋時節(jié)。凄凄切切。
漸迤邐黃昏,砌蛩相接。露洗馀悲,暮煙聲更咽。
【現(xiàn)代人詠蟬詩句】 《秋蟬》 裊裊迎來二月天,阡上農(nóng)夫說豐年。 待到清秋白露日,又是秋風送秋蟬。
?an=0&si=2。
描寫蟬的詩句
描寫‘蟬’的詩句:1、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唐 駱賓王《詠蟬 》釋義:秋天里寒蟬叫個不停,被囚的人思鄉(xiāng)愁情深。2、秋來吟更苦,半咽半隨風。——唐 姚合《聞蟬寄賈島》釋義:秋天到來,蟬的吟唱更為愁苦,半是哽咽而斷,半是隨風而逝。3、高蟬多遠韻,茂樹有余音。——宋 朱熹《南安...
關于蟬的詩句有哪些
故國行千里,新蟬忽數(shù)聲。——《聞蟬》 15、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唐·元稹《送盧詩》 16、蕭條旅舍客心驚,斷續(xù)僧房靜又清。借問蟬聲何所為,人家古寺兩般聲。——《秋蟬聲》 17、蟬鳴兮夕曛,聲和兮夏云。白日兮將短,秋意兮已滿。——《聽早蟬歌》 18、新蟬終夜叫,嘒嘒隔溪濆。杜宇仍相...
關于蟬的詩句小學初中
雨后忽聞誰最苦,異鄉(xiāng)孤館憶家時。衰柳蟬吟旁濁河,正當殘日角聲和。尋常不足少愁思,此際聞時愁更多。《蟬》——宋·蘇軾蛻形濁污中,羽翼便翾好。秋來閑何闊,已抱寒莖槁。3. 關于“蟲”的古詩拜托各位了,關于蝴蝶,蜻蜓等蟲的初中及小學階段 (南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
關于知了詩句
“何必雍門彈一曲,蟬聲極意說凄涼” (宋 劉克莊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 “高樹蟬聲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各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唐 雍陶《蟬》 5.有關于蟬的詩句 蟬聲響亮而高遠,古往今來,那“知了,知了”的鳴唱,曾使情感豐富而細膩的詩人們寫下了諸多優(yōu)美動人的詩篇。 “秋...
關于蟬的詩句有哪些
10、細聲頻斷續(xù),審聽亦難分。仿佛應移處,從容卻不聞。——《聽新蟬寄張晝》11、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唐·孟浩然《秦堊中寄遠上人》12、紅樹蟬聲滿夕陽,白頭相送悲相傷。——唐·元稹《送盧詩》13、荷香清露墜,柳動好風生。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乍聞愁北客,靜聽憶東堊京。
有關蟬的詩句有哪些(和蟬有關的成語和詩句欣賞)
蟬韻極清切,始聞何處悲。人含不平意,景值欲秋時。此歲方晼晚,誰家無別離。君言催我老,已是去年詩。蟬 唐-薛濤 露滌清音遠,風吹數(shù)葉齊。聲聲似相接,各在一枝棲。蟬 唐-許渾 噪柳鳴槐晚未休,不知何事愛悲秋。朱門大有長吟處,剛傍愁人又送愁。蟬 唐-徐夤 寒鳴寧與眾蟲同,翼...
關于夏蟬詩句
唐朝另一位大詩人白居易則在《六月三日夜聞蟬》一詩中告訴人們在蘇州一代,蟬鳴開始是在每年的農(nóng)歷六月初:“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 蟬的幼蟲生活在土壤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蟲時吸食植物的汁。然而,古人卻誤以為蟬靠飲露為生,因而把蟬視為高潔的昆蟲,不少文人雅士也就寫下眾多的詠蟬詩,或寄托自己的理想,...
寫蟬的古詩有哪些
6、蟬[唐代] 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7、蟬[唐代] 許渾噪柳鳴槐晚未休,不知何事愛悲秋。朱門大有長吟處,剛傍愁人又送愁。8、蟬[唐代] 羅隱天地工夫一不遺,與君聲調(diào)借君緌。風棲露飽今如此,應忘...
關于聞蟬的詩句(所有關于蟬的詩句)
成大文化17 2022-07-02 · TA獲得超過1118個贊 知道小有建樹答主 回答量:118 采納率:0% 幫助的人:104萬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人頁 關注 展開全部 1.所有關于蟬的詩句 原發(fā)布者:杏貓網(wǎng) 關于描寫蟬的詩句1、莫侵殘日噪,正在異鄉(xiāng)聽。——五代楚·劉昭禹《聞蟬》2、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
杜牧關于蟬的詩句
6.速求杜牧《提揚州蟬智寺》古詩詳解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從“蟬”和“秋”這兩個字來看,其時當為初秋,那時蟬噪本已嘶啞,“一蟬噪”,就更使人覺得音色的凄咽;在風中搖曳的松枝、桂樹也露出了蕭瑟秋意。詩人在表現(xiàn)這一耳聞目睹的景象時,用意遣詞都十分精細。“蟬噪”反襯出禪智寺的靜,靜中見鬧...
相關評說:
達日縣偏置: ______[答案]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達日縣偏置: ______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蟬》 ——唐·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達日縣偏置: ______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達日縣偏置: ______ 1、《早蟬》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頭蟬始鳴. 石楠深葉里,薄暮兩三聲. 一催衰鬢色,再動故園情. 西風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憶昔在東掖,宮槐花下聽. 今朝無限思,云樹繞湓城. 2、《蟬》 年代: 宋 作者: 梅堯臣 ...
達日縣偏置: ______ 清-袁枚《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越,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達日縣偏置: ______ 在獄詠蟬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高蟬多遠韻,茂樹有余音”(宋·朱熹.《南安道中》).“今朝蟬忽鳴,遷客若為情?便覺一年老,能令萬...
達日縣偏置: ______ 蟬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蟬 [唐初]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駱賓王 《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
達日縣偏置: ______ 1、所見 (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2、小兒垂釣(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cè)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3、村居 (高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揚柳醉青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4、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達日縣偏置: ______ 《詠蟬 / 在獄詠蟬》唐代: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作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宋代:晏殊 湖上西風急暮蟬.夜來清露濕紅蓮.少留歸騎促歌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