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什么成語 常用成語的解釋和用法介紹?
1、打鴨驚鴛[dǎ yā jīng yuān]
【解釋】比喻打甲驚乙。也比喻株連無罪的人。
【出處】明·梅鼎祚《昆化奴》第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則怕打鴨驚鴛,打草驚蛇。”
2、打破飯碗[dǎ pò fàn wǎn]
【解釋】比喻失業(yè),無以為生。
【出處】鄒韜奮《患難余生記》第二章:“不僅因入黨問題而打破飯碗,斷絕生路,往往因“異黨分子”問題而被綁入獄,斷送生命。”
3、打道回府[dǎ dào huí fǔ]
【示例】我們只好打道回府了。
4、打破沙鍋璺到底[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釋】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紋。比喻追根究底。
【出處】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葛藤接斷老婆禪,打破沙鍋璺到底。”
【示例】就讓姐姐裝糊涂不言語,我可也'打破沙鍋璺到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6回
5、打破常規(guī)[dǎ pò cháng guī]
【解釋】常規(guī):沿襲下來的規(guī)矩。打破了一般的規(guī)矩或一向?qū)嵭械囊?guī)章制度。
【出處】柯巖《漢堡港的變奏》:“甚至連船正停泊在港口、尊嚴(yán)而又自信的十幾個老船長也打破常規(guī),開了一條小艇,集體下海去了。”
【示例】他此舉就是想打破常規(guī)去實現(xiàn)他的夢想。
6、打破砂鍋[dǎ pò shā guō]
【解釋】比喻追根究底。
【出處】明·高明《琵琶記·幾言諫父》:“你直待要打破砂鍋,是你招災(zāi)攬禍。”
7、打拱作揖[dǎ gǒng zuò yī]
【解釋】舊時禮節(jié),彎身抱拳,上下擺動,表示恭敬。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一回:“王鄉(xiāng)紳下車,爺兒三個連忙打拱作揖,如同捧鳳凰似的捧了進(jìn)來,在上首第一位坐下。”
【示例】不能對人就打拱作揖。
8、打恭作揖[dǎ gōng zuò yī]
【解釋】舊時禮節(jié),彎身抱拳,上下擺動,表示恭敬。
【出處】明·李贄《因記往事》:“嗟乎!平居無事,只解打恭作揖,終日匡坐,同于泥塑。”
【示例】寶玉見他這樣,還認(rèn)作是昨日中晌的事,那知晚間的這段公案,還打恭作揖的。 ——《紅樓夢》第二七回
9、打狗看主[dǎ gǒu kàn zhǔ]
【解釋】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給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處理壞人下事要顧全其后臺的情面。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七十九回:“不知原來家中大小姐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示例】你怎的這般纏不清!自古道:打狗看主。 ——清·俞萬春《蕩寇志》第一○一回
10、打邊鼓[dǎ biān gǔ]
【解釋】指從旁鼓吹、協(xié)助。
【出處】魯迅《集外集·序言》:“只因為那時詩壇寂寞,所以打打邊鼓,湊些熱鬧。”
【示例】他留下唐仲笙,本來想他會在旁邊打邊鼓,幫忙他勸說馬慕韓,沒料到馬慕韓把唐仲笙抓過去,倒變成絆腳石了。 ——周而復(fù)《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一
11、打野鴨子[dǎ yě yā zǐ]
【解釋】捕捉野鴨子,借指業(yè)余時間干活掙錢。
【出處】他上班時沒精打采,下班就~。
【示例】他上班時沒精打采,下班就打野鴨子
12、打小算盤[dǎ xiǎo suàn pán]
【解釋】在小處精打細(xì)算,斤斤計較。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有些會打小算盤的人,譬如一向是孝敬一百兩的,如今只消一百塊錢。”
【示例】打小算盤,弄小智術(shù),官僚主義,阿Q主義,實際上毫無用處。 ——毛澤東《反對日本進(jìn)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
13、打家劫舍[dǎ jiā jié shè]
【解釋】劫:強(qiáng)搶;舍:住房。指成幫結(jié)伙到人家里搶奪財物。
【出處】元·武漢臣《玉壺春》第四折:“見俫子撅天撲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殺人賊。”
【示例】近年泊內(nèi)是宋江一伙強(qiáng)人在那里打家劫舍,官兵捕盜,近他不得。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回
14、打成平手[dǎ chéng píng shǒu]
【解釋】比賽中打成平局,不分勝負(fù)。
【示例】這場比賽我們打成平手。
15、打諢插科[dǎ hùn chā kē]
【解釋】科:古曲戲曲中的表情動作。穿插在戲曲表演中的能使觀眾發(fā)笑的表演與道白。亦泛指引人發(fā)笑的動作與言談。
【出處】清·李斗《揚(yáng)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小丑丁秀容打諢插科,令人絕倒。”
【示例】在聊天室里形形色色的人打諢插科地聊著網(wǎng)話。
16、打秋風(fēng)[dǎ qiū fēng]
【解釋】指假借各種名義向人家索取財物,或依仗與權(quán)勢有某種關(guān)系,招搖撞騙,收受賄賂。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賢仆夫》:“當(dāng)今北面官人,入則內(nèi)貴,出則使臣,到所在打風(fēng)打雨,你何不從之?”
【示例】你說打秋風(fēng)不好,茂陵劉郎秋風(fēng)客,到后來做了皇帝。 ——明·湯顯祖《牡丹亭·訣謁》
17、打破疑團(tuán)[dǎ pò yí tuán]
【解釋】消除心中的疑慮。多形容人與人之間重新獲得諒解。
18、打前站[dǎ qián zhàn]
【解釋】行軍或集體出行時先派人到將要停留或到達(dá)的地點去辦理食宿等事務(wù)。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大王即刻到了,灑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馬飯完也未?”
【示例】走幾天就休息一天,由打前站的賣去一些土布,買肉改善伙食。 ——孫犁《秀露集·〈善闇?zhǔn)壹o(jì)年〉摘抄》
19、打小報告[dǎ rù lěng gōng]
【解釋】?潁河肽承┒式岷銑晌桓齟剩硎窘械囊饉跡煥涔汗糯實郯咽С璧暮簀斫誒淦Ч凇1扔魅瞬槐恢厥踴虬咽慮楦櫓靡槐摺?
【出處】王朔《誰比誰傻多少》:“'誰打小報告我跟他急!’李東寶氣勢洶洶說了一句,和顏悅色地坐下。”
【示例】她已經(jīng)被打入冷宮。
20、打落水狗[dǎ luò shuǐ gǒu]
【解釋】比喻繼續(xù)打擊已經(jīng)失敗的壞人。
【出處】瞿秋白《<魯迅雜感選集>序言》:“魯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義,反妥協(xié)主義的宣言。”
【示例】我們要痛打落水狗。
21、打出王牌[dǎ chū wáng pái]
【解釋】使出殺手锏去制約別人。
【示例】我們在必要的時候才打出王牌。
22、打馬虎眼[dǎ mǎ hu yǎn]
【解釋】故意裝糊涂蒙騙人。
【出處】老舍《華實春秋》:“他這是打馬虎眼,麻痹我們大伙兒,假充好人,想混過這一關(guān)去!”
【示例】你這是打馬虎眼,麻痹我們,想混過這一關(guān)去。
23、打滾撒潑[dǎ gǔn sā pō]
【解釋】躺倒在地上打滾,嘴里罵著潑辣的話。同“撒潑打滾”。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回:“芳官捱了兩下打,那里肯依?便打滾撒潑的哭鬧起來。”
【示例】當(dāng)孩子由于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fā)脾氣或打滾撒潑時,大人不要去理睬他。
24、打破沙鍋問到底[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釋】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處】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示例】她為什么不回到文工團(tuán)去?不過我也并非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 ——巴金《團(tuán)圓》
25、打謾評跋[dǎ màn píng bá]
【解釋】謾:謾罵;跋:專橫。指打罵催迫。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告哥哥休打謾評跋,權(quán)等待些兒個。”
26、打牙打令[dǎ yá dǎ lìng]
【解釋】打牙:說閑話;打令:指唱小曲。指說唱調(diào)笑。
【出處】元·董解元《西廂記》第四折:“怎禁當(dāng)衙門外打牙打令諢,匹似閑掂哨。”
27、打死虎[dǎ sǐ hǔ]
【解釋】比喻抨擊已失威勢的人。
28、打得火熱[dǎ dé huǒ rè]
【解釋】形容關(guān)系十分親密。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四回:“原來安道全新和建康府一個煙花娼妓喚做李巧奴時常往來 ,正是打得火熱。”
【示例】吳二浪子現(xiàn)同按察司街南胡同里張家土娼,叫小銀子的,打得火熱。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九回
29、打擂臺[dǎ lèi tái]
【解釋】擂臺:比武而專設(shè)的臺子。參加擺擂臺者的比武。比喻相互競賽。
【出處】元·高文秀《黑旋風(fēng)》第一折:“那泰安山神州廟,有一等打擂臺賭本事的,要與人廝打。”
【示例】這三個說要去打擂臺,我看他們相貌威風(fēng),必然有些本事。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69回
30、打街罵巷[dǎ jiē mà xiàng]
【解釋】街、巷:指鄰里街坊。形容尋釁鬧事,耍無賴。
【出處】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回:“這劉大平日吃酒賭錢,打街罵巷,原是不安本分的人。”
【示例】他打街罵巷為的是想讓人怕他。
31、打鴨驚鴛鴦[dǎ yā jīng yuān yāng]
【解釋】比喻打甲驚乙。也比喻株連無罪的人。
【出處】宋·梅堯臣《打鴨》詩:“莫打鴨,打鴨驚鴛鴦。”
【示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打鴨驚鴛鴦,分飛各異方。”
32、打勤獻(xiàn)趣[dǎ qín xiàn qù]
【解釋】獻(xiàn)殷勤,湊趣。形容阿諛奉承。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八回:“那晁住媳婦……是吳國伯嚭托生的,慣會打勤獻(xiàn)趣。”
33、打擊報復(fù)[dǎ jī bào fù]
【解釋】打擊:攻擊。用敵對的態(tài)度回?fù)魧Ψ健?br />【出處】鄧小平《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制度的改革》:“公文旅行,互相推諉,以至官氣十足,動輒訓(xùn)人,打擊報復(fù),壓制民主,欺上瞞下,專橫跋扈,徇私行賄,貪贓枉法,等等。”
【示例】披露了我們向上級反映我店截留利潤六十五萬元的問題后,遭受打擊報復(fù)的一些真相。 ——《人民日報》1988.12.31
34、打牙撂嘴[dǎ yá liào zuǐ]
【解釋】打牙:說閑話。指說閑話,相互嘲弄戲罵。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這里他女人陪著這些丫鬟小廝吃酒,又和那小廝們打牙撂嘴兒的玩笑。”
35、打嘴現(xiàn)世[dǎ zuǐ xiàn shì]
【解釋】形容出盡了丑。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你我這樣嘴臉,怎么好到他門上去?只怕他門上人也不肯進(jìn)去告訴,沒的白打嘴現(xiàn)世的。”
【示例】我哪輩子造了孽,你給我丟人現(xiàn)眼的,打嘴現(xiàn)世的,叫我有什么臉見人。 ——楊朔《三千里江山》
36、打狗欺主[dǎ gǒu qī zhǔ]
【解釋】打狗也就是打擊或欺侮其主人,打擊或欺侮人。
【示例】誰都知道打狗欺主這個道理。
37、打光棍[dǎ guāng gùn]
【解釋】指單身成年男子適婚年齡后仍未結(jié)婚或婚后又失去妻子的男子。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0章:“雖然他和她結(jié)婚幾年,但一直等于打光棍。”
38、打翻身仗[dǎ fān shēn zhàng]
【解釋】通過行動擺脫困境或不利局面。
【示例】我們?nèi)ツ甑纳a(chǎn)打翻身仗了。
39、打埋伏[dǎ mái fú]
【解釋】比喻隱藏物資、人力或隱瞞問題。也指事先隱藏起來,待時行動。
【出處】趙樹理《三里灣》十七:“當(dāng)時有些社員見他這么說,明知道他是打埋伏,不想要他,經(jīng)過幾天研究之后,還是要了。”
40、打旋磨子[dǎ xuán mò zǐ]
【解釋】轉(zhuǎn)動磨子,反復(fù)不停。比喻向人有所要求獻(xiàn)殷勤。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你那姑媽只會打旋磨兒,給我們璉二奶奶跑著借當(dāng)頭。”
41、打家截舍[dǎ jiā jié shě]
【解釋】指到人家里搶奪財物。同“打家劫舍”。
【出處】元·關(guān)漢卿《緋衣夢》第二折:“某裴炎的便是,一生好打家截舍。”
42、打情罵俏[dǎ qíng mà qiào]
【解釋】情:風(fēng)情;俏:俏皮、風(fēng)趣。指男女調(diào)情。
【出處】明·董說《西游補(bǔ)》第一回:“在那里采野花,結(jié)草卦,抱兒攜女,打情罵俏。”
【示例】高興起來,簡直不分主仆,打情罵俏的攪做一團(tuán)。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五回
43、打破砂鍋問到底[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釋】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處】見“打破沙鍋問到底”。
【示例】我們必須絞腦筋,打破砂鍋問到底。 ——陶行知《普及現(xiàn)代生活教育之路》
44、打入冷宮[dǎ rù lěng gōng]
【解釋】打:與某些動詞結(jié)合成為一個詞,表示進(jìn)行的意思;冷宮:古代皇帝把失寵的后妃軟禁于冷僻宮內(nèi)。比喻人不被重視或把事情擱置一邊。
【示例】她已經(jīng)被打入冷宮。
45、打家截道[dǎ jiā jié dào]
【解釋】指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搶奪財物。
【出處】元·關(guān)漢卿《四春園》第二折:“一生殺人放火,打家截道,偷東摸西。”
【示例】這廝待強(qiáng)風(fēng)情打家截道拚著做,那里討護(hù)身符。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
46、打開窗戶說亮話[dǎ kāi chuāng hù shuō liàng huà]
【解釋】指直率而明白地講出來。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7章:“咱們打開窗戶說亮話,只要他是個人才,咱們決不會虧待他。”
47、打牙配嘴[dǎ yá pèi zuǐ]
【解釋】指相互戲虐,閑扯說笑。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十三回:“(這婦人)常和從人打牙配嘴,全無忌憚。”
48、打破迷關(guān)[dǎ pò mí guān]
【解釋】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既然打破迷關(guān),若不及早回頭,定然皇天不佑。”
【示例】你相公入情魔了,一時也化解不開,須到開封府告去,方能打破迷關(guān)。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三十八回
49、打當(dāng)面鼓[dǎ dāng miàn gǔ]
【解釋】比喻有話當(dāng)面說,不背后議論。
【出處】羅旋《南國峰煙》:“你怎么想就怎么說,噼哩啪拉,把什么都擺出來,打當(dāng)面鼓,不敲背后鑼,我就是喜歡這樣的同志。”
【示例】說話不能任何事情都打當(dāng)面鼓。
50、打腫臉裝胖子[dǎ zhǒng liǎn zhuāng pàng zǐ]
【解釋】比喻沒有能耐或內(nèi)里空虛,卻要硬撐門面裝作了不起。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你也不要在我老張面前打腫臉裝胖子,硬不要朋友幫助。”
系程17727497471: 中打一成語是什么成語瘋狂猜成語一個 -
長嶺縣螺旋: ______ 中打一成語 怒火中燒.怒火中燒 nù huǒ zhōng shāo 【解釋】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心中懷著極大的憤怒.【出處】宋·王邁《臞軒集》:“虛舟相觸何心在,怒火雖炎一響空.” 【結(jié)構(gòu)】主謂式.【用法】多指激于義憤.一般作謂語、賓語.【正音】中;不能讀作“zōnɡ”.【近義詞】怒不可遏、怒氣沖天、怒形于色 【反義詞】欣喜若狂、心花怒放、喜氣洋洋
系程17727497471: 太陽是黑的,打一成語 -
長嶺縣螺旋: ______ 一團(tuán)漆黑 [yī tuán qī hēi] 基本釋義 形容一片黑暗,沒有一點光明.也形容對事情一無所知. 貶義 出 處 陳登科、肖馬《破壁記》:“這時候;突然狂風(fēng)大作;一片烏云飛也似地?fù)鋪?把月亮吞沒了;山?jīng)_里頓時一團(tuán)漆黑.”
系程17727497471: 打落水狗的成語解釋及意思 -
長嶺縣螺旋: ______ 打落水狗 [dǎ luò shuǐ gǒu] [釋義] 比喻繼續(xù)打擊已經(jīng)失敗的壞人. [出處] 魯迅《墳·論“費厄波賴”應(yīng)該緩行》:“至于'打落水狗',則并不...
系程17727497471: 一個人拿著槍和另一個人拿著鼓打一成語 -
長嶺縣螺旋: ______ 聲東擊西 shēng dōng jī xī 【解釋】聲:聲張.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攻打西邊.是使對方產(chǎn)生錯覺以出奇制勝的一種戰(zhàn)術(shù).【出處】《淮南子·兵略訓(xùn)》:“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qiáng),為之以歙而應(yīng)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東,……”唐·杜佑《通典·兵六》說:“聲言擊東,其實擊西.” 【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用法】常用于軍事;指一種出奇戰(zhàn)勝敵人的戰(zhàn)術(shù).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辨形】擊;不能寫作“機(jī)”.【近義詞】出其不意、出奇制勝 【反義詞】無的放矢 【例句】雖然現(xiàn)在這里還沒什么動靜;但地勢險要;千萬麻痹不得;小心敵人~.
系程17727497471: 打一成語是什么?求大神指教 -
長嶺縣螺旋: ______ 成語解釋道方法:對某人很親愛,方法不對頭.指父母對子女的溺愛成 語 出 處 : 清 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余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 理?然愛之必以其道.” 成語繁體:愛非其道成語簡拼:AFQD成語注音:ㄞˋ ㄈㄟ ㄑ一ˊ ㄉㄠˋ常用程度:生僻成語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成語用法:愛非其道作賓語;指溺愛.成語結(jié)構(gòu):緊縮式成語成語年代:近代成語成語例子:教育子女要注意愛非其道成語謎語:溺愛成語接龍:從愛非其道往下成語接龍
系程17727497471: 拿著蒲扇生爐子打一成語 -
長嶺縣螺旋: ______ 答案成語:煽風(fēng)點火.這個成語比喻煽動別人去鬧事,出自于沙汀《青棡坡》.解釋,煽:煽動.比喻煽動別人鬧事.辭海和現(xiàn)漢均收煽風(fēng)點火,未收扇風(fēng)點火. 出處,沙汀《青棡坡》:“倒不是怕有人煽風(fēng)點火”.用法,作謂語、賓語;指...
系程17727497471: 寫出高考15個常用成語,及解釋及用法 -
長嶺縣螺旋: ______ 怎么可能只有15個,我找了下 1: 官樣文章——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事,或做樣子給人看的虛文濫調(diào) 2: 望其項背——能夠看到別人的頸項和脊背.比喻有能力趕上 3: "絕無僅有——再也找不出來,極為罕見" 4: 趨之若鶩——比喻很...
系程17727497471: 打打是什么成語 -
長嶺縣螺旋: ______ 吹吹打打 發(fā)音 chuī chuī dǎ dǎ 釋義 指各種樂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種言行或事物,吸引別人注意. 出處 明·天然智叟《石頭點·郭挺之榜前認(rèn)子》:“忙忙與女兒說知,叫老媽央人相幫打點.早鼓樂吹吹打打,迎人村來了.”
系程17727497471: 成語謎語:妻子送郎上戰(zhàn)場(打一成語)的相 -
長嶺縣螺旋: ______ 謎底:打是親. 打情罵俏 dǎ qíng mà qiào 【解釋】情:風(fēng)情;俏:俏皮、風(fēng)趣.指男女調(diào)情. 【出處】明·董說《西游補(bǔ)》第一回:“在那里采野花,結(jié)草卦,抱兒攜女,打情罵俏.” 【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用法】多指不正當(dāng)?shù)哪信{(diào)情或不妥當(dāng)?shù)恼{(diào)情方式.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俏;不能讀作“xiāo”或“qiāo”. 【辨形】俏;不能寫作“消”;也不能寫作“悄”. 【近義詞】搔首弄姿、眉來眼去、嬉皮笑臉 【反義詞】正顏厲色、一本正經(jīng) 【例句】這對年輕人不應(yīng)該在公共場合~;眉來眼去的.
系程17727497471: 關(guān)于打針的成語 -
長嶺縣螺旋: ______ 一針見血 yī zhēn jiàn xiě 成語解釋 一針刺下去就見到血.常用來比喻說話(或?qū)懳恼?簡明扼要;能抓住本質(zhì);切中要害.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郭玉傳》:“一針即瘥.” 成語繁體 一針見血 成語簡拼 yzjx 成語注音 ㄧ ㄓㄣ ㄐㄧ...
【解釋】比喻打甲驚乙。也比喻株連無罪的人。
【出處】明·梅鼎祚《昆化奴》第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則怕打鴨驚鴛,打草驚蛇。”
2、打破飯碗[dǎ pò fàn wǎn]
【解釋】比喻失業(yè),無以為生。
【出處】鄒韜奮《患難余生記》第二章:“不僅因入黨問題而打破飯碗,斷絕生路,往往因“異黨分子”問題而被綁入獄,斷送生命。”
3、打道回府[dǎ dào huí fǔ]
【示例】我們只好打道回府了。
4、打破沙鍋璺到底[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釋】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紋。比喻追根究底。
【出處】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葛藤接斷老婆禪,打破沙鍋璺到底。”
【示例】就讓姐姐裝糊涂不言語,我可也'打破沙鍋璺到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6回
5、打破常規(guī)[dǎ pò cháng guī]
【解釋】常規(guī):沿襲下來的規(guī)矩。打破了一般的規(guī)矩或一向?qū)嵭械囊?guī)章制度。
【出處】柯巖《漢堡港的變奏》:“甚至連船正停泊在港口、尊嚴(yán)而又自信的十幾個老船長也打破常規(guī),開了一條小艇,集體下海去了。”
【示例】他此舉就是想打破常規(guī)去實現(xiàn)他的夢想。
6、打破砂鍋[dǎ pò shā guō]
【解釋】比喻追根究底。
【出處】明·高明《琵琶記·幾言諫父》:“你直待要打破砂鍋,是你招災(zāi)攬禍。”
7、打拱作揖[dǎ gǒng zuò yī]
【解釋】舊時禮節(jié),彎身抱拳,上下擺動,表示恭敬。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一回:“王鄉(xiāng)紳下車,爺兒三個連忙打拱作揖,如同捧鳳凰似的捧了進(jìn)來,在上首第一位坐下。”
【示例】不能對人就打拱作揖。
8、打恭作揖[dǎ gōng zuò yī]
【解釋】舊時禮節(jié),彎身抱拳,上下擺動,表示恭敬。
【出處】明·李贄《因記往事》:“嗟乎!平居無事,只解打恭作揖,終日匡坐,同于泥塑。”
【示例】寶玉見他這樣,還認(rèn)作是昨日中晌的事,那知晚間的這段公案,還打恭作揖的。 ——《紅樓夢》第二七回
9、打狗看主[dǎ gǒu kàn zhǔ]
【解釋】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給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處理壞人下事要顧全其后臺的情面。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七十九回:“不知原來家中大小姐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示例】你怎的這般纏不清!自古道:打狗看主。 ——清·俞萬春《蕩寇志》第一○一回
10、打邊鼓[dǎ biān gǔ]
【解釋】指從旁鼓吹、協(xié)助。
【出處】魯迅《集外集·序言》:“只因為那時詩壇寂寞,所以打打邊鼓,湊些熱鬧。”
【示例】他留下唐仲笙,本來想他會在旁邊打邊鼓,幫忙他勸說馬慕韓,沒料到馬慕韓把唐仲笙抓過去,倒變成絆腳石了。 ——周而復(fù)《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一
11、打野鴨子[dǎ yě yā zǐ]
【解釋】捕捉野鴨子,借指業(yè)余時間干活掙錢。
【出處】他上班時沒精打采,下班就~。
【示例】他上班時沒精打采,下班就打野鴨子
12、打小算盤[dǎ xiǎo suàn pán]
【解釋】在小處精打細(xì)算,斤斤計較。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有些會打小算盤的人,譬如一向是孝敬一百兩的,如今只消一百塊錢。”
【示例】打小算盤,弄小智術(shù),官僚主義,阿Q主義,實際上毫無用處。 ——毛澤東《反對日本進(jìn)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
13、打家劫舍[dǎ jiā jié shè]
【解釋】劫:強(qiáng)搶;舍:住房。指成幫結(jié)伙到人家里搶奪財物。
【出處】元·武漢臣《玉壺春》第四折:“見俫子撅天撲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殺人賊。”
【示例】近年泊內(nèi)是宋江一伙強(qiáng)人在那里打家劫舍,官兵捕盜,近他不得。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回
14、打成平手[dǎ chéng píng shǒu]
【解釋】比賽中打成平局,不分勝負(fù)。
【示例】這場比賽我們打成平手。
15、打諢插科[dǎ hùn chā kē]
【解釋】科:古曲戲曲中的表情動作。穿插在戲曲表演中的能使觀眾發(fā)笑的表演與道白。亦泛指引人發(fā)笑的動作與言談。
【出處】清·李斗《揚(yáng)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小丑丁秀容打諢插科,令人絕倒。”
【示例】在聊天室里形形色色的人打諢插科地聊著網(wǎng)話。
16、打秋風(fēng)[dǎ qiū fēng]
【解釋】指假借各種名義向人家索取財物,或依仗與權(quán)勢有某種關(guān)系,招搖撞騙,收受賄賂。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賢仆夫》:“當(dāng)今北面官人,入則內(nèi)貴,出則使臣,到所在打風(fēng)打雨,你何不從之?”
【示例】你說打秋風(fēng)不好,茂陵劉郎秋風(fēng)客,到后來做了皇帝。 ——明·湯顯祖《牡丹亭·訣謁》
17、打破疑團(tuán)[dǎ pò yí tuán]
【解釋】消除心中的疑慮。多形容人與人之間重新獲得諒解。
18、打前站[dǎ qián zhàn]
【解釋】行軍或集體出行時先派人到將要停留或到達(dá)的地點去辦理食宿等事務(wù)。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大王即刻到了,灑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馬飯完也未?”
【示例】走幾天就休息一天,由打前站的賣去一些土布,買肉改善伙食。 ——孫犁《秀露集·〈善闇?zhǔn)壹o(jì)年〉摘抄》
19、打小報告[dǎ rù lěng gōng]
【解釋】?潁河肽承┒式岷銑晌桓齟剩硎窘械囊饉跡煥涔汗糯實郯咽С璧暮簀斫誒淦Ч凇1扔魅瞬槐恢厥踴虬咽慮楦櫓靡槐摺?
【出處】王朔《誰比誰傻多少》:“'誰打小報告我跟他急!’李東寶氣勢洶洶說了一句,和顏悅色地坐下。”
【示例】她已經(jīng)被打入冷宮。
20、打落水狗[dǎ luò shuǐ gǒu]
【解釋】比喻繼續(xù)打擊已經(jīng)失敗的壞人。
【出處】瞿秋白《<魯迅雜感選集>序言》:“魯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義,反妥協(xié)主義的宣言。”
【示例】我們要痛打落水狗。
21、打出王牌[dǎ chū wáng pái]
【解釋】使出殺手锏去制約別人。
【示例】我們在必要的時候才打出王牌。
22、打馬虎眼[dǎ mǎ hu yǎn]
【解釋】故意裝糊涂蒙騙人。
【出處】老舍《華實春秋》:“他這是打馬虎眼,麻痹我們大伙兒,假充好人,想混過這一關(guān)去!”
【示例】你這是打馬虎眼,麻痹我們,想混過這一關(guān)去。
23、打滾撒潑[dǎ gǔn sā pō]
【解釋】躺倒在地上打滾,嘴里罵著潑辣的話。同“撒潑打滾”。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回:“芳官捱了兩下打,那里肯依?便打滾撒潑的哭鬧起來。”
【示例】當(dāng)孩子由于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fā)脾氣或打滾撒潑時,大人不要去理睬他。
24、打破沙鍋問到底[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釋】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處】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示例】她為什么不回到文工團(tuán)去?不過我也并非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 ——巴金《團(tuán)圓》
25、打謾評跋[dǎ màn píng bá]
【解釋】謾:謾罵;跋:專橫。指打罵催迫。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告哥哥休打謾評跋,權(quán)等待些兒個。”
26、打牙打令[dǎ yá dǎ lìng]
【解釋】打牙:說閑話;打令:指唱小曲。指說唱調(diào)笑。
【出處】元·董解元《西廂記》第四折:“怎禁當(dāng)衙門外打牙打令諢,匹似閑掂哨。”
27、打死虎[dǎ sǐ hǔ]
【解釋】比喻抨擊已失威勢的人。
28、打得火熱[dǎ dé huǒ rè]
【解釋】形容關(guān)系十分親密。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四回:“原來安道全新和建康府一個煙花娼妓喚做李巧奴時常往來 ,正是打得火熱。”
【示例】吳二浪子現(xiàn)同按察司街南胡同里張家土娼,叫小銀子的,打得火熱。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九回
29、打擂臺[dǎ lèi tái]
【解釋】擂臺:比武而專設(shè)的臺子。參加擺擂臺者的比武。比喻相互競賽。
【出處】元·高文秀《黑旋風(fēng)》第一折:“那泰安山神州廟,有一等打擂臺賭本事的,要與人廝打。”
【示例】這三個說要去打擂臺,我看他們相貌威風(fēng),必然有些本事。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69回
30、打街罵巷[dǎ jiē mà xiàng]
【解釋】街、巷:指鄰里街坊。形容尋釁鬧事,耍無賴。
【出處】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回:“這劉大平日吃酒賭錢,打街罵巷,原是不安本分的人。”
【示例】他打街罵巷為的是想讓人怕他。
31、打鴨驚鴛鴦[dǎ yā jīng yuān yāng]
【解釋】比喻打甲驚乙。也比喻株連無罪的人。
【出處】宋·梅堯臣《打鴨》詩:“莫打鴨,打鴨驚鴛鴦。”
【示例】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打鴨驚鴛鴦,分飛各異方。”
32、打勤獻(xiàn)趣[dǎ qín xiàn qù]
【解釋】獻(xiàn)殷勤,湊趣。形容阿諛奉承。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八回:“那晁住媳婦……是吳國伯嚭托生的,慣會打勤獻(xiàn)趣。”
33、打擊報復(fù)[dǎ jī bào fù]
【解釋】打擊:攻擊。用敵對的態(tài)度回?fù)魧Ψ健?br />【出處】鄧小平《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制度的改革》:“公文旅行,互相推諉,以至官氣十足,動輒訓(xùn)人,打擊報復(fù),壓制民主,欺上瞞下,專橫跋扈,徇私行賄,貪贓枉法,等等。”
【示例】披露了我們向上級反映我店截留利潤六十五萬元的問題后,遭受打擊報復(fù)的一些真相。 ——《人民日報》1988.12.31
34、打牙撂嘴[dǎ yá liào zuǐ]
【解釋】打牙:說閑話。指說閑話,相互嘲弄戲罵。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這里他女人陪著這些丫鬟小廝吃酒,又和那小廝們打牙撂嘴兒的玩笑。”
35、打嘴現(xiàn)世[dǎ zuǐ xiàn shì]
【解釋】形容出盡了丑。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你我這樣嘴臉,怎么好到他門上去?只怕他門上人也不肯進(jìn)去告訴,沒的白打嘴現(xiàn)世的。”
【示例】我哪輩子造了孽,你給我丟人現(xiàn)眼的,打嘴現(xiàn)世的,叫我有什么臉見人。 ——楊朔《三千里江山》
36、打狗欺主[dǎ gǒu qī zhǔ]
【解釋】打狗也就是打擊或欺侮其主人,打擊或欺侮人。
【示例】誰都知道打狗欺主這個道理。
37、打光棍[dǎ guāng gùn]
【解釋】指單身成年男子適婚年齡后仍未結(jié)婚或婚后又失去妻子的男子。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0章:“雖然他和她結(jié)婚幾年,但一直等于打光棍。”
38、打翻身仗[dǎ fān shēn zhàng]
【解釋】通過行動擺脫困境或不利局面。
【示例】我們?nèi)ツ甑纳a(chǎn)打翻身仗了。
39、打埋伏[dǎ mái fú]
【解釋】比喻隱藏物資、人力或隱瞞問題。也指事先隱藏起來,待時行動。
【出處】趙樹理《三里灣》十七:“當(dāng)時有些社員見他這么說,明知道他是打埋伏,不想要他,經(jīng)過幾天研究之后,還是要了。”
40、打旋磨子[dǎ xuán mò zǐ]
【解釋】轉(zhuǎn)動磨子,反復(fù)不停。比喻向人有所要求獻(xiàn)殷勤。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你那姑媽只會打旋磨兒,給我們璉二奶奶跑著借當(dāng)頭。”
41、打家截舍[dǎ jiā jié shě]
【解釋】指到人家里搶奪財物。同“打家劫舍”。
【出處】元·關(guān)漢卿《緋衣夢》第二折:“某裴炎的便是,一生好打家截舍。”
42、打情罵俏[dǎ qíng mà qiào]
【解釋】情:風(fēng)情;俏:俏皮、風(fēng)趣。指男女調(diào)情。
【出處】明·董說《西游補(bǔ)》第一回:“在那里采野花,結(jié)草卦,抱兒攜女,打情罵俏。”
【示例】高興起來,簡直不分主仆,打情罵俏的攪做一團(tuán)。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五回
43、打破砂鍋問到底[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解釋】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出處】見“打破沙鍋問到底”。
【示例】我們必須絞腦筋,打破砂鍋問到底。 ——陶行知《普及現(xiàn)代生活教育之路》
44、打入冷宮[dǎ rù lěng gōng]
【解釋】打:與某些動詞結(jié)合成為一個詞,表示進(jìn)行的意思;冷宮:古代皇帝把失寵的后妃軟禁于冷僻宮內(nèi)。比喻人不被重視或把事情擱置一邊。
【示例】她已經(jīng)被打入冷宮。
45、打家截道[dǎ jiā jié dào]
【解釋】指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搶奪財物。
【出處】元·關(guān)漢卿《四春園》第二折:“一生殺人放火,打家截道,偷東摸西。”
【示例】這廝待強(qiáng)風(fēng)情打家截道拚著做,那里討護(hù)身符。 ——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三折
46、打開窗戶說亮話[dǎ kāi chuāng hù shuō liàng huà]
【解釋】指直率而明白地講出來。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7章:“咱們打開窗戶說亮話,只要他是個人才,咱們決不會虧待他。”
47、打牙配嘴[dǎ yá pèi zuǐ]
【解釋】指相互戲虐,閑扯說笑。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二十三回:“(這婦人)常和從人打牙配嘴,全無忌憚。”
48、打破迷關(guān)[dǎ pò mí guān]
【解釋】指打掉思想上的迷惘。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一回:“既然打破迷關(guān),若不及早回頭,定然皇天不佑。”
【示例】你相公入情魔了,一時也化解不開,須到開封府告去,方能打破迷關(guān)。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三十八回
49、打當(dāng)面鼓[dǎ dāng miàn gǔ]
【解釋】比喻有話當(dāng)面說,不背后議論。
【出處】羅旋《南國峰煙》:“你怎么想就怎么說,噼哩啪拉,把什么都擺出來,打當(dāng)面鼓,不敲背后鑼,我就是喜歡這樣的同志。”
【示例】說話不能任何事情都打當(dāng)面鼓。
50、打腫臉裝胖子[dǎ zhǒng liǎn zhuāng pàng zǐ]
【解釋】比喻沒有能耐或內(nèi)里空虛,卻要硬撐門面裝作了不起。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你也不要在我老張面前打腫臉裝胖子,硬不要朋友幫助。”
相關(guān)評說:
長嶺縣螺旋: ______ 中打一成語 怒火中燒.怒火中燒 nù huǒ zhōng shāo 【解釋】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燒.形容心中懷著極大的憤怒.【出處】宋·王邁《臞軒集》:“虛舟相觸何心在,怒火雖炎一響空.” 【結(jié)構(gòu)】主謂式.【用法】多指激于義憤.一般作謂語、賓語.【正音】中;不能讀作“zōnɡ”.【近義詞】怒不可遏、怒氣沖天、怒形于色 【反義詞】欣喜若狂、心花怒放、喜氣洋洋
長嶺縣螺旋: ______ 一團(tuán)漆黑 [yī tuán qī hēi] 基本釋義 形容一片黑暗,沒有一點光明.也形容對事情一無所知. 貶義 出 處 陳登科、肖馬《破壁記》:“這時候;突然狂風(fēng)大作;一片烏云飛也似地?fù)鋪?把月亮吞沒了;山?jīng)_里頓時一團(tuán)漆黑.”
長嶺縣螺旋: ______ 打落水狗 [dǎ luò shuǐ gǒu] [釋義] 比喻繼續(xù)打擊已經(jīng)失敗的壞人. [出處] 魯迅《墳·論“費厄波賴”應(yīng)該緩行》:“至于'打落水狗',則并不...
長嶺縣螺旋: ______ 聲東擊西 shēng dōng jī xī 【解釋】聲:聲張.指造成要攻打東邊的聲勢,實際上卻攻打西邊.是使對方產(chǎn)生錯覺以出奇制勝的一種戰(zhàn)術(shù).【出處】《淮南子·兵略訓(xùn)》:“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qiáng),為之以歙而應(yīng)之以張,將欲西而示之以東,……”唐·杜佑《通典·兵六》說:“聲言擊東,其實擊西.” 【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用法】常用于軍事;指一種出奇戰(zhàn)勝敵人的戰(zhàn)術(shù).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辨形】擊;不能寫作“機(jī)”.【近義詞】出其不意、出奇制勝 【反義詞】無的放矢 【例句】雖然現(xiàn)在這里還沒什么動靜;但地勢險要;千萬麻痹不得;小心敵人~.
長嶺縣螺旋: ______ 成語解釋道方法:對某人很親愛,方法不對頭.指父母對子女的溺愛成 語 出 處 : 清 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余五十二歲,始得一子,豈有不愛之 理?然愛之必以其道.” 成語繁體:愛非其道成語簡拼:AFQD成語注音:ㄞˋ ㄈㄟ ㄑ一ˊ ㄉㄠˋ常用程度:生僻成語成語字?jǐn)?shù):四字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成語用法:愛非其道作賓語;指溺愛.成語結(jié)構(gòu):緊縮式成語成語年代:近代成語成語例子:教育子女要注意愛非其道成語謎語:溺愛成語接龍:從愛非其道往下成語接龍
長嶺縣螺旋: ______ 答案成語:煽風(fēng)點火.這個成語比喻煽動別人去鬧事,出自于沙汀《青棡坡》.解釋,煽:煽動.比喻煽動別人鬧事.辭海和現(xiàn)漢均收煽風(fēng)點火,未收扇風(fēng)點火. 出處,沙汀《青棡坡》:“倒不是怕有人煽風(fēng)點火”.用法,作謂語、賓語;指...
長嶺縣螺旋: ______ 怎么可能只有15個,我找了下 1: 官樣文章——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事,或做樣子給人看的虛文濫調(diào) 2: 望其項背——能夠看到別人的頸項和脊背.比喻有能力趕上 3: "絕無僅有——再也找不出來,極為罕見" 4: 趨之若鶩——比喻很...
長嶺縣螺旋: ______ 吹吹打打 發(fā)音 chuī chuī dǎ dǎ 釋義 指各種樂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種言行或事物,吸引別人注意. 出處 明·天然智叟《石頭點·郭挺之榜前認(rèn)子》:“忙忙與女兒說知,叫老媽央人相幫打點.早鼓樂吹吹打打,迎人村來了.”
長嶺縣螺旋: ______ 謎底:打是親. 打情罵俏 dǎ qíng mà qiào 【解釋】情:風(fēng)情;俏:俏皮、風(fēng)趣.指男女調(diào)情. 【出處】明·董說《西游補(bǔ)》第一回:“在那里采野花,結(jié)草卦,抱兒攜女,打情罵俏.” 【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用法】多指不正當(dāng)?shù)哪信{(diào)情或不妥當(dāng)?shù)恼{(diào)情方式.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俏;不能讀作“xiāo”或“qiāo”. 【辨形】俏;不能寫作“消”;也不能寫作“悄”. 【近義詞】搔首弄姿、眉來眼去、嬉皮笑臉 【反義詞】正顏厲色、一本正經(jīng) 【例句】這對年輕人不應(yīng)該在公共場合~;眉來眼去的.
長嶺縣螺旋: ______ 一針見血 yī zhēn jiàn xiě 成語解釋 一針刺下去就見到血.常用來比喻說話(或?qū)懳恼?簡明扼要;能抓住本質(zhì);切中要害.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郭玉傳》:“一針即瘥.” 成語繁體 一針見血 成語簡拼 yzjx 成語注音 ㄧ ㄓㄣ ㄐ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