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盛世幾個 唐朝盛世中國有幾個國家
2個: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
1、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間出現的清明政治,經濟復蘇,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繼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并進一步將其發(fā)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
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虛心納諫;并采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jié)約,休養(yǎng)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
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wěn)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為后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2、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措施,加上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經濟迅速發(fā)展。此間的唐朝在各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國力空前強盛,社會經濟空前繁榮,人口也大幅度增長,天寶年間唐朝人口達到8000萬人,國家財政收入穩(wěn)定。
商業(yè)十分發(fā)達,國內交通四通八達,城市更為繁華,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波斯、大食商人紛至沓來,長安、洛陽、廣州等大都市商賈云集,各種膚色、不同語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裝來來往往,十分熱鬧。
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達到頂峰階段。因當時年號為“開元”,史稱“開元盛世”。
擴展資料
1、貞觀之治背景
“貞觀”為唐太宗李世民年號,出自《易·系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績一直為后世所傳頌。唐初,由于隋煬帝造成的大亂,隋朝留下了破壞嚴重、民生凋敝的局面。
北周“留給”隋朝690萬戶(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久等人的考證),而且沒有大的戰(zhàn)亂,而隋煬帝造成天下大亂,人口銳減,隋朝“留給”唐朝200余萬戶(按《通典》記載杜正倫奏,經隋煬帝的消耗以及造成的大亂,到了唐初武德年間僅200余萬戶。)。
以及內外眾多強敵、破壞空前嚴重的爛攤子。李淵李世民統(tǒng)一中原與南方,為貞觀之治創(chuàng)造了條件。
2、開元盛世背景
武則天以后,唐朝政局動蕩,直到唐玄宗即位,才穩(wěn)定了局面,使政局為之一新.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農耕技術有很大發(fā)展,手工業(yè)發(fā)達,絲織技術高超,飲茶之風也在全國范圍盛行。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武則天被逼退位之后,唐王朝進入了一個短暫的混亂期:先是武三思與韋后、安樂公主勾結,害死于唐中宗復位有功的“五王”;而后太子李重俊率御林軍殺死武三思、武崇訊,而其也被韋后部下所殺。
再而后,韋后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中宗李顯,立傀儡李重茂為少帝,自己總攬大權,垂簾聽政。韋后肆無忌憚,安樂公主公開賣官,朝政異常腐化。武后退位后八年的時間里,政變迭起,政局動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貞觀之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開元盛世
唐朝盛世有3個。
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唐宣宗李忱的大中之治。
1、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
“貞觀”為唐太宗李世民年號,出自《易·系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績一直為后世所傳頌。
唐初,由于隋煬帝造成的大亂,隋朝留下了破壞嚴重、民生凋敝的局面。北周“留給”隋朝690萬戶(根據學者岑仲勉、楊志久等人的考證),而且沒有大的戰(zhàn)亂,而隋煬帝造成天下大亂,人口銳減,隋朝“留給”唐朝200余萬戶(按《通典》記載杜正倫奏,經隋煬帝的消耗以及造成的大亂,到了唐初武德年間僅200余萬戶。),以及內外眾多強敵、破壞空前嚴重的爛攤子。李淵李世民統(tǒng)一中原與南方,為貞觀之治創(chuàng)造了條件。
唐太宗即位后,因親眼目睹大隋的興亡,農民戰(zhàn)爭瓦解隋朝的過程,認識到了農民階級對君主專制統(tǒng)治穩(wěn)定的重要性,所以常用隋煬帝作為反面教材,來警誡自己及下屬。吸取隋亡教訓,糾正前朝之弊端,調整統(tǒng)治政策,在國內厲行節(jié)約、使百姓休養(yǎng)生息,以緩和階級矛盾,穩(wěn)定社會秩序,恢復經濟。
唐太宗留心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他唯才是舉,不計出身,不問恩怨。在文臣武將之中,魏徵當過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舊臣,曾議請謀殺太宗;尉遲恭做過鐵匠,又是降將,但都受到重用。太宗鼓勵臣下直諫,魏征前后諫事二百余件,直陳其過,太宗多克己接納,或擇善而從。魏征死后,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鏡矣。”
經過多年精心治理,終于大唐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其時農民占有一定土地,賦役負擔減輕,有了安定的生產和生活環(huán)境,大量荒地被開墾出來,社會經濟出現了繁榮景象。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之下,出現了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發(fā)展、社會安定、武功興盛的治世,史稱“貞觀之治” 。為后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2、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
武則天以后,唐朝政局動蕩,直到唐玄宗即位,才穩(wěn)定了局面,使政局為之一新,史稱“開元之治”。
唐玄宗時期,農耕技術有很大發(fā)展,飲茶之風也在全國范圍盛行。唐朝手工業(yè)發(fā)達,絲織技術高超。陶瓷業(yè)在唐朝有重要發(fā)展,越窯青瓷、刑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區(qū),市為繁華的商業(yè)區(qū)。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唐玄宗不僅極有膽量和魄力,而且精通治國方略,深知用人乃治國根本,而且其也很善于發(fā)現人才(早年)。姚崇、盧懷慎、宋璟、蘇颋、張嘉貞、源乾曜是開元前期玄宗精心選拔的六位宰相,均是通曉治國方略,盡心操勞國事的名臣。唐玄宗依靠這些賢臣在穩(wěn)定政局的同時大力發(fā)展經濟。
建制諫官,恢復諫議制度。完善法制,刪輯律令格式,編纂《唐六典》。農業(yè)上靜民勸農,檢括戶口,開墾荒地,提高畝產。設置四監(jiān)管理官府手工業(yè),民間手工業(yè)也發(fā)展迅速。繁榮商業(yè),金融機構柜房出現,互市與海外貿易發(fā)達。
正是由于開元初期君臣一體,上下同心,全國經濟迅速繁榮,迎來了“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開元盛世。
3、唐宣宗李忱的大中之治:
唐宣宗致力于改善安史之亂所遺留下來的問題,他先貶謫李德裕,結束牛李黨爭。宣宗勤儉治國,體貼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唐朝國勢有所起色,階級矛盾有所緩和,百姓日漸富裕,抑制宦官勢力過分膨脹;打擊不法權貴、外戚。在位期間宣宗勤儉治國,體恤百姓,減少賦稅,注重人才選拔,唐朝國勢有所起色,階級矛盾有所緩和,百姓日漸富裕,使本已十分衰敗的朝政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面。使十分腐敗的唐朝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史稱“大中暫治”。
對外,唐宣宗不斷擊敗吐蕃、回鶻、黨項、奚人,收復安史之亂后被吐蕃占領的大片失地:“克復河湟,拓疆三千里外。告成宗廟,雪恥二百年間。”使得大唐國勢復振。因此,史上對唐宣宗評價極高:
宣宗自臨馭,一之日權豪斂跡;二之日奸臣畏法;三之日閽寺懾氣。繇是政刑不濫,賢能效用,百揆四岳,穆若清風,十馀年間頌聲載路,而帝道皇猷始終無缺,雖漢之文景不過是也。——《冊府元龜》
2個: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
唐朝在李隆基時達到頂盛。開元盛世:
唐玄宗在位44年,在前期(713~741),起用賢臣,虛懷納諫,政治清明,制定官吏的遷調制度,改革吏制,并大力發(fā)展經濟,提倡文教,發(fā)展外交,使得天下大治,政局穩(wěn)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國力富強,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史稱“開元盛世”,前后共29年。
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政治經濟措施,加上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唐王朝在各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國力空前強盛。社會繁榮促進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長,在“開元盛世”期間,唐代人口增長到五千二百九十余萬人。古代中央集權社會達到了全盛的階段。
3個,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唐宣宗李忱的大中之治.
3個 貞觀之治(李世民) 貞觀遺風(武則天) 開元盛世(唐玄宗)
漢朝盛世有那些?
第二個是漢武帝劉徹時代的政治體制、經濟形式和文化格局,對后世留下相當重要的歷史影響,后人稱之為“漢武盛世”。第三個是西漢宣帝劉詢開創(chuàng)的盛世,后人稱之為“孝宣之治,又稱為孝宣中興”。第四個是漢光武帝的,后人稱之為“光武中興或稱建武盛世”。第五個是東漢繼光武中興之后,漢明帝、漢章...
請問一下,歷史上的每個大朝代的盛世一般是多少年?
樓上純屬扯淡!!!看清楚 樓主問的不是“朝代”,而是“大朝代”的“盛世”!!!只傳2代的,還叫盛世嘛???你以為 是“富不過3代”啊!!!一般來說,所謂的盛世 也只能維持在100~150年左右 具體 請看 下面的分析:—、殷商盛世 約BC1290—BC1150,從商朝都城穩(wěn)固在殷開始,到祖甲去世后...
談論中國歷史有幾次統(tǒng)一?幾個盛世?哪幾個朝代是軍事最強?
補充:軍力的話唐朝 唐朝時的天可汗就相當于世界的霸主 而且唐朝是一個開放的朝代別的朝代都或多或少的被邊疆蠻族所騷擾但是唐朝不同他別周邊各族奉為天可汗 那是靠打出來的 追問:兄弟其他不錯,軍事上有些含糊。我不是指一個朝代。公認的八大統(tǒng)一。四大盛世,四朝帝國 回答:哦,題目沒認真看 追問...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之治” 各個朝代的“之治”,“盛世”,“中興”
6. 元和中興(唐憲宗——李純);7. 大中中興(唐宣宗——李忱);8. 貞觀遺風(武周之治,武則天);9. 永樂盛世(明成祖——朱棣);10. 康乾盛世(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以上是一些比較知名的“之治”,其中有些是多個皇帝共同治理的,有些則是某個皇帝在位...
漢朝和唐朝都出現盛世 兩朝誰的皇帝更厲害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最為偉大的盛世,一個是漢朝,另一個就是唐代,合稱為漢唐盛世,堪稱封建社會的頂級盛世,而決定封建社會歷史走向的必然是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漢朝與唐代作為盛世出現,這與兩個朝代出了不少英明的皇帝是分不開的。漢朝分為西漢(前漢)與東漢(后漢),西漢有12位皇帝,國祚210年,由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所建立...
歷朝歷代的盛世之治
隋朝:開皇之治(公元581-600年)開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的局面。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勵精圖治,崇尚節(jié)儉,發(fā)展生產,又攻滅了陳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以來長期分裂的局面,實現了全國統(tǒng)一,同時在政治、經濟等制度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創(chuàng)建了一個政治穩(wěn)固、社會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榮的盛世,所以封建...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朝代可以被稱為“盛世”
秦朝秦始皇李斯蒙恬趙高。西漢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宣帝,張良、蕭何、韓信、衛(wèi)青、霍去病、霍光。唐朝太宗、玄宗。魏征、房玄齡、姚崇、宋景。宋太祖,范仲淹、王安石、趙普。明太祖、明成祖。徐達、劉基、常遇春、張居正。清康熙帝、乾隆帝。索額圖、明珠、和紳。
每個朝代最鼎盛的時期
3. 三國:各個國家剛建立之后的一段時間,都曾經歷過一段內部的穩(wěn)定和擴張的時期。4. 晉朝:司馬炎統(tǒng)一中國后的十年(280-290),晉朝實現了短暫的統(tǒng)一和穩(wěn)定。補充:東晉鼎盛時期為……我也不知道,反正不及西晉鼎盛時期。5. 南朝宋:宋文帝元嘉之治(截止至北伐失敗之前)(424-444),是南朝宋...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出現的盛世(或者說明君)最多?
唐朝,出現了貞觀盛世(唐太宗)和仲景盛世(唐高宗)。
漢朝出現過哪些盛世局面
共三個,分別是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1、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tǒng)治時期。漢初,社會經濟衰弱,朝廷推崇黃老治術,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文帝生活十分節(jié)儉,宮室內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車類也沒有添,帷帳不施文繡,更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因此,...
相關評說:
巧家縣嚙出: ______ 唐朝盛世: (唐太宗)貞觀之治(627——649) (唐高宗)永徽之治(649——668) (唐高宗、武則天)二圣臨朝(664——683) (武則天)武周之治(684——705) (唐玄宗)開元之治(712——741) (唐憲宗)元和中興(805——820) (唐宣宗)大中之治(847——859) 主要是627——741年(即貞觀之治到開元之治這一階段),包含了初唐到盛唐的大部分.
巧家縣嚙出: ______ 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唐太宗李世明的“貞觀之治”;還有一個就是唐玄宗的李隆基的“開元盛世”.但唐朝也是在他這個皇帝手中,由盛到衰的轉折點.一個安史之亂,徹底結束了盛唐.
巧家縣嚙出: ______ “文景之治”到“武帝極盛”再到“昭宣中興”的西漢盛世, “貞觀之治”到“開元全盛”的大唐盛世 清代的“康雍乾盛世”.
巧家縣嚙出: ______ 唐朝共有兩個盛世,一個是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一個是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
巧家縣嚙出: ______ 唐朝第一個盛世是'貞觀之治',第二個盛世是唐玄宗執(zhí)政前半期額'開元盛世'.
巧家縣嚙出: ______ 漢有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唐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巧家縣嚙出: ______ 李淵建立了唐朝,唐朝有兩個盛世時期,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二是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
巧家縣嚙出: ______ 自古史家便有公論,能稱盛世者,必須達到六條,一曰國泰、二曰民安、三曰國富、四曰民足、五曰國強、六曰文昌,這六條才是判定盛世與否的標準. 西漢漢武盛世(不含后期,應該說是文景之治后期以及漢武帝前期,漢武后期,長年對匈奴...
巧家縣嚙出: ______[答案] 據文字記載,中國古代曾出現過公認的『盛世』有四次: ( 西漢的文景之治,約93年;唐代的開元之治,129年左右;明代的永宣之治,時間最短只有32年;清代康乾盛世,有133年但存很大爭議)..盛世---有以下的條件:1、國家統(tǒng)一;2、沒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