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平均身高八尺,為何如今連一米七都不到?
古人常言“八尺男兒”,喜歡個頭高大的男子,中國歷史幾千年,而人類也是一種會不斷進化的動物,如今的現(xiàn)代人和古人的身高究竟有沒有差別?
首先我們要知道,決定身高的因素主要有兩個,其一為基因,另一個就是環(huán)境。當今的中國人平均身高是169.8厘米,我們可以用這個身高為標準對比考古界發(fā)掘出來的殘骸從而進行大致分析。根據(jù)現(xiàn)有的資料來看,先秦時期的古人身高最高,他們的骨骸一般都能達到一米八五以上,甚至一米九都很常見,因此古人所說的身高八尺可能真不是夸張。一米九往上,甚至兩米也不是沒有可能。比如,正史記載關云長身長9尺,古代的1尺相當于如今的24.2cm,故武圣應該是個身高超過兩米的小巨人,三國以前中國人的身高都不低。
話說回來,既然古人中高個子很常見,如今的現(xiàn)代人也是老祖宗一脈相傳的子孫,為何平均身高連一米七都沒過?對于這一點,宋朝可能是造成改變的原因之一,宋時中原有了裹腳纏足的習慣,社會也不太穩(wěn)定,再加上又處于小冰河時期,這些因素集中起來可能改變了中國人的基因。
除此之外,清朝時中國人身高下降是最明顯的。起先,馬可波羅訪華時見到的元人都很魁梧,相比同時期歐洲人毫不遜色,明代同樣如此。等到清朝時情況就很不一樣了,晚清留下來很多照片,那些老舊照片上的清人大多面龐消瘦身材矮小。當然,這與當時國家貧困離不開關系,就事實而言,隨著時間的發(fā)展,中國人的身高不斷下降是個事實。
當然,關于這個問題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唐朝,唐人開放,不同民族之間盛行通婚,對比安史之亂前后我們就能知道,大唐鼎盛時,朝中,民間不乏大高個子,等到安史之亂以后,國人便愈發(fā)瘦小。因此越是保守,或者夫妻兩人血緣關系越近,生下來的孩子都不太健康,更不要說能不能長高了。這一點可參考日本國,日本直到近代國民身高都普遍很矮,如今已經(jīng)和中國人差不多了。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按照常理而言如今平均身高169.8厘米的中國人要比古人更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環(huán)境,不知道之后的幾百年會是何種情況,是增是減就要看老天的安排了。
古代中國人的身材高大,尤其是在漢朝和唐朝時期,因為經(jīng)濟比較發(fā)達,人民的生活條件相對比較好,所以身材會比較高大。但是到了宋代經(jīng)濟的大幅度下滑,從這個時期開始地球漸漸進入小冰河期,農(nóng)作物減產(chǎn)。這些直接改變了中國人的身材。
因為現(xiàn)如今的人們缺乏運動,大量的時間都坐著,不利于身體長高,所以現(xiàn)在身高都很矮
古代的計量單位和現(xiàn)代計量單位有差別,古代計量單位要比現(xiàn)在的小。
在古代,身材高大的一般都參軍,很多沒留下后代就去世了,沒參加的都是身材矮小的,遺傳下來,我國國人身高就越來越矮小了。
到底古代人的平均身高高還是現(xiàn)代人的平均身高?
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當于現(xiàn)在的19.91厘米。以后,尺大致都要加長一點,到戰(zhàn)國時,一尺大致相當于現(xiàn)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zhàn)國楚尺長22.7厘米。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zhàn)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
古代人身高和現(xiàn)代人有什么區(qū)別?
男性平均身高為164.49cm,而到了明清時期,北方男子平均身高在1.67米左右。古語常說七尺男兒,基本上可以說是在漢代形成的說法。度量衡基本上與秦國是一致的。也就是說,七尺男兒大概尺寸在一米六左右。像關羽八尺身高就應該在一米八左右。評書中所講有身高一丈掛零也就在2.3m左右,相當于現(xiàn)在姚明...
古代的一尺等于現(xiàn)在的幾米?
2. 古書中提到的尺寸,通常可以通過漢尺進行換算。例如,歷史記載中的關羽身高“九尺”,換算成現(xiàn)代單位大約是2.08米。3. 在古代,“七尺男兒”這一說法指的是普通男性的平均身高范圍,大約在1.62米到1.85米之間。這個標準說明,身高超過七尺(約1.62米)但不到八尺(約1.85米)的男子在當時被...
古人說 男兒身高八尺 在現(xiàn)代有多高?
很明顯,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兒的身高將達到2米以上,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謂七尺男兒無非是在1.7米左右,這和現(xiàn)在的人們的平均身高相差無幾~~所以說,七尺男兒的身高應該是1.7米左右~~順便補充說明,中國歷史一直都是按照十進制,但是周朝“8寸為尺,10尺為丈,...
古代身高計數(shù)和我們現(xiàn)在不一樣,那么當時的八尺究竟多高?
古代1尺約合現(xiàn)代23.1厘米。古代身高八尺約合現(xiàn)代184.8厘米.典籍中明確記載的有:項羽,身高八尺二寸,就是1.89米。劉邦,身高七尺八寸,就是1.80米。韓信,身高八尺五寸,就是1.96米。此外,有學者研究,最早記載中國人身高的是《靈樞經(jīng)》。《靈樞經(jīng)》第十四篇《骨度》中,提到了古人身高:“...
古代說的“身高七尺”究竟有多高
15. 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16. 周代的一尺是現(xiàn)在的19.91厘米。17. 到戰(zhàn)國時,一尺是現(xiàn)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18. 如出土的戰(zhàn)國楚尺長22.7厘米。19. 鄒忌晌肆是戰(zhàn)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2.12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米以上。20. 這...
一尺是多少厘米?
2. 古代的尺度和現(xiàn)代不同。古時的尺,比如身長八尺的說法,相當于現(xiàn)在的23.4厘米。3. 以古時的尺為單位,傳說中的七尺男兒,如曹操,身高大約為1米62。4. 八尺身高在古代意味著高大,如鄒忌等,大約為1米86。5. 古人可能將身高1米78以上的人視為八尺,這表明古代人的平均身高不如現(xiàn)代人。
身高八尺是多高
67米。這個高度在現(xiàn)代人看來是非常高的,因為現(xiàn)代人的平均身高遠遠達不到這個水平。所以,當你聽說某人“身高八尺”,可以理解為這個人非常高挑。需要注意的是,“尺”作為古代長度單位,其具體長度在不同歷史時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上述換算結果只是一個大致的數(shù)值。
你要自信,只要一米七的身高,在古代至少是七尺男兒!
6. 以這些尺度換算,項羽的身高大約為一米八五,呂布則超過兩米,孔子則接近一米九六,這些身高在古代都屬突出。7. 考古發(fā)掘的秦漢墓葬數(shù)據(jù)顯示,當時男性平均身高約為1.68米,女性約為1.52米,因此,現(xiàn)代的一米七身高在古代可謂不低。8. 所以,站在今天的一米七身高,你可以自豪地自稱為古代的"...
古代的將軍隨隨便便都有一丈高,難道古代人真的比現(xiàn)代人高嗎?
然而,根據(jù)歷史換算,古代的"七尺"大約相當于今天的1.6米。這意味著,在古代,身高達到1.6米的男性就能被視為出眾。反觀現(xiàn)代,1.6米通常被認為是男性中較為普遍的身高,而女性普遍身高已達到1.7米左右。由此可見,相較于現(xiàn)代人,古代人的平均身高實際上是較低的。古代社會經(jīng)濟水平有限,人們飲食...
相關評說:
閬中市節(jié)錐: ______ 在戰(zhàn)國時期,一尺大約就是23厘米左右,七尺男兒也就是161厘米,也就相當于現(xiàn)在社會一個普通女生的身高,可見當時戰(zhàn)國時期的七尺男兒并沒有多么高大威猛. 根據(jù)這個尺寸換算,身高八尺的男人,大約有184厘米. 現(xiàn)代一尺為十寸. 不同...
閬中市節(jié)錐: ______ 在司馬遷的《孔子世家》里,稱“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學者李零據(jù)此說:“'九尺六寸'有多高?按西漢尺23.1厘米計算,是221.76厘米,和穆鐵柱、姚明的個子差不多,或有夸大.”雖然拖了“或有夸大”一語,...
閬中市節(jié)錐: ______ 在司馬遷的《孔子世家》里,稱“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學者李零據(jù)此說:“'九尺六寸'有多高?按西漢尺23.1厘米計算,是221.76厘米,和穆鐵柱、姚明的個子差不多,或有夸大.”雖然拖了“或有夸大”一語,...
閬中市節(jié)錐: ______ 古代不同時期,一尺長短不同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按照周秦時代的23cm算,相當于184cm.
閬中市節(jié)錐: ______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閬中市節(jié)錐: ______ 遠古時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閬中市節(jié)錐: ______ 古代的尺只有現(xiàn)在的23厘米多一點,不是現(xiàn)在的33.3厘米 所以八尺也就是差不多184多一點高
閬中市節(jié)錐: ______ 古代一尺=22厘米,22*8=176厘米,連現(xiàn)在的一米八都不到.畢竟古代人生活條件差.
閬中市節(jié)錐: ______ 孔子身高“身長九尺六寸” 在孔府的檔案里有一份描述孔子形象的材料,還說到了孔子的腰圍:“先圣身長九尺六寸,腰大十圍.”所謂“圍”,《辭海》如是解釋:“計量圓周的約略單位,即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攏的長度.亦指兩臂合抱的長...
閬中市節(jié)錐: ______ 中國古人比現(xiàn)代人略矮,和建國以前的人的身高基本一致. 首先談一下古人的普遍身高. 古代的標準長度單位是“尺”,但是歷朝歷代的“尺”的長短是不一致的,基本上年代越早,“尺”越短.例如:秦代一尺約0.23米,明清一尺約0.31米-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