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八記》分別是哪幾篇?
《永州八記》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永州八記》是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借寫山水游記書寫胸中憤郁的散文。實際上柳宗元寫的山水游記中還有一記,即《游黃溪記》,由于前八記都在永州城郊,歷代文人尋勝較多,故稱《永州八記》。
擴展資料
內(nèi)容簡介:
《始得西山宴游記》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住在城內(nèi)東山法華寺。對河就是西山。柳宗元過河游覽后寫了《始得西山宴游記》這篇游記。西山,指瀟水西岸南自朝陽巖起,北接黃茅嶺,長亙數(shù)里起伏的山丘,即現(xiàn)今的娘子嶺一帶。
《鈷鉧潭記》寫于游西山后幾天。鈷鉧潭,在永州市零陵區(qū)河西柳子街柳子廟右側(cè)愚溪西北面。古代稱熨斗為鈷鉧,鈷鉧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頭,凹陷甚深,潭面像古代熨斗,故名之。
《鈷鉧潭西小丘記》寫于游西山后八日。西小丘,在柳子街至永州市人民醫(yī)院后的公路下側(cè),愚溪旁。早已成為居民住宅。沿溪一帶尚有竹叢,竹叢下有許多石頭如齒狀互相推擠,倒映水中,當是柳宗元文中所指的“若牛馬之飲于溪”了。
《小石潭記》小石潭,愚溪旁,下游興建水電站后,水位提高,雖是清瑩澄沏,但舊址已被淹沒,可以按照柳宗元所寫的“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找到小石潭。2002年,永州市為保護文化遺產(chǎn),炸掉水壩,還小石潭“全石以為底”的原貌。
《袁家渴記》出永州市南門約五華里,在南津渡對面有個沙溝灣村,村前“澄塘淺渚”,水闊洲重,以關(guān)刀洲最大,長約100米,寬27米,洲旁有奇形怪狀的石島。柳宗元文中的袁家渴(音hè與褐同音)即此地。
《石渠記》寫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游袁家渴以后。從袁家渴沿瀟水而上,約半華里有一條小溪,溪口上去不遠有一座石拱橋,橋下為農(nóng)家浣洗處,柳宗元寫的“又折西行,旁陷巖石下,北墜小潭”當是石渠舊址。
《石澗記》從石渠沿瀟水而下約一華里,翻過一座土山,就到了澗子邊楊家。村子北面有一條小溪,從村前田洞中間流經(jīng)村旁,穿石拱橋,入瀟水,這就是柳宗元所說的“石澗”。
《小石城山記》寫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這是八記中的最后一篇。小石城山在永州愚溪之北,過東風大橋到朝陽街道,沿著往北的山路而上,約一華里就到小石城山。明代在山腰修了一座“芝山庵”,因此"小石城山"又名“芝山”。
八記賞析:
柳宗元青年時代就立下雄心壯志,仰慕“古之夫大有為者”,向往于“勵材能,興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滅之聲”。他25歲時已是“文章稱首”的長安才子,剛考中了博學(xué)弘辭科,又與禮部郎中楊憑之女新婚,逐步成為文壇領(lǐng)袖,政壇新銳。
在其后的幾年里,柳宗元又成為了當時皇帝的老師王叔文革新派的中堅分子,以熱情昂揚、凌勵風發(fā)的氣概,準備施展自己“輔時及物”、“利安開元”的抱負。
然而,由于順宗皇帝李誦即位時就已經(jīng)中風,說話也不清楚,雖然有心改革朝政,但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加上宦官與藩鎮(zhèn)勢力強大,所以革新只實行了幾個月,就以失敗而告終。
元和四年八月,反對革新的太子李純即位,九月,柳宗元立刻被貶邵州刺吏,行未半路,朝議認為處之太輕,又改貶永州司馬。當時同時被貶的包括劉禹錫等人共有八位,史稱“八司馬事件”。
“永貞革新”的失敗對政治上躊躇滿志的柳宗元是沉重的打擊,但對于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當時的永州“草中貍鼠足為患,一夕十頓驚且傷”,相當于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所謂的“永州司馬外置同正員”,其實是個編制外的閑職,沒有官舍也沒有具體的職務(wù)。
柳宗元一家人寄居在冷清的小寺廟,未及半載,母親也逝世了。除了精神上抑郁悲憤,正當壯年的柳宗元身體也越來越差,諸病纏身,虛弱到了“行則膝顫,坐則髀痹”的程度。
但永州清新的山水給了柳宗元很大的慰藉和寄托,他很快從悲觀與失意中振作起來,踏遍了永州的山山水水并和田翁農(nóng)夫相交,遠離了政壇上的明爭暗斗,回歸到田園詩意般的生活,他認為永州的山水和自己一樣的為世人所遺棄和漠視,寫出了許多千古傳誦推崇永州山水的散文。
余秋雨先生在《柳侯祠》中如此評價柳宗元的永州10年,他說:“災(zāi)難也給了他一份寧靜,使他有了足夠的時間與自然相晤,與自我對話!”確實,永州的10年,是柳宗元人生最晦暗最感傷的十年,卻是他文學(xué)創(chuàng)作最豐富和哲學(xué)思想全面成熟的10年。
《永州八記》對自然美的描繪,貴在精雕細刻出一種幽深之美。八記描寫的大多是眼前小景,如小丘、小石潭、小石澗、小石城山等,柳宗元總是以小見大,猶如沙里淘金,提煉出一副副價值連城的藝術(shù)精品。
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對小石潭周圍環(huán)境的描寫,“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創(chuàng)造出一種空無人跡的山野清幽之美。
又如《石渠記》對小石渠之水流經(jīng)之處細膩的刻畫,在長不過十許步的小水渠上,一處處幽麗的小景,美不勝收。逾石而往是昌蒲掩映、鮮苔環(huán)周的石泓,又折而西行,旁陷巖石之下是幅員不足百尺、魚兒穿梭的清深的小水潭,又北曲行,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竹。
永州山水,在柳宗元之前,并不為世人所知。但這些偏居荒蕪的山水景致,在柳宗元的筆下,卻表現(xiàn)出別具洞天的審美特征,極富藝術(shù)生命力。
正如清人劉熙載在《藝概·文概》中所說:“柳州記山水,狀人物,論文章,無不形容盡致;其自命為‘牢籠百態(tài)’,固宜。”柳宗元時而大筆揮灑,描摹永州山水的高曠之美,使寂寥冷落的永州山水給人以氣勢磅礴之感。
永州八記: 始得西山宴游記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住在城內(nèi)東山法華寺。對河就是西山。柳宗元過河游覽后寫了《始得西山宴游記》這篇游記。西山,指瀟水西岸南自朝陽巖起,北接黃茅嶺,長亙數(shù)里起伏的山丘,即現(xiàn)今的娘子嶺一帶。 鈷鉧潭記 《鈷鉧潭記》寫于游西山后幾天。鈷鉧潭,在永州市零陵區(qū)河西柳子街柳子廟右側(cè)愚溪西北面。古代稱熨斗為鈷鉧,鈷鉧潭河床底面都是天然石頭,凹陷甚深,潭面象古代熨斗,故名之。 鈷鉧潭西小丘記 《鈷鉧潭西小丘記》寫于游西山后八日。西小丘,在柳子街至永州市人民醫(yī)院后面的公路下側(cè),愚溪旁。早已成為居民住宅。沿溪一帶尚有竹叢,竹叢下有許多石頭如齒狀互相推擠,倒映水中,當是柳宗元文中所指的“若牛馬之飲于溪”了。 小石潭記 全名為《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小石潭,愚溪旁,下游興建水電站后,水位提高,雖是清瑩澄沏,但舊址已被淹沒,可以按照柳宗元所寫的“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找到小石潭。2002年,永州市為保護文化遺產(chǎn),炸掉水壩,還小石潭“全石以為底”的原貌。 袁家渴 記 出永州市南門約五華里,在南津渡對面有個沙溝灣村,村前“澄塘淺渚”,水闊洲重,以關(guān)刀洲最大,長約100米,寬27米,洲旁有奇形怪狀的石島。柳宗元文中的袁家渴(音he)即此地。 石渠記 《石渠記》寫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游袁家渴以后。從袁家渴沿瀟水而上,約半華里有一條小溪,溪口上去不遠有一座石拱橋,橋下為農(nóng)家浣洗處,柳宗元寫的“又折西行,旁陷巖石下,北墜小潭”當是石渠舊址。 石澗記 從石渠沿瀟水而下約一華里,翻過一座土山,就到了澗子邊楊家。村子北面有一條小溪,從村前田洞中間流經(jīng)村旁,穿石拱橋,入瀟水,這就是柳宗元所說的“石澗”。 小石城山記 《小石城山記》寫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這是八記中的最后一篇。 小石城山 在永州 愚溪 之北,過 東風大橋 到 朝陽街道 ,沿著往北的山路而上,約一華里就到小石城山。明代在山腰修了一座“芝山庵”,因此"小石城山"又名芝“芝山”。
滿意請采納
《永州八記》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永州八記有哪些
《永州八記》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永州八記》是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借寫山水游記書寫胸中憤郁的散文,由于都在永州城郊,歷代文人尋勝較多,故稱《永州八...
柳宗元的《永州八記》有哪八記?
永州八記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
永州八記都有哪八記
《永州八記》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永州八記》是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借寫山水游記書寫胸中憤郁的散文。實際上柳宗元寫的山水游記中還有一記,即《游黃溪記》,由于前八記...
柳宗元的《永州八記》有哪八記?
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包括的八記是:《永州八記》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記》、《鉆鐀潭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至道館宿》、《江雪》、《閑齋文集序》和兩篇殘文《零陵詩》、《寓言詩序》。它們共同展現(xiàn)了柳宗元在永州的所見所感,以及他的人生哲學(xué)和自然觀念。下面逐一介紹其中較為著名的幾篇。
柳宗元的永州八記是指哪八記?
柳宗元的永州八記指的是他在永州期間創(chuàng)作的八篇著名山水游記,具體為:永州八記:《永州八記》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記》、《鉆鉀潭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永州八韻事》及后四記。這些作品以其對山水之美的細膩描繪和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而著稱。其中,每篇都記錄了柳宗元在永州的所見所感,展現(xiàn)...
柳宗元的《永州八記》有哪八記?
實際上,還有《游黃溪記》一記,但由于前八篇游記主要集中在永州城郊,且受到文人墨客的頻繁探訪,因此人們習(xí)慣性地將它們統(tǒng)稱為《永州八記》。在永州的艱難歲月里,柳宗元遭遇了生活的困境,但這反而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使他在散文、寓言和記敘文等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如《永州八記》、《捕蛇者說》...
《永州八記》是哪八記
永州八記”。包括:《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始得 西山宴游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永州八記是哪八記
該作品具體包括以下八篇:1、《始得西山宴游記》:為《永州八記》的第一篇。此文記敘了作者發(fā)現(xiàn)和宴游西山的經(jīng)過,描寫了西山的怪特,抒發(fā)了對懷才不遇憤懣和現(xiàn)實丑惡的無奈之情。2、《鈷鉧潭記》:《永州八記》的第二篇。文中通過記敘鈷鉧潭的由來、描繪水潭四周的景物,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夠擯棄...
<永州八記>哪8個地方?
、《永州八記》遺跡 《永州八記》是唐代著名文學(xué)家柳宗元貶謫永州期間寫下的8篇山水游記。8篇游記寄情永州山水,文簡意賅,畫面奇麗,各自貫通,膾炙人口。千百年來,一直為世人所傳誦。《永州八記》中所寫的自然景物,雖年代久遠,歷經(jīng)滄桑,但多數(shù)遺跡猶存。 西山 《始得西山宴游記》中的景物,位于...
柳宗元“永州八記”分別是指哪八篇?
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石渠記、石澗記 小石城山記
相關(guān)評說:
屏南縣錐面: ______ “永州八記”是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借寫山水游記,書寫胸中憤郁的散文.實際上柳宗元寫的山水記中還有一記,即《游黃溪記》.由于前八記遺址在永州城郊,歷代文人尋勝較多,故稱《永州八記》.《永州八記》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記》、《鈷姆潭記》、《鈷姆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等
屏南縣錐面: ______ 《始得西山宴游記》永州市零陵區(qū). 《鈷鉧潭記》永州市零陵區(qū)河西柳子街柳子廟右側(cè)愚溪西北面. 《鈷鉧潭西小丘記》西小丘,在柳子街至永州市人民醫(yī)院后面的公路下側(cè),愚溪旁. 《小石潭記》(又《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小石潭,愚溪...
屏南縣錐面: ______ 永州八記,是柳宗元(773年—819年)因“八司馬事件”(805年)貶永州[1]司馬時所寫的八篇散文. 唐順宗永貞元年十一月至憲宗元和十年正月(805年—815年)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間,留下了許多清麗雋秀的游記作品;遣詞用字上,大抵以凄冷和奧狹為基調(diào).其中《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總稱為“永州八記”,其中前四記作于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后四記則是元和七年(812年)所作.
屏南縣錐面: ______[答案] 始得西山宴游記:3個;鈷鉧潭記:4個;鈷鉧潭西小丘記:5個;小石潭記:3個; 袁家渴記:2個;石渠記:1個;石澗記:0個;小石城山記:3個. 所以,鈷鉧潭西小丘記:5個是最多的
屏南縣錐面: ______ 《始得西山宴游記》 《鈷鉧潭記》 《鈷鉧潭西小丘記》 《石渠記》 《小石城山記》 《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石澗記》 “永州八記”是柳宗元謫居永州時借寫山水游記,書寫胸中憤郁的散文.實際上柳宗元寫的山水記中還有一記,即《游黃溪記》.由于前八記遺址在永州城郊,歷代文人尋勝較多,故稱《永州八記》.
屏南縣錐面: ______ 永州八記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記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時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
屏南縣錐面: ______ 始得西山宴游記 鈷鉧潭記 鈷鉧潭西小丘記 袁家渴記 小石潭記 石渠記 石澗記 小石城山記 “永州八記”是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時借寫山水游記,書寫胸中憤郁的散文.實際上柳宗元寫的山水記中還有一記,即《游黃溪記》.由于前八記遺...
屏南縣錐面: ______ 始得西山宴游記 鈷鉧潭記 鈷鉧潭西小丘記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石渠記 石澗記 小石城山記
屏南縣錐面: ______ 始得西山宴游記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住在城內(nèi)東山法華寺.對河就是西山.柳宗元過河游覽后寫了《始得西山宴游記》這篇游記.西山,指瀟水西岸南自朝陽巖起,北接黃茅嶺,長亙數(shù)里起伏的山丘,即現(xiàn)今的娘子嶺一帶. 鈷鉧...
屏南縣錐面: ______ 始得西山宴游記 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柳宗元住在城內(nèi)東山法華寺.對河就是西山.柳宗元過河游覽后寫了《始得西山宴游記》這篇游記.西山,指瀟水西岸南自朝陽巖起,北接黃茅嶺,長亙數(shù)里起伏的山丘,即現(xiàn)今的娘子嶺一帶. 鈷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