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一共有多少位帝王?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封建王朝皇帝總數(shù)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
邊疆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君主(單于、可汗、贊普)總數(shù)為251人。
歷代農(nóng)民起義建元、立國、稱帝(王)者,約100人。
封建割據(jù)稱帝者(如安祿山)。約有60人,還有一個“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
在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槍聲中宣布退位止,經(jīng)歷了2132年。
擴(kuò)展資料:
女皇
公元528年在位,謚號北魏殤帝(元姑娘、元氏) ,年號武泰,在位不到一年。
公元653年在位,文佳皇帝(陳碩真)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率眾起義,自稱“文佳皇帝”。
公元690—705年,謚號則天大圣皇帝,又稱武媚、武曌、武則天,武士彟次女,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年號:天授、如意、長壽、延載、證圣、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神功、圣歷、久視、大足、長安、神龍,在位15年。
公元1164—1178年西遼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年號崇福,在位14年
注:公元528年,北魏孝明帝元詡被胡太后殺死,國不可一日無君,胡太后遂從后宮抱來一個女嬰,假稱是孝明帝之子,讓女嬰做皇帝,沿用其父年號“武泰”,不久胡太后為了避免被眾人知曉此事,于是殺死該名女嬰,另立元暉之子元釗為帝,是為北魏幼主。
因此該名女嬰在胡太后的操縱之下,匆匆登位又匆匆死去,故歷史上連她的名字都沒留下,一般可稱“元姑娘”,胡太后之后匆匆給女嬰加上謚號殤帝,所以北魏元姑娘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陳碩真,唐代睦州雉山縣梓桐源田莊里人,巾幗女杰。因不滿暴政壓迫剝削百姓,于是在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十月率眾起義,自稱為“文佳皇帝”。
耶律普速完:西遼仁宗耶律夷列之妹(耶律大石之女),公元1163年,仁宗病死,由于太子耶律直魯古年幼,遺命耶律普速完稱制;
公元1164年,耶律普速完正式稱制,改元崇福,號承天太后,后由于公爹蕭斡里刺和駙馬蕭朵魯不的控制,耶律普速完自稱皇帝,是為承天皇帝,不到幾天,消息走漏,耶律普速完被殺,耶律直魯古即位。耶律普速完謚號“承天太后”,她也是中國歷史最后一位女皇帝。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皇帝-(帝制時代最高統(tǒng)治者稱號)
中國自秦以降,一共出過九個大王朝,它們是: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另外,還出過五十幾個小王朝,它們是: 三國時的魏、蜀、吳,共三個; 十六國時的東晉、前趙、北涼、夏、后趙,鮮卑: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涼、遼西、代、成漢、前秦、后涼、仇池、后秦、前涼、冉魏、西涼、北燕、后蜀,共二十三個; 南朝的劉宋、蕭齊、梁、后梁、陳,共五個; 北朝的北魏(含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共三個; 五代時的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共五個; 十國的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后蜀、荊南、北漢,共十個; 夏、遼、金、南宋,共四個。 由于口徑不一,難以有權(quán)威的統(tǒng)計。如: 一、秦二世三年(楚懷王二年,-207年),二世嬴胡亥卒,嬴子嬰即位,僅稱王。 二、漢惠帝七年(南越武王二十年,-188年),惠帝劉盈卒,少帝劉恭即位。但高后呂雉稱制,史家以高后紀(jì)年。漢高后四年(南越武王二十四年,-184年),少帝劉恭被廢,少帝劉弘即位,史家仍以高后紀(jì)年。 三、漢元平元年(-74年),昭帝劉弗陵卒,昌邑王劉賀即位。旋被廢。宣帝劉詢即位。史家不以昌邑王劉賀計入世系。 四、漢元始五年(高句麗琉璃王二十四年,5年),平帝劉衎卒。漢居攝元年,孺子劉嬰被立為太子,王莽稱假皇帝。漢初始元年(高句麗琉璃王二十七年,8年),孺子劉嬰被廢。史家仍以孺子劉嬰計入世系。 五、漢更始元年(新地皇四年,高句麗大武神王六年,23年),淮陽王劉玄稱帝。漢建世元年(漢更始三年,漢建武元年,25年),劉盆子稱帝。史家不以淮陽王劉玄、劉盆子計入世系。 六、漢延光四年(高句麗太祖王七十三年,125年),安帝劉祜卒,北鄉(xiāng)侯劉懿即位。旋被廢。順帝劉保即位。史家不以北鄉(xiāng)侯劉懿計入世系。 七、漢中平六年(高句麗故國川王十一年,189年),靈帝劉宏卒,弘農(nóng)王劉辯即位。旋被廢。獻(xiàn)帝劉協(xié)即位。史家不以弘農(nóng)王劉辯計入世系。 八、晉建始元年(高句麗美川王二年,301年),趙王司馬倫受禪即位。旋退位。惠帝司馬衷復(fù)辟。史家不以趙王司馬倫計入世系。 九、晉建康元年(高句麗美川王二十年,晉太興二年,成玉衡九年,趙光初二年,趙明帝元年,319年),南陽元王司馬保自立。史家不以南陽元王司馬保計入世系。 …… 像上述案例,在歷史上有上百起。此外、歷代起事者,自稱皇帝的,不下數(shù)百起,并且難以作全面統(tǒng)計。即使在當(dāng)代,這種案例還有出現(xiàn)。如:“中原皇清國元年”(1982年),張清安僭號于四川巴中,旋被擒。“正坤元年”(1986年),晁玉華僭號于山東濰坊。“正坤三年”(1988年),被擒。 因此,無論是正統(tǒng)的王朝君主,還是其他政權(quán)的皇帝,都難以有權(quán)威的統(tǒng)計結(jié)果。 中國皇帝雖然自命天子,被稱萬歲,但長壽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歲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內(nèi)。其余約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過八十歲的只有五位,即最長壽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蕭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81)、宋高宗趙構(gòu)(80)和五代吳越武肅王錢□(80)。 超過七十歲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國吳大帝孫權(quán)(70)等。 超過六十歲的有38位,包括漢武帝劉徹(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楊堅(63)和漢高祖劉邦(61)等。 超過五十歲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歲到49歲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贏政(49)、宋太祖趙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極(41)等。 30歲到39歲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緒皇帝(37)、咸豐皇帝(30)等。 20歲到29歲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贏胡亥(23)、順治皇帝(23)等。 10歲到19歲的有28位。 而十歲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歲的漢質(zhì)帝劉纘,六歲的元寧宗、兩歲的漢沖帝劉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滿周歲就死去的漢殤帝劉隆。 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為。然而,有些皇帝才幾歲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幾十年,而且影響相當(dāng)深遠(yuǎn)。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漢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 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過40年的有11位, 包括遼圣宗(49年)、明神宗萬歷帝(48年)、梁武帝(47年)、遼道宗(46年)、元順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唐玄宗(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劉備的兒子阿斗、蜀后主劉禪(40年)。 在位超過30年的有19位, 包括:秦始皇(36年)、宋高宗(35年)、宋徽宗(35年)、唐高宗(34年)、光緒皇帝(33年)、道光皇帝(30年)和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 在位超過20年的有31位, 包括宋孝宗(27年)、唐太宗(23年)和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 在位10至20年的有103位, 包括遼太宗(20年)、順治皇帝(18年)、明思宗崇禎帝(17年)、宋太祖(16年)、武則天(15年)、同治皇帝(14年)、南唐李后主(13年)、雍正皇帝(13年)、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13年)和咸豐皇帝(10年)等。 在位不滿十年的皇帝超過240位, 其中五年以下的約兩百位, 在位九年有6位, 八年有9位, 七年有15位, 六年有18位, 五年有18位, 四年有21位, 三年有29位, 兩年有39位, 一年有42位, 不滿一年有40位, 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顏承麟,從登基到駕崩僅有半天時間。很多皇帝登基時未滿周歲,還在吃奶,下面是這些皇帝登上皇位時的年齡統(tǒng)計。 五代十國的楚武穆王馬殷,75歲才登基,堪稱大器晚成。 武則天66歲才登基; 吳三桂66歲自封周前帝; 三國劉備60歲才登極; 漢高祖劉邦54歲稱帝; 袁世凱52歲自封中華帝。 從統(tǒng)計數(shù)字看,51歲到60歲稱帝者有25位; 41歲到50歲稱帝者有45位; 31歲到40歲稱帝者有63位; 21歲到30歲稱帝者有73位; 11歲到20歲稱帝者有93位; 5歲到10歲稱帝者有33位, 五歲以下稱帝者有11位。30歲以下登基的皇帝共計210位。 康熙七歲登基,做了61年皇帝,68歲駕崩; 宋仁宗八歲登基,做了41年皇帝,53歲歿; 明神宗九歲登基,做了48年皇帝,57歲卒; 秦始皇13歲登基,做了36年皇帝, 49歲死;漢武帝15歲登基,做了54年皇帝,69歲卒。 他們做了一輩子皇帝,整部歷史就是皇帝史,然而,更多的是幼年儲君一登基便被殺,想長命點(diǎn)還是不要當(dāng)沒有權(quán)力的太子,生在帝皇家未必是件好事,分分鐘人頭落地。每次改朝換代,就是一次血洗宮廷。到底有幾位皇帝能善終? 北宋版《百家姓》511個姓中,開頭「趙錢孫李」,乃因為宋朝皇帝姓趙,若明版就一定以朱開頭。 在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中宣布退位止,經(jīng)歷了2132年。 封建王朝皇帝總數(shù)494人。 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封為皇帝的有73人。 邊疆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君王總數(shù)有251人。 歷代農(nóng)民起義建元、稱帝者,約100人。 封建割據(jù)稱帝者,約有60人;還有一個“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 但據(jù)國防大學(xué)出版社《中國皇帝史》:從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到清代宣統(tǒng)覆滅,我國封建社會共經(jīng)歷了352名皇帝,其中統(tǒng)一朝代的皇帝有146名。分裂時期的皇帝有206名,主要是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時期。 如果把秦始皇以前歷時840年的東、西周朝和春秋、戰(zhàn)國時代之王、公、侯加進(jìn)去,就更多了,這些君王總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進(jìn)去,中國帝王應(yīng)該有829位。 劉(漢、蜀漢、前趙、南朝宋、南漢、北漢)52位; 李(成漢、唐、西涼、后唐、南唐、西夏)50位; 朱(后梁、明)26位; 趙(宋)18位; 蕭(梁、西梁)17位; 司馬(晉)16位; 高(北燕、北齊、南平)12位; 王(新、前蜀、閩)10位; 石(后趙、后晉)9位; 陳(陳)8位; 楊(隋、五代十國·吳)7位; 張(前涼)7位; 馬(五代楚)6位; 曹(三國魏)5位; 錢(吳越)5位; 孫(三國吳)4位; 馮(北燕)2位; 孟(后蜀)2位; 段(西燕、北涼)2位; 贏(秦)2位; 柴(后周)2位。 外族皇帝計有: 孛兒只斤氏(元、北元)19位; 慕容氏(前燕、后燕、西燕)16位; 耶律氏(遼)15位; 愛新覺羅氏(清)12位; 元(北魏、東魏、西魏)11位; 完顏氏(金)10位; 元氏之前身拓跋氏(北魏)8位; 苻(前秦)7位; 宇文氏(北周)5 位; 乞伏氏(西秦)4位; 沮渠氏(北涼)4位; 禿發(fā)氏(南涼)3位; 赫連氏(大夏)3位; 姚(后秦)3位; 呂(后涼)3位等。 若按此姓氏分布又有380位 總之確切數(shù)字是得不到的,大概知道在這個范圍內(nèi)就可以了
在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槍聲中宣布退位止,經(jīng)歷了2132年。 在這期間:
封建王朝皇帝總數(shù)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
邊疆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君主(單于、可汗、贊普)總數(shù)為251人。
歷代農(nóng)民起義建元、立國、稱帝(王)者,約100人。
封建割據(jù)稱帝者(如安祿山)。約有60人,還有一個“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
中國從古到今有多少個皇帝,多少個朝代?
中國古代王朝有:夏、商、西周、春秋、戰(zhàn)國、秦、西漢、東漢、魏、吳、蜀、西晉、東晉、宋、齊、梁、陳、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皇帝共408位:秦始皇確立了皇帝制度,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胡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
從古到今。中國的皇帝有多少位?
中國自黃帝開始(公元前2689年)——1945年,共4643年間一共出了558個帝王(不包括滿洲國),其中有,396帝,162王。 自秦始皇至宣統(tǒng),共有335帝王,不包括十六國和十國的話,共有235帝。 來源的朝代有:秦、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南朝梁、南朝陳、北魏、東魏、...
我國從古至今一共有多少皇帝?
中國歷代皇帝到底有幾位?各說不一,如果只從秦始皇開始算起,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代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張獻(xiàn)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封為皇帝的有73人。 邊疆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君王總數(shù)有251人。 歷代農(nóng)民起義建元、稱帝者,約100人。封建王朝皇帝總數(shù)494人。 封建割據(jù)稱帝者,約有60人。在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中宣布退位止,經(jīng)歷了2132年。
中國一共有多少個皇帝
408位皇帝 中國歷代皇帝到底有幾位?各說不一,如果只從秦始皇開始算起,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代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張獻(xiàn)忠,以及太平天國...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位皇帝?
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張獻(xiàn)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8位。不算李自成、張獻(xiàn)忠,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袁世凱的正統(tǒng)皇帝有349位。 如果包括正統(tǒng)朝代和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政權(quán),還有一些...
中國歷史上總共有多少位皇帝?都叫什么名字?
中國第一個稱“皇帝”至最后一個“皇帝”共2132年,共有皇帝493位。其中未在位的有71位(死后被追封的),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是清乾隆和康熙分別是61年和60年,壽命最長的是清乾隆89歲,其次是武則天82歲,最短的是金末的一個從即位至被殺,不到半天!一、大秦王朝 第1任皇帝秦始皇帝嬴政 第2任...
千古一帝有幾位
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一共有四位,分別是嬴政、劉徹、李世民、康熙。1、嬴政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一說名“正”),又稱趙政、祖龍,也有呂政一說。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戰(zhàn)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tǒng)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
中國一共有多少皇帝,各朝代各多少位
中國歷代皇帝到底有幾位?各說不一,如果只從秦始皇開始算起,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胡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其它諸如李自成、張獻(xiàn)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甚至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
中國歷史上從黃帝到民國為止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一、因為在秦始皇以前沒有皇帝這樣的稱呼,如果這樣統(tǒng)計的話,一共是408位,解釋如下:如果只從秦始皇開始算起,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胡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還有南明、北元,...
相關(guān)評說:
焦作市面輪: ______ 中國從傳說算起至清,共建立大小朝廷八十三個,帝三百九十七位,王一百六十二位,帝王總數(shù)五百五十九位.
焦作市面輪: ______ 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xiàn)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
焦作市面輪: ______ 中國一共出現(xiàn)了83個王朝,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自認(rèn)為是“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將“皇”、“帝”兩個人間最高的稱呼結(jié)合起來,為自己的帝號,從此天子稱為皇帝.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22人.
焦作市面輪: ______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趙政稱皇帝始,到1916年“洪憲皇帝”袁世凱不得不取消帝制止,在2137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為皇帝的73人).
焦作市面輪: ______ 中國一共出現(xiàn)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
焦作市面輪: ______ 559個皇帝
焦作市面輪: ______ 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xiàn)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
焦作市面輪: ______ 中國一共有多少位皇帝中國一共出現(xiàn)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