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凈密修法有什么區(qū)別? 禪、凈、律、密宗派大致有什么區(qū)別?
第一,禪宗 頓悟成佛
因此,禪宗的修法講究修心。其實所謂禪,原意就是指在密林中靜思。
第二,密宗 修身成佛
密宗主張模仿釋迦摩尼佛成佛的過程才能成佛,因為釋迦摩尼佛給人展現(xiàn)了成佛的全部過程。所以,密宗認為只要人的思想、言行和身體都修行的和佛一模一樣,即所謂“身口意”和佛一樣,就可以成佛。
沒有師傅傳授,無法修習密宗,這是密宗與禪宗在修法上的最大區(qū)別。
第三,凈土宗 到西天修行成佛
凈土宗的成佛方法最簡單,念阿彌陀佛,然后就可以被接引到西天凈土,在那里可以在佛的幫助下成佛。所以,按照凈土宗的方法,想成佛只要每日念阿彌托佛就行。
凈土宗的修法是基于這樣一個信仰,即人修行實現(xiàn)涅槃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即便是在人世間出家,也難以擺脫人世間的種種影響成佛的因素。因此,凈土宗的成佛是兩步修法。第一步先爭取阿彌陀佛的接引,到西天凈土,第二步,在西天凈土繼續(xù)修行而成佛。因為在凈土宗看來,西天凈土是佛地,有利于修行成佛。
而取得阿彌陀佛的接引的修行實踐很簡單,就是念阿彌陀佛。
凈土宗與禪宗、密宗修法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適應性強,簡單,投入產(chǎn)出率高,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條件下進行,但效果最大。
順便多說一句,佛教和其他的世界性宗教一樣,目前都處于一個世俗化的過程。其世俗化表現(xiàn)在宗教實踐上,就是宗教實踐越來越簡單化。凡是適應這個趨勢的,就傳承下來,否則就消失。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的宗派不少,但都由于這些宗派的宗教實踐過于復雜繁瑣,難于實行而被淘汰。
但另一方面,目前傳承下來的佛教宗派也汲取了其他宗派的某些修法為己所用。
良飽18385665185: 佛教修行分哪幾個法門? -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禪,凈,密,顯.
良飽18385665185: 修佛之問.沙門而已 -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放下; 不持戒想證果啊,就象想蒸沙作飯一樣; 戒定慧是三無漏學,不戒就有漏.如同一個容器,底部有缺漏,它能裝滿水嗎? 藏經(jīng)閣里當有什么經(jīng)書就有什么經(jīng)書——教、律、禪、凈、密五宗本一家 實際上不可分,入道初修都一樣的,只是...
良飽18385665185: 什么是禪?什么是凈?為什么是禪凈不二? -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禪凈二門,歸源都是一樣,但門庭設施有異,下手方便不同.禪是主張即心是佛,直下無念,頓悟清凈心體,空寂靈明,妙用恒沙.凈是從第六意識下手,以深信愿,持佛名號,久久功純,念到根塵脫落,自然寂照現(xiàn)前,這就是所謂“暗合道妙,巧入無生”.
良飽18385665185: 中國大乘佛法8大宗,各宗的教義與主旨是什么?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在上述大乘佛法8大宗中,天臺、華嚴、法相、三論等 4宗,側(cè)重于教理的闡揚,名為“理門派”;禪、凈、律、密4宗,側(cè)重于實踐修行,名為“行門派”.然而,各宗的教義,都是佛教發(fā)展開來的精華妙義,其主旨亦皆教導世人如何破見思惑、了生死、離輪回和出三界,因為這些事情,皆屬真實的工夫,那是騙不了人的.修行的人,如覺得自己沒有把握,今生不能成就上述諸事,則應當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仗佛愿,生佛國,以念佛為主修,禪律教為副修,如此相輔相成,必定會有大成就的.
良飽18385665185: 印光大師:什么是禪凈,什么是有禪有凈土 -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禪,指禪宗禪定修行方式;凈,指凈宗念佛法門.有禪有凈土,是大德祖師勸禪宗學人,莫忘念佛,求生極樂凈土是唯一解脫途徑.凈宗學人也要知道,念佛法門含攝五宗八教,只要一心念佛,具備一切解脫功德,不要又要搞禪,又要搞密的,去雜修.
良飽18385665185: 佛教的法門有哪些?如何選擇佛教法門? -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佛教法門略有五種,為禪、教、律、密、凈.而擇其最契理契機,最圓頓至極,人人可修而成功者,唯凈土宗之念佛法門! 印光大師云;一句南無阿彌陀,誠為我佛之心要; 豎徹五時大小乘,橫該八種權(quán)實教. 大覺世尊,示生世間,廣張教網(wǎng)...
良飽18385665185: 想禪凈雙修不知怎么修? -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禪凈之相互關(guān)系,這一段是印光大師的開示,他把禪跟凈它們所修的內(nèi)涵作一個說明: “禪”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門所謂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宗門語不說破,令人參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實即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
良飽18385665185: 如何叫禪凈雙修?[佛教] -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就是禪宗與凈土宗一起修; 無論修習哪一宗,其目的都是成佛度眾生,如果把目標比喻為山頂,那么宗就相當于上山的路,每一條路都可以上山,然而,要根據(jù)個人的情況來選擇,身體弱的人,走平緩一些的路,身體好的走便捷一些的路,但是...
良飽18385665185: 藏傳佛教與現(xiàn)在中國廣泛流行的佛教有何異同?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不算回答,想借此地評論一下apei的回答,僅作探討,姑且拋磚引玉.這地方也算一... 或宗禪宗,故有“禪凈雙修”一說!之所以可以實現(xiàn)“禪凈雙修”,恰恰是因為禪宗...
良飽18385665185: 中國佛教和印度佛教有哪些區(qū)別?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在下以為,完全從佛教的角度去批判婆羅門教并區(qū)分二教,不是客觀公正的區(qū)分.因此,特將學界的觀點敘述一下: 古代印度的宗教分為正統(tǒng)和非正統(tǒng)兩大類,貫穿這兩大...
什么是空行母
在“三身空行”中屬于俱生空行大佛母。但必須注意的是,在此的智慧空行母并非一般世俗所認定的“女性”概念,而是所有眾生都具有的空性智慧的表詮。因為在密乘,尤其是無上瑜伽中,行者修習一個法門去開展其潛能,尤其是凈光根本心,從每個人都擁有根本心的觀點看,是沒有男女之別的。
文財神的法號怎樣念
紅財神咒 嗡 藏巴拉 藏鏈札呀 達拿美迪 舍e梭哈 紅財神,有能招聚人,財,食等諸受用自在富饒之功德。紅財神是薩迦派密法中的一位功德無比的財神。在藏密薩迦派,可恨重視紅財神的密修方法及教言。紅財神一面二臂,二目善怒面,以各種寶物為飾,頭戴五佛冠。古時王者或貴族常修習此法,...
茶吉尼天在佛教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有佛叫茶吉尼天
空行母有很多種類,分類不一,有俱生、剎生、業(yè)生“三身”之說。根據(jù)其形貌,通常可分為人形與獸面空行母兩大類;根據(jù)
相關(guān)評說: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禪,凈,密,顯.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放下; 不持戒想證果啊,就象想蒸沙作飯一樣; 戒定慧是三無漏學,不戒就有漏.如同一個容器,底部有缺漏,它能裝滿水嗎? 藏經(jīng)閣里當有什么經(jīng)書就有什么經(jīng)書——教、律、禪、凈、密五宗本一家 實際上不可分,入道初修都一樣的,只是...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禪凈二門,歸源都是一樣,但門庭設施有異,下手方便不同.禪是主張即心是佛,直下無念,頓悟清凈心體,空寂靈明,妙用恒沙.凈是從第六意識下手,以深信愿,持佛名號,久久功純,念到根塵脫落,自然寂照現(xiàn)前,這就是所謂“暗合道妙,巧入無生”.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在上述大乘佛法8大宗中,天臺、華嚴、法相、三論等 4宗,側(cè)重于教理的闡揚,名為“理門派”;禪、凈、律、密4宗,側(cè)重于實踐修行,名為“行門派”.然而,各宗的教義,都是佛教發(fā)展開來的精華妙義,其主旨亦皆教導世人如何破見思惑、了生死、離輪回和出三界,因為這些事情,皆屬真實的工夫,那是騙不了人的.修行的人,如覺得自己沒有把握,今生不能成就上述諸事,則應當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仗佛愿,生佛國,以念佛為主修,禪律教為副修,如此相輔相成,必定會有大成就的.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禪,指禪宗禪定修行方式;凈,指凈宗念佛法門.有禪有凈土,是大德祖師勸禪宗學人,莫忘念佛,求生極樂凈土是唯一解脫途徑.凈宗學人也要知道,念佛法門含攝五宗八教,只要一心念佛,具備一切解脫功德,不要又要搞禪,又要搞密的,去雜修.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佛教法門略有五種,為禪、教、律、密、凈.而擇其最契理契機,最圓頓至極,人人可修而成功者,唯凈土宗之念佛法門! 印光大師云;一句南無阿彌陀,誠為我佛之心要; 豎徹五時大小乘,橫該八種權(quán)實教. 大覺世尊,示生世間,廣張教網(wǎng)...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禪凈之相互關(guān)系,這一段是印光大師的開示,他把禪跟凈它們所修的內(nèi)涵作一個說明: “禪”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門所謂父母未生以前“本來面目”.宗門語不說破,令人參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實即無能無所,即寂即照之離...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就是禪宗與凈土宗一起修; 無論修習哪一宗,其目的都是成佛度眾生,如果把目標比喻為山頂,那么宗就相當于上山的路,每一條路都可以上山,然而,要根據(jù)個人的情況來選擇,身體弱的人,走平緩一些的路,身體好的走便捷一些的路,但是...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不算回答,想借此地評論一下apei的回答,僅作探討,姑且拋磚引玉.這地方也算一... 或宗禪宗,故有“禪凈雙修”一說!之所以可以實現(xiàn)“禪凈雙修”,恰恰是因為禪宗...
永昌縣機構(gòu): ______ 在下以為,完全從佛教的角度去批判婆羅門教并區(qū)分二教,不是客觀公正的區(qū)分.因此,特將學界的觀點敘述一下: 古代印度的宗教分為正統(tǒng)和非正統(tǒng)兩大類,貫穿這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