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和漢語 語法一樣嗎 日語 語法和漢語一樣嗎?
1.和現(xiàn)代漢語不一樣。
最大的不同點在于
中文通常是【主謂賓】結(jié)構(gòu)
日語通常是【主賓謂】結(jié)構(gòu)
其次,日語沒有形容詞,他們稱作形容動詞,屬于動詞的一種。日語動詞還分為自動詞和他動詞,類似于中文的不及物動詞和及物動詞。以及,日語動詞的變化有點多,上一段下一段ka行sa行之類,中文都是沒有的。
2.日語語法和古代漢語還是有些類似的。
古代漢語中的賓語前置就有點類似。不過古漢語中的賓語前置,也算作是特殊句式。
最后,這個問題,深究可以寫論文了╮(╯_╰)╭
完全不一樣。日語說話時把動詞放在最后。可是中文是放在前面的。比如 我吃飯。日語是 私はご飯を食べる。我飯吃。另外日語有動詞的變形。可能型,使役型,假定型,命令型,等等。動詞還分自動詞和他動詞兩種。和別的語言不同的是日語有敬語和簡語之分。對要尊敬的人說敬語,對一般的人可以說簡語等等。所以日語學起來比較難。但是只要努力沒有學不會的。
當然不一樣。就像簡單的否定句“本次列車不在廣州火車站停車”但是日語的否定詞是后置的就像”本次列車在廣州火車站停車是不可能的“
不一樣,但是,帶漢字的動詞,跟古漢語基本意思一樣
不一樣,
一個漢語主謂賓,日語主賓謂。
斗哀15967647813: 日語的語法和漢語一樣嗎? -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不一樣 日語的動詞是放在最后的 比如: 我是中國人 日語是:我 中國人 是
斗哀15967647813: 日語語法和中文相同嗎? -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這么說吧 中文我愛你 放到日語里就是 我你愛 中文我去吃飯 就是 我飯吃 動詞在最后 當然 日語其實還要不一樣 這里只是簡單的舉個一目了然的例子 呵呵 應該簡單易懂的例子
斗哀15967647813: 日語的語法和語序是不是和中文話一樣啊?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好吧 簡單來說它的語法與我們的語法有相反的地方 我們是主謂賓 他們應該是主賓謂結(jié)構(gòu)的 主要記住格助詞與賓語修飾詞 例如:中文:桌上有蘋果 日文:機の上にリンゴがあります リンゴが機の上にあります 這兩句都可以 主賓的互換 日文的一種意思 有很多表達方式
斗哀15967647813: 日語的語法和漢語區(qū)別大不大? -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漢語日語歸屬不同語系,區(qū)別非常大.標準漢語語法中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嚴格意義的形態(tài)變化.日語語法屬于黏著語,單個詞匯后面需要加上格助詞才能表達語法意思、語序為倒裝.
斗哀15967647813: 日語的語法是不是和中文完全不同 -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作為一種基本的結(jié)構(gòu),典型的日本句子的句式是主語-賓語-謂語.例如,太郎がりんごを食べた(Tarou ga ringo wo tabeta)照字面直接的意思是"太郎一個蘋果吃了". 當日本人覺著從語境中聽者能理解,也就是談話者或作者自信談話對象對所...
斗哀15967647813: 日語的語法有沒有受到漢語語法的影響? -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很明顯的結(jié)果:有.古代中國在隋朝開始就對日本進行文化輸出,而日本沒有文字,認為中國繁榮,不斷向中國派出留學生學習中國文化.此后的一千多年里,日本一直使用中國的文字開書寫本民族的語言,不可避免地將中國文化和語言文字融入自己的語言文化.我也喜歡日語,業(yè)余學了八年了,手機打不出來日文,具體的只有你翻翻字典了,如漢語的”的”和日語的”no”在日語中用法幾乎完全與中文一致.還有許多中文成語,自己找找吧!
斗哀15967647813: 日語和中文說得方法是一樣的嗎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大不一樣.語法和表達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日本用的部分漢字跟中文意思是一樣的
斗哀15967647813: 日語和漢語一樣嗎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語法完全不一樣的,只是日語的部分漢字和中文一樣罷了,其他全部不一樣.中國人學日語唯一的優(yōu)勢也就只有日語中出現(xiàn)的漢字我們不用刻意的去練怎麼寫.
斗哀15967647813: 日語的語法和構(gòu)詞法,跟漢語一樣嗎?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語法不太一樣的說,構(gòu)詞法嘛,就好象差不多. 比如漢語講:我叫某某某.日語里就會變成:我某某某叫. 基本是就是語順,詞的用法等等的差異吧.很好學的啦,用心學的話,有兩三年就能過一級的.
斗哀15967647813: 日語語法與漢語有什么不同?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我覺得最大的區(qū)別是:漢語的語法結(jié)構(gòu)是 主語+謂語+賓語;而日語的語法結(jié)構(gòu) 主語+賓語+謂語;主語和賓語的位置相對比較自由,而謂語一定要位于句尾,所以會覺的有點別扭.另外日語助詞用法很復雜,是學習的一個難點.
最大的不同點在于
中文通常是【主謂賓】結(jié)構(gòu)
日語通常是【主賓謂】結(jié)構(gòu)
其次,日語沒有形容詞,他們稱作形容動詞,屬于動詞的一種。日語動詞還分為自動詞和他動詞,類似于中文的不及物動詞和及物動詞。以及,日語動詞的變化有點多,上一段下一段ka行sa行之類,中文都是沒有的。
2.日語語法和古代漢語還是有些類似的。
古代漢語中的賓語前置就有點類似。不過古漢語中的賓語前置,也算作是特殊句式。
最后,這個問題,深究可以寫論文了╮(╯_╰)╭
完全不一樣。日語說話時把動詞放在最后。可是中文是放在前面的。比如 我吃飯。日語是 私はご飯を食べる。我飯吃。另外日語有動詞的變形。可能型,使役型,假定型,命令型,等等。動詞還分自動詞和他動詞兩種。和別的語言不同的是日語有敬語和簡語之分。對要尊敬的人說敬語,對一般的人可以說簡語等等。所以日語學起來比較難。但是只要努力沒有學不會的。
當然不一樣。就像簡單的否定句“本次列車不在廣州火車站停車”但是日語的否定詞是后置的就像”本次列車在廣州火車站停車是不可能的“
不一樣,但是,帶漢字的動詞,跟古漢語基本意思一樣
不一樣,
一個漢語主謂賓,日語主賓謂。
相關評說: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不一樣 日語的動詞是放在最后的 比如: 我是中國人 日語是:我 中國人 是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這么說吧 中文我愛你 放到日語里就是 我你愛 中文我去吃飯 就是 我飯吃 動詞在最后 當然 日語其實還要不一樣 這里只是簡單的舉個一目了然的例子 呵呵 應該簡單易懂的例子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好吧 簡單來說它的語法與我們的語法有相反的地方 我們是主謂賓 他們應該是主賓謂結(jié)構(gòu)的 主要記住格助詞與賓語修飾詞 例如:中文:桌上有蘋果 日文:機の上にリンゴがあります リンゴが機の上にあります 這兩句都可以 主賓的互換 日文的一種意思 有很多表達方式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漢語日語歸屬不同語系,區(qū)別非常大.標準漢語語法中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嚴格意義的形態(tài)變化.日語語法屬于黏著語,單個詞匯后面需要加上格助詞才能表達語法意思、語序為倒裝.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作為一種基本的結(jié)構(gòu),典型的日本句子的句式是主語-賓語-謂語.例如,太郎がりんごを食べた(Tarou ga ringo wo tabeta)照字面直接的意思是"太郎一個蘋果吃了". 當日本人覺著從語境中聽者能理解,也就是談話者或作者自信談話對象對所...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很明顯的結(jié)果:有.古代中國在隋朝開始就對日本進行文化輸出,而日本沒有文字,認為中國繁榮,不斷向中國派出留學生學習中國文化.此后的一千多年里,日本一直使用中國的文字開書寫本民族的語言,不可避免地將中國文化和語言文字融入自己的語言文化.我也喜歡日語,業(yè)余學了八年了,手機打不出來日文,具體的只有你翻翻字典了,如漢語的”的”和日語的”no”在日語中用法幾乎完全與中文一致.還有許多中文成語,自己找找吧!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大不一樣.語法和表達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日本用的部分漢字跟中文意思是一樣的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語法完全不一樣的,只是日語的部分漢字和中文一樣罷了,其他全部不一樣.中國人學日語唯一的優(yōu)勢也就只有日語中出現(xiàn)的漢字我們不用刻意的去練怎麼寫.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語法不太一樣的說,構(gòu)詞法嘛,就好象差不多. 比如漢語講:我叫某某某.日語里就會變成:我某某某叫. 基本是就是語順,詞的用法等等的差異吧.很好學的啦,用心學的話,有兩三年就能過一級的.
凌河區(qū)廣義: ______ 我覺得最大的區(qū)別是:漢語的語法結(jié)構(gòu)是 主語+謂語+賓語;而日語的語法結(jié)構(gòu) 主語+賓語+謂語;主語和賓語的位置相對比較自由,而謂語一定要位于句尾,所以會覺的有點別扭.另外日語助詞用法很復雜,是學習的一個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