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夢揚州路”的出處是哪里
“十年一夢揚州路”全詩
《賀新郎·寄李伯紀(jì)丞相》
宋代 張元干
曳杖危樓去。
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
掃盡浮云風(fēng)不定,未放扁舟夜渡。
宿雁落、寒蘆深處。
悵望關(guān)河空吊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
誰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夢揚州路。
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
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
謾暗澀銅華塵土。
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
風(fēng)浩蕩,欲飛舉。
作者簡介(張元干)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xué)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fēng)影響,從小聰明好學(xué),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賀新郎·寄李伯紀(jì)丞相翻譯及注釋
翻譯
拖著手杖,獨上高樓去。仰望北斗星低低地垂掛在夜天,俯視滄江正翻起波浪萬頃,月亮流瀉在煙霧迷漫的洲渚。浮云被橫掃凈盡、寒風(fēng)飄拂不定,不能乘坐小船連夜飛渡。棲宿的鴻雁已經(jīng)落在蕭索的蘆葦深處。懷著無限惆悵的心情,想望祖國分裂的山河,徒勞無益地相吊形影。這時只聽到人間發(fā)出的鼾聲像敲打鼉鼓,還有誰肯陪伴我乘著酒興起舞?
事隔十年好像一場噩夢,走盡了揚州路。獨倚高樓夜氣十分冷寒,一心懷愁為的是祖國,恨不得一氣吞下驕橫的胡虜。要親手殺死金的統(tǒng)治者用這把三尺的寶劍,莫使留下怨恨像王昭君彈出的琵琶怨語。讓寶劍暗淡無光,白白地生銹化為塵土。我請您來評論看看,經(jīng)過苕溪時,還能允許我們垂綸放釣否?大風(fēng)浩蕩,不停地吹著,我雄心勃發(fā),要乘風(fēng)飛舉。
注釋
⑴賀新郎:詞牌名。
⑵李伯紀(jì):即李綱。
⑶鼻息鳴鼉鼓:指人們熟睡,鼾聲有如擊著用豬婆龍的皮做成的鼓,即有鼾聲如雷之意。鼉鼓:用鼉皮蒙的鼓。鼉:水中動物,俗稱豬婆龍。
⑷“誰伴我”二句:用東晉祖逖和劉琨夜半聞雞同起舞劍的故事。見《晉書·祖逖傳》。
⑸十年一夢揚州路:化用杜牧詩“十年一覺揚州夢”,借指十年前,即建炎元年,金兵分道南侵。宋高宗避難至揚州,后至杭州,而揚州則被金兵焚燒。十年后,宋金和議已成,主戰(zhàn)派遭迫害,收復(fù)失地已成夢想。
⑹驕虜:指金人。《漢書·匈奴傳》說匈奴是“天之驕子”,這里是借指。
⑺要斬樓蘭:用西漢傅介子出使西域斬樓蘭王的故事。《漢書·傅介子傳》載,樓蘭王曾殺漢使者,傅介子奉命“至樓蘭。……王貪漢物,來見使者。……王起隨介子入帳中,屏語,壯士二人從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⑻琵琶舊語:用漢代王昭君出嫁匈奴事。她善彈琵琶,有樂曲《昭君怨》。琵琶舊語即指此。
⑼謾暗澀銅華塵土:嘆息當(dāng)時和議已成定局,雖有寶劍也不能用來殺敵,只是使它生銅花(即銅銹),放棄于塵土之中。暗澀:是形容寶劍上布滿銅銹,逐漸失光彩,失去作用。銅華:指銅花,即生了銅銹。
⑽垂綸:即垂釣。綸,釣魚用的絲線。傳說呂尚在渭水垂釣,后遇周文王。后世以垂釣指隱居。
賀新郎·寄李伯紀(jì)丞相賞析
上片寫詞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并引發(fā)出孤單無侶、眾醉獨醒的感慨。此顯示出自己的真實用意。
起首四句寫自己攜著手杖登上高樓,只見夜空星斗下垂,江面寬廣無邊,波濤萬頃,月光流瀉在蒙著煙霧的洲渚之上。“掃盡”三句,是說江風(fēng)極大,將天上浮云吹散,江面因風(fēng)大而無人乘舟夜渡。沉思間又見雁兒飛落在蘆葦深處夜宿,并由此引起無限感觸。
“悵望”兩句,先是悵望祖國山河,徒然吊影自傷;這時正值深夜,“鼻息鳴鼉鼓”,這里以之喻苛安求和之輩,隱有眾人皆醉我獨醒之慨。“誰伴我”兩句,承上;“月流煙渚”、“悵望關(guān)河空吊影”,用李白《月下獨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詩意,自傷孤獨(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結(jié)句之“誰共我,醉明月”,與此意同)。李綱與己志同道合,而天各一方,不能在此月下同舞。同舞當(dāng)亦包括共商恢復(fù)中原之事,至此才轉(zhuǎn)入寄李綱本題。
下片運用典故以暗示手法表明對明朝屈膝議和的強烈不滿,并表達了自己對李綱的敬仰之情。
“十年”這一句,是作者想到十年前,高宗在應(yīng)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同時,當(dāng)時為建炎元年(1127年)。不久高宗南下,以淮南東路的楊州為行都;次年秋金兵進犯,南宋小朝廷又匆匆南逃,揚州被金人攻占,立刻被戰(zhàn)爭摧為一片空墟,昔日繁華現(xiàn)在猶如一夢,此處化用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遣懷》)詩句。而此時只剩殘破空城,使人懷想之余,不覺加強了作者對高宗的屈膝議和感到不滿,也加強了作者堅決抵抗金人的南下的決心。“倚高寒”兩句,繼續(xù)寫作者夜倚高樓,但覺寒氣逼人,遠眺滿目瘡痍的中原大地,不由愁思滿腔,但又感到自己壯心猶在,豪氣如潮,足以吞滅敵人。“要斬”兩句,運用兩個典故反映出對宋金和議的看法。前一句是期望朝廷振作圖強,像漢代使臣傅介子提劍斬樓蘭(西域國名)王那樣對付金人。詞中以樓蘭影射金國,以傅介子比喻李綱等主戰(zhàn)之士。后一句是借漢嫁王昭君與匈奴和親事,影射和議最終是不可行的,必須堅決抵抗。杜甫《詠懷古跡》詩云:“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作者在此用杜甫詩意,說明在琵琶聲中流露出對屈辱求和的無窮遺恨與悲憤,以此暗示南宋與金人議和也將遺恨千古。“謾暗澀”句,這里運用比喻,以寶劍被棄比喻李綱等主戰(zhàn)人物的受到朝廷罷斥壓制。“喚取”兩句,先以“謫仙”李白來比李綱,兼切李姓,這是對李綱的推崇。李綱自己也曾在《水調(diào)歌頭》中說:“太白乃吾祖,逸氣薄青云。”作者對他評論,即發(fā)表意見,面對和議已成定局的形勢,愛國之士能否就此隱退苕溪(浙江吳興一帶)垂釣自遣而不問國事。結(jié)尾振起,指出要憑浩蕩長風(fēng),飛上九天,由此表示自己堅決不能消沉下去,而是懷著氣沖云霄的壯志雄心,對李綱堅持主戰(zhàn)、反對和議的主張表示最大的支持,這也就是寫他作此詞的旨意。
賀新郎·寄李伯紀(jì)丞相創(chuàng)作背景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宋康王趙構(gòu)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建立南宋王朝,是為高宗。宋高宗起用李綱為宰相,張元干被召回,官為朝議大夫、將作少監(jiān)、充撫諭使。李綱為相后,積極改革弊政,充實國庫,整軍備戰(zhàn),主張北伐,反對遷都江南,堅決抵抗金兵侵?jǐn)_。張元干積極配合李綱。但高宗信任的仍是賣國的主和派,執(zhí)意與金議和,以求偏安一隅。他們打擊、排擠李綱,李綱僅任75天宰相就被罷免。建炎三年(1129年)秋,張元干目睹國勢日削,南宋王朝僅存江南一隅,義憤填膺,賦《石州慢·己酉秋吳興舟中作》詞,抒發(fā)了他收復(fù)中原的豪邁氣概和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并表達對李綱抗金斗爭的支持,也遭朝廷奸臣之謗,幸汪藻援救得以免罪。紹興元年(1131年)春,江南戰(zhàn)火漸息,高宗帝定居臨安(今浙江杭州),無心收集失地,以求“茍安”,并任奸臣秦檜為參知政事,主戰(zhàn)派被排擠,仁人志士都不愿與其同流合污,只得退隱林泉,嘯傲山水。張元干也辭官回閩。紹興八年(1138年)冬,奸臣秦檜、孫近等籌劃與金議和、向金營納貢,李綱堅決反對,張元干聞之怒不可遏,作《再次前韻即事》詩,痛斥秦檜、孫近等主和賣國之權(quán)奸為“群羊”,表達自己請纓無路之悲憤。李綱在福州上疏反對朝廷議和賣國,張元干得知李綱上書事,作《賀新郎·寄李伯紀(jì)丞相》。
賀新郎·寄李伯紀(jì)丞相題解
這是一首送別詞,作于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年)。作者在胡詮遭貶后,不顧個人安危,寫這首詞為他送行,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悲壯情懷以及對胡詮的深摯感情。這首詞與寄贈李綱的《賀新郎》一樣,寫得慷慨悲涼、憤激,其忠義之氣,溢于字里行間,表現(xiàn)了作者剛正不阿,堅持正義的愛國主義精神。
王安石的詩詞名言名句
31、十年一夢揚州路。張元干《賀新郎寄李伯紀(jì)丞相》 32、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錦瑟》 33、擾擾馬足車塵,被歲月無情,暗消年少。元好問《玉漏遲詠杯》 34、終罷斯結(jié)廬,慕陶真可庶。韋應(yīng)物《東郊》 35、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于謙《立春日感懷》 36、人間歲月堂堂去。辛棄...
描寫孤獨的50首古詩(唯美傷感詩句)
十年一夢揚州路。 倚高寒、愁生故國, 氣吞驕虜。 要斬樓蘭三尺劍, 遺恨琵琶舊語。 謾暗澀銅華塵土。 喚取謫仙平章看, 過苕溪、尚許垂綸否。 風(fēng)浩蕩, 欲飛舉。聽雨- 宋代·虞集屏風(fēng)圍坐鬢毿毿, 絳蠟搖光照莫酣。 京國多年情盡改, 忽聽春雨憶江南。霜天曉角·梅 - 宋代·范成大晚晴風(fēng)歇。 一夜春...
秦檜是個什么樣的人
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fēng)浩蕩,欲飛舉。參考文獻:《宋史》、《金史》、《秦檜與紹興文壇的諛頌之風(fēng)》、《歷史之鑒:南宋紹興十四年,秦檜興文字獄 》、《秦檜與文字獄》 已贊過 已踩過< 你...
求杜牧的詩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fēng)。五律·旅宿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七絕·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七絕·書懷 滿目青山未得過,鏡中無那鬢絲何。只言旋老轉(zhuǎn)無事,欲...
杜牧寫的古詩
十年一夢歸人世,絳縷猶封系臂紗。平陽拊背穿馳道,銅雀分香下璧門。幾向綴珠深殿里,妒拋羞態(tài)臥黃昏。長安秋望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獨酌窗外正風(fēng)雪,擁爐開酒缸。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醉眠秋醪雨中熟,寒齋落葉中。幽人本多睡,更酌一樽空。不飲贈酒細算人生事,彭殤共一籌。與...
春風(fēng)十里不如你的真實含義,為何會說不是夸人的話?
愛到深處,便是癡情。杜牧用“十年一夢”,來形容他和這位歌女的相處歲月,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人生的旅途,總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某個瞬間。隨著杜牧父親、祖父相繼離去,家道開始中落,杜牧也僅在朝中,當(dāng)了一個不咸不淡的散官,被命運支配的他流落它地,終究不能再居于揚州。他答應(yīng)她,日后...
根據(jù)“勤于學(xué) 善與思 敏于行 慎與言”的意思作有關(guān)的詩句?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賀新郎 寄李伯紀(jì)丞相 張元干 曳杖危樓去,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云風(fēng)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蘆深處。悵望關(guān)河空吊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誰伴我,醉中舞?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
揚州旅游景點特色揚州主要旅游景點
揚州的名字最早見于《尚書?禹貢》年:淮海衛(wèi)揚州。揚州是中國最早開展對外貿(mào)易和國際交流的城市之一。早在唐代,揚州就享有商人喜歡編織和富甲天下。當(dāng)時,揚州有5000多名海外商人,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著名港口。揚州自古以來就是中國著名的風(fēng)景旅游休閑城市,贊美揚州的古詩詞代代相傳,如十年一夢揚州,揚州路有十里春風(fēng)和...
一聽就很氣人的古詩
斗轉(zhuǎn)星移,歲月如梭,故國山河依舊,而自己卻已年華老去。十年一夢,揚州路已成過往,心中滿是憂愁。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樓蘭,遺恨琵琶舊語。劍已暗淡,塵土中埋沒,只有那風(fēng)聲,伴我飛舉,渴望能一展宏圖。苕溪之上,是否還能垂綸?風(fēng)起云涌,欲飛不能,心中千般無奈,唯有以詩酒...
古代詩人為什么經(jīng)常提到揚州
若是講究美容的婦女,那就是言忠貞《蕪城春游曲》和韓日華《揚州畫舫詞》所云的:“艷妝人比畫圖工”,“更將梳理斗春容”了。唐代詩人杜牧,他曾經(jīng)來這里醫(yī)治因官場傾軋所帶來的心靈創(chuàng)傷,醇酒美人、十年一夢,最終贏得青樓薄幸名,這樣的聲譽,甚至比朝廷的嘉獎更能讓杜牧感到欣喜。唐詩中呤詠揚州女子的詩很多,...
相關(guān)評說:
從江縣聯(lián)軸: ______ 理坑《云溪別墅》 見http://www.tyfo.com/11075/11639/2007/3/29/10314886.shtml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桃花紅. ——理坑《云溪別墅》 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杜牧《贈別二首》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
從江縣聯(lián)軸: ______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②(這些格式稱為詞譜).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給它...
從江縣聯(lián)軸: ______ 一、雙字詞牌:竹枝 導(dǎo)引 入塞 品令 木笪 河茄脊笑傳 鞋紅 別怨 尋梅 三臺 解紅 塞姑 西施 韻令 側(cè)犯踏歌 兀令 簇水 露華 尾犯 塞姑 白雪 徵招 天香 步月 暗香 孤鸞 無悶 大有 催雪國香 芳草 大椿 垂楊 花犯 倒犯 瑤華 眉嫵 陽春 索酒 南浦 西河 秋霽 ...
從江縣聯(lián)軸: ______ 作詞:李敏/王蓉 作曲:王蓉出處 http://baike.baidu.com/view/173655.htm籍貫 中國山西太原
從江縣聯(lián)軸: ______ 是形容揚州“瘦西湖”的. 揚州廿四景之一的“西園曲水”中有一石坊,名曰“翔鳧”,臨岸貼水,狀似待客游湖,其艙門題聯(lián)云: 兩岸花柳全依水, 一路樓臺直到山. 此聯(lián)將乘舟游覽瘦西湖所能看到的景致,刻畫得惟妙惟肖,誠謂寫實.
從江縣聯(lián)軸: ______ 出自《三國演義》的成語.如: 1、髀肉復(fù)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閑,事業(yè)毫無成就. 2、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qū)ψ约悍浅:线m的環(huán)境. 3、三顧...
從江縣聯(lián)軸: ______ 可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寸金使盡金還在,過去光陰哪里尋?” 出處:《西洋記》第11回 高爾基的《海燕》 生活是多么廣闊 (何其芳) 生活是多么廣闊,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