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的上下句是什么
這是老子《道德經(jīng)》第8章的第一句.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出 處:老子的《道德經(jīng)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于選擇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于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恪守信用,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于發(fā)揮所長,行動善于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在上一章第七章中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后,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yīng)該具有這種心態(tài)與行為,不但做有利于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愿意去眾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別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贊美水,認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體現(xiàn)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于水.為什么說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后,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于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濕的地方.在此后的七個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guān)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yīng)具備的品格.老子并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fā).最后的結(jié)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么怨尤.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滅,王子朝逃往楚國,用今天的話說55歲的老子失業(yè)了,回到了家鄉(xiāng)(可能是務(wù)農(nóng)吧,這一段沒看仔細).這時比老子小20歲的孔子曾拜訪過老子,向老子請教學問,典故“孔子問李”就是這樣來的.孔子將老子比做“龍”,來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測、難以著磨.二人見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說:“逝者如斯乎”,老子卻說:“上善若水”.信奉“禮教仁義”的孔子與一心想“回歸自然”的老子兩位圣人之間的交流,為后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鋪下了奠基.
《荀子·宥坐》記載了孔子答第子子貢問水的一段對話:"孔子觀于東流之水.子貢問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yīng)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在此處,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備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這里涉及到德、義、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疇.這其中的觀點與道家有顯而易見的區(qū)別,但也有某些相似之處.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經(jīng)》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它的字面含義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樣, 可以滋養(yǎng)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任何東西……。說到這其中所涵蓋的思想意義,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釋了。 老子:上善若水,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于道。”
在道家學說里,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涌;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yǎng)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fā)生矛盾、沖突,人生之道,莫過于此。
望采納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經(jīng)》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它的字面含義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樣, 可以滋養(yǎng)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任何東西……。說到這其中所涵蓋的思想意義,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釋了。 老子:上善若水,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于道。”
在道家學說里,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涌;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yǎng)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fā)生矛盾、沖突,人生之道,莫過于此。
望采納
上善若水中善下善是什么
上善若水,中善助人,下善自助。“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jīng)》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最善于為道之人(孔德之容,唯道是從),其性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善于利益萬物,不與人爭(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
上善若水前一句和后一句
上善若水是第一句,后一句是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這句話出自于《道德經(jīng)》,是老子所著的經(jīng)典之一。這句話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水能夠滋養(yǎng)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名奪利,而且愿意處于眾人所厭惡...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什么意思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釋義: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
上善若水下一句是啥
上善若水下一句是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全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譯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上善若水的下一句是什么全句的意思是什么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惡,故幾于道。2、含義是至高的品行像水一樣,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3、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上善若水,下一句是啥
上善若水下一句是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經(jīng)》里的第八章。原文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jīng)》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tǒng)哲學、科學、政治、宗教...
上善若水的下一句
上善若水的下一句是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兩句出自于《老子·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上善若水,下一句是啥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本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原名李耳,字聃,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經(jīng)》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
上善若水,中善和下善是什么
上善若水,中善伐謀,下善伐力 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來說明"圣人"是道的體現(xiàn)者,因為圣人的言行有類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中善伐謀。中等的善行是靠...
上善若水下半句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經(jīng)》第八章,整句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上善若水”意味著最高的善行應(yīng)該像水一樣,水的最高境界是“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滋養(yǎng)萬物,卻從不爭搶、不炫耀,水的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正是...
相關(guān)評說:
沙洋縣張緊: ______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出自《老子》
沙洋縣張緊: ______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沙洋縣張緊: ______ 厚德載物
沙洋縣張緊: ______ “從善如流”的上一句是:“上善若水”.“上善若水,從善如流”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最好的善行如同流水一樣清澈,行善事如同流水一樣順暢自然.引申的意思是:人生就像一場修行,積善行德,如水人生.從善如流的解釋: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如流:像流水一樣.形容樂于聽取正確的意見,接受善意的規(guī)勸,像流水那樣快而自然. 出處左丘明《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聽從別人的意見.示例:魯迅《華蓋集續(xù)編·馬上日記》:“他也立刻懂得,將五分錢讓去,真是從善如流,有正人君子的風度. 近義詞:從諫如流、從善若流;反義詞:獨斷專行、剛愎自用.
沙洋縣張緊: ______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希望可以幫到你
沙洋縣張緊: ______ 上善若水”是《老子》中的話,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U第四聲)故幾于道.” “厚德載物”是《易傳》中的話,原文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先說厚德載物,什么是“德”,其實很簡單.幫助...
沙洋縣張緊: ______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沙洋縣張緊: ______[答案]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 “厚德載物”是《易傳》中的話,原文是:“地勢坤,君子以...
沙洋縣張緊: ______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沙洋縣張緊: ______[答案] 上善若水”是《老子》中的話,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U第四聲)故幾于道.”“厚德載物”是《易傳》中的話,原文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先說厚德載物,什么是“德”,其實很簡單.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