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使動用法的例子
1. 文言文的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使動用法比較多,了解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有助于文言文的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使動用法需注意以下三點(diǎn):
一、三種情形。文言使動用法主要有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三種:
1.動詞使動用法。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fā)出這個動作,表示主語使賓語“怎么樣”的一種用法。例如:
①項(xiàng)伯殺人,臣活之。(《鴻門宴》)“活”這個行為不是主語“臣”發(fā)出,而是主語“臣”使賓語“之(項(xiàng)伯)”發(fā)出,是“使……活”意思,全句譯為“項(xiàng)伯殺人,臣救活過他”。
②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忿恚”是主語 “(吳)廣”使賓語“尉”“忿恚”,全句譯為“吳廣故意多次說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惱怒。”
③叫聲屈動地驚天。(《竇娥冤》)“動、驚”分別是主語“屈”使賓語“地”“天”發(fā)出,分別是“使……震動、使……震驚”意思。
2.形容詞使動用法。就是當(dāng)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后,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例如:
④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觸龍說趙太后》)“尊”是形容詞,作使動,“使……尊貴”,“尊長安君之位”即主語“媼”使賓語“長安君之位”“尊貴”。
⑤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諫太宗十思疏》)“固”是形容詞,作使動,“使……穩(wěn)固”,“固其根本”即“使其根本穩(wěn)固”。
3.名詞使動用法。就是當(dāng)名詞活用為動詞后,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例如:
⑥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鴻門宴》)“王”名詞,作使動,“使……為王”,“王之”即“使他(先破秦入咸陽者)成為王”。
二、判斷方法。判斷一個詞是不是使動用法,方法有兩種:
1.看能否在這個詞里加進(jìn)一個“使”字,加得進(jìn)“使”就是使動,否則就不是。例如: ⑦“曹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赤壁之戰(zhàn)》)燒(之),加不進(jìn)“使”字,“燒”是一般動詞;走(之),使(之)逃跑,加得進(jìn),“走”就是使動用法。
2.根據(jù)句義判斷。例如:⑧士卒亦樂從李廣而苦程不識。(《李將軍列傳》)⑨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xiàng)王。(《鴻門宴》)判斷兩句中“從”字是不是使動,就要看句子的意義。⑧句中士卒比李廣地位低,“從”當(dāng)然是一般動詞;⑨句中沛公地位比百余騎高,“從”便是使動,如果說是沛公“跟隨著”百余騎,那就不合情理了。
三、翻譯方法。使動用法的翻譯要注意避免兩種錯誤:
1.意譯混淆直譯。如:例①可以意譯為“項(xiàng)伯殺人,我救活了他”,但不能因“活”可以意譯為“救活”而認(rèn)為不是使動用法,如果單獨(dú)解釋“活”,那就一定要直譯為“使……活”,不能意譯混淆了直譯。
2.附加賓語。即翻譯時把賓語也一同帶進(jìn)去。如:有人將“大王必欲急臣”的“急”,翻譯為“使臣著急”,“足以榮汝身”的“榮”翻譯成“使你榮耀”,這都是錯誤的譯法,正確的翻譯應(yīng)該是“使……著急”,“使……榮耀”。
2. 文言文中的使動用法
名詞的使動用法
(1) 什么是“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是指用作謂語的動詞(簡稱“使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也就是說,用動賓結(jié)構(gòu)的形式來表達(dá)兼語結(jié)構(gòu)的內(nèi)容。這兒所講的“用作謂語的動詞”,既包括常規(guī)的動詞,也包括活用為動詞的名詞、形容詞。例如: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齊威王欲將孫臏。”句中的“將”本是名詞,意為“將軍”,在這句話中,“將”活用為動詞謂語,并且是使動用法,其含義是“使……當(dāng)將軍”。“欲將孫臏”這個動賓結(jié)構(gòu),表達(dá)的是“欲使孫臏將”這個兼語結(jié)構(gòu)的內(nèi)容,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想使孫臏當(dāng)將軍。這就是“使動用法”的ة實(shí)質(zhì)。ت
(2) 一般名詞的使動用法
在古漢語中,名詞、動詞和形容詞都有使動用法。名詞的使動用法,是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為活用為使動詞的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賓語成為什么”的意思。ة例如:ت
《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إ
《史記•晉世家》:“齊桓公合諸侯而國異姓。” 《韓非子•難一》:“桓公解管仲之束縛而相之。”
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無故誘致虜使,以詔諭江南為名,是欲臣妾我也,……”
在上述諸例中,“王我”是“使我為王”,“肉骨”是“使骨生肉”(即“使枯骨上長出肉來”),“國異姓”是“使異姓立國”,“相之”是“使之為相”,“臣妾我”是“使我為臣妾”的意思。
(3) 專有名詞的使動用法
專有名詞也可用作使動,例如:
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無故誘致虜使,以詔諭江南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劉豫我也!”
“劉豫”是人名,此人是南宋時期的濟(jì)南知府。金兵攻打濟(jì)南,劉豫屈膝降金,被金立為傀儡皇帝。他在位八年(1130—1137),為虎作倀,屢次配合金兵攻打南宋,都遭失敗。后來被金所廢,并被金將完顏兀術(shù)所俘。“劉豫我”是“使我(指南宋朝廷)成為劉豫那樣的傀儡皇帝”的意思。
又如:
《左傳•定公十年》:“公若曰:‘爾欲吳王我乎?’”
春秋時期,吳王僚被專諸(人名)用劍刺殺。《左傳》中的這句話,是魯國貴族公若藐向蓄意謀害他而用劍尖朝著他的養(yǎng)馬人說的,意思是:“你想使我成為吳王嗎?”言外之意即“你想像專諸刺殺吳王僚那樣刺殺我嗎?”專有名詞“吳王”用作使動。
一般來說,專有名詞用作使動,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種“比方”、“喻稱”之義。
(4) 方位名詞的使動用法
方位名詞有時也用作使動,表示使賓語按照這個名詞所表示的方位行動。例如:
《戰(zhàn)國策•楚策四》:“臣為王引弓虛發(fā)而下鳥。”
《史記•蘇秦列傳》:“王不如東蘇子,秦必疑齊而不信蘇子矣。” 例中的“下鳥”,是“使鳥落下”的意思;“東蘇子”,是“使蘇子(蘇秦)到東邊(齊國)去”的ة意思。ت
(5) 名詞使動用法中的賓語省略
用作使動的名詞后面的賓語,偶爾也可省略,但根據(jù)上下文意可以補(bǔ)足。例如:
劉向《新序•節(jié)大》:“天子不得而臣也,諸侯不得而友也。” 例中的“臣”后省“之”,“友”后也省“之”。“不得而臣”即“不得使之為臣”、“不得而友”即“不得使之為友”之意。
3. 文言文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
使動:可以譯為“使……怎么樣”。
如:1、生死人而肉白骨 譯:使(讓)死人活,使(讓)白骨長肉。 生,使……活 / 肉,使……長肉 意動:可以譯為“以……為……”一般有兩種情況,翻譯稍有區(qū)別。
如:2、稍稍賓客其父 賓客,以其父為賓客,譯為現(xiàn)代漢語就是“把他的父親當(dāng)作(視為)賓客” 賓客是名詞,所以名詞的意動用法一般翻譯為“把……當(dāng)作(視為)……” 再如“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中間的“糞土” 如: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的妻子認(rèn)為我美,是因?yàn)樗珢畚摇?/p>
美,“認(rèn)為……美” 美是形容詞,所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一般翻譯為“認(rèn)為……怎么樣” 意動用法一般只有形容詞和名詞。 第一次來回答不知道滿意不……。
4.
動詞使動用法.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fā)出這個動作,表示主語使賓語“怎么樣”的一種用法.例如: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忿恚”是主語 “(吳)廣”使賓語“尉”“忿恚”,全句譯為“吳廣故意多次說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惱怒.”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以之為何”的意思,即認(rèn)為賓語怎樣或把賓語當(dāng)作怎樣.一般可譯為“認(rèn)為.”“以.為.”等.意動用法只限于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名詞意動用法:例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賓客:本為名詞,這里活用為意動詞.“賓客其父”是動賓結(jié)構(gòu),意為“以其父為賓客”.形容詞用作意動: 例1: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異: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意動詞.“異之”,即“以之為異”(認(rèn)為這件事奇怪)名詞作狀語,就是指名詞放在動詞的前面,對這個動詞起著直接修飾或限制的作用.現(xiàn)代漢語中,除時間名詞外,其他名詞一般是不能獨(dú)立作狀語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詞(包括普通名詞、時間名詞和方位名詞)作狀語的現(xiàn)象卻是很普遍的.名詞狀語起比喻作用,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或狀態(tài),可譯為“像……那樣”.例如:①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記 》) 例①中的名詞“犬”,修飾動詞“坐”,比喻“坐”的狀態(tài),譯為“像狗那樣”;例②的名詞“斗”,修飾動詞“折”,譯為“像北斗星那樣”;“蛇”修飾動詞“行”,譯為“像蛇那樣”.賓語前置有4種.1.用”唯”作為標(biāo)志的,如”唯你是問”2.用”之”作為標(biāo)志的,如”句讀之不知3.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古之人莫余欺也4.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微斯人也,吾誰與歸 精銳教育長寧天山中心語文組。
語文中的“使動用法”是什么意思?
在語文中,"使動用法"指的是使賓語產(chǎn)生某種動作或狀態(tài),即主語通過某種動作或行為讓賓語呈現(xiàn)出相應(yīng)的效果。在文言文中,無論是動詞、形容詞還是名詞,都有可能被活用為使動用法,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這種現(xiàn)象并不常見。動詞的使動用法如"他做作業(yè)"變?yōu)?quot;他使作業(yè)被做",形容詞和名詞的使動用法則表示使...
初中文言文使動用法整理
1、動詞和它的賓語不是一般的支配與被支配的關(guān)系,而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產(chǎn)生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一般說來,被活用為使動的動詞,多數(shù)是不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本來不帶賓語,用于使動后,后面就帶有賓語。翻譯時要采用兼語式的形式。例1: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五蠹》)懷:使...
文言文中的三種特殊用法:使動 意動 為動,解釋一下!
使動用法是一種特殊動賓關(guān)系,謂語動詞表現(xiàn)的行為不是由主語執(zhí)行,而是讓賓語執(zhí)行,謂語動詞帶有“使賓語干什么(怎么樣)”的含義。例如:“謹(jǐn)食之,時而獻(xiàn)焉”,“食”字在此意為喂養(yǎng),即“讓蛇吃”,因此“食”用作使動意義后讀作“si”。意動用法也是一種特殊動賓關(guān)系,謂語動詞帶有“以為賓語...
名詞的使動用法例子
名詞的使動用法例子如下:高中文言文里的名詞的使動用法例句 名詞思如一般動詞的時候,也能作使動思法、俱是在古漢語史不多見。例:吾見中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此句中的“生死”不是并列結(jié)構(gòu),而是動賓結(jié)構(gòu)“生”是不及物動詞作使動,意思是“使死者復(fù)生”。“肉...
文言文被動用法和使動用法
領(lǐng)略古代漢語的魅力。在古代文獻(xiàn)中,被動句和使動用法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它們在表達(dá)復(fù)雜語義和關(guān)系方面具有獨(dú)特的優(yōu)勢。被動句用于表示主語受到動作,而使動用法則表示主語使賓語發(fā)出動作。通過對這些語法現(xiàn)象的理解和應(yīng)用,讀者可以更準(zhǔn)確地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情感,領(lǐng)略古代漢語的獨(dú)特魅力。
文言文中的語法現(xiàn)象
卻出現(xiàn)在了謂語“信”之前,顯然這是賓語前置的現(xiàn)象,正確的表達(dá)應(yīng)為“相信自己”。這種用法在古代漢語中十分普遍,能夠使語言表達(dá)更加靈活。綜上所述,通過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文言文中動詞的使動用法和賓語前置這兩種語法現(xiàn)象的具體用法及其重要性,它們使得文言文的語言表達(dá)更加豐富和生動。
文言文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
如:1、生死人而肉白骨 譯:使(讓)死人活,使(讓)白骨長肉。生,使……活 \/ 肉,使……長肉 意動:可以譯為“以……為……”一般有兩種情況,翻譯稍有區(qū)別。如:2、稍稍賓客其父 賓客,以其父為賓客,譯為現(xiàn)代漢語就是“把他的父親當(dāng)作(視為)賓客”賓客是名詞,所以名詞的意動用法...
高考語文文言文使動用法常見類型
使他為王”的意思。再看以下各例:既東封鄭(《燭之武退師》)(封:使……成為邊邑)闕秦以利晉(《燭之武退師》)(利:使……受益)以上就是幾種常見的使動用法類型,只要同學(xué)們在了解之后再加上一定的練習(xí),在高考的試卷中遇到文言文中的使動用法時,答起題來一定會得心應(yīng)手。 c_kan();
孟子三章的使動用法
2、所以動心忍性。動: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驚動。忍: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堅(jiān)韌。3、空乏其身。使動用法,空乏:使……受到貧困之苦。4、富貴不能淫。使動用法,淫:使……惑亂、迷惑。5、行拂亂其所為。使動用法,亂:使……受到阻擾。6、威武不能屈。本意:屈服。文中意思:使…...
文言文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文言文中使動用法比較多,了解掌握這方面的知識,有助于文言文的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使動用法需注意以下三點(diǎn): 一、三種情形。文言使動用法主要有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三種: 1.動詞使動用法。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fā)出這個動作,表示主語使賓語“怎么樣”...
相關(guān)評說:
貞豐縣球軸: ______[答案] 我感覺文言文要多讀些才有感覺.(一)名詞的活用 ⒈ 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⑴名詞后面帶賓語,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如 ①驢不勝怒,蹄之. ②今王鼓樂于此. ③冠切云之崔嵬. 簡析 “蹄”本是名詞,在句中卻接了賓語“之”,這時“蹄”起到了動詞的作...
貞豐縣球軸: ______ 一、使動用法. 使動用法是一種特別的動賓關(guān)連,是指謂語動詞所表現(xiàn)的行動不是由主語所代表的人物發(fā)出,而是在主語的影響下使賓語所代表的人物發(fā)出,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干什么(怎么樣)”的意思.使動用法重要有四種:名詞的使動...
貞豐縣球軸: ______ 兩種情況都有(下面解釋中最后一條).下面是名詞作動詞的具體情況,會對你有幫助的:1、兩個名詞連用,或名詞和代詞連用,它們?nèi)绻皇遣⒘嘘P(guān)系或修飾關(guān)系,那么其中必有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例如: ①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②驢不勝...
貞豐縣球軸: ______ 文言文中的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之怎么樣"的意思,即此時謂語動詞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fā)出的,而是由賓語發(fā)出的.實(shí)際上,它是以動賓的結(jié)構(gòu)方式表達(dá)了兼語式的內(nèi)容.使動用法中的謂語動詞,有的是由名詞、形容詞活用來的...
貞豐縣球軸: ______[答案] 文言文是高考的必考內(nèi)容,也是考生備考的難點(diǎn),詞類的活用又是這個難點(diǎn)中的重點(diǎn).文言文有時因?yàn)樵~語不夠豐富,有時也是出于修辭的需要,一些詞語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要活用.不了解詞類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確理解和解釋被活用詞的詞義,閱...
貞豐縣球軸: ______ 文言使動用法主要有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三種:1.動詞使動用法.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fā)出這個動作,表示主語使賓語“怎么樣”的一種用法.例如:①項(xiàng)伯殺人...
貞豐縣球軸: ______ 用〈動〉 1. 使用,采用) 用,可施行也.——《說文》 又用篆章.——明· 魏學(xué)洢《核舟記》 2. 任用不用尚書郎.——《樂府詩集·木蘭詩》 用于昔日.——諸葛亮《出師表》 不能用也.——《資治通鑒》 3. 運(yùn)用 用間有五:有因間、有內(nèi)...
貞豐縣球軸: ______ 教科書是這樣定義使動用法的:“動詞、形容詞、名詞活用作有'使''令'意義的動詞,表示(主語)使(賓語)怎樣.”這當(dāng)然是對的.可是,用它來判斷使動用法卻不那么得心應(yīng)手行之有效. 因?yàn)楝F(xiàn)在中考高考都不直接考語法,初中基...
貞豐縣球軸: ______[答案] 文言文詞類活用 名詞的活用 1.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在古代漢語中是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活用后的意義仍和這個名詞的意義密切相關(guān),其活用的語境主要有: ①名詞+名詞,非并列修飾關(guān)系,且無謂語,一般前一個名詞做動詞. 例...
貞豐縣球軸: ______ 山多石,少土(多:多有.少:少有.均為形容詞用作動詞.) 形容詞作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