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歷史名人
孫權(quán)(182--252)
字仲謀。
三國吳國的創(chuàng)建者。
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東漢末年,孫權(quán)繼承父兄事業(yè),據(jù)有江東六郡。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聯(lián)合劉備,采用火攻,在舉世聞名的赤壁之戰(zhàn)中,大敗曹操軍隊,奠定了東吳立國基礎(chǔ)。
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孫權(quán)將政治中心從京口遷來秣陵,次年改秣陵為建業(yè),在楚國金陵邑故址石頭山,修筑石頭城。
城內(nèi)設(shè)石頭倉、石頭庫,以儲藏軍械、糧食等物資。
在石頭城南置烽火臺,為軍事重鎮(zhèn)。
黃龍元年(229)四月,孫權(quán)在武昌稱帝,國號吳。
同年九月,遷都建業(yè),這是南京建都的開始。
孫權(quán)在建業(yè)改建“太初宮”·官周長500丈。
并將建業(yè)城修建成一座真正的古代城市,城周20里19步。
孫權(quán)在江乘,溧水、湖熟等縣設(shè)典農(nóng)都尉管理農(nóng)業(yè)。
派屯兵3萬,在句容至云陽(今丹陽縣)開鑿一條名“破岡瀆’’的運河,溝通了秦淮河與太湖流域的往來。
在建業(yè)城西南開運瀆,又鑿東渠(青溪),開潮溝,并使秦淮河兩岸成為商業(yè)繁榮地區(qū)。
孫吳宮中有上千名從事絲織的宮女,這是南京絲織業(yè)的開端。
西南的冶城,是冶煉和鑄造的中心。
孫權(quán)重視航海事業(yè)發(fā)展,曾派萬人船隊航行到夷州(臺灣)、遼東半島、海南島;又派使者航行到高麗(朝鮮)、扶南(柬埔寨)、林邑(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島各國。
還興建了江南第一座佛寺——建初寺。
公元252年,孫權(quán)病逝,葬于鐘山南麓,以后名吳大帝陵、孫陵岡、吳王墳(今名梅花山)。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
字逸少。
東晉著名書法家。
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
初任秘書郎,后任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等,世稱王右軍。
后因與揚州刺史王述不和,辭官定居會稽山陰(今紹興)。
王羲之出身于建康烏衣巷顯赫的王家,是王導之侄。
曾與謝安共登冶城, "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從衛(wèi)夫人(鑠)學書法,后來改變初學,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鐘舀系。
博采眾長,備精諸體,一變漢魏以來質(zhì)樸的書風,獨創(chuàng)妍美流便的新體,他的正書、行書為古今之冠,人贊其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為歷代學書法者所崇尚,被奉為“書圣”。
其作品真跡無存,傳世者均為后人摹本。
行書以《蘭亭序》為代表作,草書以《初目帖》、 《十七帖》,正書以《黃庭經(jīng)》、 《樂毅論》最著名。
陶弘景(452或456—536)
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晚號華陽真逸、華陽真人。
南朝齊、梁時期道教思想家、醫(yī)藥學家。
丹陽秣陵(今南京)人。
齊高帝時為諸王侍讀,拜左衛(wèi)殿中將軍。
齊永明十年(492),辭職隱居句曲山(今句容茅山),后來,梁武帝禮聘不出。
但朝廷每有征討大事,總是向他咨詢,有“山中宰相”之稱。
卒謚貞白先生。
陶弘景將顧欣’《真跡》重新編次增飾,撰成《真誥》20卷,被目為道教經(jīng)典。
他追求長生不老,經(jīng)長期煉丹實踐,掌握一些礦物和藥物的特性,發(fā)現(xiàn)水銀有鍍金和鍍銀的作用,懂得鉀鹽和鈉鹽的鑒別方法。
他編的《古今刀劍錄》是記載當時金屬冶煉成就的重要文獻。
在醫(yī)學上,他增補東晉葛洪的《肘后卒救方》,編撰成《肘后百一方》。
他編著的《本草經(jīng)集注》7卷,記藥物730種,首創(chuàng)按藥物自然屬性和治療屬性分類的新方法,成為我國藥物分類的標準方法,沿用1,000余年。
其它著作多佚。
范縝(約450--約510)
字子真。
南朝齊、梁間著名唯物主義哲學家和無神論者。
南鄉(xiāng)舞陰(今河南泌陽西北)人。
父早逝,家境寒微,青年時從學于名學者劉捕,博通經(jīng)術(shù), “性質(zhì)直,好危言高論”,不畏權(quán)貴。
先后出仕齊、梁,任宜都太守、晉安太守、尚書殿中郎、尚書左丞等職,長期居于建康。
他堅持“無神論”,同盛行的佛教進行了尖銳的斗爭。
齊永明七年(489),在雞籠山旁競陵王蕭子良的西邸,與蕭子良、蕭衍及僧侶們進行大辯論,后發(fā)表著名的《神滅論》。
他從“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的命題出發(fā),論證形體和精神的相互依存關(guān)系,正如刀和鋒利一樣,沒有刀就沒有鋒利,形體不存在,精神就無所寄托,不能單獨存在。
所謂人死精神不滅,輪回轉(zhuǎn)世,因果報應(yīng)等說法都是荒謬的。
蕭子良以高官勸誘范縝改變自己的觀點,被嚴辭拒絕。
天監(jiān)六年(507),梁武帝蕭衍為消除《神滅論》的影響,調(diào)動62名朝貴和僧侶,寫出75篇文章反駁,范縝仍不為所屈,寫了《答曹舍人》等論文,揭露了佛教從精神上奴役人民和物質(zhì)上妨礙生產(chǎn)的危害。
著作多佚,現(xiàn)存的《神滅論》和《答曹舍人》,保存在《弘明集》中。
顧愷之(345--406)
字長康,小字虎頭。
東晉杰出畫家。
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人。
曾為桓溫及殷仲堪的參軍,后任散騎常侍。
工詩畫,擅書法,尤精繪畫。
師于大畫家衛(wèi)協(xié),運思精微,筆法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繪畫題材廣泛,兼擅人物、肖像、山水、飛禽走獸等。
興寧二年(364),顧愷之在建康城西南瓦官寺作壁畫,繪維摩詰像,畫出“清贏示疾”、 “隱幾忘言”神態(tài),光彩奪目,轟動一時。
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
傳世論畫著作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贊》和《畫云臺山記》,其中“遷想妙得”、 “以形寫神”等論點,對中國畫的發(fā)展影響很大。
繪畫作品存《女史箴圖》、 《洛神賦圖》的唐人摹本。
相傳南京的顧樓街為其當年居住和繪畫之處。
王導(276--339)
字茂弘。
東晉政治家。
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北)人。
與瑯琊王司馬睿交往較密,司馬睿出鎮(zhèn)下邳,王導為安東司馬,西晉政權(quán)日衰,王導勸司馬睿移鎮(zhèn)建康,以圖稱帝大業(yè)。
到建康后,王導依靠北方士族,團結(jié)江南士族,協(xié)助司馬睿建立偏安江左的政權(quán)。
東晉立國后,王導任丞相軍諮祭酒,拜右將軍、揚州刺史、監(jiān)江南諸軍事等。
其從兄王敦為大將軍,掌管兵權(quán),統(tǒng)轄六州,故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
王導歷東晉元、明、成三帝為宰輔,為政采用“鎮(zhèn)之以靜,群情自安”的方針,以保持東晉的安定局面,力圖采用使士族之間、士族與王族之間相互平衡的政策,來穩(wěn)定東晉政權(quán)。
一日,南遷士族在長江邊的新亭聚會,面對中原淪喪的變故,尚書周豈頁等發(fā)出“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的嘆息,大家也跟著唏噓,王導厲聲說: "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人心始定,此為有名的“新亭對泣”。
他曾在幕府山設(shè)立幕府,提倡儉樸,倉無儲谷,衣不重帛。
曾指牛首山為天闕,使晉元帝放棄在都城正南門立雙闕的打算。
王導去世后,葬幕府山以西。
陳太一
1921年生,江蘇宜興人。
1944年畢業(yè)于廣西大學數(shù)學物理系,1946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畢業(yè)獲碩士學位。
現(xiàn)任總參謀部通信部科學技術(shù)委員會、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山西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武漢通信指揮學院 *** 教授,中國電子學會信息論、通信學分會副主任等職。
長期從事國防通信的教學、科研及領(lǐng)導工作。
他主持設(shè)計了我國第一代長距離中同軸多路載波海纜通信系統(tǒng),領(lǐng)導并參與坑道通信與埋地天線的研究,成果廣泛應(yīng)用于國防通信工程建設(shè)。
他與王大珩等院士一起論證了我國第一顆“東方紅”衛(wèi)星的總體方案。
他在國內(nèi)最早主張發(fā)展數(shù)字程控交換,設(shè)計完成了我國第一臺數(shù)字式程控交換機。
領(lǐng)導并參與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均取得很好成果。
他是我國早期從事信息論研究和應(yīng)用的專家之一,參與創(chuàng)辦我國首批軍事學碩士點,并參與培養(yǎng)了我軍首批外軍碩士生。
葛菲
性別:女
身高:1米71
體重:58公斤
出生日期:1975-10-9
出生地:江蘇南京
運動項目:羽毛球
運動經(jīng)歷:
1985年同時入江蘇省羽毛球隊,與顧俊配合雙打,1994年,與顧俊雙雙被選入國家羽毛球隊。
最好成績: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雙打冠軍和2000年悉尼奧運會雙打冠軍
運動成績:
1994年 第15屆國際羽毛球錦標賽(尤伯杯)女子團體亞軍
1994年 國際羽聯(lián)羽毛球大獎賽女子雙打冠軍
1995年 世界羽毛球大獎賽女子雙打冠軍
1995年 日本尤尼克斯杯羽毛球公開賽雙打冠軍
1996年 第4屆蘇迪曼杯團體賽冠軍
1996年 第26屆奧運會羽毛球女子雙打冠軍
1997年 第5屆蘇迪曼杯團體賽冠軍
1997年 世界羽毛球錦標賽雙打冠軍
1997年 世界羽毛球大獎賽雙打冠軍
1997年 與劉永初次合作便捧得韓國公開賽混雙冠軍,這是中國羽毛球混雙選手近10年來第一次在國際比賽上獲得金牌
1998年 新加坡羽毛球賽女雙冠軍
1998年 尤伯杯賽女雙冠軍
1998年 亞洲羽毛球錦標賽女雙冠軍
2000年 悉尼奧運會羽毛球女子雙打金牌得主
所獲榮譽:
曾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wù)?/p>
當前情況:
2001年九運會后退役,進入南京大學讀書,攻讀新聞,2002年5月8日與男子羽毛球世界冠軍孫俊結(jié)婚。
孫海濤
打破世界紀錄榮膺三連冠
在本月21日雅典第十二屆殘奧會舉行的男子F13級鉛球比賽中。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系碩士研究生孫海濤,經(jīng)過與8位外國選手的輪番較量,再次奪得該項比賽的金牌,為南京市奪得本屆殘奧會的首枚金牌。
今年25歲的孫海濤祖籍黑龍江省肇東市,5歲時因患乙腦而致使右眼失明,左眼視力也急劇下降。
在1996年、2000年第十屆、第十一屆殘疾人奧運會上,孫海濤曾分別摘得鉛球、鐵餅、標槍三項冠軍和鉛球金牌、鐵餅銀牌、標槍銅牌,并且是殘疾人F12、F13級鉛球世界紀錄保持者,成績分別為:16.04米和16.46米。
在本月21目的比賽 中,他在與多個視力好于他的對手角逐中,以領(lǐng)先第二名l米多的絕對優(yōu)勢,不僅再次奪得該項比賽的金牌.而且又將成績提高了O.16米,創(chuàng)造了新的世界紀錄16.62米。
孫海濤:上場戴墨鏡的奧運冠軍
"我要讓所有人都看到我的努力和進步,讓五星紅旗再次飄揚在殘奧會的賽場上,這是我2004年最大的夢想!"這是之前在接受采訪時,孫海濤告訴記者的話。
話不長,但擲地有聲。
而現(xiàn)在,他做到了,而且是奧運會的三連冠。
右眼一團漆黑,左眼一片模糊,戴著墨鏡上場比賽的他蓄勢、發(fā)力、扭身、投擲,鉛球在空中劃過一道銀色的弧線,動作非常連貫——這就是奧運冠軍孫海濤。
全國殘疾人運動會、遠南運動會、亞特蘭大殘奧會、悉尼殘奧會......無論在全國還是世界的競技場,孫海濤都取得過驕人戰(zhàn)績,在他的家中獎牌滿滿當當掛了一墻。
說起這些榮譽。
孫海濤卻十分淡然:"我只想證明,我從來就是和健全人平等的。”看似輕松的回答背后,卻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
5歲時,一場突如其來的乙腦讓孫海濤右眼失明,左眼變成了弱視。
盡管身體素質(zhì)上有所欠缺,但從小就與體育結(jié)下不解之緣的他,卻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夢想。
去年,有兩件事讓孫海濤非常開心,一是在南京舉行的第六屆全國殘運會的男子F12級鉛球比賽中創(chuàng)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拿到了那屆賽事的首枚金牌,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主席 *** 親自給他頒了獎。
二是由于自己在學業(yè)上的出色表現(xiàn)而被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保送攻讀碩士學位。
談起自己的學業(yè),正在讀研的孫海濤說,自己很喜歡新聞專業(yè),每天還在訓練之余閱讀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的新聞專業(yè)理論書籍,而畢業(yè)后當個體育記者是孫海濤一直以來的心愿。
姓名: 趙蕊蕊
性別: 女
出生日期: 1981年10月8日
出生地: 江蘇省南京市
身高: 197厘米 體重: 75公斤
身份: 軍人 教育背景: 大專
個人愛好: 繪畫、聽音樂
注冊單位: ***
運動項目: 排球
奧運報名項目: 女子排球
最好成績: 2003年女排世界杯賽冠軍
場上位置: 副攻 球衣號碼: 8
運動經(jīng)歷:
1992年11歲時開始在江蘇省少年體校練籃球,教練張小紅;1994年
進入八一青年排球隊,教練韓云波;1997年進入八一排球隊,教練
林榆廷;1999年入選國家女排隊,教練胡進。
主要成績:
1999年 世界女排大獎賽總決賽第三
1999年 亞洲錦標賽冠軍
2001年 世界女排大獎賽總決賽冠軍
2001年 第9屆全運會冠軍
2002年 釜山亞運會冠軍
2002年 世界女排錦標賽第四
2003年 世界女排大獎賽冠軍
2003年 亞洲錦標賽冠軍
2003年 女排世界杯賽冠軍
北京歷史有哪些名人
1. 曹雪芹:他是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出生于北京的世家大家族,對北京的文化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曹雪芹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他的代表作《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這部小說以宏大的家族背景、細膩的人物刻畫和深刻的社會描寫,反映了清代社會的風貌,并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2. 老舍:...
歷史上的北京名人盤點
蕭美人 清朝著名女點心師,以善制饅頭、糕點、餃子等點心而聞名,袁枚頗為推崇她,《隨園食單》中盛贊其點心“小巧可愛,潔白如雪”。光緒 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guān)以來第九位皇帝,年號光緒。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生于北京太平湖畔醇王藩邸槐蔭齋,為清宣宗道光帝第七子醇親王奕譞之第二子,母為孝...
歷史上真正的北京名人 都有誰
丁觀鵬,生卒年不詳(生于康熙晚期,約卒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以后),清代畫家,藝術(shù)活動于康熙末期至乾隆中期,順天(今北京)人。丁觀鵬雍正四年(1726)進入宮廷成為供奉畫家,他擅長畫人物、道釋、山水,亦能作肖像,畫風工整細致,受到歐洲繪畫的影響,其弟丁觀鶴同時供奉內(nèi)廷。3、朱世杰 朱世杰(...
京姓的來源及姓京的名人
土地述春秋之別 占驗明河洛之書 上聯(lián)說晉代人京相(王番),曾著《春秋土地名》三卷。下聯(lián)說西漢頓丘人京房,字君明,本姓李,推律自定為京氏。研究《周易》,善于用災(zāi)變來解釋時事;又喜歡音律。舉孝廉為郎,官至魏郡太守。著有《京氏易傳》。河洛,即河圖洛書,古代儒家關(guān)于《周易》和《洪鮑》...
京姓歷史名人
事見《誠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九四有傳。京夫,陜西商州人,著名現(xiàn)代作家。1960年畢業(yè)于陜西商州師范學院。中國作協(xié)會員、陜西省作協(xié)常務(wù)理事,商州市委副書記(兼職)。陜西省作協(xié)一級作家。1962年開始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出版有短篇小說集《深深的腳印》、散文集《海貝》、長篇小說《新...
南京歷史文化名人都有哪些
秦檜(1090年——1155年),字會之,漢族,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南宋著名奸臣、主和派代表人物。秦檜在南宋朝廷內(nèi)屬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稱臣、納貢的議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間,他極力貶斥抗金將士,阻止恢復;同時結(jié)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傅善祥(1833年——1856...
京姓的歷史名人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qū)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nèi)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陜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陜西西安),其時轄地...
帶京字的名人@
普京 吳京 羅京
北京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李三才(1554-1623)明朝后期大臣。字道甫,號修吾,祖籍陜西臨潼,世代為武功右衛(wèi)的軍官,落籍順天府通州(今北京市通州)[1] 。萬歷二年進士,萬歷二十七年以右僉都御史總督漕運,巡撫鳳陽諸府,裁抑礦稅使,議罷嗾稅。與顧憲成結(jié)交,臧否人物,議論時政,以治淮有大略,得名心,屢加至戶部尚書,...
帶京字的名人。。。?
雜志評選為世界最有影響力人物。2015年2月13日,俄羅斯人對普京信任度高達85% ,創(chuàng)歷史新高。 3月11日,普京在各國領(lǐng)導人工資中,排名第八位。 4月,普京獲得6.9%投票,領(lǐng)銜美國《時代》周刊“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2015年11月4日,普京連續(xù)三年名列《福布斯》全球最有權(quán)力人物排行榜首位。
相關(guān)評說:
大城縣脈動: ______ 南京的古代名人太多了.最有名的當屬朱元璋,他的陵墓明孝陵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孫中山的中山陵也有世界性的影響.號稱十朝古都的南京光是帝王級的名人就有若干.其中南唐后主李煜詞寫得最好,在文學史上很有影響.
大城縣脈動: ______ 孫中山,劉伯承(10大元帥之一), PS:古代的秦檜是江寧人
大城縣脈動: ______ 1.半山園,海軍指揮學院內(nèi)2.龍蟠里20號3.明故宮4.鄭和公園、寶船遺址
大城縣脈動: ______ 具有2400多年歷史的南京,人杰地靈,人文薈萃.南京籍名人杰士層出不窮,燦若群星.他們在歷史的長河中,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譜寫了一曲曲不朽的篇章.南京的形象,南京人的形象,因他們而更加生動鮮明.南京人為之感到驕傲和自豪. 在古代,南京籍的狀元有20余位,其名單如下: 南唐的盧郢; 北宋的葉祖洽、秦檜、秦熺、俞栗; 南宋的吳潛、張孝祥; 明朝的黃觀、焦竑、朱之蕃.明清的武狀元有周旋、袁士、文質(zhì)、尹鳳、董永遂、解元; 清朝的胡任輿、秦大士、黃思永、林本直(武狀元).(清朝的任長華,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回族探花); 太平天國的傅善祥,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狀元.
大城縣脈動: ______ 女排有的孫玥、肖愛華, 趙蕊蕊.射擊項目張鵬輝,羽毛球選手陳金,楊陽,體操運動員肖欽,女排隊員趙蕊蕊,賽艇選手吳崇魁,女子柔道王娟,網(wǎng)球運動員曾少眩.擊劍欒菊杰、王海濱....很多
大城縣脈動: ______[答案] 王安石半山園,海軍指揮學院 魏源故居,原稱"湖干草堂",后改名"小卷阿" 朱元璋:明故宮公園;五朝門;聚寶門(今中華門);明孝陵;勝棋樓. 鄭和:鄭和寶船廠;鄭和公園;鄭和幕.
大城縣脈動: ______ 陶弘景,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著名的醫(y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經(jīng)集注》、《集金丹黃白方》、《二牛圖》等. 陶弘景在醫(yī)藥、煉丹、天文歷算、地理、兵學、鑄劍、經(jīng)學、文學藝術(shù)、道教儀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對于藥物學的貢獻為最大.陶弘景的最大貢獻,是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的科學整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總結(jié)了漢代以前勞動人民積累的藥物知識,書中對每一味藥的產(chǎn)地、性質(zhì)、采集和主治的病癥,都作了詳細的記載.
大城縣脈動: ______ 陶弘景,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著名的醫(y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經(jīng)集注》、《集金丹黃白方》、《二牛圖》等. 陶弘景在醫(yī)藥、煉丹、天文歷算、地理、兵學、鑄劍、經(jīng)學、文學藝術(shù)、道教儀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對于藥物學的貢獻為最大.陶弘景的最大貢獻,是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的科學整理.《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總結(jié)了漢代以前勞動人民積累的藥物知識,書中對每一味藥的產(chǎn)地、性質(zhì)、采集和主治的病癥,都作了詳細的記載.
大城縣脈動: ______ 葉兆言吧!!南京人,著名作家.
大城縣脈動: ______ 孫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