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生活被“綁住”,老人到底該不該幫子女帶孩子? 不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晚年會面臨怎樣的生活?
我覺得不該,老人辛苦了一輩子把兒子養(yǎng)大,有了孫子,是她們享福的時候了,年輕時因為工作和家庭沒有自己的時間,現(xiàn)在他們退休了,可以約上幾個好友去過屬于自己的日子了。
我們每天上班,公交車上有大部分都是年老的,都是約好早上去公園鍛煉身體的。我每次出去旅游,總是會遇到一群老人,都是退休后約好一起出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時光。
老年人應該有他們自己的生活,不應該用孩子去捆綁她們。她們可以喝喝茶,打打牌,搭會兒白,唱唱戲等等,她們的生活應該是多姿多彩的,不應該再被你孩子所累。
很多人說,老年人退休后會很孤單,孩子可以給他們帶去歡樂。是的,有老年人退休后很孤單,需要陪伴。但是,孩子不是陪伴,孩子是依賴她。為什么說老年人孤獨,那是曾長期處于工作家庭中,沒有去管理自己的朋友圈,以至于被淘汰,她們已經沒有很多朋友了,難道還要因為給你帶孩子失去最后和朋友聯(lián)系的機會嗎?
給你帶孩子就等于限制了自由,吃喝拉撒睡全都要管,她們已經沒有那么全面和細心,照顧不周可能還會遭受你的白眼,弄得都不愉快,何必呢?我們應該吧這個選擇的權利歸還給老人家,而不是你覺得是為了她好,幫她做了決定,而你的決定恰恰限制了別人的自由。
網上有許多媽媽帶和姥姥帶孩子區(qū)別的照片,流傳出來,不是媽媽的就覺得很好笑,是媽媽的就會很心疼。又會覺得老人沒帶好,埋怨老人,殊不知老人有多辛苦。給你帶了 不求你感恩戴德,只求家庭和諧愉快,但是真正姥姥帶孩子家庭和諧愉快的很少吧。
都說一個家庭,孩子一旦出生,家里就會多出許多事情來。年輕的父母們要上班要賺錢,但孩子太小需要有專人照看,這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似乎成為了最理所當然的選擇。
但天津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將近七成老人帶孩子受累不討好,付出越多反而遭受子女埋怨越多。“他們生怕我們帶不好孩子。每天白天無數(shù)個電話,一會兒提醒到喂奶時間了,記得要開水沖;一會兒又問孩子有沒有大便,擦護臀膏沒有?”“我們操勞半輩子本來可以安享晚年,但現(xiàn)在我們帶孩子,身體累心里苦。”不少老人說出自己的委屈。
但我覺得老人幫子女帶孩子,付出時間與精力,年老的他們本可把自己的退休時光用于去各地走走看看。但卻不得不為了自己的孩子而受到束縛,這就是被“啃掉”了原來完全屬于自己的時光,再加上有時還要小小補貼一些錢物,那就更是赤裸裸的“啃老”了。此外,還有人表示,讓老人帶孩子消耗了老人的健康,這是比“啃”老人的錢財更可怕的一種“啃老”。
這個沒有應該或者是不應該的說法,這個決定權在老年人手中。
子女如果忙上班帶孩子,有難處了,可以同老年退休在家的父母商量,看是否可以幫助帶孩子,最后由老年人自己決定,子女不應該產生老年人應該幫自己帶孩子的想法。子女是自己的,一代養(yǎng)一代,負責一代,天經地義。
媽媽一代,是自己養(yǎng)l的孩子,沒有老年人幫助。我這一代,都是自己養(yǎng)的孩子,沒有老年人幫助,是自己請了保姆來幫助。
父母把我們養(yǎng)大了,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幫助父母安享晚年。父母自己愿意干的事,只要他們高興,我們就支持父母。父母不愿意干的事情,我們從來不強迫他們干,只想他們天天開開心心的過日子。
按情況吧,有的老人他們就是想幫自己帶孫子,因為有的時候他們覺得自己很寂寞。而且看自己朋友都是有孫子帶,話題也是帶孩子自己不帶感覺都融入不進去。
但有的老人比較獨立,他們就喜歡在自己的晚年好好享受生活,這個時候子女還是也要體諒老人的心情。
這要看老人的思想愛好了。老人退休后帶孫子,即減輕了孩子的生活壓力,搞好了家庭關系,也給閑來無事的老人增加了點樂趣。如果老人追求別的樂趣,或愿意清閑自在,也可以理解。
孩子該不該給老人帶 孩子能一直讓老人帶嗎
孩子該不該給老人帶 孩子能一直讓老人帶嗎現(xiàn)在的社會競爭激烈,工作與家庭總是不容易兼顧的。于是許多的家長把孩子交給老人帶。當然,父母帶孩子固然解決了很多的麻煩,可是也產生了許多的問題。妲己開始探討該不該
老人需要幫子女帶孩子嗎?當代年輕父母的回答,既現(xiàn)實又無奈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不孝子女會用養(yǎng)老作為“籌碼”,以此要挾老人幫著帶孩子,雙方處于一種“交易”的狀態(tài)。某地有這樣一份真實的判決, 兒子和媳婦都忙于工作,沒時間和精力帶孩子,而婆婆退休后忙于打麻將,顧不上帶孫子。因此,兒子和兒媳決定不給媽媽養(yǎng)老,卻被媽媽告上法庭, 最后法院判決兒子有義務...
婆婆該不該幫兒子帶孩子?
而三歲之前的孩子已經學著跟小區(qū)的小伙伴玩耍了,而在她學著走出去交朋友的時候,是她性格展現(xiàn)的時候,這個時候老人可能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但是做為媽媽的你,更容易發(fā)現(xiàn)孩子性格中的不足,然后會加強對他的引導。做為媽媽你不妨在孩子上學之前自己帶孩子,而孩子上學之后由婆婆幫忙照顧孩子,小可覺得這樣對...
老人應不應該幫子女帶孩子?讓老人帶孩子到底是好是壞?
兒媳婦兒認為現(xiàn)在周圍都是老人帶孫,爺爺奶奶帶孫天經地義,沒道理由自己來帶,而且她想趁著年輕多出去打拼賺錢。兒子的耳根子比較軟,劉大媽很清楚,所以直接找到了兒媳婦,干脆表明不會幫他們帶孫,而媳婦覺得婆婆太狠心了,暗地里就跟老公抱怨,直接導致劉大媽的兒子生氣了,說:媽,我是你親兒子...
公婆幫你帶孩子,是義務還是責任?
不論是公婆,還是自己爸媽,我覺得讓他們幫忙帶孩子,不是他們必須的責任。因為,孩子是父母的寶貝,父母不應該錯過孩子成長歷程的每分每秒;同時,不交由老人帶孩子,不是意味著老人能力差或否定老人,而是老人不應該被誤解有責任、有義務必須帶小孩,畢竟他們也有安排自己生活的權力。在美國,原生家庭中,...
老人有義務幫子女照顧孩子嗎?
老人沒有義務幫子女帶小孩,老人之所以幫子女帶小孩,是出于愛,而不是責任,更不是義務。子女應尊重老人,即使老人有些觀念可能比較落后,但自己也是那樣被帶大的,要體諒老人,多與他們溝通。但是如果讓老人帶孩子的話,兩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育兒觀念也會有一定的分歧,兩個人溝通起來也是很麻煩的...
中國父母到底該不該幫助子女帶孩子?
他們或許還會把這種怨恨記在心里,當老人到晚年需要照顧的時候,他們就會翻出舊帳:“在我們困難的時候,你們從來沒有幫過我,我又憑什么去給你們養(yǎng)老送終?”這就造成了不幫忙帶孩子的老人,最后無人照顧的現(xiàn)象,“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你或許會用道德來綁架他們,強迫他們留在...
老人有沒有義務幫子女帶孩子?
還是不麻煩老人。”對撫養(yǎng)孩子的老人們,也應多盡一份孝心,畢竟老人對孫輩沒有撫養(yǎng)義務,幫子女帶娃是情分而不是本分。“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作為年輕一代,應認識到父母為自己帶娃并非法定義務,而是出于情分和愛,年輕人應尊重和包容父母,理解父母的不易,時常感恩、時常關懷。
要不要讓老人幫忙帶娃
相對于老人,年輕的父母們精力和體力也更旺盛。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父母自己肯定是比老人們更合適的看護人,如果有條件,自然可以不讓老人幫忙帶孩子。 但孩子不是生活的全部,生了孩子就全職在家?guī)Ш⒆邮遣惶F(xiàn)實,而國內的幼托機構比較匱乏,為了孩子就完全放棄自己的生活和事業(yè),對孩子也不是什么好的...
當老人老了的時候,你覺得該不該幫兒女照顧孩子?
二、老人不應該幫子女照顧孩子 老人畢竟也辛勞了一輩子,想要安逸的退休生活,這時候,老人可以選擇不招呼子女的孩子。畢竟孩子也是挺鬧騰的,年紀大了的老人,也吃不消帶,而且老人帶孩子,帶不好的話,還要被子女埋怨。那還不如一開始就拒絕幫助子女帶孩子,讓子女自己照顧孩子,老人也可以享受快樂的...
相關評說:
碌曲縣等加: ______ 現(xiàn)在的老年生活總體來說是平淡而又充實的,不過每個人對生活的要求也不一樣,我個人認為老年就應該圖個健康,平安.知足常樂.我父母就是比較幸福的一對例子.他們每天早晨都會相伴去晨跑,然后去早上的菜市場買些最新鮮的蔬果,在家養(yǎng)只鳥,務無事時就逗逗鳥,帶鳥看電視,讓它學說話,爸爸做飯,媽媽打掃房間,然后等我們回來吃飯.媽媽喜歡侍弄花草,爸爸就常陪她去花鳥市場逛逛,買些時下的花草回來養(yǎng),晚上他們一起出去散步,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們過馬路時是一直牽著手的.現(xiàn)在的子女一般都是接受教育水平較高的知識分子,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都很恭敬.現(xiàn)在的老年人生活已經十分豐富了,很多老人會選擇出去學些有益健康的舞蹈或參加些有益健康的活動.
碌曲縣等加: ______ 風雨同舟幾十年,老伴一旦撒手 而去,老人的悲痛、失落、孤獨、郁 悶情緒是無以言說的.不僅如此,喪 偶打亂老人的生活規(guī)律,使老人陷入 困頓之中.為了晚年安寧,...
碌曲縣等加: ______ 雨婷
碌曲縣等加: ______ 從中外醫(yī)學有關臨床資料來看,有些老年人晚年常發(fā)生以下心理障礙: (1)精神疲... 有些老人則表現(xiàn)睡眠淺,易驚醒,多惡夢. (4)疑病.由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機能失調影響...
碌曲縣等加: ______ 有這樣一道“七 趣”良方. 1.興趣:老人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如讀書看報、看戲... 晚年有了這樣七趣,生活這道“大餐”會很豐盛,很精彩.其實,說到底,一個幸福 ...
碌曲縣等加: ______ 有關你的事情,報喜不報憂. 父母為子女操心,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 多給他們講一些開心的事情. 對于他們的要求,明知不合理,也不要當面頂撞. 對于社會造成的不公平,要讓他們往開處想,要善于與比自己不足的家庭比較.只有這樣比較,才能越比較心里越踏實.才能找到快樂感. 否則,就會被憂愁所纏繞,整體滿臉的愁云密布,絲毫沒有快樂感.
碌曲縣等加: ______ 我們來梳理一下,兩代 人或三代人相處,會涉及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公婆與兒媳的關... 旦去跟兒女生活,這些“福利”就很可能都會失去.而且更大的問題是,老人與兒女...
碌曲縣等加: ______ 您好,貧民百姓都是這樣的,所以就有了“養(yǎng)兒防老”的說法,希望有個兒子,可以給自己養(yǎng)老送終,老了就只能靠子女了,望采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