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興不覺遠(yuǎn)”的出處是哪里
“乘興不覺遠(yuǎn)”全詩
《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唐代 李白
尋幽無前期,乘興不覺遠(yuǎn)。
蒼崖渺難涉,白日忽欲晚。
未窮三四山,已歷千萬轉(zhuǎn)。
寂寂聞猿愁,行行見云收。
高松來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
峰巒秀中天,登眺不可盡。
丹丘遙相呼,顧我忽而哂。
遂造窮谷間,始知靜者閑。
留歡達(dá)永夜,清曉方言還。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jì)(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翻譯
翻譯
沒有與你約定,我去尋幽去了,興致勃勃,不覺路遠(yuǎn)。
云崖蒼蒼很攀登,時間過得飛快,馬上就到黃昏。
還沒有玩遍三四座山,山路彎彎,已經(jīng)歷千萬轉(zhuǎn)。
深山寂寂只聞猿聲哀愁,走著走著就見云收霧散。
高松上掛著佼好的月亮,空空的山谷里一派清秋肅穆。
溪壑深幽有千年積雪,崖石斷裂,寒泉石上流。
峰巒秀麗直插中天,登極頂四望,目不暇接。
元丹丘隔山遙遙相呼,突然朝我大笑起來。
只有造訪了這幽幽的山谷,才知道什么叫靜者安閑。
整夜都非常歡樂,直到拂曉才告別回家。
注釋
①中天,半天也。
②窮谷,深谷也。
③永夜,長夜也。
風(fēng)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經(jīng)典30首清秋詩詞)
尋幽無前期,乘興不覺遠(yuǎn)。蒼厓渺難涉,白日忽欲晚。未窮三四山,已歷千萬轉(zhuǎn)。寂寂聞猿愁,行行見云收。高松來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峰巒秀中天,登眺不可盡。丹丘遙相呼,顧我忽而哂。遂造窮谷間,始知靜者閑。留歡達(dá)永夜,清曉方言還。——盛唐 · 李白《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與朋友...
李白哪首詩里寫到日月山三個字的
尋幽無前期,乘興不覺遠(yuǎn)。蒼崖渺難涉,白日忽欲晚。未窮三四山,已歷千萬轉(zhuǎn)。寂寂聞猿愁,行行見云收。高松來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峰巒秀中天,登眺不可盡。丹丘遙相呼,顧我忽而哂。遂造窮谷間,始知靜者閑。留歡達(dá)永夜,清曉方言還。雪讒詩贈友人(詩太長,省略掉)宣州九日聞崔四...
求一首含有宜字和歡字的詩
尋幽無前期,乘興不覺遠(yuǎn)。蒼崖渺難涉,白日忽欲晚。未窮三四山,已歷千萬轉(zhuǎn)。寂寂聞猿愁,行行見云收。高松來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斷寒泉流。峰巒秀中天,登眺不可盡。丹丘遙相呼,顧我忽而哂。遂造窮谷間,始知靜者閑。留歡達(dá)永夜,清曉方言還。慶春宮\/高陽臺 年代:【宋】 ...
李白的詞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另外李白還有若干詞作。《尊前集》著錄12首,《花庵絕妙詞選》著錄7首。其中《清平調(diào)》“云想衣裳花想容”3首,體裁實為七言絕句,當(dāng)時配樂演唱。其他傳為李白作的長短句均不甚可信。其中《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憶秦娥》“簫聲咽”兩篇最為著名....
關(guān)于雪的詩句李白
詳情請查看視頻回答
常村的人文歷史
有“唐山不墨千秋畫,澧水無弦萬古琴”之譽(yù)。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44歲,受宦官高力士、駙馬張珀和貴妃等人讒毀,為玄宗所疏,被迫離開長安開始新的漫游生活。在洛陽認(rèn)識了杜甫,又在汴州(今開封)遇到高適。在汴洛一帶漫游期間,曾到過登封縣嵩山主峰太室山的嵩陽寺,在那里和元丹丘結(jié)下了...
誰能給我一手關(guān)于 武俠 的詩
月沒參橫,北斗闌干。親交在門,饑不及餐。歡日尚少,戚日苦多,以何忘憂?彈箏酒歌。淮南八公,要道不煩,參駕六龍,游戲云端。連城決 《連城決》中涉及到的詩句都屬唐詩,或出于唐詩劍法中的劍招名稱,或出于《唐詩三百首》,詳細(xì)章節(jié)出處不再加以說明。“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宿龍興寺 ...
湘江邊上哪里景好
遠(yuǎn)浦歸帆:蘆荻飛花堤上煙,云帆盡在有無間;相傳采石蓬山子,乘興歸來八月天。洞庭秋月:秋水溶溶月影深,中宵有客坐鳴琴;清風(fēng)吹徹余溫去,尚遺浮云一點心。煙寺晚鐘:青燈院落舊燒薪,梔子香椿俱覆因;僧客未生流淚眼,空山愁殺古今人。江天暮雪:望中粉絮暗鄉(xiāng)臺,天地聲音心有思;遙問郎君存酒...
請幫忙尋找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王安石的詩```
池暖水香魚出處,一環(huán)清浪涌亭皋。 春風(fēng)春風(fēng)吹園雜花開,青天露坐始此回。 一杯一杯復(fù)一杯,笑言溢口何歡咍。 古人白骨生青苔,我獨不飲何為哉。 何時出得禁酒國,壘麴便筑糟丘臺。 春風(fēng)一馬春風(fēng)北首燕,卻疑身得舊山川。 陽浮樹外滄江水,塵漲原頭野火煙。 日借嫩黃初著柳,兩催新綠稍歸田。 回頭不見...
求李白的長一點的詩詞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fēng)殘照,漢家陵闕。菩薩蠻 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古詩 樂府·行路難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
相關(guān)評說:
茂名市范成: ______ “不飽食以終日 不棄功于寸陰”出自東晉道教學(xué)者、著名煉丹家、醫(yī)藥學(xué)家葛洪的《抱樸子·外篇·勖學(xué)卷第三》,上下文是: 以是賢人悲寓世之倏忽,疾泯沒之無稱;感朝聞之弘訓(xùn),悟通微之無類;懼將落之明戒,覺罔念之作狂;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於寸陰;鑒逝川之勉志,悼過隙之電速;割游情之不急,損人間之末務(wù);洗憂貧之心,遣廣愿之穢,息畋獵博奕之游戲,矯晝寢坐睡之懈怠;知徒思之無益,遂振策於圣途.學(xué)以聚之,問以辯之,進(jìn)德修業(yè),溫故知新. 其中的“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于寸陰”兩句,教育人們不要一天到晚吃飽了不做事,不要浪費一點時間放棄用功.
茂名市范成: ______ 出處 《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
茂名市范成: ______ 人們常把樂以忘本,無故國故土之思,稱作“樂不思蜀”.這個典故就產(chǎn)生于三國時的洛陽.當(dāng)時魏軍入川,蜀后主劉禪投降,被送到洛陽.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僮婢百人,劉禪為表感謝,特意登門致謝,司馬昭于是設(shè)宴...
茂名市范成: ______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賞析】:賀知章在天寶三載(744),辭去朝廷官職,告老返回故鄉(xiāng)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時已八十六歲,這時,距他中年離鄉(xiāng)已有五十多個年頭了.人生易老,世事滄桑,心頭有...
茂名市范成: ______ 【出處】 晉·楊泉《物理論》:“上不正,下參差.” 有人行賄,抱了一匹綾子,送給縣官.這匹綾子質(zhì)料好,水色好.縣官細(xì)細(xì)地看,輕輕地摩,很高興.他拿去請一個有名的裁縫做件袍子,怕裁縫落布,躲在后面窗子里看.果然裁縫剪下五尺長一大塊,偷偷揣進(jìn)了懷里.縣官氣得咣當(dāng)一下撞開門,進(jìn)了屋. 縣官說:“五尺綾羅懷中揣,” 裁縫對:“哪個當(dāng)官不發(fā)財.” 縣官說:“讀書十年寒窗苦,” 裁縫對:“學(xué)藝三年淚滿腮.” 縣官說:“當(dāng)官收禮非大節(jié),” 裁縫說:“做衣落布本應(yīng)該.” 縣官怒:“太歲頭上敢動土,” 裁縫笑:“上梁不正下梁歪!”【釋義】 上梁: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著做壞事.
茂名市范成: ______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一句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早發(fā)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作者:李白 (唐代)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茂名市范成: ______ 最早知道山東諸城,是因為蘇東坡.他與此地似乎特別有緣.先后兩年時間,他在這里創(chuàng)作了詩歌126首,詞18首,文59篇,共計203篇,平均每3天即有一篇作品問世.這兩年,是他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轉(zhuǎn)型期、成熟期和輝煌期.離開密州后,他又寫下...
茂名市范成: ______ 出自《論語》中的《里仁》這一篇 原文是: 子曰:“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 意思是: 孔子說:“父母年邁在世,盡量不長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須告訴父母去哪里,為什么去,什么時候回來.并安排好父母的供養(yǎng).”方:原由,道理.
茂名市范成: ______ 出 處 戰(zhàn)國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茂名市范成: ______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 春秋時孔子偕徒外游,忽聞道旁有哭聲,停而趨前詢其故,哭者曰:“我少時好學(xué),曾游學(xué)各國,歸時雙親已故.為人子者,昔日應(yīng)侍奉父母時而我不在,猶如'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今我欲供養(yǎng)父母而親不在.逝者已矣,其情難忘,故感悲而哭.” 借樹欲靜,而風(fēng)不休不止吹之為喻.實嘆人子欲孝敬雙親時,其父母皆已亡故.后喻事與愿違,不盡人意.或客觀情況與主觀愿望相悖,多用此語.